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目的探讨海洛因中毒引起中毒性脑病脑部影像学特点。方法对37例海洛因中毒患者进行头颅CT/MRI检查分析。结果海洛因中毒脑病的脑部影像改变呈多样性,可表现为正常、轻度脑萎缩,对称性大脑半球的脑白质、内囊后肢、小脑齿状核病变。结论海洛因中毒性脑病可因不同机制而脑部影像表现而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海洛因中毒引起中毒性脑病脑部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37例海洛因中毒患者进行头颅CT/MRI检查分析.结果 海洛因中毒脑病的脑部影像改变呈多样性,可表现为正常、轻度脑萎缩、对称性大脑半球的脑白质、内囊后肢、小脑齿状核病变.结论 海洛因中毒性脑病可因不同机理而出现脑部影像表现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附2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观察2例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治疗转归,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例均为中年男性,有烫吸海洛因病史,其中1例尚有静脉注射史.1例以反应迟钝、行为异常为首发症状;1例以小脑症状为突出表现.头颅MRI均表现为脑白质广泛病变,其中1例影像学显示小脑中线两旁、边界清楚的对称性类圆形或蝴蝶样病灶及内囊后肢对称性受损等特征性改变.经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等治疗后,随访2年均恢复良好.结论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是一种少见的与海洛因相关的特征性脑部病变,及时诊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4.
吸食海洛因致海绵状白质脑病的CT及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海洛因中毒所致的海绵状白质脑病的CT、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6例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CT及MRI资料,全部患者均进行MRI检查,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FLAIR序列,其中2例同时行颅脑CT扫描. 结果全部患者MRI显示对称性双侧小脑半球、大脑半球后部、内囊后肢、胼胝体压部、脑干等皮质下白质为主的多发性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加强后病灶无强化;2例行头颅CT检查显示两大脑半球皮质下白质、基底节及两侧小脑呈对称性广泛低密度灶,无占位效应.结论海洛因中毒所致的海绵状白质脑病具有特征性的MRI表现,MRI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临床及MRI(附3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海洛因中毒所致的海绵状白质脑病临床与磁共振成像特点。方法 :本文报告 3例并结合文献分析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临床和 MRI资料。结果 :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起病前有明确的吸服海洛因病史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早期以构音障碍、步态不稳、小脑性共济失调等小脑损害症状和体征为突出表现。 MRI检查显示对称性双侧小脑半球、大脑半球后部、内囊后肢、胼胝体压部、脑干等皮质为主的多发性大片状长 T1、长 T2信号 ,加强后病灶无强化。脑病理特点是脑白质呈对称性海绵样脱髓鞘改变。结论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其临床特点、影像学及脑病理学检查 ,MRI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encephalopathy,SLEE)影像学表现,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脑部病变的影像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神经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脑部CT和MRI表现.结果 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表现为双侧大脑半球白质区较对称性异常信号,1例表现为脑萎缩.4例脑梗死表现为基底节区和额顶叶多发密度或(和)信号异常,增强T1WI无明显强化或环状高信号.1例表现为基底节区较对称钙化影.2例表现为多灶性白质脱髓鞘样改变.1例合并霉菌感染表现为脑干信号异常,增强T1WI呈环状强化.1例霉菌性脑膜炎和1例单纯头痛患者,影像学无异常表现.结论 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大部分SLEE脑部病变,并可根据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检查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7.
正脑白质营养不良是一组髓鞘形成或维持发生障碍的遗传性疾病,遗传因素决定其异质性~([1])。迟发性白质脑病(Late-onset leukoencephalopathy),是一种常染色隐性遗传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属于AARS2基因突变相关的脑白质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共济失调、痉挛、认知功能的下降伴额叶功能障碍。脑磁共振显示明显的脑部深部白质改变和小脑萎缩,女性患者常伴有卵巢功能的衰竭~([2])。文中收集1例相对少见的迟发性白质脑病的临床、影像和实验室检查资  相似文献   

8.
海洛因中毒性脑病的临床与影像学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海洛因中毒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CT和MRI)特征,方法:对13例海洛因中毒性脑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13例为男性,均以烫吸海洛因为吸毒方式,9例是在毒品戒断过程中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亚急性起病的弥漫性脑扣害,尤为精神症状和小脑性共济失计为突出表现。13例CT表现为脑内多发,广泛且明显对称性的低密度灶,累及双额,顶、颞、枕叶白质区及小脑半球齿状核和脑干,一般无占位征象,6例周期MRI检查显示病灶的部位,范围与CT所见大致相同。结论:本病的诊断依靠明确烫吸海洛因史及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征象。CT与MRI一样,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激素对本病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9.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总结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HSLE)的PEI、MRI和病理特征。方法 28例患者的临床、CT和RMI分析,2例脑局部解剖和8例脑活检组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神经元纤维染色,苏木纱髓鞘染色、刚果红染色并进行电镜观察。结果 HSLP的临床、影像和病理特点;(1)28例有烫吸海洛因病史;(2)28例有戒毒史,戒毒后症状加重;(3)23例急性起病,首发症状多为小脑受损;(4)4例PET顶枕及小脑皮质变薄,大脑白质扩大,1例未治疗患者内囊后肢、枕叶示小脑白质无代谢,3例已治疗患者代谢明显低减;(5)CT和MRI示大脑(25例)、小脑白质广泛对称性受累(28例)。结论 HSLE患者CT和MRI示大脑、小脑白质广泛对称性受累,主要病理改变为脑白质海绵状空泡变柱。PET在判断病情进展程度及治疗效果方面较MRI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HSLE)的病理学改变.方法 应用常规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MBP、GFAP、NF、CD45、CD54、CD20)方法对3例HSLE死亡患者的脑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HSLE的病理改变以脑白质海绵状变性为主,灰质很少受累.脑组织受累程度依次为小脑半球白质、内囊后肢、胼胝体压部、脑干、顶枕叶深部白质以及额颢叶深部白质,皮质以及皮质下弓状纤维不受累或仅轻微受累.HSLE白质损害以粗大的有髓神经纤维为主,髓鞘的损害重于轴突损害;脑组织无炎症细胞浸润,血管内亦无炎症介质沉积.结论 脑白质广泛海绵状白质变性是HSLE显著的病理学特点,不同部位脑白质损害程度与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一致,轴突损害可能继发于髓鞘损害,HSLE脑组织中无血管炎性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