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脏骤停(CA)是世界范围内各国都面临的公共健康问题。美国每年约有424000例疑诊CA的患者接受院外急诊医疗服务,占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而英国每年也发生约60000例CA。院外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的生存率波动于2%-12%之间。  相似文献   

2.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是世界范围内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也是成人死亡和神经功能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1]。随着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技术和体外生命支持理念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CA患者能够实现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  相似文献   

3.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是指心脏机械活动停止,循环征象消失的一种常见严重临床事件,其发病率高,生存率低,是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按发生CA地点区别,通常分为院外心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OHCA)和院内心脏骤停(in-hospital c...  相似文献   

4.
心脏骤停(CA)是指心脏本身病变以及其他因素引起的突然停止跳动,有效泵血功能丧失,若不及时治疗,将引起全身器官组织严重缺血、缺氧,甚至不可逆的损害而导致死亡,是临床上最危急的急症。一旦确诊为心脏骤停,必须争分夺秒进行心肺脑复苏(CPCR)。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对22例在心内科住院中确诊心源性心脏骤停的患者,组织分工抢救的经验进行回顾总结,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医院内心脏骤停31例抢救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医院内心脏骤停(CA)时心肺复苏(CPR)中的几个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医院内CPR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发生在医院内CA患者的临床抢救资料,分析抢救顺序、带氧插管,复苏成功后拔管问题、心律失常的处理、病因处理及垂体后叶素的应用对复苏的影响。结果:31例中61例存活出院,11例死亡,4例放弃治疗。死亡原因与可能去除的病因或诱因未去除,复苏后再发CA的先铛处理不力或未具体分析临床情况而延误抢救时间有关。结论:抢救中病因处理,先兆心律失常的处理以及再发CA的预防应予高度重视,垂体后叶素在CPR中的应用值得临床探讨。  相似文献   

6.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院内CA(in-hospital CA,IHCA)患者CPR进行10min累计恢复自主循环(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的比例是21.7%,CPR进行30min累计ROSC的比例是42.5%,总的累计ROSC比例为48.5%。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范围内,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导致成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几十年来,尽管心肺复苏技术不断进步,但CA患者的预后仍然不容乐观,而且不同国家或国家不同区域之间差异较大。我国院外心脏骤停(out of 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出院存活率及神经功能良好的比例仅为1.3%和1%,而美国在10%左右。心脏骤停患者的综合救治水平是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将患者运送至综合救治水平较高的医疗中心,生存率可从30.8%上升至58.7%,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的比例升高近3倍。在这种背景下,心脏骤停中心(cardiac arrest center,CAC)应运而生,其目的旨在为CA患者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集束化治疗,提升综合救治水平,进而提高CA生存率,改善神经功能预后。目前CAC在我国尚未起步,借鉴国际上CAC建设和管理经验,结合我国自己的特色,对未来推动中国CAC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心脏骤停救治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心脏骤停(cardiacarrest,CA)是指突发心脏机械活动停止,循环征象消失,无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是临床常见的严重事件,其发病率高,生存率低[1],是我国当下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挑战之一,《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2022年版)》提出CA是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的重要原因。2023年BASIC研究显示,我国院外CA(out-hospitalcardiacarrest,OHCA)患者30 d生存率仅为1.2%[2],而美国约为10%[3]。  相似文献   

9.
心脏骤停(CA)是最严重的心脏急症之一,无论是心源性还是非心源性,其病死率都非常高。在临床上,许多CA患者经过心肺复苏(CPR)治疗后心搏恢复,但是存活率并不是很高。CA不仅可以引起心、脑、肺等器质性损伤,同时也可以引起肾脏的损伤。本文主要研究CA对肾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心肺复苏成功患者肾脏早期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稳定的犬心脏骤停(CA)模型,为心肺脑复苏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用健康成年犬30只,体质量(15±2)kg,雌雄不限,麻醉后经右颈外静脉置电极导管至右心室,以5mA电流诱发室颤的方法制作CA模型,根据CA时间不同随机分为CA3 min组、CA5 min组和CA8 min组,每组10只,随后进行电除颤及标准胸外心肺复苏术,比较各组的复苏成功率及存活情况。结果诱颤后所有犬心电图均显示室颤波,动脉血压下降并失去波动;各组自主循环恢复(ROSC)情况为CA 3min组:90%(9/10)、CA5min:80%(8/10)、CA8min:20%(2/10);ROSC率CA3 min组和CA5 mi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8 min组与其他2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A3rain组与CA5min、CA8 min组存活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犬经右心室导管诱发室颤制作的心脏骤停模型稳定且可靠,CA3 min后开始复苏具有较好的ROSC率和存活时间,能满足心肺脑复苏基础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临床最危重的心脏急症,在世界范围内发生院外心血管疾病死亡事件中,心脏骤停事件为死亡原因之首[1].临床上最常见的引起心脏骤停的两大原因是室颤和窒息,虽然室颤是成年人院外最为多见的原因,但是窒息作为常见的儿童淹溺以及成年人中毒麻醉意外或者创伤导致的心脏骤停与室颤有着病理生理学基础上的不同[2-3],复苏成功率较室颤低.关于窒息导致的CA过程中心脏节律的变化与心肺复苏(CPR)中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关系的研究鲜见文献报道.本实验采用气管堵塞方法建立五指山小猪窒息的心脏骤停模型,观察在模型制作过程以及复苏过程中心脏节律的变化特点,进一步分析与ROSC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心血管疾病和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其引发的危急后果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院内34例心脏骤停(CA)患者心肺复苏(CPR)抢救的回顾和总结,进一步提高医院内CPR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在院内CA患者的临床抢救资料,分析抢救治疗,病因处理对复苏的影响。结果:34例中27例成功,7例死亡。死亡原因与诱因未去除、复苏后再发CA的先兆处理不力或延误抢救时间有关。结论:抢救中病因处理,先兆心律失常的处理以及再发CA的预防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123例心脏骤停院前复苏成功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关于心脏骤停(CA)的复苏抢救经多年临床实践已有很大进展;关于CA的复苏抢救国内也有较多报道,但有关院前CA复苏成功的报道仍较少。为探讨影响心肺复苏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提高院前复苏成功率提供依据,现对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2005.01-2005.11院前复苏成功的123例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经人院治疗最后存活的9例患者进行重点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心脏骤停(CA)是临床工作中最严重,最紧急的危重症之一。院内心跳骤停发生并不少见,一旦发生患者死亡,患者家属难以接受,极易引起医疗纠纷。本文对我院2010-10-2013-02期间发生在院内心跳骤停的39例患者按照《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操作流程,进行抢救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救治中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CA)大鼠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后线粒体分裂、融合在心脏中的变化,探讨线粒体分裂和融合在ROSC后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复苏后(post-resuscitati...  相似文献   

17.
心脏骤停(CA)是急诊医学常见的急症之一,因其居高不下的致死率及致残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严重威胁,所以心肺脑复苏是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课题。心搏骤停是指心跳及呼吸突然停止,血液循环终止。由于脑细胞对缺氧十分敏感,循环停止4~6min脑组织即可出现不可逆性损害。面对突如其来的心脏骤停,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心肺复苏。  相似文献   

18.
肿瘤标志物预测肺癌非手术患者预后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肿瘤标志物预测肺癌非手术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51例确诊肺癌患者用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临床处理前血清中糖链抗原19—9(CA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和CA125的浓度,24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1)37例随访组CA19—9、NSE、CEA和CA1254项测定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13例1年内死亡组和24例未死亡组,CA19—9和CEA测定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NSE和CA125测定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3)CA125测定阳性率,在1年内死亡组(69.23%)高于未死亡组(20.83%)(X^2=8.397,P〈0.01)。结论CA19—9,CEA和CA125对肺癌非手术患者的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心脏骤停(CA)是指心脏本身病变以及其他因素引起的突然停止跳动,有效泵血功能丧失,若不及时治疗,将引起全身器官组织严重缺血、缺氧,甚至不可逆的损害而导致死亡[1],是临床上最危急的急症。一旦确诊为心脏骤停,必须争分夺秒进行心肺脑复苏(CPCR)。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  相似文献   

20.
62例心脏骤停院前急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占忠  车彩霞 《临床荟萃》2008,23(24):1775-1776
心脏骤停(CA)是内科危重症,其现场抢救经多年临床实践已有很大进展;关于CA的复苏抢救国内也有较多报道,但有关院前CA复苏成功的报道较少,为探讨影响心肺复苏预后的相关因素,提高院前复苏成功率提供依据,现对宁夏固原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院前复苏成功的CA患者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经入院治疗最后存活的5例患者进行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