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川崎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急性系统性血管炎,在未接受治疗的病例中,约25%的川崎病患者可出现冠状动脉损害。川崎病是发达国家中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最常见病因。川崎病的首选治疗为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可显著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如经治疗后仍有发热或体温退而复升,称之为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此类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概率升高。因此,有必要及时识别丙种球蛋白治疗无反应的患儿,并给予强化的初始治疗或补救治疗。文章总结了常见的预测丙种球蛋白无反应的因素,包括患者特征、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如年龄、性别、治疗时机、血常规、血生化等)。对于无反应型的患儿,补救治疗包括再次给予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单克隆抗体、环孢素等。  相似文献   

2.
川崎病是一种急性自限性血管炎,及时准确的诊断与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川崎病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然而,目前在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仍存在困难。今后尚须进一步提高诊断标准的准确性,针对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及冠状动脉瘤高危人群进行早期预测、识别与处理,进一步优化川崎病的初始治疗方案、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的治疗方案以及冠状动脉瘤高危患者的治疗方案,不断推广川崎病伴冠状动脉病变患儿的长期随访管理经验,以期不断提高川崎病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患儿追加IVIG和追加激素治疗对其冠状动脉的影响及预后。方法将住院治疗的确诊为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患儿32例,根据进一步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追加IVIG组,22例)、B组(追加激素组,10例),对两组患儿进行门诊随访。结果 B组恢复期(21~60 d)冠状动脉损害(CAL)发生率高于A组(P=0.035),两组随访半年后CAL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128)。随访5年后,A组中7例从发病至随访结束冠状动脉均无异常,11例冠状动脉损害恢复正常,4例仍有冠状动脉异常;B组中6例冠状动脉损害恢复正常,4例仍有冠状动脉异常。结论两种方案治疗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均有效,两组冠状动脉远期损害未发现有差异;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患儿后期仍有CAL进展的可能,应加强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4.
川崎病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急性全身性中、小血管炎性综合征,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川崎病的发病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在亚裔人群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亚裔人群.冠状动脉损害是川崎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缺血性心肌病、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未经治疗的患儿约25%会发生冠状动脉损害,而经过治疗的患儿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仍为5%.近年来该病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发达国家儿童获得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目前关于冠状动脉损害的研究是川崎病的研究热点,而遗传因素在川崎病及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显示ITPCK、CASP3、TNF-α、CD40、IL-10、PELI1、GRIN3A、CTLA-4、SNX24、LRP1B等多种基因易患性与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密切相关,该文就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易患基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川崎病患儿血清趋化因子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探讨血清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活化调节蛋白(RANTES)水平与川崎病及其发生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关系及意义,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6例健康体检儿童及52例川崎病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前后血清MCP-1、RANTES水平。结果显示,川崎病患儿急性期血清MCP-1、RANTE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0.01);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CAL)患儿急性期血清MCP-1水平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伤者(P<0.01);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可明显降低川崎病患儿血清MCP-1、RANTES水平(P<0.01)。提示趋化因子MCP-1、RANTES可能参与川崎病的免疫发病机制,急性期血清MCP-1水平可作为判断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的一个指标;降低趋化因子水平是IVIG治疗川崎病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6.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是川崎病的治疗难点与关注焦点,本文就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定义、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阻断剂的治疗机制、英夫利昔单抗和依那西普在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患儿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对TNF-α阻断剂治疗川崎病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患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不完全川崎病的临床诊治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完全川崎病虽不完全符合川崎病的诊断标准,但具有部分川崎病的临床特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为不完全川崎病提供诊断线索。治疗主张急性期给予大剂量静脉内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大剂量阿司匹林及恢复期随访;对IVIG不反应者,可应用2剂或3剂IVIG、糖皮质激素及针对细胞因子的单克隆抗体等;已有冠状动脉病变的患儿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必要时进行介入或手术治疗。随着对川崎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不完全川崎病的发病率渐增趋势的认识,有必要制定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非典型川崎病的诊疗经验。方法对25例非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非典型川崎病患儿中,10例误诊为咽结合膜热,5例误诊为淋巴结炎,1例误诊为猩红热,1例误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8例拟诊为川崎病。25例患儿均有持续发热,误诊患儿中临床症状、体征可有多变性,体征非持续性。血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血小板均升高。心脏彩超2例出现冠状动脉改变。经使用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25例患儿预后良好,随诊1年无冠状动脉异常发现。结论对于持续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儿,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血小板等明显升高,结合多变的临床症状、体征,应警惕川崎病的可能性。阿司匹林和丙种球蛋白联合应用是川崎病的标准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急性系统性血管炎性疾病,好发于5岁以内的亚洲儿童,未及时治疗可发展成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CAL).目前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WIG)联合阿司匹林口服作为KD的标准治疗方案,可使CAL发生率下降至3% ~5%,但仍有部分患儿对IVIG不敏感,而这类患儿的CAL发生率较高.现有的Kobayashi评分和Egami评分体系等在临床应用的灵敏度不高,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指标包括基因及细胞因子等,建立高灵敏度的评分体系预测川崎病患儿IVIG抵抗的发生,以尽早采取其他治疗措施.该文就目前发现的运用于预测川崎病患儿IVIG无反应的预测指标及评分体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病(KD)是一种病因未明、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儿童急性发热性疾病。KD常累及冠状动脉,若未及时治疗,患儿可发生冠脉损伤(CAL)。目前急性期KD标准治疗方案为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联合口服阿司匹林,但仍有10%~20%的患儿对IVIG无反应,并且这部分患儿发生CAL的风险增高。文献报道有多种IVIG无反应型KD的治疗方法,如二次IVIG治疗、糖皮质激素、英夫利昔单抗、免疫抑制剂和血浆置换等,然而具体治疗方案仍无定论。文章综述IVIG无反应型KD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川崎病是小儿常见的发热性疾病,以亚裔儿童多见,是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重要原因。自1967年kawasaki报道此病以来,川崎病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而发病年龄却呈现小龄化的趋向,急性期静脉内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能明显减少后遗症,尤其是冠状动脉后遗症的发生。形成动脉瘤的患儿有7%-13%仍持续存在冠状动脉瘤或扩张;即使在动脉瘤消退后血管壁的收缩及舒张功能仍持续异常,并且可逐步出现冠状动脉狭窄、血栓等病变。正规随访、及早干预能减少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目前多以超声心动图、同位素心肌显像、心脏负荷检查等对患儿进行随访。该文对近10年来川崎病远期随访情况包括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血管病理生理等进行了复习,以进一步加深对此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首要病因.目前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ⅥG)是川崎病的经典疗法.然而,约10%~20%的KD患者IVIG治疗无反应,且其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业已证明,IVIG治疗无反应与基因有一定相关性.免疫球蛋白Fc受体相关基因、1,4,5-三磷酸肌醇3激酶C基因是其中研究深入且与IVIG无反应有明确相关性的基因.该文就IVIG无反应型KD的遗传学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川崎病的特征为广泛的中小血管炎症,以心血管系统的损害最为严重,可形成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近年报道的与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患儿的年龄、性别、热程、C反应蛋白、周围血象、血沉、血生化、心肌肌钙蛋白、脑钠肽、血浆NO和NO合酶、血清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心电图、治疗时间及方法等多种因素。儿科医师对有危险因素的患儿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以减少或减轻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在联合静脉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传统治疗方面的优势,探索激素运用在整个病程中的合适时机和合适剂量.方法 参照川崎病诊断标准,将363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激素组,将联合激素组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完全川崎病组和不完全川崎病组,分别分析治疗前和治疗1周内两组患儿发病年龄、性别、治疗应用后发热病程、丙种球蛋白治疗时间、住院天数、总住院费用;以及患儿病程急性期,恢复期中有关化验指标,1月后冠状动脉损害情况.结果 联合激素组比常规治疗组在治疗后热程(P<0.05)、住院天数(P<0.05)和住院费用(P<0.05)中,有明显减少,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各项临床化验指标及冠状动脉损害病变中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值大于0.05).在不同类型川崎病中,完全组激素治疗较不完全组同样在治疗后热程(P<0.02),住院天数(P<0.03)和住院费用(P<0.04)方面显著减少,两者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而在各项临床化验指标及冠状动脉损害病变中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激素治疗对缩短川崎病治疗后热程及患儿经济负担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川崎病是全身性非特异性血管炎的发热性疾病,多侵犯冠状动脉,目前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原因.非特异性血管炎由内皮细胞活化介导,活化的内皮细胞表达E选择素,导致白细胞边集并穿过内皮细胞,同时被激活的白细胞产生大量的生物活性产物,进一步激活E选择素.川崎病患儿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体内血浆E选择素水平明显增高,免疫效应细胞向血管局部浸润,导致冠状动脉损害.采用E选择素表达抑制剂或功能阻断剂(如丙种球蛋白)可明显减少白细胞在微静脉壁的黏着数,降低冠状动脉的损害.中国汉族人群中携带E选择素sR型基因患者E选择素血清水平显著高于SS基因型患者,通过影响E选择素在内皮细胞上的表达,进而影响川崎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儿童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对改善临床症状、抑制冠状动脉损害(coronary artery lesions,CAL)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标准化治疗已广泛应用,但仍有10%-15%的病例对IVIG无反应[1],且这部分患儿并发CAL的风险升高[2].因此,早期识别及有效治疗此类无反应型病例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川崎病血液高凝状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川崎病是原因不明的全身性中小血管炎,以冠状动脉损害最为严重,已是目前导致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已发现诸多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热程、初治时间等,其中,血液高凝状态与冠状动脉损害有一定相关性。该文主要就血液组分异常,包括血小板异常、凝血异常和纤维蛋白溶解异常等方面对川崎病血液高凝状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川崎病(KD)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急性系统性血管炎,全身炎性反应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出现心血管系统损害、休克综合征和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该共识从风湿免疫角度出发,为不完全KD的早期识别、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时机、补救治疗、重症救治策略、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及疫苗接种等临床热点问题提出建议,旨在促进临床获得更好的治疗反应和结局。共识基于近年多个国家指南及建议,结合国内诊治的现状和实用性,可为临床医生更好地管理KD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抗中性粒细胞抗体对川崎病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抗体(ANCA)在川崎病(K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广州市儿童医院2005-11-01-2006-11-01 收治的98例KD患儿血清进行ANCA检测,分析KD中ANCA的阳性率,ANCA与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敏感度、冠状动脉损害程度的关系.结果 ANCA在KD患儿中阳性率为69.4%;KD中ANCA阳性组和ANCA阴性组两组间对IVIG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NCA阳性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程度重于ANCA阴性患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NCA在KD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的病理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可作为临床中KD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的一项预警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20.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是指冠状动脉炎症性改变[1],可导致其解剖形态异常,包括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形成、狭窄或闭塞等;在未经治疗的川崎病病例中,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为18.6% ~ 26.0%,冠状动脉瘤为3.1% ~5.2%.另一方面,尽管在川崎病急性期采用阿司匹林口服+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的标准疗法,仍然有3.2%~12.1%的病例发生冠状动脉病变[1-2].急性期形成的冠状动脉瘤尤其是小型和中型冠状动脉瘤,仅有32%~50%可在1~2年内消退;而中型或巨大冠状动脉瘤发生不久即可出现血栓性闭塞,发生率达16%,其中大多发生在起病2年内;5% ~ 10%的冠状动脉病变可发展成缺血性心脏病,已成为发达国家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第一位的基础疾病,病死率为0.03% ~ 1% [3-4].因此,加强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治疗和随访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