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及验证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转化为肝细胞的最佳诱导培养体系.方法:获取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根据均匀设计法分8组进行体外诱导实验.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ALB及CK18的阳性表达率,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确立最佳细胞因子组合及浓度.从基因水平、蛋白水平以及细胞合成代谢功能检测.证实诱导的细胞为有功能的肝细胞.结果:FGF取35 μg/L,OSM取30μg/L时,ALB及CK18的阳性细胞达到最高值.采用该最佳诱导体系诱导过程中可检测到细胞表达ALBmRNA、CK18 mRNA、AFP mRNA、TTRmRNA:以及ALB、CK18蛋白表达:第21天最佳体系诱导组ALB阳性细胞的比例为82.83%±9.03%.CK18阳性细胞的比例为74.79%±8.41%.诱导培养过程中细胞分泌尿素及白蛋白,且随诱导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结论:均匀设计法可有效进行最佳诱导体系的筛选,以35 μg/LFGF、30μg/LOSM为主的诱导培养体系,可以有效地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定向转化为有功能的肝细胞.  相似文献   

2.
小鼠骨髓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肝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讨成年小鼠骨髓干细胞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作用下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能性及其分化特性,为肝细胞移植提供实验基础。方法HGF100ng/ml体外诱导小鼠骨髓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于诱导的第0、7、l4、21、28天,观察细胞形态特征;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细胞白蛋白(ALB)、甲胎蛋白(AFP)mRNA水平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ALB、AFP和细胞角蛋白l9(CK19)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新鲜分离的骨髓干细胞ALB及AFP mRNA呈弱阳性。在非诱导组,培养7d时ALB mRNA已检测不到,AFP mRNA明显减弱,14d时消失。在诱导组,7d时ALB mRNA检测不到,14d时再次出现阳性条带,21d时表达量最大,而AFP mRNA在诱导组始终呈阳性,14d时表达量最大,以后逐渐减少。免疫细胞化学结果与RT-PCR结果基本一致,但CK19蛋白始终阴性。结论小鼠骨髓干细胞在HGF单独作用下能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诱导分化的最佳时期是2~3周。  相似文献   

3.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向类肝细胞的分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mesenchymal stem cells, UC-MSCs)生物学的特性及向肝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从脐带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行传代培养, 检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表面免疫标志、细胞周期和生长活性等, 利用肝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生长因子4和抑瘤素等细胞因子诱导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 用免疫细胞方法对诱导和未诱导的细胞进行免疫学检测, 糖原染色进行功能鉴定.结果: 从人脐带中可分离到贴壁生长的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形态类似成纤维细胞,可在体外进行长期稳定培养; CD29、CD105和Vimentin表达阳性, 基本不表达CD34、CD31, 经加入细胞因子可成功将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诱导分化, 分化的细胞表达肝细胞表面标志物ALB、AFP、CK18和CK19, 糖原染色呈现阳性.结论:人脐带中可成功分离到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可实现体外长期培养, 表达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标志, 在体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肝细胞, 有望成为细胞替代治疗的理想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与肝细胞L02在体外共培养条件下诱导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筛选法获取MSCs.将接种于盖玻片上的MSCs和人肝细胞L02共置于培养皿中.在2、4、6、8 d时分别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AFP、细胞角蛋白(CK18),同时检测染色体核型.结果 成功分离培养出MSCs,其表型为CD29阳性,CD34阴性.共培养的MSCs可在2~8 d时,形态变为三角形、多角型或类圆形.第2天时,共培养细胞AFP表现为强阳性表达,以后减弱,第8天AFP的阳性表达很少.第2、4天检测出CK18均为阴性表达,第6、8天CK18为阳性表达.阳性对照组细胞CK18有较强的阳性表达,AFP弱阳性表达.阴性对照组均为阴性表达.共培养细胞染色体核型无融合现象.结论 人肝细胞L02能够诱导MSCs分化为肝样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UBC-MSCs)向类肝细胞定向分化的可能性。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新生儿脐带血75份,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与直接贴壁法相结合分离UBC-MSCs,体外培养传代,获得第4代集落生长细胞作流式细胞仪表面抗原测定,并应用a-FGF、b-FGF、HGF、OSM等多种成分,分阶段向肝细胞定向诱导分化。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取诱导后4周和6周的细胞分别采用RT-PCR法检测ALB、AFP和CK-19基因mRNA水平,分析类肝细胞诱导表达情况。结果按10。/ml接种,用含15%FBS的DMEM/F12培养基培养可成功获取UBC—MSCs。细胞呈长梭形,细胞表面抗原测定显示强烈表达CD29、CD44,而不表达造血细胞的标志物CD34、CD45。分阶段诱导6周后,细胞形态呈多角形,并检测到肝细胞表面标志物白蛋白、AFP和CK-19。结论新生儿脐血中可分离出MSCs,并可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分阶段诱导可分化为类肝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AMSC)向肝细胞横向分化的可能性。方法胶原酶消化脂肪组织,贴壁培养,体外扩增后以流式细胞仪鉴定其表面标志。取扩增3代的AMSC分为2组,诱导分化组在含有2%FBS的DMEM-F12培养基中加入肝细胞生长因子20 ng/ml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 10 ng/ml、1×ITS和地塞米松0.1μmol/L,培养14 d;空白对照组则不加任何细胞因子。RT-PCR检测诱导分化过程中肝细胞核因子1、GATA4等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2周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FP和Alb阳性细胞在两组细胞中的比例,检测肝细胞特异性细胞角蛋白(CK) 18、CK19的表达。结果分离、培养的AMSC呈成纤维细胞样生长,可以稳定传代。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第3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高表达表面CD29、CD44;不表达CD34、CD45。RT-PCR检测诱导5、8、11、14 d的细胞,显示有肝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GATA4和肝细胞核因子1A基因的表达,并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多。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14 d的细胞,发现30.0%的细胞表达Alb,17.8%细胞表达AFP,双阳性的细胞为6.9%;免疫荧光检测发现诱导细胞表达CK18、CK19。空白对照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则未见上述各项变化。结论在低血清培养体系中,采用细胞因子联合诱导,显示脂肪间充质细胞在体外能定向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cid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a FGF)、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对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作用及诱导后肝细胞标志物的表达水平。方法体外培养小鼠ESC使其发育成拟胚体,然后加入a FGF、HGF诱导ESC定向分化成肝细胞。收集培养上清液,RIA法测定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白蛋白(albumin,ALB)浓度。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ALB、细胞角蛋白8(CK8)以及细胞角蛋白18(CK18)在细胞内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ESC培养5 d后发育成为拟胚体,加入不同浓度a FGF继续培养,5 d后AFP浓度降低,ALB浓度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细胞内ALB、CK8及CK18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一次诱导后加入HGF,继续诱导5 d,上清液中AFP浓度降低,ALB浓度升高,具有浓度依赖性。ALB、CK8及CK18在细胞内表达升高。结论体外培养小鼠ESC,加入a FGF、HGF后可诱导其向肝细胞定向分化。肝细胞标志物AFP水平明显降低,ALB、CK8以及CK18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生物学功能、细胞因子的表达异常与否.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贴壁筛选法对10例SLE患者和11例正常人骨髓MSCs进行分离培养,流式细胞仪鉴定MSCs表面标志物及分析MSCs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观察MSCs形态学改变,MTT法检测MSCs的生长情况,RT-PCR检测MSCs细胞因子mRNA水平表达.结果SLE骨髓MSCs传代率(30%)低于正常(100%)(P<0.01),SLE患者骨髓MSCs生长较正常活跃,凋亡率(2.36%)低于正常(6.79%),两组MSCs均表达CD29、CD44、CD105,均不表达CD14、CD34、CD45,SLE患者骨髓MSCsIL-7mRNA表达低于正常.结论SLE骨髓MSCs生物学特性及细胞因子表达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体外分离和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生物学特性,对其表型和生长曲线进行初步鉴定.方法 采用全骨髓培养法提取培养MSCs,绘制原代及三代细胞生长曲线,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表面标志物CD34、CD44;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表面标志物CD90.结果 成功培养出MSCs,免疫组化CD44阳性表达,CD34阴性表达;流式细胞术CD90阳性表达.结论 该实验分离培养的细胞群与MSCs的生物学特性相吻合,说明MSCs易于体外分离、培养和扩增.  相似文献   

10.
体外诱导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样细胞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 探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能否在体外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并探索其定向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的分化机制。方法 无菌条件下采集正常产妇脐血,用相对密度为1.077的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脐血MNC,进而采用贴壁培养法获得MSC,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际志。分别用HGF、FGF4、俩者联合、无生长因子四种处理因素,及含2%FBS的DMEM,1×ITS讲行诱导培养,并于诱导前及诱导后的第7、14、21、28天留取细胞,RT~PCR法检测AFP、白蛋白及C-met FGFR2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AFP、白蛋白、抗肝细胞抗体和CK18的表达,PAS法进行糖原染色,分析是否诱导出肝细胞样细胞。结果 MSC强表达CD29、CD44,不表达CD34。诱导后7,21天分别检测出AFP,白蛋白mRNA及蛋白的表达,28天检测出CK18、抗肝细胞抗体的表达,21天、28天均可检测到糖原染色阳性细胞,随诱导时间的延长C-met,FGFR2 mRNA表达增高,HGF FGF4诱导组肝系细胞标志阳性率均高于单独生长因子诱导组(P<0.05);单独生长因子诱导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无生长因子诱导组在以上时间点均未检测到上述指标。结论HGF、FGF4均能诱导人脐血MSC分化为具有肝系细胞表型和功能的细胞,且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有联合作用。生长因子与其相幢受体之间,可能存在正反馈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1.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体外诱导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和方法,观察分化后的细胞白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的改变。方法采用酶学法从脐带全层组织中分离UC-MSCs,采用改良的肝分化培养体系体外诱导UC-MSCs向肝细胞分化。诱导后2、4周,观察细胞形态,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甲胎蛋白(AFP)、白蛋白(ALB);RT-PCR检测肝细胞标志性基因AFP、ALB和CK19 mRNA。ELISA法检测诱导后的细胞培养液中ALB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诱导后细胞白细胞表面抗原HLA-Ⅰ和HLA-Ⅱ。结果从人脐带基质中分离培养的UC-MSCs在向肝细胞诱导分化培养体系的培养下,细胞形态由长梭形逐渐转化成为多角形或类圆形,并且表达AFP、ALB mRNA和蛋白,诱导后的UC-MSCs以时间依赖方式产生ALB,诱导后的细胞不表达HLA-DR。结论UC-MSCs具有向肝细胞分化的潜能,分化后的M细胞仍具有低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2.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 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培养及特异性诱导为肝细胞样细胞的能力。方法 骨髓标本来源于健康志愿者的胸骨,年龄2~35岁,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密度1.077)分离人MSCs,并分别采用HGF、FGF4、HGF FGF4以及无生长因子四种处理因素体外诱导第三代人MSC向肝细胞样细胞分化。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鉴定.MSCs的纯度,于诱导培养的0、7、14、21、28天时留取细胞检测CK18、AFP和白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进行糖原染色验证细胞功能。结果 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的人MSCs纯度可达90%,采用HGF、FGF4及HGF FGF4三种处理因素均可在体外诱导人MSCs特异分化为具有肝细胞样细胞表型和功能的细胞。结论 人MSCs能在体外扩增并定向诱导为肝细胞样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损伤肝脏条件培养液体外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及方法。方法培养注射CCl4所致的损伤小鼠肝脏组织块,收集条件培养液,进行MSCs诱导分化。通过形态学观察、RT-PCR、免疫荧光反应和过碘酸Schiff反应鉴定分化细胞。结果诱导组细胞呈肝细胞样变化。RT-PCR检测显示:AFP基因第5天开始表达,第10天表达增强,此后表达减弱;细胞角蛋白18和Alb基因第10天开始表达,持续到第20天;第20天检测到酪氨酸氨基转移酶基因表达。免疫荧光反应显示诱导20 d的细胞AFP、细胞角蛋白18、Alb表达阳性,诱导20 d细胞过碘酸Schiff反应呈阳性。结论MSCs在损伤肝脏条件培养液诱导下可分化为肝细胞。  相似文献   

14.
孙艳  迟宝荣  孔德霞  孟祥伟 《胃肠病学》2007,12(12):748-751
背景:近年干细胞的研究为肝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契机。研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不仅可分化为与其组织来源一致的细胞.且具有跨系或跨胚层分化为不同组织来源细胞的潜能。目的:探讨骨髓MSCs诱导分化后脾内移植治疗急性肝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贴壁培养分离、扩增BALB/c小鼠骨髓MSCs。体外诱导向肝系细胞分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肝系细胞的标志。制备BALB/c小鼠ccL急性肝损伤模型.脾内移植DAPI标记的诱导分化21d的MSCs。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迁徙、定位.行血清肝功能指标、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测移植效果。结果:诱导后7、14d,均检测到甲胎蛋白(AFP)mRNA和蛋白的表达,14、21d检测到白蛋白(ALB)mRNA和蛋白的表达。移植后实验组肝脏和脾脏均发现DAPI标记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肝功能显著改善(P〈0.05),肝脏病变程度减轻。结论:脾内移植诱导分化的骨髓MSCs对急性肝损伤具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巴马香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离、培养、扩增的方法,并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梯度离心法分离并结合贴壁筛选法传代纯化培养猪的MSCs;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MSCs的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第3代细胞表面标志抗原CD71、CD34的表达率.结果 原代培养的MSCs于6 h后贴壁,贴壁细胞呈集群生长趋势.培养7~9 d后可见细胞融合,14~21 d达到95%融合.第3代细胞表面标记物CD71阳性率为95%,CD34阳性率为0%.结论 采用全骨髓梯度离心法分离并结合贴壁筛选法能够成功分离和培养巴马香猪的MSCs,在第3代可获得高纯度MSC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肝细胞生长因子(HGF)-4成纤维生长因子4-(FGF-4)诱导人骨髓来源多能成体祖细胞(hMAPCs)分化为肝细胞的可行性,为肝组织工程提供新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 (1)取志愿者适量骨髓后采用梯度密度离心+贴壁培养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将MSCs通过CD45、GlyA免疫微磁珠负分选得到hMAPCS。(2)将hMAPCs用HGF+FGF-4进行诱导分化。实验分组:A组:HGF(20ng/m1)+(FGF-4)10ng/m1诱导hMAPCS;B组(阳性对照组):L-02人肝细胞株;C组(阴性对照组):未加任何诱导因素的hMAPCs。(3)免疫细胞化学鉴定不同诱导分化阶段细胞的白蛋白(A1b)、甲胎蛋白(AFP),细胞角蛋白-18(CK-18)等肝细胞特征的表型变化评计数阳性细胞比率。(4)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不同诱导分化阶段细胞的A1b、AFP,CK-18的mRNA转录。(5)Western blot检测诱导分化第21,35天后细胞的A1b表达。结果(1)免疫细胞化学结果:A1b、CK18在诱导组中不同时间段基本为阳性着色;AFP在诱导分化第7天为阳性着色,在诱导第14,21天为阴性着色。(2)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作为不成熟肝细胞表型的AFP,在诱导分化的第7天有mRNA阳性表达;作为成熟肝细胞表型的A1b及CK-18,在不同时间段mRNA均为阳性表达。(3)Western blot检测诱导分化第21、35天后细胞的A1b表达。结论hMAPCS在一定诱导条件下具有向肝样细胞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重型肝病患者血清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诱导分化作用,探讨人MSCs分离培养、体外扩增的条件和方法。方法:从肋骨分离、培养人骨髓MSCs、体外扩增培养、鉴定,并采用重型肝病患者血清诱导培养,分别在诱导培养0、7、14、21、28天时留取细胞,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肝特异性标志物(AFP、Alb、CK-18)、用PAS进行糖原染色实验。结果:诱导后5天、MSCs表现为肝细胞样细胞,随着诱导培养时间的延长,肝特异性标志物逐渐出现和成熟。AFP在7天时表达水平最高,培养14、21、28天时表达逐渐减弱;Alb、CK- 18和糖原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强。结论:密度梯度离心,贴壁培养和消化时间控制相结合,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分离纯化方法。重型肝病患者血清能诱导骨髓MSCs表达肝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实验性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培养、诱导的最优条件,为MSCs治疗临床重症肝病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法分离大鼠MSCs.经培养传代获得纯化的MSCs.采用析因实验,设不同诱导时间、不同浓度的FBS、不同浓度的细胞因子为3个因素,每个因素设不同水平,对纯化的MSCs进行分组诱导培养.留取15、2l、27 d细胞培养液进行白蛋白(A1b)、甲胎蛋白(AFP)检测;于27 d时收集细胞爬片,采用过碘酸希夫(PAs)实验进行糖原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MSCs中CK-18和CK-19.结果:诱导15、21、27 d,各MSCs诱导组AFP水平均高于MSCs非诱导组(P<0.01),21 d诱导组AFP水平最高:15 d各MSCs诱导组与MSCs非诱导组白蛋白水平无统计学意义,21、27d各MSCs诱导组白蛋白水平均高于MSCs非诱导组(P<0.01),27 d诱导组白蛋白水平最高.27d各MSCs诱导组糖原染色阳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CK-18、CK-19均阳性,而MSCs非诱导组糖原染色、CK-18、CK-19均阴性.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Mscs体外最佳诱导条件为含200mL/LFBS的DMEM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20Ug/L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FGF-4)20UG/L.结论:HGF和FGF-4可在体外诱导实验性大鼠Mscs分化为具有肝细胞样细胞表型和功能的类肝细胞:不同浓度的FBS、HGF和FGF-4影响MSCs的体外分化;MSCs可作为治疗临床重症肝病的一种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9.
共同培养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索大鼠骨髓皋质干细胞(MsCS)向肝细胞分化的能力,及肝细胞生长的微环境埘其诱导分化的作用。方法 采用梯度离心法,获取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改良的两步法获取大鼠肝细胞。将鉴定的MsCS和肝细胞以半透膜相隔共同培养,以单独培养的MSCs作对照。在第1、3、7.14.21、28天,分别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分析检测甲胎蛋白(AFP)、白蛋白、细胞角蛋白l8(CK-l8)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在MSCs与肝细胞共同培养过程中,MSCs出现明显的细胞形态、体积和数量变化,可见双核或多核细胞,细胞轮廓较清晰。RT-PCR检测:共同培养的MSCs第7天即出现AFP基因表达,第14天表达增强,第21天表达减弱;第14天开始出现白蛋白、CK-18基因表达,并持续表达。单独培养的MSCs均无表达。共同培养的MSCs,于第7天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AFP即呈阳性;第14天白蛋白和CK-18也呈阳性;单独培养的MSCs未见AFP、白蛋白及CK-18表达。结论 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与肝细胞共同培养,可被诱导分化为肝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缺氧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percoll密度离心法自健康人骨髓中分离MSCs并进行纯化和扩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进行鉴定;用CoCl2建立化学低氧模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低氧下HO-1mRNA表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MSCs细胞表面抗原结果显示高表达CD13、CD44、CD71,而CD34、CD45表达阴性。CoCl2模拟的化学性低氧促进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HO-1的表达,并且这种表达呈现出较好的时间、剂量依赖性。结论:CoCl2诱导慢性缺氧可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HO-1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