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法介绍:作颈部“L”形切口,有时需要较大和双侧颈动静脉血供的情况下,切口可改成“U”形。在完成下咽颈段食管切除、全喉切除联合手术及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用本方法修复。一般因食管解剖关系,多取左侧横形三角肌-胸大肌皮瓣,使其蒂在内侧,分离后,将皮瓣翻卷缝合形成管状,皮面向内,软组织创面向外,通过颈部切口与胸大肌皮瓣切口间的皮下隧道,将此皮肌瓣管向上移至颈部,上缘与下咽食管切除后的上部残端环形吻合,下缘又与下咽食管切除后的下部残端吻合,在此皮肌瓣管内放一鼻胃管。另外在皮肌管  相似文献   

2.
作者等对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后用甲状腺瓣重建声门获得良好效果。手术方法:正中纵形切开颈上部皮肤,至甲状软骨高度时,制作一个蒂在患侧、瓣在健侧的皮瓣(3×3cm),继之再正中纵形切开颈下部皮肤。皮瓣须与其下的甲状腺相连。若行颈廓清时,于颈上部及下部附加横切口,按常规行保守性颈廓清,勿损伤甲状腺上动静脉,并仔细分离之,以便使备用的甲状腺瓣游离。偏健侧3mm纵形切开甲状软骨,明视肿瘤,切除部分假声带及杓状软骨。切断甲状腺上极,以甲状腺上动静脉为蒂制作甲状腺瓣。将腺皮瓣引入与缺损部缝合,并将蒂根部的皮肤去掉,并与健侧喉粘膜断端缝合,桥状保留甲状软骨上缘者,应对位缝合甲状软骨。供部直接缝合。  相似文献   

3.
作者设计了一种持久性气管造口,于喉切除之前进行,这样就允许在手术操作的重要阶段进行气管内麻醉。具体方法如下:气管造口做在环状软骨下缘和胸骨切迹之间。纵向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做成两个基底广阔的梯形皮瓣。切除甲状腺峡及创口内多余的软组织。气管前壁上自1~2环下至第4环切开并做成两个与皮肤瓣同样形式的斜方形瓣。软骨膜瓣的游离缘与皮肤创口下缘缝合。如果气管侧壁和软骨膜瓣移动不够,可预先用1~2根肠线将气管侧壁与两侧肌肉缝合固定。由气管前壁所形成的不太大的三角形瓣在创口下角与皮肤缝合,如此就使气管向皮肤表面接近。喉切除之后同时缝合咽瘘,完成气管造口上角并沿断面将气管之后壁与皮肤缝合。最后得到一个持久张开的“洗衣盆样”气管造口。除管后在气管造口周围5~6cm范围覆盖一层(?)-6胶膜,可预防来自呼吸道分泌物的感染。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全喉切除术后的发声问题,采用食管发声、人工喉、喉成形术等,但效果均不理想。如用带蒂颈部皮瓣作成气管-咽瘘管,易发生误咽,作者们提出如在咽开口部的瘘管周围保留咽下缩肌,再在附丽于舌骨的颈前肌处吊起痿管,这样就可防止咽部食物流入气管,发声时只需用手指按住气管开口部,使气流经气管-咽瘘管而从咽部吹出。作者们根据经验,将术式介绍于下: 1.作颈部皮瓣:在颈部作两个平行切口,上切口位于舌骨上,下切口位于准备切除的气管断端之上。距中线4cm处,再纵行切开皮肤,作  相似文献   

5.
侵犯舌根和邻近口咽壁的晚期表皮样癌,目前一般采用手术切除,加放疗,有时加化疗。改良声门上喉切除术,既能大块切除舌根和邻近咽壁肿瘤,又能保存喉的发声功能。方法如下: 局麻下作气管切开,然后全麻。从乳突尖到对侧乳突尖作一围裙样切口,于颈阔肌下掀起皮瓣,在舌骨下1cm处切断带状肌。沿甲状软骨上缘切开软骨膜,并予剥离。于甲状切迹下1/3水平切开软骨,,正好在前连合的假声带上方进入喉。如声门上或杓会厌皱襞未受侵犯,则可保留双侧假声带。此时沿肿瘤侵犯一侧的咽壁向上延长切口,横贯切除杓会厌皱襞、会厌、会厌前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喉全切除后气管造瘘口复发癌缺损外科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8例喉全切除后气管造瘘口复发癌实施外科治疗。其中Ⅰ型7例,颈部单纯切口,胸大肌肌皮瓣修复颈部皮肤气管造瘘口缺损;Ⅱ型6例,颈肢或胸联合切口,前臂皮瓣或胸大肌肌皮瓣(游离前臂皮瓣5例,胸大肌肌皮瓣1例)修复部分喉咽切除;Ⅲ型3例,颈腹联合切口,游离空肠修复全喉咽、颈段食管;Ⅳ型2例,颈胸腹联合切口,胃上拉修复全喉咽、全食管。Ⅱ、Ⅲ、Ⅳ型的颈部皮肤气管造瘘口缺损均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结果颈部缺损胸大肌肌皮瓣均成活;咽瘘4例(其中游离空肠1例,前臂皮瓣2例,胃上拉咽瘘出血1例);全部病例术后均能进食;随访6~74个月,3例出现不同程度吞咽梗阻。结论喉全切除后气管造瘘口复发癌外科治疗缺损,修复选择应根据原发肿瘤治疗的经过及气管造瘘口复发癌侵及范围来确定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7.
伴随喉癌治愈率的提高,对呼吸、发音、声门闭合等喉功能的保存就成为现代喉癌治疗上的努力方向。作者报告6例局限于会厌的喉癌,均采用Ogura氏法进行喉声门上水平切除术,手术方法如下:先行气管切开术,经气管切口全麻,甲状软骨上缘水平皮肤横切口,切断两侧舌骨甲状肌及胸骨舌骨肌,暴露甲状软骨,再沿甲状软骨上缘切开软骨膜,向下剥离,切除甲状软骨上1/3,保留舌骨,切开舌骨甲状膜进入喉咽部,将会厌向前上牵引,使对侧技裂向外翻转,此时病变部位、披裂、声带及假声带等均能看清,切开喉咽外侧壁,横切喉室,声门上予以切除,软骨膜与舌根部缝合,关闭喉咽部,缝合皮下及皮肤。  相似文献   

8.
喉全切除术后气管造口狭窄是一种术后并发症。作者等介绍一种预防狭窄的方法:皮肤切口为在甲状软骨平面横断的喉切除之切口,形成上、下皮瓣,在下方皮瓣上画一约为患者气管粗细之圆圈,在圆圈中作“X”切开皮肤,形成四个三角形皮瓣,将游离的气管断端用4根尼龙线与X形皮肤切口的4个顶点缝合固定。在气管后壁纵形切开1cm长(原文为1cm deep)之切口,三角形皮瓣与气管壁的“V”形缺口缝合,先将皮瓣尖端与“V”形缺口尖端缝合,然后各边缝2针。继之以同法完成气管前及两侧壁的切开、缝合,气管各壁切开应超过2个气管环。这样气管皮肤呈锯齿形交叉缝合,瘢痕挛缩甚少,气管造  相似文献   

9.
对14例男性、42~63岁、Ⅳ期喉癌行扩大喉全切除术后并发咽、食管瘘的患者于全麻下行咽颈食管部肌皮瓣成形术封闭瘘孔。手术方法:先计算侧壁残留组织,有些病例可利用其舌根粘膜肌瓣,然后行S形皮肤切口,起点在瘘孔缺损上缘,止于下颌角水平。如图。然后切断皮瓣下端和胸锁乳突肌外侧脚前部,剥离皮瓣至颈动脉分歧部。转移肌皮瓣于咽食管瘘创面上,用残余肌  相似文献   

10.
1998年1月笔者收治1例颈部脂肪肉瘤,报告如下。患者男性,44岁。因颈前无痛性包块并逐渐增大4年余,于1998年1月25日入院。检查:上至两侧下颌骨下缘,下达甲状软骨上缘,两侧达胸锁乳突肌前缘的颈前区明显隆起,边界不清,质较硬,无压痛。全身情况未见异常。颈部CT扫描显示颈前区软组织肿瘤。甲状腺区B超检查显示甲状腺正常。于1998年1月27日在全麻下行颈部肿瘤切除术。颈前作“U”形切口,下缘达甲状软骨上缘,切开皮肤和颈阔肌后见肿瘤组织呈黄色颗粒状,无边界,无包膜,质较硬。肿瘤的外界深面达甲状软骨…  相似文献   

11.
大剂量放疗(>6500rad)是早期喉癌常用的治疗方法,而那些放疗失败者的处理却是一难题,因其影响创口愈合,瘘管发生率可高达30~73%,需多次清创并分期手术才能治愈,住院时间明显地延长。 Schweitzer(1962)、Chandler(1979)和Harrison(1980)先后提出了以咽造口术使唾液改道流出,防止组织坏死,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作者采用在全喉切除后行“T”字形缝合关闭咽口时,将“T”字形的垂直部缝合至其水平下方1cm处及水平部两侧各缝合1~2cm,留下一菱形缺口,再在围裙式皮瓣基部中央作2cm的垂直切口,将喉咽部粘膜拉出与皮肤间断缝合以完成咽造口术。术后第一天即可发挥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4例经严格选择的梨状窝癌患者行喉咽部分切除并立即用胸大肌肌皮瓣作喉咽重建的方法和初步效果。强调入选病例的癌肿需局限于一侧梨状窝、杓会厌襞、杓隆起、室带平面的声门旁间隙,声带和声带平面的声门旁间隙不能受累,声带运动需正常。如甲状软骨受侵犯应视为禁忌症,除非病损局限于其后缘上部。术前通过喉镜检查、喉X线相及CT检查确定癌肿范围。手术方法:于颈部作两条平行切口,上方切口从乳突尖端至舌骨,下方切口沿锁骨上缘过中线越过气管。设计用于重建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喉内缝合技术有许多特定的要求,如:喉内某些解剖结构的外移或内移,术中牵拉暴露视野,测定所需移植软骨片的大小和形状,喉内模或硅胶片的固定,经直接喉镜置入皮肤移植片等,还进一步要求能恢复所期望的功能,使并发症减少到最低而病人无甚痛苦。为达上述要求,必须熟练掌握喉内缝合的几个基本技术。包括:①缝合材料的选择;②缝合进路;③缝接,固定及张力调节。缝线和材料:放弃了丝线和金属线而选用低反应的材料,如丙纶(prolene),硅胶片以及用橡胶海绵充填的软性喉模。缝合进路:所有缝线都要通过皮下针头或带线的特制针在直接喉镜窥视下由颈外导人喉内,针长5~8 cm。由颈外的一侧至另一侧经甲状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使喉部分切除和扩大喉部分切除术后长期带管者去除气管套管,恢复喉的发音、呼吸、吞咽防护功能和正常颈部外观.方法对19例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喉狭窄患者,应用颈前双蒂转门肌皮瓣等方法进行Ⅱ期喉重建术,其中包括垂直喉切除Ⅱ期喉重建术6例(6/19),扩大垂直喉切除术11例(11/19),额侧喉切除术2例(2/19).应用颈前双蒂转门肌皮瓣修复17例,胸骨舌骨肌瓣修复1例,胸锁乳突肌和筋膜修复1例.结果 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7%(11/12)和3/5.19例中去除气管套管16例(其中包括2例行2次Ⅱ期喉重建术).总的气管套管拔出率为84.2%(16/19),应用转门肌皮瓣修复组拔管率为94.1%(16/17),胸骨舌骨肌瓣和胸锁乳突肌瓣修复组均未能拔管(0/2),拔管困难3例.术后全部患者能够发音,语言交流无困难.其中语音响亮清晰者为94.7%(18/19),重度声音嘶哑者为5.3%(1/19).全部患者恢复正常进食,绝大多数患者进食无误咽,2例初期进流食出现轻度误咽,1~2周误咽克服,恢复正常经口进食.结论中、晚期喉癌选择性地施行功能保全性喉手术是可行的;应用转门肌皮瓣进行Ⅱ期喉重建术,可使喉部分切除术后长期带管者去除气管套管,重新获得经口鼻呼吸和满意的发音、吞咽防护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推荐胸大肌肌皮瓣(PMF)用于颈段食管狭窄或喉咽食管肿瘤切除术后缺损的重建。作者结合22例手术经验介绍手术方法及有关临床问题。手术方法。手术切口:舌骨上方为基底宽14cm,顶在胸骨切迹上呈舌形瓣沿侧缘切开,若作颈清扫术,切线可延至乳突尖区。喉咽和颈段食管病变切除,在远段食管斜形切断以增大腔径,减少狭窄发生,断端周围不分离,免留死腔和阻断血供而发生瘘管或狭窄。用裂层  相似文献   

16.
喉全切除后气管造口复发癌之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通过胸骨的颈或上纵隔清扫术和将气管向上胸部移位。切除后的缺损区应用胸肌皮瓣修复。对于病变已侵及食管或原发于下咽和颈段食管的晚期癌则行全喉咽食管切除然后经后纵隔上提胃与舌根吻合。作者们应用上述方法治疗了39例患者,其中有30例(占76%)于术后21日内恢复经口进食。7例发生颈部胃皮肤瘘(约占18%),其中3例经保守治愈,另外4例需用颈或胸部皮瓣覆盖闭合,术后很快死亡2例(占5%)。39例患者中良性病变3例,术后生存率100%;复发癌15例行全咽食管切除及纵隔清扫术治疗,其中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们设计了一种滑动胸壁皮瓣治疗了6例晚期喉癌患者,同时配合术前术后放射治疗。手术过程包括将被侵及的颈前皮肤和喉切除后,做一个横越胸壁的切口,恰在乳头上,其两侧差2.5cm达腋前线,切口的中间部分向乳头下延伸2.5cm,不需附加上部切口。于皮下分离皮瓣并向两侧扩展,直到其充分游离向上可达到所要求的位置为止,最高可将皮瓣上移到舌骨水平而不致影响两侧血供。供皮区借助于游离周围组织和应用有网眼的裂层皮片来覆盖。气管造口借助于切除皮瓣中央一小块椭圆形组织来完成。皮瓣分两层间断缝合。引流管于皮瓣切口侧方引出,视引流量于3~5日取除。术后加压包扎24小时。6例病人中男5,女1,两例曾行术前放疗,4例配合术后放疗。结果4例无瘤存活3年或更长时间;2例死亡,其中1例因颈部复发,1例原因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0岁,因喉癌喉全切除术后1年,喉咽闭锁不能进食6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1年前因喉癌于外院行喉全切除术及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出现感染咽瘘并行局部清创、换药及颈部局部皮瓣转移喉咽修复、颏下皮瓣转移颈部缺损修复术治疗,咽瘘愈合后行根治性放疗,8个月前放疗结束,出现喉咽狭窄,仅能进水,于外院行胃造瘘术进行营养,逐渐加重,6个月前喉咽完全闭锁不能进食,于我院就诊,以喉癌术后喉咽闭锁收入院。患者一般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9.
喉咽部癌瘤就诊时多属晚期,常需行喉、喉咽、气管、颈段食管切除手术,并采用成形术修复缺损。过去多应用分期施术,即第1期切除肿瘤,经3~4个月后,用费拉托夫皮管修复,此法需多次手术,且常伴有并发症。用包括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胸大肌的复合皮瓣修复,虽可减少手术次数,缩短病人住院时间。但是,肿瘤切除后要经过一定时期,手术创面上皮化以后,才能再次行成形手术,病人长期鼻饲,带来精神和生理上的痛苦。本文介绍应用胸大肌肌皮瓣,一期修复咽和颈段食管,皮瓣呈10×15cm大小,皮瓣中心在第5肋的水平。依设计环形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68岁,因顽固性口底疼痛半年于1993年3月4日入院。病理诊断口底疣状癌人院治疗。全麻下行口颈联合径路口底癌根治术,术中切除肿瘤、受累及的双侧颌下腺、舌肌及部分下颌骨。术后1周,手术创面感染,刀口组织裂开,控制感染后,形成直径约2.scm的口底疾。于4月16日在全麻下行左侧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转移修复口底疾。术中沿术前设计皮瓣画线切开皮肤,皮瓣约5X4cm大小,由皮瓣上缘沿胸锁乳突肌走向作附加切口,其长度至甲状腺上缘。切断胸锁乳突肌胸骨头,连同皮瓣一起向上仔细分离胸锁乳突肌。边分离,边将皮瓣与肌肉加以缝线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