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秀梅 《中外医疗》2010,29(13):56-56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和糖耐量实验在诊断糖尿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355例患者进行空腹血糖、服糖2h、餐后2h、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结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均有明显升高,糖尿病人群糖耐量明显降低。空腹血糖的检出人数为33例,检出率为28.6%;服糖2h血糖检出人数为38例,检出率为33%;餐后2h血糖检出人数为52例,检出率为45.2%;糖耐量检出人数为67例,检出率为58.3%。结论在进行检查时,应将糖耐量检查作为糖尿病的常规检查与空腹血糖检结合起来,糖耐量检测对诊断糖尿病作为常规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石德美  蔡小玲 《吉林医学》2010,31(6):764-765
目的:正确认识血糖(BG)和尿糖(UG)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提高糖尿病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对170例糖尿病患者的晨尿尿糖,空腹及餐后2h血糖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多数糖尿病患者尿糖与血糖测定值呈正相关,但部分患者检验结果尿糖阴性而血糖增高,部分患者空腹血糖阴性而餐后2h血糖超正常范围。结论:应同时检查尿糖、血糖,有时还需要检查餐后2h血糖,才能使诊断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生物化学检验用于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来到我院进行体检的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检查对象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主要的内容有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这些指标。结果通过对这两组检查对象的检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等这些指标都要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疑似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液生物化学检验可以有效地对疾病进行诊断、区分,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等都要高于健康人群。  相似文献   

4.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4年4 ̄9月我单位对职工812人进行了餐后两小时血糖普查,其中男543例,女269例;年龄22 ̄80岁,平均42.88±12.3岁。1.2检查方法糖尿病人检餐后2小时血糖;无糖尿病史者参检当日清晨空腹服75克葡萄糖粉,2小时后测静脉血糖。对服糖后2小时血糖异常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糖尿病既往史、对患有糖尿病是否知晓、治疗情况、血糖控制情况、生活行为、家族史、对血糖异常的知识的了解等方面,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1.3检查目的进行糖尿病及糖耐量减低的筛查,预防糖尿病各种并发症,早期干预,预防糖耐量异常转为糖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其血糖状态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病程为5~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298例,根据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分为两组,一组为血糖控制良好组(144人),另一组为血糖控制不良组(154人),所有病例均接受颈动脉彩超常规检查,血清生化检查(肝功、肾功、血脂分析、C反应蛋白、血清脂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并进行体重指数(BMI)、血压(BP)的检查,比较各组间颈动脉病变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随着血糖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差者存在更多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等心、脑血管危险因素,血糖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持续而有效的血糖控制为2型糖尿病患者避免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老年无症状性低血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确诊的8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相对血糖控制良好,在同时间内接受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及普通快速血糖检查,将两种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和普通快速血糖检查对低血糖的检出率分别是55.3%和8.2%,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降低老年无症状性低血糖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出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院方的正常治疗以及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系统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出院后积极采取社区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等血糖情况以及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药物疗法、自我监测和运动疗法等方面的遵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明显降低,且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药物疗法、自我监测和运动疗法等方面的遵医率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社区心理健康教育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日顺利康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膀胱功能异常与病情、病程与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对24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膀胱镜检查同时分别检测空腹血糖、尿微量白蛋白、血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2型糖尿病并发膀胱功能障碍患者膀胱镜检查结果与非糖尿病患者膀胱镜检查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异常,血糖化血红蛋白超过正常范围及合并其它植物种经病变患者,应考虑并糖尿病膀胱功能障碍,应进一步检查及早诊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的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教育,使他们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提高认知水平,更有效地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011年8-12月在社区门诊诊断为糖尿病的134例患者进行资料登记,其中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47例、87例,将134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86例患者参加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的健康教育课程,对照组48例患者尚未参加健康知识的教育,这些患者均填写糖尿病相关健康知识的问卷调查表,并对所有患者在教育前和教育后进行空腹和餐后2h血糖的水平进行检查,未进行教育的患者同样接受2次检查,比较教育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差异。结果健康教育后,实验组患者的得分优秀率明显提高达到71%,几乎99%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都达到优良的程度,而对照组患者则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患者在2次检查中血糖水平没有变化,而实验组经过健康教育后,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都有明显降低。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教育,可以显著提高他们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有助于他们建立良好的饮食和健康习惯,进行自我监督,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糖紊乱特点,评价血糖水平检查对判断HIE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微量法对192例HIE患儿进行血糖监测。结果1.HIE分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持续时间越长。2.轻度HIE血糖以低血糖为主,而重度HIE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3.血糖持续高水平的HIE预后不良。结论对HIE要定期监测血糖,重度HIE应将血糖监测作为常规判断病情及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1.
王小平 《当代医学》2016,(14):52-53
目的:针对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微量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糖尿病患者120例(白蛋白尿正常60例,白蛋白尿微量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正常组和微量组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检查,比较2组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并对其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正常白蛋白尿患者与微量白蛋白尿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糖化血糖指标进行的比较,正常组低于微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归回分析显示,血压、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均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P<0.05),需要加强控制和预防。结论在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早期进行微量白蛋白尿检查,对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等进行进行严格的控制,可以防止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也可以控制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老年无症状性低血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确诊的4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相对血糖控制良好,在同时间内接受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及普通快速血糖检查,将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合普通快速血糖对低血糖的检出率分别是78.5%和7.2%,二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降低老年无症状低血糖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普拉固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CRP的作用。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普拉固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检查指标的比较,来评估普拉固对2型糖尿病的益处。结果:普拉固治疗组的血压、血糖、CRP,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拉固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CRP,而这些作用与血脂浓度的改变无关。  相似文献   

14.
选择2008年3月至9月本社区住院的年龄≥65岁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4例,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对既往未诊断糖尿病而FPG≥7.0mmoL/L、餐后2hPG≥11.1mmoL/L者择日再复查血糖;FPG≥6.1mmol/L且〈7.0mmol/L、餐后2hPG≥7.8mmol/L且〈11.1mmol/L者进行OGTT。结果示104例患者中住院前糖尿病30例(28.8%),住院后经系统检查新发现糖尿病7例(6.8%),新发现糖调节受损21例(20.2%),总的糖代谢异常率为55.8%。提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常规检查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必要时进行OGTT。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43岁。2型糖尿病史3年,因近2月余血糖控制不佳,于2007年3月10日来我院就诊,检测空腹血糖9.8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4.0%(正常参考值4.2%~6.2%)。患者自述平时用快速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其值多在7.8~10.2mmol/L之间,因HbAlc检测结果与患者血糖水平相矛盾,对患者进一步检查。患者面色苍白,呈贫血貌,乏力、心悸、食欲不振,伴月经过多,并有胃溃疡。实验室检查: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血常规:血红蛋白62g/L,  相似文献   

16.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应用过程的健康教育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血糖监测期间,加强CGMS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对168例使用CGMS检查患者进行教育和护理指导,观察血糖监测期间的不良反应和监测结果的完整性。结果患者行CGMS检查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少。125例患者初次检查就顺利完成CGMS检查并获得完整数据,43例初次检查发生故障,或血糖曲线重叠性差。原因包括探头脱落、电信号弱、输入血糖值不及时、漏输生活事件等,该现象有一半出现在刚开展的半年。总结原因,认为与对新技术的了解不足,对病人的宣教不到位有很大关系。经加强对患者使用动态血糖仪的教育后,全部病人均完成连续3d的CGMS检查,且血糖曲线具有较好的重叠性。结论加强CGMS知识的宣教和护理观察,有助于患者顺利完成CGMS检查,并且获得完整可靠的血糖变化数据。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黄疸与低血糖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疸新生儿胆红素水平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美国德灵杜邦公司Xpanding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新生儿胆红素和血糖进行检测,结果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共检查新生儿421人,其中黄疸新生儿占226例,无黄疸新生儿占195例,黄疸新生儿血糖浓度显著低于无黄疸新生儿血糖浓度,经χ^2检验,P〈0.01。结论黄疸新生儿血糖低于正常儿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监测新生儿脐血及出生后2h外周血血糖,了解正常新生儿血糖的变化,及时发现正常新生儿低血糖,并进行干预。方法选择220例孕足月、无妊娠合并症的不同分娩方式的新生儿,分别检查脐血血糖和产后2h血糖。结果分娩方式不同,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不同,择期剖宫产明显高于平产及急诊剖宫产。正常新生儿脐血低血糖发生率4.1%,2h低血糖发生率7.2%,脐血低血糖与2h低血糖发生率呈正相关性。结论不能忽视正常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可以用新生儿脐血血糖监测方法替代外周血血糖监测,其有无创、方便、快捷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对9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将患者分为两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与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患者的年龄、病程、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病史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有关。斑块组患者的空腹和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无斑块组。结论:年龄、病程、高血压、IMT、空腹和餐后血糖、胆固醇等因素可能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有作用。除控制血糖外,应该加强对高血压、高血脂等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PVD)发生率,分析PV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型糖尿病280例进行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查.比较下肢血管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生化指标间的差异,并对病变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查显示下肢血管病变者占62.2%(174/280).PVD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其中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餐后2h血糖(OR分别为1.164、1.066、5.693、1.214).结论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有利于预防和减少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