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妇科手术中的镇痛作用及效果。方法50例ASA I~Ⅱ级择期行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I组(试验组)术前15 min静脉缓慢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Ⅱ组(对照组)术前15 min静脉缓慢注射生理盐水5 ml。分别记录术后1、2、4、8、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及不良反应;并在镇痛结束后对患者的镇痛效果及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术后1、2、4、8 h的VAS评分I组均低于Ⅱ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结束后,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在Ⅱ级、Ⅳ级I组和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手术超前镇痛,能提高术后镇痛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骨科手术患者在手术结束前采用氟比洛芬酯进行超前镇痛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7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手术结束前30 min对照组静脉滴注芬太尼加生理盐水,观察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加舒芬太尼。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马多用量、患者满意率对照组分别为(315.6±61.4)mg、71.1%,观察组分别为(257.4±48.2)mg、92.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氟比洛芬酯对骨科手术患者在手术结束前进行超前镇痛效果理想,减少术后曲马多用量,提高镇痛满意率,可作为临床该类患者进行镇痛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术前给药对妇科肿瘤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40例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术中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切皮前A组给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mg静脉注射,B组给予哌替啶50mg静脉注射,术毕均采用硬膜外持续镇痛.观察术毕(t1)、术后4h(t2)、24h(t3)、拔除镇痛泵时(t4)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RSS);t1~t4患者追加次数及总用量;不良反应.结果:A组VAS在t2时点、RSS在t1与t2时点与B组相比有明显差别(P<0.05);追加次数及总用药量B组明显多于A组(P<0.01);B组有较多的恶心、呕吐病例(P<0.01),且8例患者双下肢活动时感觉腰骶部不适,A组仅1例((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能明显减轻妇科肿瘤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术后镇痛效果,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4.
梁禹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2):4609-4610
目的:评价术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flurbiprofen,FA)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超前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拟行人工流产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30)直接入手术室,静脉注射阿托品0.25mg、芬太尼0.05mg、丙泊酚2mg.kg-1,然后间断静脉注射丙泊酚0.5mg.kg-1维持麻醉;超前镇痛组(n=30)于麻醉准备室静脉注射阿托品0.25mg、芬太尼0.05mg、氟比洛芬酯0.2mg.kg-1,1min后入手术室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1,然后间断静脉注射丙泊酚0.5mg.kg-1维持麻醉。记录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HR在手术开始1、3、5min及清醒即刻明显高于超前镇痛组(P<0.05)。术后对照组中、重度疼痛的患者数明显高于超前镇痛组(P<0.05)。结论:FA超前镇痛可增强阿片类镇痛药的镇痛效果,抑制术后疼痛,维持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用于腹腔镜手术超前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麻醉分级(ASA)~级择期行开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20例。A组采用术前氟比洛芬酯,术后吗啡的镇痛方法,B组采用术后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镇痛,C组采用术后吗啡镇痛。观察各组术后1、2、4、8、12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均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术后12h内VAS评分C组明显高于A、B组,而且术后8h VAS评分B组高于A组,都为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A和B组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均低于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吗啡用于腹腔镜手术具预防作用的超前镇痛作用,增强了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得到了显著的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麻醉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行超前镇痛用于骨科急诊手术对患者SP、DP、MAP、HR、SpO:的影响。方法选择心功能分级(ASA)I-Ⅱ级,年龄16-65岁,腰麻或神经阻滞麻醉下行骨科急诊手术30例。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I)和对照组(Ⅱ),每组15例。I组在麻醉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并记录静脉注射前SP、DP、MAP、HR、SpO2和静脉注射后10minSP、DP、MAP、HR、SpO2后开始麻醉。Ⅱ组麻醉前不给任何镇痛药。结果I组患者的SP、DP、MAP、HR均降低,SpO2无变化;Ⅱ组患者的SP、DP、MAP、HR均升高,SpO2无变化。结论骨科急诊患者在麻醉前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可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血压,患者体位摆放容易。  相似文献   

7.
张青海  张源  史敏科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1):2270-2271
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超前镇痛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Ⅰ~Ⅱ级行胸腔镜全麻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术前、关胸时分别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 mg。泵内应用芬太尼1 mg、昂丹司琼4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B组关胸时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50 mg,泵内应用芬太尼l mg、昂丹司琼4 m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分别记录术后0.5、4、8、24 h视觉模拟评分、不良反应及芬太尼用量。结果术后0.5、4、8 h A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A按压次数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芬太尼用量A组明显少于B组(P0.05)。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胸腔镜全麻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减少了芬太尼的用量,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中超前应用氟比洛芬酯对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术后解热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Ⅰ组:氟比洛芬酯50mg;Ⅱ组:0.9%氯化钠20ml,分别于手术切皮前5min内静脉注射。观察术后12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后48h内体温变化。结果Ⅰ组平均VAS为(0.75±0.64)分,Ⅱ组为(1.10±0.3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无痛患者有7例,而Ⅱ组为0例。Ⅰ组平均体温显著低于Ⅱ组(P〈0.05),且Ⅰ组患者出现体温异常的时间明显晚于Ⅱ组。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中超前应用氟比洛芬酯具有良好的术后解热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术中超前应用氟比洛芬酯对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术后解热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40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Ⅰ组:氟比洛芬酯50mg;Ⅱ组:0.9%氯化钠20 ml,分别于手术切皮前5 min内静脉注射.观察术后12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后48 h内体温变化.结果 Ⅰ组平均VAS为(0.75±0.64)分,Ⅱ组为(1.10±0.3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无痛患者有7例,而Ⅱ组为0例.Ⅰ组平均体温显著低于Ⅱ组(P<0.05),且Ⅰ组患者出现体温异常的时间明显晚于Ⅱ组.结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患者中超前应用氟比洛芬酯具有良好的术后解热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超前镇痛对于无痛人流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并进行对比。方法:拟行无痛人流术患者90例,年龄18~35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A组)、芬太尼组(B组)及对照组(C组),每组30例。A组麻醉诱导前10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B组麻醉诱导前10 min静注芬太尼1μg/kg,C组麻醉诱导前不给予药物。分别记录诱导前(T0)、手术开始时(T1)、扩宫口时(T2)、宫腔负压吸引时(T3)、手术结束时(T4)、唤醒时(T5)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丙泊酚总用量、诱导时间、唤醒时间、术中患者体动和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后患者VAS评分。结果:A组术中MAP、HR、SpO2情况优于B、C两组;A、B两组丙泊酚总用量、VAS评分、术中体动次数均低于C组,且A组唤醒时间低于B、C两组;B组呼吸抑制发生次数显著高于A、C两组。结论: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超前镇痛用于无痛人流术均可得到较好的镇痛效果,但使用氟比洛芬酯无芬太尼的呼吸抑制作用,更适合无痛人流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对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组(A组),曲马多超前镇痛组(B组)和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组(C组)。A组于气管插管前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1mg/kg;B组于气管插管前静脉推注曲马多2mg/kg;C组于手术结束时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1mg/kg。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患者舒适评分(BCS)评定术后1、2、4、8、12、24h的疼痛程度,记录患者术后追加镇痛药剂量及不良反应的出现情况。结果除12、24h外,术后VAS各时点C组均高于A、B组(P〈0.05),而相同时点BCSC组均低于A、B组(P〈0.05)。A组与C组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的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超前镇痛,效果确切、使用方便,但氟比洛芬酯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对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ASA分级Ⅰ~Ⅱ级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组(A组),曲马多超前镇痛组(B组)和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组(C组).A组于气管插管前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1mg/kg;B组于气管插管前静脉推注曲马多2mg/kg;C组于手术结束时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1mg/kg.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患者舒适评分(BCS)评定术后1、2、4、8、12、24h的疼痛程度,记录患者术后追加镇痛药剂量及不良反应的出现情况.结果 除12、24h外,术后VAS各时点C组均高于A、B组(P<0.05),而相同时点BCS C组均低于A、B组(P<0.05). A组与C组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的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与曲马多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超前镇痛,效果确切、使用方便,但氟比洛芬酯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联合用于乳癌根治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30例30~70岁拟行乳癌根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及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联合用药组(B组),每组15例。术毕使用PCIA,并分别记录患者苏醒后2h(T1),5h(T2),和24h(T3)3个时间点的疼痛程度(PI)、疼痛缓解程度(PAR)、镇静评分(SS)、24h用药量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在所有时间点,PI值A组与B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PAR值A组与B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的镇静度和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联合用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联合用于乳癌根治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可减少用药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联合用于乳癌根治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方法30例30~70岁拟行乳癌根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及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联合用药组(B组),每组15例。术毕使用PCIA,并分别记录患者苏醒后2 h(T1),5 h(T2),和24 h(T3)3个时间点的疼痛程度(PI)、疼痛缓解程度(PAR)、镇静评分(SS)、24 h用药量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在所有时间点,PI值A组与B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PAR值A组与B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对照组的镇静度和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联合用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联合用于乳癌根治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可减少用药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镇痛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中给予氟比诺芬酯对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8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剖宫产术并自愿接受PCIA的产妇751例,将其分为两组:A组(355例)术中给予氟比诺芬酯,B组(396例)术中不给予氟比诺芬酯。回顾性比较两组产妇术后24 h的镇痛效果。结果:A组术后24 h各时段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01),A组术后0~4 h、4~10 h的PCIA按压次数、术后各时段及总的PCIA药物消耗量均少于B组(P<0.001),A组术后恶心、呕吐和镇静过度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01),A组产妇整体满意度优于B组(P<0.001)。结论:氟比诺芬酯复合PCIA用于剖宫产镇痛既能增强效果,又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应用氟比洛芬酯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妇科腹腔镜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氟比洛芬酯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各60例,术毕F组予氟比洛芬酯4mg/kg,S组予舒芬太尼1.5=μg/kg,分别用0.9%氯化钠稀释至150ml行PCIA.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48h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水平.结果两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小于4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内和组间TNF-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毕、术后48 hIL-6、IL-8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氟比洛芬酯组[IL-6分别为(18.39±3.01)、(13.43±3.11)ng/L,IL-8分别为(24.25±2.75)、(15.31±2.65)ng/L]明显低于舒芬太尼组[IL-6分别为(38.02±2.95)、(23.28±2.43)ng/L,IL-8分别为(37.56±2.97)、(24.86±3.11)ng/L](P<0.05).两组术毕、术后48 h IL-10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术后48 h氟比洛芬酯组[分别为(26.72±4.41)、(21.03±2.99)ng/L]明显高于舒芬太尼组[分别为(22.18±3.21)、(16.89±4.48)ng/L](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PCIA效果满意,能减轻术后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者随机分配到异丙酚复合氟比洛芬组(PL组)和异丙酚组(P组),每组各30例。PL组先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10 min后静脉注射异丙酚1.5 mg/kg;P组给予异丙酚2mg/kg。观察并纪录两组用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术中和术毕的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博氧饱和度(SpO2)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同时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异丙酚总用药量、术中呼吸抑制及肢动反应的发生等情况。结果睫毛反射消失时、术中及术毕时,PL组的DBP、HR和BIS值明显高于P组;睫毛反射消失时和术中,PL组的SpO2明显高于P组;睫毛反射消失时,PL组的SBP和RR明显高于P组。两组术中麻醉效果评定为优、良、差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氟比洛芬酯联合异丙酚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和麻醉深度,对呼吸及循环抑制较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配伍方法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与单纯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年龄31~67岁.随机分为A(n=20)、B(n=20)两组:A组,芬太尼1.2mg 0.9%NaCl共100ml;B组,氟比洛芬酯100mg 芬太尼0.6mg 0.9%NaCl共100ml.术后采用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 Invenous Analgesia,PCIA).术后48h内行VAS和OVRS疼痛评分,记录PCA泵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5、12、24、48h VAS和OVRS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48h内PCA泵按压次数B组显著高于A组(P=0.046).不良反应中,B组嗜睡发生率显著少于A组(P=0.035),A组呕吐发生率高于B组,但差异不显著(P=0.212).镇痛期间无呼吸抑制.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芬太尼用于胆囊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可明显减少芬太尼用量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和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80例ASA分级Ⅰ-Ⅱ级择期剖宫产初产妇按镇痛泵配方不同分为吗啡组(A组)、舒芬太尼+吗啡组(B组)和氟比洛芬酯+舒芬太尼+吗啡组(C组),每组60例。所有产妇均采用蛛网膜下隙联合硬膜外麻醉,关腹后,三组产妇均硬膜外注入吗啡1.5mg,B组和C组接镇痛泵,舒芬太尼和氟比洛芬酯用0.9%氯化钠稀释到100ml静脉泵注。记录三组术后6,12,24h静息和动态切口痛、宫缩痛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镇静程度(Ramsay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和C组术后6,12,24h静息和动态切口痛及宫缩痛VAS评分均低于A组[静息切口痛:A组分别为(2.6±0.6)、(2.7±0.4)、(2.8±0.3)分,B组分别为(2.3±0.3)、(2.3±0.4)、(2.2±O.3)分,C组分别为(1.8±0.4)、(1.7±0.5)、(1.9±0.4)分;动态切口痛:A组分别为(5.7±0.9)、(5.5±0.8)、(5.6±1.0)分,B组分别为(3.8±0.4)、(3.7±0.5)、(3.7±0.4)分,C组分别为(2.7±0.4)、(2.4±0.5)、(2.4±0.6)分;宫缩痛:A组分别为(5.7±1.2)、(5.9±0.9)、(5.8±1.1)分,B组分别为(3.0±0.5)、(3.1±0.6)、(3.2±0.7)分,C组分别为(2.5±0.5)、(2.5±0.6)、(2.4±0.4)分],而且C组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术后6,12,24hRamsay评分高于A组[A组分别为(1.8±0.5)、(1.7±0.4)、(1.9±0.5)分,B组分别为(3.4±0.8)、(3.2±0.7)、(3.3±0.6)分,C组分别为(2.7±0.7)、(2.7±0.5)、(2.6±0.4)分],而且C组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8.3%(5/60)和23.3%(14/60)比40.0%(24/60)],而且A组也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与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吗啡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有协同作用,可以同时缓解产妇切口痛和宫缩痛,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