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慢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改良方法灌肠)和对照组(传统方法灌肠)各60例,比较两组药物在肠内的保留时间、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纤维结肠镜检查结肠溃疡面的变化。结果试验组药液在肠内的保留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疗效也优于后者;试验组患者临床症状及镜检溃疡面的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改良方法灌肠使灌肠液顺应人体解剖特点,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长,增加药物的吸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利于肠黏膜的愈合,明显提高了药物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保留灌肠法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灌肠方法。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保留灌肠法的疗效优于传统保留灌肠法,且用物简单经济,易于操作和掌握,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中药保留灌肠不同插管深度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保留灌肠插管深度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效果的影响。方法:将CR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灌肠插管深度为传统的10~15cm,观察组插管深度增加到25cm,观察两组患者药液保留时间长短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药液保留时间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插管深度从10-15cm增加到25cm,可延长药液保留时间,提高CRF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药灌肠不同深度插管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不同深度插管对保留时间及溃疡性结肠炎(UC)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6例UC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实验组插管长度为40cm,对照组插管长度为20cm.比较两组灌肠保留时间和疗效.结果:实验组保留时间及总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插管长度为40cm时保留时间较长,治疗UC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插管深度的食醋灌肠法治疗肝昏迷的的疗效。方法将75例肝硬化合并肝昏迷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9例,均用食醋30ml+温盐水100ml保留灌肠5min,每日1次,两组插管深度分别为30cm以上和15~20cm。结果两组在改善症状和降氨程度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提高插管深度是提高食醋灌肠法治疗肝昏迷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增加中药保留灌肠插管深度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的中药保留灌肠(灌肠插管深度10 ~ 15 cm);观察组30例,采用新式中药保留灌肠(灌肠插管深度25 cm).两组患者均采用中药保留灌肠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肌酐、尿素氮及治疗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和治疗效果均高于对照组(?字2 = 5.0,P < 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红蛋白[(79.67 ± 15.44)g/L vs (71.64 ± 19.24)g/L]、肌酐[(299.88 ± 27.36)μmol/L vs (368.78 ± 46.57)μmol/L]、尿素氮[(9.13 ± 2.14)mmol/L vs (10.93 ± 3.90)mmol/L]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P < 0.05).结论:增加中药保留灌肠插管深度,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剂量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保留灌肠,观察组采用改良法保留灌肠,两组患者每晚均治疗1次,10d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药液保留时间及治疗两个疗程后疗效及患者对灌肠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药液在肠腔内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灌肠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灌肠法行小剂量药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长,疗效好,舒适、简便,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使用药物保留灌肠改良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8月至2011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方法进行药物保留灌肠.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方法进行药物保留灌肠,每晚1次.比较两组灌肠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4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224,P<0.05).结论 改良后药物保留灌肠方法可使药液直达病灶,延长药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达到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保留灌肠治疗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插管深度的探讨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保留灌肠时,药液在肠道内存留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为探讨肛管插入深度对药物保留时间和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1997年4月至1999年6月我们对60例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别采取不同插管深度进行保留灌肠,观察其药物保留的时间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均为结肠镜确诊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60~76岁,平均646岁,其中男32例,女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保留灌肠2周。两组年龄、性别、身高、病程、大便情况(每日大便次数、性状、颜色)及结肠镜所见肠粘膜的病变情况均经…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探讨浅插管保留灌肠对慢性结肠炎并存痔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结肠炎并存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插管保留灌肠法,观察组采用浅插管保留灌肠法,即抬高臀部15cm,肛管插入肛门4cm 开始灌肠,拔管后继续抬高臀部30min。结果 观察组肛门异物感及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肛门出血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均P>0.05)。结论 浅插管保留灌肠法可减轻肛管对患者痔及直肠黏膜的刺激,增加患者治疗舒适度且不影响疗效。关键词:慢性结肠炎; 痔; 保留灌肠; 插管深度中图分类号:R472;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01-0042-02  相似文献   

11.
慢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方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用改进的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护理慢性结肠炎的效果 :方法 :随机将 6 0例慢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用传统保留灌肠方法 ,观察组的用注射式接尿管 (代肛管 )方法。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延长 (P <0 0 1) ,灌肠药液外溢减少 (P <0 0 1) ,总有效率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可减少药物外溢 ,延长药物在肠内保留的时间 ,提高治疗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改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良保留灌肠法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入院日的奇数、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保留灌肠法,用输液瓶接一次性输液器再连接一次性吸痰管灌肠,每晚1次,每次240ml;对照组采用常规保留灌肠法,用一次性灌肠袋灌肠,每日2次,每次120ml;观察两组患者药液保留时间、药液外溢、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保留时间延长、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提高了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论改良保留灌肠法优于常规保留灌肠法。  相似文献   

13.
保留灌肠肛管插入深度的探讨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目的 对保留灌肠肛管的插入深度进行研究,以解决病人的不适感。方法 将260例保留灌肠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组将肛管插入深度为20-25cm,对照组按常规插管,观察两组患者便意感及保留时间等情况。结果 两组便意感,保留时间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插入深度为20-25cm能使药物保留时间延长,明显减轻便宜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保留灌肠插管深度对延长灌肠液在肠内保留时间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Databases,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iodical Database,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网络版(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Sino-Med)、万方数据(Wan Fang Database)、PubMed和Cochrane图书馆中有关保留灌肠插管深度对灌肠液在肠内保留时间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年限为建库直至2016年1月,采用Cochrane手册中RCT的偏倚风险评估方法对纳入研究进行评价,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20篇,涉及2256例病例,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均较差。14篇文献报告了延长灌肠液在肠内保留时间的有效病例数,观察组(插管深度20c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篇文献报告了延长灌肠液在肠内保留时间的有效灌肠次数,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4篇文献报告了灌肠液的平均保留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篇文献报告了患者灌肠后的便意感,均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便意感较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加保留灌肠插管深度可延长灌肠液在肠内的保留时间,减轻患者的便意感,但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15.
改良保留灌肠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绍娟  李春联  叶石才 《全科护理》2010,8(31):2834-2835
[目的]观察改良保留灌肠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观察组采用改良保留灌肠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液保留时间≥4h为27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灌肠液外溢4例,对照组12例。[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应用改良保留灌肠法优于传统保留灌肠法。  相似文献   

16.
牛学红 《护理研究》2005,19(22):2011-2012
[目的]探讨药物保留灌肠治疗儿童溃疡性结肠炎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9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儿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保留灌肠法,治疗组采用先开塞露灌肠,再进行药物保留灌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增高.[结论]改进的保留灌肠方法可延长药液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减少药液外溢,从而提高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沈珍素  汪碧芬 《天津护理》2002,10(6):291-293
为探讨影响慢性盆腔炎保留灌肠治疗效果的因素,对210例慢性盆腔炎病人从不同灌肠管、不同方式、不同插入深度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保留灌肠用16号导尿管在灌肠时进行边插管边推药方式,并插管深度至30cm时,其肛门疼痛,灌肠液外溢,灌肠后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在临床慢性盆腔炎行中药保留灌肠中,要注意各种因素对灌肠治疗效果的影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灌肠用具对肝性脑病保留灌肠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我院治疗肝性脑病(HE)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改良保留灌肠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保留灌肠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灌肠液在肠道保留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灌肠液在患者肠道中的保存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我院改良的灌肠用具能明显提高灌肠疗效和插管成功率,降低管道脱出和药物外泄等问题发生的概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