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目的:观察运用手法复位外固定配合中药调治及功能锻炼治疗闭合性锁骨外1/3骨折。方法:对66例锁骨骨折患者运用提按升降手法整复、肩—肱—胸外固定术复位,再以绷带外固定。结果:手法复位均1次成功,外观无畸形,触诊无明显骨性突起。结论:运用本方法治疗闭合性锁骨骨折,患者恢复快,痛苦小,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运用膝顶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46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采用膝顶复位法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本组46例,45例均在无麻醉状态下1次复位成功,患者复位后疼痛立即减轻,方肩畸形消失,杜氏征、直尺试验阴性,患肩正侧位X线片示:肱骨头复位良好。结果:治愈36例,好转9例,未愈1例(为患者依从性差所致),总有效率为97.8%。结论:采用膝顶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锁骨骨折为常见的骨折之一,运用传统的端坐膝顶复位“8”字形绷带包扎法行外固定时,常有难以复位和固定不确定的情况。1995年以来,笔者采用上肢皮牵引肩锁部垫法加中药外敷治疗4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道在基层医院开展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同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适合基层医院运用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结果2008年5月-2011年3月,我院在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中,选择其中52例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3—8个月,骨折正常愈合,肩关节功能正常。结论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创伤小,无切口疤痕形成,内固定拆除简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牵引,端提手法复位经皮逆行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助手向后牵引拉双肩,用尖嘴持骨器钳夹远骨折段,行牵引、端提手法复位,向远骨折端逆行穿刺,再顺行穿入折骨折段,使锁骨骨折达到准确的复位与固定。结果:取得了骨折剖解或近解剖复位,治愈率达100%。结论:牵引、端提手法复位经皮逆行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能达到骨折在解剖或近解剖复位、固定稳固;减少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保护骨的血液供应,故骨折愈合快;这样有利于早期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故肩关节功能恢复快,无手术瘢痕,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牵引、端提手法复位经皮逆行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助手向后牵拉双肩,用尖嘴持骨器钳夹远骨折段,行牵引、端提手法复位,向远骨折段逆行穿针,再顺行穿入近骨折段,使锁骨骨折达到准确的复位与固定。结果取得了骨折解剖或近解剖复位,治愈率达100%。结论:牵引、端提手法复位经皮逆行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能达到骨折的解剖或近解剖复位、固定稳固;减少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保护骨的血液供应,故骨折愈合快;这样有利于早期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故肩关节功能恢复快,无手术疤痕,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7.
锁骨骨折是骨科临床的多发病,约占全身骨折的6%,目前治疗方法较多。我院骨科对自2000—2004年收治的84例患者采用仰卧垫肩位整复加克氏针内固定、“8”字绷带外固定方法治疗,并分别与膝顶手法复位、“8”字绷带外固定治疗的41例,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41例进行对照。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立伟  任树军  张宇 《光明中医》2008,23(9):1315-1316
2003年8月-2007年12月对接受治疗的107例锁骨骨折患者,伤后平均2d,实施顶腋复位克氏针内侧出针固定.患者均随访16周,用李晓峰等锁骨骨折疗效判断,优良率94.39%.顶腋复位克氏针内侧出针固定锁骨骨折的疗效可靠,操作简单,经济,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扁担夹板固定带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手外创伤科住院治疗的27例锁骨骨折患者,均为新鲜闭合性锁骨骨折患者;均使用扁担夹板固定带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末次随访时参照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综上所述,采用手法复位配合扁担夹板固定带治疗锁骨骨折,固定稳定可靠,发生移位概率小,有利于促进患肢肩关节的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新型简单有效的治疗锁骨骨折外固定方法。方法 :60例锁骨骨折经手法复位后 ,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 ,用经塑形后半管状的一次性注射器针筒固定锁骨骨折端 ,再配合用双圈固定法固定双肩。对照组30例 ,采用双圈固定法固定双肩。结果 :两组复位固定质量、愈合时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注射器针筒加双圈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是一种新型简单、有效的外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解勇  冉德洲 《四川中医》2006,24(5):61-62
目的:改进锁骨骨折闭合整复固定方法,提高愈合质量。方法:采用卧位双向牵引法,配合适当整复手法治疗单侧新鲜闭合性锁骨骨折56例。结果:根据骨折断端对位情况拟定优、良、一般、差四级评定标准;固定时间最短2周,最长6周,平均4周,固定期间无一例出现患肢神经、血管症状;经3~6月随访观察,优者19例,良者33例,一般4例,优良率92.9%。结论:(1)采用卧位双向牵引法,手法复位成功率高、病人痛苦少;(2)卧位双向牵引法满足生物学的弹性固定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经皮穿刺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58例利用手法复位、经皮穿刺克氏针内固定的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8例,平均随访10个月,良好57例,差1例。结论:手法复位、经皮穿刺克氏针内固定是治疗锁骨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青少年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用中医手法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结果:2例术后3个月骨折愈合,1例出现克氏针松退,2例出现克氏针尾皮肤应激。其余无感染、骨折畸形愈合、骨折未愈等。结论:中医手法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青少年锁骨骨折可恢复正常解剖结构,缓解疼痛,使患者尽早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改良锁骨带外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近期效果观察。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3月—2014年11月收住的98例锁骨骨折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应用手法复位改良锁骨带外固定,对照组应用手法复位"8"字绷带固定。两组患者治疗后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表评估疼痛程度;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表中的肩关节活动度子量表,评估肩关节活动度。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对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锁骨带外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近期疗效明显,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折顶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396例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8例,治疗组采用折顶法进行复位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牵抖法整复配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优良率99.50%,对照组为82.3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折顶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单,复位时间短,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手法复位“工”字形夹板固定治疗锁骨骨折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惠林  黄黎  容国钊 《新中医》1999,31(5):21-22
对38例锁骨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工”字形夹板加肩“∞”绷带外固定治疗治疗。结果;全部骨折解剖复位,外固定稳定,无发生骨折重新移位,患侧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认为“工”字形夹板加肩“∞”绷带固定使锁骨骨折在复位后得到良好的外固定,避免因固定不良而使骨折重新移位,提高骨折复位的稳定性,缩短骨折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传统椅背复位法进行改良,采用膝顶椅背复住治疗肩关节前脱位以提高复位效果. 方法 取肩关节前脱位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24例采用膝顶椅背复位法,B组24例采用传统椅背复位法,分析2种方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住的治疗效果. 结果 A组24例中1次复位成功23例(95.83%),2次复位成功1例(4.17%);B组24例中1次复住成功17例(70.83%),2次复位成功7例(29.17%).2组疗效比较,A组优于B组(P<0.05). 结论 膝顶椅背复住法优于传统椅背复位法,复住疗效亦更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取手法复位后聚脂石膏塑形外固定治疗闭合性三踝骨折并踝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运用手法复位、聚脂石膏塑形外固定治疗32例闭合性三踝骨折并踝关节脱位。结果:随访6~15个月,治愈28例(87.5%),好转4例(12.5%)。结论:手法复位聚脂石膏塑形外固定关节功能恢复快,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利用杠杆原理和骨折移位整复的原则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方法。方法:采用外展膝顶肘压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结果:临床收治118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运用本方法复位,均一次复位成功并取得满意疗效。结论:采用本方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与传统强力对抗牵引复位方法相比较,患者疼痛轻且较容易接受,在治疗手法上操作更为简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大龄儿童完全性锁骨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入院的30例大龄儿童锁骨骨折患者采用经皮钳夹端提回旋手法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的方法治疗,术后随访6~8个月。结果:30例患者均闭合复位成功,其中27例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术中出血约10~15 mL,手术时间25~60 min,平均45 min。术后切口均无感染,骨折最快术后4周愈合,最慢术后10周愈合,平均7周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无断针、退针、弯针和骨折再移位发生,肩关节及肘关节功能均恢复正常,全部病例均在门诊局部麻醉下拔除弹性髓内针,拔针后随访期内均未发生二次骨折。结论: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大龄儿童完全性锁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相对可靠、骨折愈合快、内固定物取出相对简单、不易出现二次骨折等优点,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可作为保守治疗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替代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