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目的:老年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 DVT)的预防和护理分析。方法选取收治的583例经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91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292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全方位预防和护理。对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栓塞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经手术治疗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而言,给予全方位预防和护理有助于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应在临床护理中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老龄化人口和交通事故日益增多,骨折创伤患者也随之增加,一般多由道路交通事故、建筑施工事故、暴力及刀刺伤、跌倒等因素引起。骨折创伤容易造成组织因子活化以及一系列炎症反应~([1]),如压疮、肺部感染、脱位、关节松动等~([2-3]),所以通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痊愈。尤其在外科手术中易引起老年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它是创伤患者在住院期间造成死亡的第三因素。本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功能数字化彩超显像仪检测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原因.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的152例下肢骨折患者,采用多功能数字化彩超显像仪观察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包括各段血管内径、血流充盈度、血流走向等.并分析患者年龄、性别、体重、骨折部位等因素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结果 超声检测出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69例,血栓形成患者年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大,同时,患有肥胖以及长期采用坐姿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机率增加,但性别和血压状态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不大.此外,骨折部位的不同也影响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其中膝部骨折患者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较高.结论 下肢骨折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与年龄、肥胖、久坐及骨折部位相关,与性别、血压等因素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腰椎融合术后早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2015年7月—2018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脊柱外科行腰椎融合术治疗患者165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89例;年龄55~78岁,平均64.0岁。其中胸腰段骨折1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腰椎滑脱症34例,腰椎管狭窄症51例,腰椎内固定翻修术5例。术后发生DVT的21例患者作为DVT组,其余144例作为非DVT组。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病情况、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凝血四项、D-二聚体、是否使用抗凝药、是否输血和手术情况等一般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分析DVT组和非DVT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年龄≥70岁、BMI≥24kg/m^2、输血、卧床时间≥5d、血清TG水平增高是老年腰椎融合术患者术后并发下肢DVT的危险因素。而术后两组患者间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和D-二聚体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发生下肢DVT患者血栓均位于小腿远端。结论年龄≥70岁、BMI≥24kg/m^2、输血、卧床时间≥5d、血清TG水平增高的老年患者在施行腰椎融合术后早期易出现下肢DVT。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腰椎融合术后应积极预防DVT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合并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本院自2011-01~12期间1 285例下肢骨折病人,分析DVT形成的发生率.结果:在1 285例下肢骨折病人中,确诊DVT38例,发生率为2.95%.其中术前发生DVT 14例,发生率为1.09%;术后DVT发生24例,发生率为1.86%.结论:加强下肢骨折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减少DVT形成,避免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下肢单一骨折后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率与骨折部位、血管位置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2月汉中市中心医院创伤骨科收治1 107例下肢单一骨折患者,其中男性438例(39.6%),女性669例(60.4%);平均年龄68.1岁(18~91岁)。观察患者手术前后双下肢静脉超声结果,并分析不同静脉部位DVT与围手术期症状性肺栓塞(PE)的相关性。结果 1107例中发生DVT 789例(71.3%),术前确诊326例(29.4%),其中近端DVT 42例(3.8%),远端284例(25.7%);术后确诊463例(41.8%),其中近端DVT 65例(5.9%),远端398例(36.0%)。术后DVT发生率显著高于术前(41.8%vs.29.4%,P<0.05),远端静脉DVT发生率显著高于近端静脉(61.6%vs.9.7%,P<0.05)。术前骨折同侧下肢和骨折对侧下肢DVT发生率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双侧下肢DVT发生率显著高于术前(13.6%vs.3.3%,P<0.05)。术前骨折对侧下肢近端静脉DVT发生率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骨折对侧下肢近端静脉DVT发生率显著高于术前(15.7%vs.4.7%,P<0.05)。症状性PE发生率为1.4%(16/1107),近端静脉DVT患者PE发生率显著高于远端静脉DVT患者(11.2%vs.0.6%,P<0.05)。结论下肢单一骨折患者术后DVT发生率高于术前,尤其是术后双侧下肢DVT发生率升高。DVT主要位于远端静脉、且症状性PE发生率较低,但近端静脉DVT患者的症状性PE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8.
下肢骨折后手术的创伤、术后卧床和患肢制动可引起血管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容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栓达到足够长度,脱落后可能出现致死性肺栓塞。本研究旨在通过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早期检出深静脉血栓,以降低肺栓塞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为代表的血栓栓塞性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孕产妇围产期的常见并发症,该病在剖宫产妇中发生率明显高于自然分娩者。DVT除了可导致血栓性静脉炎、浅表静脉代偿性曲张等自身危害外,还可因栓子脱落而继发急性肺梗死,严重威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治疗的70例下肢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总结临床护理干预体会.结果 干预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下肢症状(肿胀、疼痛、皮肤温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利于下肢骨折患者的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检测对烧伤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烧伤科收治的236例烧伤患者及30例健康成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及下肢深静脉血管超声检测,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因素。结果以性别、年龄、烧伤程度、红细胞比容、血小板含量(PL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水平为自变量,以深静脉血栓为终点事件,通过基线年龄调整后,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PLT、FIB及D-D水平为烧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严密监测烧伤患者的PLT、FIB及D-D水平有助于烧伤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足背外侧静脉途径输入溶栓药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和要点。方法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采用足背外侧静脉微量泵持续泵入溶栓药物行溶栓治疗,配合应用肝素钠、706代血浆、丹参等活血药物,结合临床护理、健康宣教、观察症状和体征了解溶栓效果。结果本组32例患者,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1例。结论经足背外侧浅静脉穿刺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采取正确的临床护理,对提高疗效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We present the case of a 14-year-old girl who developed acute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in her right lower extremity. Laboratory testing revealed protein S deficiency, and the patient’s father also had this abnormality with a history of lower extremity DVT. Manual thromboaspiration followed by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resulted in total clearance of all thrombi.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later venography revealed an interrupted inferior vena cava.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is an established treatment for adults with acute DVT.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report is the first to describe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in a pediatric patient with lower extremity DVT.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 is safe and effective for use in selected olde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cute DVT in the lower extremity.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下肢血管微创介入在缺血型糖尿病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8年6月牡丹江心血管病医院糖尿病分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16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干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92处创面)与对照组(56例,70处创面),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下肢血管微创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保守溶栓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创面愈合率、临床疗效及截肢情况。结果治疗第7、28天,观察组患者AB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9.909、8.575,P均=0.000);治疗第28天,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10.930,P=0.000),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Z=-3.550,P=0.000);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截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0.881,P=0.004)。结论下肢血管微创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血液供应,降低截肢率或截肢平面,促进创面愈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自拟中药熏蒸联合水疗对四肢骨折术后局部疼痛及肿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59例四肢骨折术后康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30例)与对照组(29例),其中试验组患者予以自拟中药熏蒸联合水疗处理局部疼痛及肿胀部位,对照组患者单纯予以水疗处理局部疼痛及肿胀部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0、20、30 d时的局部疼痛及肿胀程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局部疼痛及肿胀程度均逐渐减轻(试验组:F=3.6.820、51.950,P均=0.000;对照组:F=23.380、34.090,P均=0.000),且治疗10、20、30 d时试验组患者的局部疼痛及肿胀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程度:t=2.045、2.116、3.063,P=0.046、0.039、0.003;肿胀程度:t=2.051、2.018、3.651,P=0.045、0.048、0.001)。结论自拟中药熏蒸联合水疗可通过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有效改善四肢骨折术后康复期患者的局部疼痛及肿胀程度,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收治的8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并按照是否采用ERAS理念干预将其分为ERAS组(40例)与非ERAS组(40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疼痛评分。结果 术后,ERAS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与非ERAS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5%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ERAS组患者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非ERAS组(t=8.589、14.270、2.238、11.680,P=0.000、0.000、0.028、0.000);术后第1、3、5天,ERAS组患者VAS评分、WBC计数及CRP、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第1天:t=2.943、2.913、7.186、2.582、4.401,P=0.004、0.005、0.000、0.012、0.000;第3天:t=3.298、3.311、5.603、3.976、7.623,P=0.002、0.001、0.000、0.000、0.000;第5天:t=18.850、4.148、6.678、5.011、5.032,P均=0.000)。结论 ERAS理念可降低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应激反应及疼痛程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