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关于局部野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的不同分割方法的止痛效果。方法 97例患者,40例采用常规分割照射,Dr 200 cGy/次,每周5次,Dr 3600-5000 cGy;57例采用低分割照射,DT300-500 cGy/次,每周3-5次,Dr 2000-3000 cGy。结果 放疗起到了明显的止痛作用,常规分割放疗组与低分割放疗组止痛效果大致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骨转移癌的放射治疗应根据病情来决定。对一般情况好,预计生存期长的患者应积极给予全剂量的分割治疗,而对于病情相对较重、行动又不方便、预计生存期短的患者,应采取低分割照射,同样可以起到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放疗分割方式对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骨转移癌常规分割放疗组与低分割放疗组的止痛效果。方法 56例骨转移癌患者,30例采用常规分割照射,DT 2Gy/次,5次/周,总DT 40~50Gy;26例采用低分割照射,DT 4~5Gy/次,3~4次/周,总DT 25~30Gy。结果 56例总有效率为87.5%,常规分割照射组与低分割照射组止痛效果大致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放射治疗是骨转移癌止痛的有效方法,采用何种分割方式应根据病情及生存期长短来决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于骨转移瘤常规分割放疗组与低分割放疗组的止痛效果。方法48例病人,28例采用常规分割,DT200CGY/次,每周5次,DT3000~5000CGY;20例采用低分割照射,DT400~500CGY/次,每周2~3次,DT2500~3000CGY。结果放疗起到了明显的止痛作用,常规分割放疗组与低分割放疗组止痛效果大致相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原则应根据病情及预计生存期长短来决定。对一般情况好,预计生存期长的病人应采取积极的治疗,给予大剂量长疗程的常规分割,而对于那些病情相对较重,行动又不方便,无望长期生存的病人,应采取低分割照射,且见效快,同样起到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关于骨转移常规分割放疗组与低分割放疗组的止痛效果。方法 48例病人,28例采用常规分割,DT200CGY/次,每周5次,DT3000-5000CGY;20例采用低分割照射,DT400-500CGY/次,每周2-3次,DT2500-3000CGY,结果 放疗起到了明显的止痛作用,常规分割放疗组与低分割放疗组止能效果大致相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疗原则应根据病情及预计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郭凯平  何燕  邓超 《中国肿瘤》2007,16(5):389-390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不同分割方式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止痛效果。[方法]50例骨转移癌患者,28例采用低分割照射,DT3Gy/次,4~5次/周.总DT30Gy:22例采用常规分割照射,DT2Gy/次,5次/周,总DT40Gy。[结果]68处骨转移灶放疗后止痛总有效率为94.1%(64/68),大剂量低分割组有效率为94.8%(37/39),常规分割剂量组有效率为93.1%(27/29).两组止痛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放射治疗对骨转移癌疼痛是一种好的止痛方法,大剂量低分割方式与常规分割方式放射治疗止痛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6.
骨转移肿瘤放射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观察骨转移肿瘤不同分割方式对放射止痛的治疗效果,90例患者中44例采用常规分割照射,2 Gy/次,每周5次,DT36~50 Gy;46例采用大分割照射,(3~5)Gy/次,每周3~5次,DT20~30 Gy.结果全组病例止痛有效率(CR PR)为91.11%;常规分割组CR PR为90.90%,大分割组CR PR为91.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常规分割组单发转移灶CR PR为91.67%,多发转移灶CR PR为90.00%,放疗止痛疗效相近,P=0.85;大分割组单发转移灶CR PR为93.75%,多发转移灶CR PR为90.00%,放疗止痛疗效相近,P=0.67.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骨转移肿瘤进行局部止痛放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两种分割方式之间无明显疗效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分割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癌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8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大分割组(n=42)和常规分割组(n=45),其中大分割组给予300 cGy/次,每日1次,每周5次,总剂量3000 cGy;常规分割组给200 cGy/次,每日1次,每周5次,总剂量5000 cGy。观察2组放疗疼痛缓解效果、不良反应等。结果大分割组和常规分割组骨痛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88.89%和9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分割组和大分割组放疗后VAS评分分别为(1.41±0.52)分和(1.50±0.48)分,明显低于放疗前(P<0.05)。大分割组放疗后疼痛缓解开始时间为(5.31±1.21)d,明显短于常规分割组(7.52±1.34)d(P<0.05)。常规分割组和大分割组放疗后卡氏评分分别为(80.15±6.20)分和(81.40±6.72)分,明显高于放疗前(P<0.05)。大分割组消化道不良反应程度高于常规分割组(P<0.05)。结论大分割放疗和常规分割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癌痛的效果相当,其中大分割放疗具有止痛起效快的特点,但其引起的消化道不良反应也较多,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8.
放射治疗骨转移瘤疼痛的疗效分析(附53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观察放射治疗及分割方式对骨转移瘤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5 3例骨转移瘤患者进行常规分割和低分割放射治疗 ,观察放疗后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全组 5 3例中 ,总有效率为 86 8%(46 / 5 3) ,其中常规分割组有效率为 86 7%(2 6 / 30 ) ,低分割组有效率为 87 0 (2 0 / 2 3) ,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放射治疗骨转移引起的疼痛 ,效果较好。采用何种分割方式放疗应根据病情和预计生存期长短来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食管癌每周7 d连续加速分割放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60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周7 d连续加速分割组(加速组)及常规分割放疗组(常规组),每组各30例。加速组:每次分割剂量为2 Gy,每天1次,每周7 d,DT 56~66 Gy,共28~33次,照射时间28~33 d。常规组:每天1次,共5d,常规分割,DT 56~66 Gy,共28~33次,照射时间37~45 d。结果加速组的近期疗效较常规组好(P<0.05);2组1、3、5 a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连续加速分割放疗技术与常规放疗技术相比,可明显提高局部肿瘤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后程超分割放射治疗脑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 30例脑肿瘤术后患者进行后程超分割放射治疗 (常规放疗至DT30~ 4 0Gy后 ,按 1 2Gy/次 ,2次 /天 ,间隔 6小时以上进行照射 ,总剂量 6 0Gy) ,与同期 30例采用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的脑肿瘤病人作为对照组 (照射方法为 2 0 0cGy/次 ,1次 /天 ,总剂量 5 0~ 5 6Gy/ 2 5~ 30次 / 5~ 6周 )进行 1、3、5年生存率的比较。结果 :后程超分割组与常规分割组的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3%、31%、11%和 5 3%、4 0 3%、2 0 % ,2组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后程超分割放射治疗脑肿瘤较常规分割放射治疗不能明显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直径大于10 cm的巨大肾母细胞瘤术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效果,探讨中晚期肾母细胞瘤更为有效的术前治疗方法.方法 32例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及穿刺活组织检查明确诊断,术前给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剂量分割方式:DT(150~200)cGy/次,5次/周,总剂量DT 800~2 000 cGy,中位剂量DT1 600 cGy.治疗中每周复查B型超声、CT测定肿瘤体积变化,患者一般情况好、肿瘤体积缩小1/3以上、肿瘤与毗邻重要脏器粘连缓解,及时请泌尿科会诊确定可以手术时,休息1周后行手术治疗.术中4例术中见有周围粘连者局部放置银夹标记,术后给予补充放疗DT1 000~2 000 cGy,中位剂量DT1 200 cGy.结果 瘤体中位缩减率37.0%,术前放疗有效率100.0%,完整切除率87.5%,无手术相关死亡率,2年无瘤生存率达84.4%(27/32),5年无瘤生存率78.1%(25/32).结论 巨大肾母细胞瘤术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能缩小肿瘤,提高手术切除率,延长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加速分割放疗配合同期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Wang RS  Liu WQ  Li J  Zhang Y  Qin YT 《癌症》2003,22(9):982-984
背景与目的:临床研究表明,常规分割放射疗法治疗晚期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的疗效不理想,采用非常规分割放疗以及放疗配合化疗治疗晚期NPC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加速分割放疗以及同期化疗治疗晚期NPC的治疗效果和放射反应。方法:将我院1993年6月。1996年6月经病理检查证实、首程接受放射治疗的416例晚期NPC患者随机分为3组:加速分割放疗(accelerated 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AF)组138例,每周照射6天,每天1次,每次180-190cGy,共46-49天,总剂量7400-7600cGy;加速分割放疗同期化疗(accelerated 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 with concurrent chemotherapy,AFC)组139例,放疗方法同AF组,每周加顺铂和5-氟尿嘧啶各10次;常规分割放疗(conventional fractionated radiotherapy,CF)组139例,每周照射5天,每天1次,每次200cGy,总剂量7000--7500cGy。观察各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5年生存率和放射反应。结果:随访超过5年,AF组和AFC组的局部复发率低于CF组,分别为16.7%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铂类单药化疗联合同期放疗治疗非手术食管癌的远期疗效。方法2008年4月至2010年2月首诊的无远处转移食管癌患者47例,化疗采用奈达铂或顺铂20mg/m2,每周1次。同期放疗采用常规分割,200cGy/次,1次/d,5d/周,放疗总量60~70Gy。结果47例患者的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63.83%(30/47)、40.43%(19/47)、38.30%(18/47)、30.77%(4/13)。13例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4年生存率为0,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40%(4/1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95,P=0.012)。顺铂联合同期放疗组3年生存率为31.25%(5/16),与奈达铂联合同期放疗组的41.94%(13/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10,P=0.475)。结论铂类单药化疗联合同期放疗治疗非手术食管癌是安全的,远期疗效有待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  相似文献   

14.
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急性毒副反应。方法62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前1周开始化疗,多西他赛40mg/m^2,第1、8天给药;顺铂20mg/m^2,第1~4天给药,每21天重复,共2~3个周期;常规放疗200 CGy/次/d,5d/周,DT 6000—7000 CGy。结果完全缓解率为29.0%,部分缓解率为58.1%,总有效率87.1%。主要毒副反应为急性放射性食管炎(56.5%)、放射性肺炎(41.9%)、骨髓抑制(35.5%)和胃肠道反应(16.1%),大多数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均能耐受。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配合放疗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肯定,远期疗效和并发症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98例食管癌加速超分割放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从1990年10月至1992年5月我们对98例经病理证实为食管鳞癌的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加速超分割组。常规组:180~200cGy/次,5次/周,总量6000~7000cGy/6~7周;加速超分割组:150cGy/次,2次/日,间隔6小时以上,总量5400cGy/3.5周。两组患者均采用60Co远距离外照射。结果:常规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6%(23/50)、20%(10/50)、12%(6/50);加速超分割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8%(34/48)、39.6%(19/48)、29.2%(14/48),加速超分割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而两组放疗反应和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结论:我们的初步研究显示:加速超分割放疗能明显提高食管癌患者的生存率,但不增加放疗反应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适形放射治疗老年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适形放射治疗在老年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89例年龄≥70岁,KPS≥60的老年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进行适形放射治疗,照射剂量为4 000~6 000 cGy,分次剂量400~500 cGy.对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先行原发灶、肺门及纵隔常规外照射,剂量为3 000~4 000 cGy.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适形放射治疗,完全缓解(CR)45例,占50.6%,部分缓解(PR)31例,占34.8%,无缓解(NR)11例,占12.4%,总1、2、3年生存率分别是73.0%、41.6%、32.6%.治疗期间发生急性放射性肺炎11例(12.4%),Ⅰ、Ⅱ级放射性食管炎21例(23.6%),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均缓解.结论 适形放射治疗是一种提高老年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Twenty-one patients of laryngeal cancer (T2, T3) were treated with Twice-A-Day fractionation radiotherapy (TADF) between April, 1986 and December, 1987. Tumor control and mucosal reaction were evaluated to compare with effects between TADF and Conventional fractionation radiotherapy (CF). Methods of TADF were 1.2-1.5 Gy per fraction, two fractions per day with a minimum interval of 6 Hr., 5 days a week and 66-72 Gy for total dose. In CF, they were 1.8-2.0 Gy per fraction, one fraction per day, 5 days a week and 60-70 Gy for total dose. Complete response dose were 57 Gy in average for TADF and 47 Gy for CF.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arly mucosal reaction was observed slightly severe in TADF than in CF.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m. Split time was neened 10 days in average for TADF and 7 days for CF. There was no elongation of overall time in TADF. Follow-up time was too short to discuss about late reaction. But there were 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2 years follow-up. These data suggested that radiotherapy of TADF was effective and should be clinically studied furthermore.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前程超分割、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程超分割每次DT 110 cGy,2次/d,5 d/周,30~40 Gy/2.5~3.5周;后程加速超分割DT 145~150 cGy/次,2次/d,5 d/周,至总量DT 60~70 Gy/4.5~5周,两次照射间隔时间≥6 h.行常规分割放疗者设为对照组.结果前程超分割加后程加速超分割组与常规分割组的有效率及1年生存率分别为83.8%、70.9%和70.0%、4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前程超分割加后程加速超分割组放射性食管炎较对照组重,但能耐受.结论前程超分割加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食管癌,与常规放疗相比,疗程短、疗效高,可显著提高食管癌局部控制率和1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超分割及在超分割基础上协同化疗治疗食管癌伴声嘶的疗效.方法将86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超分割(HF)组:先常规照射36~40 Gy,4周后改为2次/d,1.2 Gy/次,间隔≥6 h,加量至60~70 Gy;超分割协同化疗(HF C)组:在放疗的同期加用DDP 20 mg,d1~5;氟尿嘧啶500 mg,d1~5,3~4周一次,共2次.结果 HF、HF C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0.5%、32.6%、18.6%和79.1%、48.8%、32.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分割协同化疗组能提高食管癌伴声嘶的生存率,不增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