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部外伤术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l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种以进行性低氧血症为主的急性呼吸衰竭,是腹部外伤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尽管目前对于ARDS的机制研究和治疗方法上有了许多的进展,其死亡率依然很高,甚至超过50%。多发伤常导致ARDS,但是对于单纯腹部外伤的患者术后发生ARDS的危险因素目前并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组继发于内外科疾患的以急性肺损伤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本文就ARDS的定义、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特点以及发病机制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概念和衍变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指由于肺内原因和(或)肺外原因导致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临床表现、以肺水肿呈现不均一性改变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特点是起病急骤、发展迅猛、病死率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这一名词首先在1967年由Ashbaugh等提出,并在2012年柏林会议予以进一步修订。重度ARDS病死率高达40%,随着对其认识的加深,作为ARDS的常用方法之一的机械通气也经历了漫长的改进过程。  相似文献   

4.
自1967年Asbaugh等提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概念以来,目前为止,对其研究认识过程可归纳为以下两个阶段:1967年至1994年为第一阶段,1994年至2012年为第二阶段。随着研究的深入及ARDS柏林新定义的诞生,自2012年起很可能将开始第三阶段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从炎症本质看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是一种常见的灾难性临床综合征,以急性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自1967年Ashbaugh等首次报道以来,该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及探讨新的治疗策略等方面有了许多重要的进展,但是目前对该综合征尚缺乏有效的治疗,病死率仍居高不下(40%~60%)。目前的研究发现,ALI/ARDS发生前均存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ALUARDS时常合并其他功能障碍,严重时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本文拟从ALI/ARDS的炎症本质出发,探讨其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6.
一、概述 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syndrome,ARDS)是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弥漫性肺泡损伤是ARDS的病理学特征,肺泡毛细血管屏障严重受损,继发高通透性间质性水肿及肺泡水肿,并在肺泡表面形成透明膜,可进展为肺纤维化,临床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  相似文献   

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肺损伤广泛,预后严重,病死率高达50%以上。作者应用山莨菪碱静脉注射成功抢救胃液误吸引起的ARDS患者1例,现介绍如下。1病例摘要男,24岁,因过量饮酒至昏迷而急诊。查体:血压:14/7kPa,脉搏:110次/分,  相似文献   

8.
郑慧玲 《家庭护士》2007,5(4):92-92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病人原心肺功能正常,由于肺外或肺内的严重疾病过程中继发急性渗透性肺水肿和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难治性低氧血症。ARDS起病急骤,发展迅猛,如不及早诊治,其病死率高达50%以上,常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我科于2006年10月对1例ARDS病人早期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实施相应的呼吸道护理,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建云  胡成平 《现代护理》2005,11(2):98-10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mdrome ARDS)急诊科常见的危急重症,本文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在ARDS诊断、治疗及护理等方面的进展,并对未来诊疗及护理新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17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杰  王明明 《临床荟萃》2000,15(1):20-21
近年来 ,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认识、诊治有了许多新的进展 ,尤其是在通气支持方面 ,但病死率仍居高不下(5 0 %以上 [1 ] )。本科近 3年对 17例 ARDS患者进行救治 ,治愈12例 (70 .6 % ) ,死亡 5例 (2 9.4% ) ,体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7年 5月至 1999年 2月本科收治的 17例ARDS患者 ,男 12例 ,女 5例 ,年龄 16~ 76岁 ,平均 5 1岁。基础疾病 :重症肺炎 5例 ,多发性创伤 4例 ,急性重症胆管炎、败血症伴发感染性休克 5例 ,恶性淋巴瘤、脑梗死、纵隔肿瘤破裂出血均并发肺部…  相似文献   

1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监护室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ARDS治疗方法的进展乏善可陈,仍以支持治疗为主。虽然肺保护性通气策略、限制性液体管理等治疗方法已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但其病死率仍高达30%-50%。  相似文献   

12.
肺部影像学检查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治疗策略的制定及预后的判断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肺部超声可以通过各种超声征象对肺脏病理变化进行准确地评价;肺部超声联合心脏超声能准确地鉴别ARDS和心源性肺水肿,可在肺复张治疗中提供右心状态的准确评估。作为一种简易的、无创的、无放射累积的床旁诊断ARDS的工具,心肺超声在临床上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同。本文将对心肺超声在ARDS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垂体危象是在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的侵袭而致病势急剧加重的表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以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肺顺应性降低和透明膜形成导致肺部病理改变为特点的一种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我院2005年1月收治了l例垂体瘤并发垂体危象、ARDS的患者,经精心护理,病情稳定后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种在严重发病过程中发生的、以进行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吸气性呼吸衰竭,死亡率极高。血栓形成在本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肺部微血栓形成是绝大多数ARDS最常见的原因。本研究对95例ARDS患者的血小板膜蛋白P-selection(GMP-140)以及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测定,以探讨在ARDS时,上述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了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简称ARDS)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8例合并ARDS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高频喷射无创通气(HEJV)。加强心理护理,动态监测血气分析,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对症护理;尽早进行呼吸道管理,改善肺通气功能,配合原发病的积极处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38例患者中6例因病情恶化改为有创通气,其中2例死亡,其余32例患者能坚持无创通气至病情稳定,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对属于Ⅰ~Ⅱ期只有低氧血症而无高碳酸血症的ARDS患者采用HFJV无创通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mdrome ARDS)是急诊科常见的危急重症,本文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在ARDS诊断、治疗及护理等方面的进展,并对未来诊疗及护理新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可京  谢灿茂  黄顺伟  黄建强 《新医学》2001,32(11):662-663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及临床转归的相关因素。方法:对近10年在本院确诊的68例ARDS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及结论:ARDS临床表现有呼吸窘迫、咳嗽、咯痰、发热及神志改变。实验室检查示低氧血症,患者有酸碱平衡紊乱、双肺弥漫性斑片状阴影。本组资料ARDS患者病死率63%。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APACHEⅢ评分为60分以上者预后不良。治疗上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输注白蛋白、血浆等并未能改善ARDS转归。  相似文献   

18.
何茹 《护理研究》2002,16(1):12-1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 ,ARDS)是指由各种非心源性肺内因素导致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 ,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在肺部的严重表现。ARDS是各种危重病人较常见的并发症 ,其病死率高达 40 %~70 % [1] 。近年在ARDS病人的护理、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现综述如下。1 ARDS概念的转变1.1 ARDS概念的提出 Ashbaugh等[2 ] 于 1967年首次提出 ,称其为acuterespiratorydistressinadults ,4a后他…  相似文献   

1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赵良综述景炳文审校最近研究[1]表明,过去10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死亡率,已从60%降到40%。但是,欧美关于ARDS专题会议[2]的结论认为,ARDS的死亡率可以从10%到90%不等,导致不均一死亡率报告的...  相似文献   

20.
肺挫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降低肺挫伤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经验。方法:1999-2001年肺挫伤患者448例在处理过程中保持呼吸通畅,充分给氧、早期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呼吸机。结果:全组448例肺挫伤患者32例并发肺炎,4例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4例并发ARDS患者2例死亡,另2例痊愈。结论:预防ARDS的关键于正确的伤情评估,预防和早期治疗肺部感染,合理应用呼吸支持治疗和适当的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