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及MRI征象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分析13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CT及MRI表现,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经CT检查,其中6例做过MRI检查,仅1例只做MRI检查。平扫后行增强动脉期和门脉期扫描,5例做了延迟期扫描。MRI检查行SE T1WI、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和快速多层面干扰梯度回波(FMPSPGR)序列横断面动态多期增强扫描。结果 CT平扫11个病灶为低密度,1个为略高密度。动脉期所有病灶均有强化表现,8个病灶见到中心血管影。门脉期8个病灶有持续强化,有6个病灶见到中心血管影。MR T1WI上5个病灶为混杂信号,T2WI上所有病灶均为高信号,但信号强度各不相同。MR增强动脉期6个病灶有强化,1个病灶强化不明显。门脉期4个病灶有持续强化,3个为低信号。MR增强扫描中也有4个病灶显示中心血管影。结论 CT和MRI检查均可显示AML的特征,特别是病灶中脂肪成分和血管影高度提示AML的诊断。MR SE序列加脂肪抑制显示脂肪成分比CT更加敏感。CT和MR动态增强多期扫描可充分反映AML的强化特征,有助于提高AML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MRI表现,比较上皮样与非上皮样肝脏AML的MRI表现差异。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AML患者15例,1l例行MRI检查,其中上皮样AML5例,非上皮样AML6例,1例非上皮样AML仅行MRI平扫,其余10例均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化学位移成像栓出7例肿瘤的脂肪成分,而频率饱和法仅检出3例肿瘤的脂肪成像。无脂肪型中上皮样与非上皮样AML各2例;少脂肪型中上皮样AML1例,非上皮样AML3例;富脂肪型中上皮样AML2例,非上皮样AML1例;上皮样与非上皮样AML脂肪含量相仿。10例行增强扫描的病例中动脉期强化9例,门脉期强化6例,延迟期强化5例,延迟期环形包膜样强化9例,动态增强曲线8例呈动脉期速升,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迅速减低。结论:上皮样与非上皮样AML影像学表现差异较小,MRI检出脂肪含量多寡难以作为肿瘤是否为上皮样AML的诊断标准。在MRI动态增强扫描中,上皮样AML与富血管平滑肌的经典型AML强化形式相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AML)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7例HEAML的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其中7例另行钆塞酸二钠增强扫描,并与病理对照.结果:47例共54个病灶,43例(91.5%)单发,4例(8.5%)多发(1例2个,3例3个);位于肝右叶21个(38.9%),左叶29个...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A)的CT、MRI表现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肝脏HEA患者的CT、MRI资料,其中4例接受CT平扫+增强扫描,2例接受MRI平扫+增强扫描,2例接受CT、MRI平扫+增强扫描.结果 8例患者中,7例为女性,均为单发病灶,病灶最大径42~68 mm,边界均清楚.6例CT表现稍低密度,其中1例可见脂肪密度,2例片状低密度囊变区.4例病灶MRI表现为T1 WI呈稍低信号,1例在反相位可见信号减低,T2 WI呈稍高、高信号.8例增强扫描,7例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5例呈"快进慢出",2例呈"快进快出",1例呈"延迟强化".6例增强扫描见"中心血管征",2例见不完整假包膜.结论 HEA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中心血管征、"快进慢出"强化方式及无假包膜表现有助于提示诊断,其确诊仍有赖于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al angiomyolipomas,EAML)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肝EAML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其中3例行MRI平扫和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5例行CT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1例同时行CT和MR检查。9例均误诊,其中6例术前误诊为肝癌,1例误诊为血管瘤,1例误诊为局灶性结节增生(FNH),1例误诊为转移瘤。结果 9例肝EAML均为单发的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楚;6例位于肝右叶,3例位于肝左叶。CT平扫呈稍低密度;MRI平扫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少数可均匀明显强化,6例动脉期可见早期引流静脉,8例动脉期或门脉期中央或周边可见明显强化的粗大畸形的血管;强化方式为快进快出或快进慢出。结论 EAML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对术前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诊断有赖于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MRI分型诊断价值及其病理基础.方法:收集经临床和病理资料证实的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1例,分析其CT、MRI征象,探讨CT、MRI对各型的分型诊断价值及其病理基础.结果:21例均行CT扫描,其中12例行MR检查.血管瘤型4例,病理上以粗大扭曲的异常血管或血管瘤为主,CT、MR增强扫描异常血管或血管瘤动脉期呈明显强化,门脉期强化程度仍高于同期肝实质.肌瘤型3例,病理上以平滑肌成分为主,脂肪成分很少(<10%).CT平扫为较均匀低密度,MRI 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CT、MRI增强扫描动脉期呈明显强化,门脉期、延迟期呈持续强化.脂肪瘤型5例,病理上以脂肪成分为主(≥70%),CT、MRI显示脂肪密度或信号.混合型9例,CT平扫为含有脂肪的混杂密度,MRI T1WI病灶主体呈不均匀低信号,脂肪成分呈高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CT、MRI增强扫描其内软组织成分动脉期呈明显强化,门脉期仍有强化.病理上血管、平滑肌、脂肪3种成分比例接近(其中脂肪成分占10%~70%).免疫组化:上述21例均显示HMB45(+)、SMA(+).结论:CT、MRI能较好地反映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分型和各型的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的诊断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和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AML)和肝细胞肝癌(HCC)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HEAML患者和50例HCC患者MR资料,术前均行DCE-MRI和 DWl扫描.观察记录2组病灶的大小、部位、边界、平扫信号特点(包括T1WI、T2WI及DWI),增强模式、中心血管影、有无早期静脉引流、"假包膜",计算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对2组病例上述MR征象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为单发病灶.15个HEAML病灶8个显示早期静脉引流、11个显示中心血管征、6个有假包膜、5个为"快进快出"强化模式、10个为"快进慢出"强化模式,ADC平均值为(1.15±0.31)×10-3 mm2/s;50个HCC病灶中,6个显示早期静脉引流、5个显示中心血管征、45个有"假包膜"、29个为"快进快出"强化模式,ADC平均值为(1.23±0.29)×10-3 mm2/s.两者在病灶中心血管影、早期静脉引流、"假包膜"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灶部位、大小、边界、平扫信号特点(包括T1WI,T2WI及DWI)、强化模式、ADC值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E-MRI较DWI更有助于鉴别HEAML和HCC.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HAML)的影像学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 方法 同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Epi-HAML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其中4例行CT平扫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3例行MRI平扫和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1例行CT和MRI检查.结果 8例Epi-HAML中女7例,男1例.术前均误诊,其中4例术前误诊为肝癌,1例误诊为海绵状血管瘤,1例误诊为局灶性结节增生(FNH),2例误诊为腺瘤5例位于肝右叶,3例位于肝左叶.8例Epi-HAML均为单发,边界清楚.CT平扫呈稍低密度,2例密度均匀;2例病灶中间及边缘分别见局限性斑点及弧线样低密度影,CT值约-13 ~-17HU.MRI平扫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同反相位末见明显信号改变.增强扫描动脉期肿瘤呈不均匀或均匀明显强化.增强模式为“快进慢出”型5例、“快进快出”型3例.动脉期4例病灶可见“早期引流静脉”,2例在动脉期可见中心强化血管征 结论 Epi-HAML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与其他肝脏肿瘤相鉴别,但其诊断与鉴别仍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MEA)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HMEA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结果:5例均为女性,影像学特征有:①平扫呈低或稍高密度(信号),边缘光整,圆形或类圆形,大小约3.7~9.5cm;②增强扫描动脉期呈较明显或明显均匀强化,少数可不均匀明显强化,中央或周边可见粗大畸形的血管;③强化方式为快进快出或快进慢出、持续性强化,仍有畸形血管可以辨别。结论:HMEA多见于女性,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确诊仍有赖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特征,以减少对该病的误诊.方法 对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女6例,男2例,年龄56~68岁,平均62.5岁.7例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1例曾行MRI检查,1例仅行MRI检查.8例均误诊,其中4例术前误诊为肝癌(HCC)和肝血管瘤,3例误诊为局灶性结节增生(FNH),1例误诊为血管肉瘤.结果 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具有一定特征性的表现:(1)CT、MRI平扫呈等低、低或等高密度(信号),边界光整,圆形或类圆形,大小约5~8 cm;(2)增强扫描动脉期呈明显或较明显均匀强化,少数可不均匀明显强化,中央或周边有明显强化的粗大畸形的血管;(3)强化方式为快进快出或快进慢出、持续性强化,仍有畸形血管可以辨别.结论 影像学结合临床资料对正确诊断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有重要价值,少部分需要进行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CT和MRI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例肝脏HAML的CT和MRI表现.8例均行CT平扫和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其中4例同时行MRI平扫和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8例均为单发混合型HAML,CT平扫均表现为低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混杂低密度,灶内含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密度,CT值-40~40HU.4例MRI平扫表现为稍长T1(含短T1)、稍长T2混杂信号,T1WI上高信号在使用脂肪抑制技术后完全消失.CT与MRI多时相动态增强扫描显示动脉期病灶均呈显著不均匀强化,门静脉期6例CT、3例MRI病灶呈持续或渐进性中重度强化,高于周围正常肝实质,2例CT、1例MRI病灶轻中度强化;3例HAML见假包膜,且在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有轻度强化.结论 CT和MRI能显示混合型HAML的特征性表现并可在术前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钱海峰  林江  王青乐  诸一吕  张德生   《放射学实践》2012,27(12):1339-1342
目的:探讨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AML)和肝细胞肝癌(HCC)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肝EAML和24例HCC的MRI多时相动态增强的影像资料,对两组在病灶大小、部位、边界、增强模式、有无早期静脉引流、中心血管影、"假包膜"征及有无远端扩张胆管等方面的MR表现异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例肝脏EAML中8例显示早期引流静脉(8/9)、3例有"假包膜"征(3/9)、7例显示中心血管影(7/9)、9例均为"快进慢出"强化模式(9/9);而24例HCC中1例显示早期引流静脉(1/24)、18例有"假包膜"征(18/24)、3例显示中心血管影(3/24)、1例均为"快进慢出"强化模式(1/24)、23例为"快进快出"强化模式。两者在早期引流静脉、"假包膜"征、动脉期和(或)门脉期中心血管影显示及肿瘤的强化模式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时相动态增强MR有助于鉴别诊断肝EAML和HCC。  相似文献   

13.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一例王晓伟于淼张赐宝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罕见。笔者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33岁。腹部超声发现右肝肿块入院,无发热、黄疸、腹痛等,无长期口服避孕药物史,无遗传病史。体检:图1CT平扫:...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临床少见,其CT表现文献报道更少。我院开展CT检查6年来,共发现2例,报告如下。例1 女,42岁。右上腹疼1月余,加重1周,无长期口服避孕药物史,无遗传病史。体检:肝肋下2横指,叩击痛,压痛。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阴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肝功能正常。B超:肝右叶巨大占位性病变。CT平扫见肝右叶巨大软组织样肿块,12.5cm×13.0cm×12.0cm,边缘光滑,密度不均,可见脂肪、软组织及血管成分(图1)。增强CT扫描可见明显的血管强化,而…  相似文献   

18.
正患者女,24岁。无特殊临床表现,无黄疸。于查体时B超发现右肝占位(B超:肝右后叶大小约3.2cm×3.1cm略强回声团,边界清,其内回声欠均匀。)实验室检查:肝功正常;肿瘤标志物均为阴性。MRI平扫:肝右叶可见类圆形异常信号影,于T1双回波同相位呈等略高信号、反相位呈不均匀低信号,其内夹杂片状高信号(图1,2)。压脂T1WI信号略低于常规T1WI(图3),于T2WI像呈高信号(图4),DWI  相似文献   

19.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研究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特征及其病理基础,以减少对该病的误诊。材料与方法 3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均经B超和CT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加做MRI检查,3例经B超及CT检查显示5个病灶。 2例3个病灶经病理诊断,其中2个病灶术前误诊为肝癌和肝血管瘤;另1例肝脏含脂肪的肿块伴有肾脏多发病变及结节硬化。结果 在影像上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具有特征性的表现:(1)瘤内脂肪,在B超上,表现为强回声区;CT上,呈明显低密度;MR T1WI上呈高信号。(2)肿瘤在肝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中度强化。结论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易误诊为其他肝病,但实际上,一些影像学表现能反映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组织成分,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是少见的肝脏间叶性肿瘤,肿瘤由厚壁血管、平滑肌和脂肪三种成分以HMB45组成103平滑肌细胞成分对于诊断有AML,虽然其有多种形态HAML细胞黑色素瘤相关单克隆抗体HMB45和A 10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对于确定AML的诊断有重要意义.HAML的影像特征与其不同的组织成分构成相关,血管、平滑肌和脂肪三种成分构成的比例不同,其影像表现不同.尽管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表现多样,但在动态增强成像表现为富血供且显示病灶内点条状血管影以及脂肪成分的存在是其重要的影像特征.一旦诊断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就应该予以积极随访或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