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相关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机械通气时间与呼吸道感染的关系。病原菌的药敏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31例新生儿机械通气相关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治情况及呼吸道分泌物的培养,结果:31例38份标本中分离出细菌和真菌26份,阳性率70.73%,机械通气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是3种主要致病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机械通气时间短短与机械通相关呼吸道感染有密切关系。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有助于减少机械通气相关性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产儿机械通气相关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谱、病原菌的药敏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对39例患者机械通气相关性呼吸道感染的早产儿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培养。结果39例61份标本中分离出细菌和真菌52份,培养结果阳性率85.25%,其中依次以溶血性链球菌(23.08%)、金黄色葡萄球菌(7.69%)、表皮葡萄球菌(7.69%)所占比例最高,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早产儿机械通气相关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G 菌为主,对万古霉素敏感。  相似文献   

3.
谢宏基 《广东医学》2007,28(4):607-608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及其与机械通气的关系、病原学特点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75例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进行分析.结果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1例,发生率为54.7%,死亡8例,病死率为19.5%,机械通气时间小于72 h发生率为42.5%,机械通气大于72 h发生率为75.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支气管致病茵分泌物培养以革兰阴性茵为多见.结论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机械通气时间密切相关;其致病茵多为为革兰阴性茵为主、混合感染及耐药是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应加强呼吸道无茵管理;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时候及时做呼吸道分泌物培养以及药敏试验,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新生儿机械通气并发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特点.方法 对62例机械通气新生儿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按机械通气持续时间(<1d、1~3d、3~7d、>7d);对足月与早产患儿并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患儿感染率为64.5%,检出6种48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杆菌31.3%...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近年机械通气新生儿下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拔管失败的影响。方法:对165份气管插管下端分泌物进行培养,并分析病原菌数目及种类对拔管失败的影响。结果:培养结果阴性67例,余98例共分离培养出病原菌117株,前四位细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杆菌,草绿色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耐药组拔管失败率明显高于敏感组。结论:机械通气新生儿下呼吸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所用抗生素耐药、培养出菌种越多的患儿拔管失败率越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常见危险因素及控制对策.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6月期间增城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6例危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院内感染组(14例)和未感染组(92例),对两组患者的体重、新生儿评分、有无中心静脉置管、机械通气、有无合并症、住院时间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对以上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危重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防范措施.结果106例危重新生儿中发生院内感染14例,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3.21%;新生儿评分、出生体重、置管、机械通气与院内感染的发生间存在相关性,而性别、合并症、住院时间与院内感染的发生间无相关性;需从加强新生儿保健、严格监护室消毒及医护人员手消毒、做好机械通气者的呼吸道管理、加强基础护理等方面进行感染的控制.结论新生儿出生时的一般状况、中心静脉置管、机械通气是危重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针对常见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和防范措施,以预防新生儿院内感染,提高危重新生儿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刘泽滨  林立鹏  王斌  陆学东  秦白树 《重庆医学》2018,(17):2367-2368,2371
目的 研究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患儿下呼吸道感染与孕妇分娩方式及次数的相关性,了解引起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 将痰标本接种于血平板上,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可疑菌落进行鉴定.结果 培养新儿科住院患儿的深部痰标本共300份,从中分离出126株病原菌,阳性率为42.0%,其中顺产新生儿的深部痰标本共有196例,培养出70株病原菌,阳性率为35.89%,剖宫产新生儿的深部痰标本共有104例,培养出的病原菌有56株,阳性率为53.84%.将顺产新生儿与剖宫产新生儿的下呼吸道感染阳性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胎新生儿的深部痰标本共有191例,培养出79株病原菌,阳性率为41.36%,二胎新生儿的深部痰标本共有109例,培养出47株病原菌,阳性率为43.12%,首胎新生儿与二胎新生儿的下呼吸道感染阳性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起各组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结论 剖宫产新生儿的下呼吸道感染率比顺产新生儿高,二胎新生儿的下呼吸道感染率高于首胎新生儿的,临床上需要加强对剖宫产新生儿、二胎新生儿的监测,提高针对新生儿感染的防治效率.  相似文献   

8.
李宇青 《吉林医学》2010,31(8):1024-1025
目的:对呼吸内科机械通气患者引发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32例机械通气患者引发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同时对32例患者采取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法。结果:本组32例患者共做痰培养35次,分离出40株病原菌,以G-菌为主28株,G+菌8株,真菌4株。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莫西沙星对照组,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引发的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临床上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由于呼吸机管理水平的提高 ,显著降低了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病死率 ,但机械通气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现就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并进行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的 36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院新生儿监护室 (NICU) 1998年 1月—2 0 0 0年 12月 3年间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并进行下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共 36例。男 31例 ,女 5例 ;早产儿 32例 ,足月儿 4例 ;气管插管年龄 1~ 17h ;胎龄 2 9~ 38周 ;体重 130 0~ 2 80 0g。机械通气时间 3~ 10d(平均 …  相似文献   

10.
周敏 《当代医学》2013,(8):25-26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月52例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胎龄、出生体重及机械通气时间等。本组患儿的下呼吸道的分泌物标本中,共检出细菌67株,其中肠杆菌41株、非发酵菌12株、葡萄球菌9株、其他5株。结论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新生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可能延长患儿的病程,甚至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机械通气后儿童远期肺功能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新生儿机械通气对反复呼吸道疾病和远期肺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新生儿期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40例患儿,7年后随访,了解并作肺功能情况并分析.结果:患儿出生后3年肺功能改变,40例中反复呼吸道症状的28例(70.0%),其中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5例(37.50%),肺出血5例(12.50%),败血症3例(7.50%),颅内出血2例(5.0%),气胸2例(5.0%),支气管发育不良1例(2.50%).早产儿与足月儿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差异.机械通气时间≥7 d组与机械通气时间<7天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差异.早产儿和机械通气时间≥7 d组的并发症明显高于足月儿和机械通气时间<7天组.结论:新生儿机械通气可影响远期肺功能.儿童期反复呼吸道疾病可能与肺损伤后支气管反应性增高有关,可致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新生儿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因素及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 选取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新生儿78例,分析不同入院途径、出生体重、胎龄、住院天数、通气方式和时间与感染的关系,分析病原菌种类及其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本组共检出95株多重耐药菌株,其中院外收治、体重<1 500g、住院时间>14 d、胎龄<32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多重耐药菌阳性监测率高于其他组(P<0.01).革兰阴性菌85株占89.47%,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革兰阳性菌10株占10.53%,主要为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结论 院外收治、体重<1 500 g、住院时间>14 d、胎龄<32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新生儿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风险因素,主要多重耐药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葡萄球菌,首选治疗分别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万古霉素、利奈唑胺.  相似文献   

13.
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6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及病原菌特点。方法69例机械通气时间≥48h符合VAP诊断标准的新生儿作为VAP感染组,与同期机械通气而未感染患儿(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1)69例VAP患儿占同期机械通气新生儿的46.6%。(2)上机时间长、胎龄≤32周、体重≤1500g的早产儿易发生VAP;应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可降低VAP发生率。(3)VAP病原菌以铜绿假单孢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为常见;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霉菌感染有上升趋势。结论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对早产儿VAP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4.
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气道内细菌菌谱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气道内细菌菌谱及药敏情况.方法 178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采取气道内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气道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134例(75.3%),其中大肠埃希菌55例(41.0%),铜绿假单胞菌28例(20.9%),金黄色葡萄球菌18例(13.4%).机械通气137例中,培养阳性106例,非机械通气41例中,培养阳性28例.药敏试验中所有细菌,包括上述3种常见细菌,均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及哌拉西林几乎全部耐药.对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及头孢噻肟亦仅中度敏感.结论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机械与非机械通气细菌培养阳性率无大差异.3种细菌阳性率高的原因包括地区差异因素,有非法接生患儿,开展机械通气及无菌观念不严.滥用抗生素可导致细菌耐药,对细菌敏感性较高之环丙沙星和丁胺卡那霉素,可考虑作为二线药物慎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ICU机械通气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患者98例,对痰液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χ2检验分析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经病原菌分类鉴定,革兰阴性杆菌占所有菌株的56.5%(432/764),排名前5位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137株)、肺炎克雷伯菌(65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52株),鲍氏不动杆菌(34株)、不动杆菌(28株);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西丁耐药率最高,占93.7%,对头孢吡肟耐药率最低,占29.7%;经单因素χ2检验可见,患者年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侵入性操作、机械通气时间等因素与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均相关(P〈0.05或P〈0.01)。结论掌握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耐药特点及相关因素,对其治疗方案的制订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随着现代新生儿医学的发展,机械通气的广泛应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已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备受关注的话题,本文重点分析和探讨亳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情况、病原菌的种类、药敏监测及耐药性情况,为积极有效预防和治疗VAP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机械通气超过48 h新生儿中符合VAP诊断标准的43例患儿,行下呼吸道分泌物及撤机时气管导管末端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 118例进行机械通气的患儿有43例发生了VAP,发生率36.44%,其中39例痰培养检测阳性。结论 VAP的发生率与插管次数、机械通气时间、胎龄、原发性肺部疾病等呈正相关,应针对性的对VAP患儿监控,并根据病原学结果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王旭晴  解福平  周柏香 《海南医学》2010,21(13):19-20,29
目的观察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以及与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比较。方法将6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实验组32例采用常规治疗加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加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治疗加常规机械通气加PS,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PaO2和SPO2的变化以及呼吸道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结果两组在发绀、呼吸困难、PaO2和SPO2的改善上无明显差异,但是NCPAP联合PS的呼吸道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发生率明显减低。结论NCPAP联合PS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有良好的疗效,与常频机械通气组比较,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疗效和体会。方法 76例肺出血新生儿均给予间歇正压通气 呼气末正压通气(IPPV PEEP)机械通气。结果 治愈68例,死亡4例,放弃治疗2例,平均通气时间为86.3h。结论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疗效显,治疗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合理调整呼吸机参数、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治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79例接受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根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48例和非VAP组31例,比较2组患儿胎龄、体质量、血浆蛋白、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血液酸碱度(pH)等,分析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VAP的发生与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合指数、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体质量及血液pH值有相关性(P<0.05),而与患儿性别、日龄和胎龄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低白蛋白血症及机械通气时间长是机械通气新生儿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营养不良、原发病致呼吸功能受损及机械通气时间长是导致新生儿VAP的危险因素,低白蛋白及长期呼吸机辅助是新生儿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洛阳地区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VAP)原发病构成、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4例NICU机械通气患儿VAP发生情况.结果:34例患儿发生VAP,发生率62.9%.上机时间长短与VAP的发生有关.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27株,革兰阳性球菌7株.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细菌耐药高.结论:本地区VAP的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有效洗手,半卧位,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管道、器械的有效消毒,加强营养支持疗法可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