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目前全世界约有超过5500万人患有失智症,平均每3秒世界上就会新增一名失智症患者[1]。截止2018年,我国60岁及以上失智症患者约1507万人,老年人群患病率约为6%[2]。失智症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人群健康的重大疾病和社会问题。随着老龄化进程加速以及“4-2-1”家庭模式的凸显,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的养老需求,越来越多的失智症患者将被送入养老机构。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能直接影响失智症老人的生存质量。以人为中心的失智照护(person-centered dementia care,PCDC)理念是国际上公认的提升失智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3]。PCDC不仅能控制失智症患者异常症状、改善不良情绪、缓解焦虑、改善认知功能、提升患者生命质量,还能有效缓解照护者的压力和负担[4],PCDC已被多个指南和系统综述推荐[5-7]。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失智症照顾者、医护人员和管理者均对PCDC有积极的态度,但是仍然对PCDC缺乏更多的理解,PCDC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成都市失智老人居家照护从业人员培训方案,为开展居家照护从业人员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混合研究的结果拟定培训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来自老年医学领域、慢病管理领域的23名专家进行3轮专家咨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结果 3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0%、100.00%、95.57%,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63,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18、0.126、0.172(P<0.001)。最终形成包括两项一级指标(培训内容、考核方式)、7项二级指标、59项三级指标的成都市失智老人居家照护从业人员培训方案。结论 此研究构建的培训方案系统、全面,有较强的针对性,对开展居家照护从业人员培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失能失智老人、照护者、工作伦理及失能失智老人照护的伦理原则的概念界定,从照护者自身的工作伦理水平、照护行业整体服务能力及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照护者职业倦怠、社会公众对照护者职业的支持与认可程度等伦理风险因素分析。提出了通过重视照护者的工作伦理素质培养,建立失能失智老人照护者工作伦理监督与评价体系,摸索伦理规范融入失能失智老人照护的成功经验,以及维护失能失智老人照护者的权益等建议,从而逐步降低失能失智老人照护者的工作伦理风险,提升照护者的工作伦理素质,最大程度维护失能失智老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究医养结合机构失智老年人照护的质量评价内容,构建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和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拟定医养结合机构失智老年人照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评估各指标的重要性,根据专家函询结果确立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立各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均发放4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85%,两轮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60,专家意见肯德尔和谐系数第1轮为0.141、第2轮为0.108(P<0.001)。医养结合机构失智老年人照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43项三级指标。3项一级指标包括结构、过程和结果,其权重分别为0.094、0.627、0.280。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医养结合机构失智老年人照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全面,过程科学严谨,能为医养结合机构质控者管理失智老年人照护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养老观念的变化,广州市机构养老的需求激增,现有养老机构的供给能力无法满足全市的养老需求。广州市机构养老供给能力呈现以下特点与问题:养老机构床位数供给不足;公办养老机构比重低、管理制度落后;民办养老机构已成为广州市机构养老服务的支柱;养老护理员供给不足,资源分布不合理,养老院入住的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缺乏重视,广州市养老机构各区分布不平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政府部门应放宽养老机构准入条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养老行业;落实民办养老机构在投资、税收、土地和人才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推动公办养老机构制度改革,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多途径投资,在政策上提高养老护理员的待遇和保障,缓解护理员短缺情况;重视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优化不同地区的资源配置,鼓励民营资本投入养老机构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奥地利失智老人关怀照护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失智老人数量逐渐增多,其照护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存在认知功能损害、行为精神异常,失智老人对关怀照顾有着更高的需求。本文在分析失智疾病特点及失智老人对人文关怀渴求的基础上,以奥地利阿尔伯特?史怀哲老年病健康中心失智老人关怀照护为例,从失智老人照护服务内容及方式、失智老人照护环境营造、多学科团队对失智老人的全方位关爱3方面进行介绍,得出失智老人关怀照护有利于提高失智老人照护的有效性及失智老人生活质量的结论。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建议:为失智老人提供自主性、个性化、专业化的关怀照护;营造适合失智老人居住的人性化环境;提高失智照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关怀品质,为我国失智老人人性化整体照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王庆 《卫生职业教育》2014,(17):117-119
目的为增强老年群体康复意识及促进老年康复服务的开展,调查天津市养老机构康复服务现状。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天津市6区46家养老机构的老年康复服务开展情况、满足老年康复需求情况、康复服务对象及开展老年康复服务面临的问题等进行调查。结果在康复服务开展情况方面,73.9%的养老机构未开展,且不同功能养老机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已开展康复服务的养老机构中,66.7%的不能满足老年人需求;各养老机构康复服务需求主要是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等慢性病的康复服务,养老机构开展康复服务面临的问题有:康复专业技术人员技能偏低(89.1%),康复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够(45.7%),政府支持力度不够(32.6%),康复训练场地及器械不够(28.2%),缺乏行业管理标准(21.7%)。结论天津市养老机构康复服务开展情况不容乐观;服务对象单一,需不断拓宽老年康复服务领域;养老机构康复服务工作开展面临诸多问题,人才稀缺成为限制康复服务发展的瓶颈,只有政府加大重视及扶持力度才能发挥养老机构在养老康复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石河子养老机构配套医疗服务现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令媛 《农垦医学》2010,32(6):553-554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剧,石河子市养老福利机构越来越多。为更好的了解石河子市养老机构配套医疗服务情况,对石河子市区现有的7家养老福利机构进行了走访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石河子市养老福利机构的医疗服务机构数量尚不能满足需求,配套的医疗设施和服务也不到位,从一定程度了阻碍和限制了石河子市养老福利机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广州市越秀区失独家庭的生活现状及其养老需求进行调查,为改进特殊人群社区养老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 方法 对广州市越秀区4个街道中可接触的15户失独家庭,用自行设计的养老需求访谈提纲进行个案访谈,提纲内容:对象的基本需求、心理需求、社区服务需求、选择的养老方式以及接受社区服务意愿等;通过与失独家庭共同参与社区试点实施的"玫瑰家庭"项目,接触失独对象10人,观察其在活动中的表现,并评价该项目实施成效。 结果 受访对象年龄集中在53~66岁,失独时长从2~22年不等,大部分现已单身或丧偶;参与"玫瑰家庭"项目的失独对象目前大多数已退休,身体状况良好,失独时长多在3年以上。访谈结果显示,失独家庭养老需求呈现差异性,包括养老保障缺乏、社会支持不足、经济基础和社交网络均较好3种类型。 结论 失独家庭存在政策保障缺乏、社区帮扶立项缺乏和资金短缺等养老问题;失独家庭自身存在社交网络狭窄、精神支持缺乏等障碍,部分家庭面临老无所养的迫切困境。政府应加大政策补助力度,设立相关专项扶持项目;街道应根据社区人群特征和需求,与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简称"家综")签订社区服务协议;家综应采取社区个性化服务方案,推广社区自助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1.
黄永梅  彭莉云  招玉雯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0):F0002-F0002,327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人的慢性病情况,为老人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及制定集中管理、护理老年病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制定专用表格,由专人对在院248例老人慢性病诊断治疗及相关情况髓记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8例老人中,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居首位,占44.76%;第2位为骨质疏松。脊椎、关节病变;第3位为老年性白内障;第4位为脑血管病。248人中有118人活动受限需生活护理(47.58%)。其中残障需全护理55人(占22.18%)。均患有2~3种疾病。与我国老年人前4位常见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比有明显差异。结论:入住本养老机构的老人患有多种疾病,日常医疗护理工作安排中要充分考虑预防疾病的重点、促进健康及制定集中护理老年病的工作量。积搬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和改善慢性病造成的不适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12.
背景 我国各地各机构分级护理划分的标准和依据不统一,加之老年人经济水平及其他因素,影响了分级护理内容的完整性和客观性,导致实际的分级护理可能与老年人需求、能力等级不匹配。目的 了解养老机构不同能力等级老年人对长期照护服务的需求,为针对性地采取适宜的老年照护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8年4-7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南京市和常州市2家养老机构的老年人(≥60岁,n=575)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老年人能力评估问卷、国际居民长期照护评估工具(interRAI-LTCF),分别用以评价老年人的能力等级、照护问题和需求。采用interRAI-LTCF中的临床评估报告(CAPs)分析每例老年人的综合评估资料,记录发现的照护问题;采用对应分析对不同能力等级的老年人与CAPs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532份,有效回收率92.5%。其中,能力等级评价为能力完好55例(10.3%),轻度失能264例(49.6%),中度失能71例(13.4%),重度失能142例(26.7%)。采用CAPs可将养老机构老年人存在的照护问题分为4类21个方面,老年人存在的中位照护问题数为4(3)个。对应分析结果显示:能力完好老年人的主要照护问题为不良的生活习惯,需要进行健康教育;轻度失能老年人的主要照护问题为心理社会和躯体活动不足问题,是精神慰藉和健康促进服务的高需人群;中度和重度失能老年人的主要照护问题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和临床健康问题,是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的高需人群。结论 运用对应分析对不同能力等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及照护需求进行比较,发现能力等级不同的老年人之间照护服务需求存在差异,这可以为养老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宜的老年健康服务项目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我国老龄化步伐逐渐加快,失智老人已经成为社会、家庭的重要负担。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失智老人的管理提供便利的条件,本研究通过建立失智老人信息化管理平台,旨在减少居家失智老人的安全隐患,提高其生活质量。 方法 选取浙江医院2018年7—12月收治的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40例失智老人为观察组,通过成立专业团队,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对患者实施远程健康管理。选取该院2018年1—6月的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35例失智老人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主要通过电话随访或上门服务。干预6个月后,采用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AD)调查2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并比较2组患者出现的安全隐患。 结果 2组患者干预前的QOL-AD总分及均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QOL-AD总分及均分分别为(28.56±4.21)分、(2.16±0.4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5.29±4.82)分、(1.92±0.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6、2.335,P=0.002、0.022)。观察组干预6个月内发生跌倒、坠床、走失、烫伤等安全隐患的总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2,P=0.013)。 结论 信息化管理利用现代化科技平台,改善了失智老人的就医体验,能够提高居家照顾失智老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越发明显,社会养老机构的医疗康复职责也愈显重要,但西安地区养老机构医疗康复服务情况调查结果却显示,我国的养老机构医疗康复服务现状不容乐观,在医疗康复设施设备、服务人员素质水平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政府部门应制定严格的制度、良好的扶持政策,以促进养老机构医疗康复服务的发展;而养老机构也应引进各类医疗康复专业人员,重视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医学院校的康复医学教育,从整体上提升医疗康复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论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的依法管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前,养老服务机构依法管理总是已经摆在了议事日程,成为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养老服务机构的信用证法管理首先要认识养老服务机构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分析养老服务机构产生法律纠纷的原因,明确与养老服务机构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关系,清楚养老服务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采取有效措施才能达到依法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服务功能及其执行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涛  侯淑肖  彭嘉琳 《中国民康医学》2005,17(10):608-609,614
目的:了解目前北京市养老机构服务功能及实际执行情况,为提高工作质量、改进管理水平提供信息。方法:在北京市29所养老机构中对219位机构主要负责人、临床一线管理者、护理人员和429位老人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结果:总计有在院老人3 903位,床位使用率达73.3%。各机构主要负责人、临床一线护理服务和管理人员在对开展的基本生活服务、患病照顾等25项服务功能及其实际执行情况的评价中,提及人数≥90%的项目为0项;≥80%,≤90%的为6项;≥70%,≤80%的项目为9项;≥60%,≤70%的项目为5项;60%以下的项目为4项。抽样调查的429位老人,对养老机构内服务情况总满意度在4.22±0.58水平。结论:各养老机构在满足老人基本生活服务方面项目比较齐全,做了大量工作。对总体工作应给予基本肯定。但服务内容和范围比较单一,距离老人实际需要和老年护理的先进标准尚有很大差距,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南海某养老机构老人慢性病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人的慢性病情况,为老人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及制定集中管理、护理老年病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制定专用表格,由专人对在院248例老人慢性病诊断治疗及相关情况登记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8例老人中,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居首位,占44.76%;第2位为骨质疏松,脊椎、关节病变;第3位为老年性白内障;第4位为脑血管病.248人中有118人活动受限需生活护理(47.58%).其中残障需全护理55人(占22.18%).均患有2~3种疾病.与我国老年人前4位常见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比有明显差异.结论入住本养老机构的老人患有多种疾病,日常医疗护理工作安排中要充分考虑预防疾病的重点、促进健康及制定集中护理老年病的工作量.积极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和改善慢性病造成的不适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18.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不可逆转的趋势,但目前养老服务供需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做到精准养老,建立科学、规范、可持续的老年照护服务体系十分必要。基于客观评估工具对老年人进行分级照护是发达国家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分级照护养老体系尚未健全。由此提出“建立基于老年人能力评估与需求的分级照护体系,为不同老年人提供精准的养老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健康管理理论为指导,全面分析我国老年人分级照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构建分级照护理论框架,确立老年人照护评估工具,建立分级照护等级划分标准和照护服务内容,创建适合我国养老机构的分级照护模型,建立老年人分级照护网络平台,使能力评估自动化、照护分级智能化、数据管理规范化。为我国养老分级照护制度改革、养老机构分级照护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为科学建立第三方评估、政府精准发放养老补贴、老年人科学购买养老服务、合理配置老年人长期照护人力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主管人员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解北京市主管人员的基本信息,建立养老服务行业管理体系,为决策机构提供科学管理依据。方法:对北京养老服务机构29位院级主管领导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现场访谈及实地调研的方法收集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领导层中,管理人员年龄适中,学历偏低,专业构成不够理想,管理经验相对不足。结论:建议研究制定养老机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通过养老服务机构领导干部的聘任和更替使管理队伍整体结构更趋于合理,同时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现任管理干部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京市养老机构目前收住老人基本构成情况,为提高老人养护和生活质量改进工作。方法:在北京市29所养老机构中,对收住的429位老人(占总数的10.99%)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平均年龄77.03±9.33岁;男、女性老人分别占48.5%和51.5%;以汉族为主,其他民族占7.7%;高中、中专以上文化近30%,但有半数在小学及以下水平;51.1%为工人或农民,占32.7%的人原为干部、教师或医务工作者;在婚老人仅占21.7%,丧偶者占69.2%,其它为离异等;近60%的调查对象与家庭关系密切;对监护人非常和一般依赖的占59.7%;家庭人均生活费在500元以上的占66.2%,200以下和无收入者不足10%;83.7%的老人有各种各样的疾病,但80%以上具有自理能力,半自理、不能自理老人分别占11.4%和7.9%。结论:老人随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家庭及经济条件、原来所从事的职业、健康状况等不同,对养护需求的结构是有差异的。养老机构应根据目前收住老人高龄化等实际构成特点和不同需求,进一步有针对性的改进工作,增加服务项目,提高养护服务和老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