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探讨记忆力减退与中医五脏的关系,认为记忆力减退是一个病变涉及多个脏腑,又与气血痰浊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复杂病症。其病位主要在心、脾、肾,与肝、脑、肺有一定联系。病性有虚实之分,虚者多是心虚、肾虚、脾虚、气血衰少和脑髓不足;实者多为瘀血、痰浊、肝气郁滞、心经浊火。病因以内伤居多,病机较为复杂,与五脏功能失常密切相关,通过多脏腑的演变,最终导致邪扰心神或心神失养两端,心脾肾的亏损是其内在的病理基础,痰浊瘀血蒙蔽清窍是其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记忆力减退是老年痴呆的前驱症状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重,其发病率也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中医认为,记忆属神志的范畴,与五脏和气血相关;情志(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七种情绪活动)是脏腑功能的外在表现,不良情绪可影响脏腑功能.因此,情志和记忆之间以脏腑气血为枢纽构成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血脂异常的中医病机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昌文 《新中医》2008,40(1):3-4
从脾虚、肾虚、痰浊、血瘀方面探索血脂异常形成的病因病机,总结了中医药治疗血脂异常的单方、复方疗法,提示中医药治疗血脂异常不但有良好的降脂作用,还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的效果,表现出整体调节、毒副作用相对较少等优点.中医药治疗血脂异常具有较大的潜力和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如何从肾虚论治冠心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答: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病。根据其发病性质、部位和表现,一般认为属中医学“厥心痛”、“真心痛”、“胸痹”、“心痹”范畴。“阳本乎阴,心本乎肾”,肾之阴阳为五脏阴阳之根本,也是心阴心阳之化源。在冠心病的病因病机中,气虚、阳虚、阴虚  相似文献   

5.
扶阳思想是蕴于《伤寒杂病论》中的一个重要的学术观点,这一观点体现在张仲景对疾病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处方用药等各个方面.阳气是生命存在的基础,人体气血的运行、躯体的运动、疾病的防护等都离不开阳气的温煦、推动和卫外等功能.抑郁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点,这也是阳气不足或阳气运行障碍的外在表现之一.五脏之阳气是人体阳气的最...  相似文献   

6.
五脏失调与血管性痴呆发病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藏象理论认为,脑有主元神的生理功能,而脑的功能又分属于五脏,脑的功能是通过五脏来完成的。五神脏对神各有所主。五脏虚衰而致脑髓失养或五志失和,伤及五脏,进而引起五神脏功能障碍,可使心神失调、神思散乱、神机失用而发痴呆。  相似文献   

7.
五脏概念与五行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中医五脏概念的形成与五行密不可分,同意五行源自古人时空意识觉醒的观点;中医现代化研究应将五脏概念中的解剖成分与五行模式划分开来,其五行模式的实质是体内气机变化的趋势,这既是中医五脏概念的特色,也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难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以往面诊信息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五脏病患者的面部图像进行数字化测量分析,以探讨五脏病患者的面型特征。方法:运用中医面型分析系统对五脏病患者的面部图像进行测量并计算相关面型指数,比较各组之间面型指数的差异。结果:1正常组与五脏病组各面型指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慢性乙肝组的鼻指数最高,慢性肾衰组最低;慢性乙肝组的口指数最高,冠心病组最低;支气管哮喘组的容貌面指数最高,冠心病组最低;慢性胃炎组的头面宽指数最高,慢性乙肝组最低;支气管哮喘组的形态面指数最高,冠心病组最低;2五脏病组的面型分布情况存在一定规律,其中冠心病组以中鼻型、阔鼻型、阔上面型、中上面型、阔面型与超阔面型多见;慢性乙肝组以阔鼻型、中上面型、超狭面型、狭面型与中面型多见;慢性胃炎组以阔鼻型、中上面型、超狭面型与狭面型多见;支气管哮喘组以阔鼻型、中上面型、狭上面型、超狭面型与狭面型多见;慢性肾衰组以中鼻型、中上面型、中面型、超狭面型与狭面型多见。结论:本研究表明五脏病患者的面型特征有一定规律,提示不同的面型特征可能与某种疾病的发生有一定关联,这为中医"治未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五脏系统用药论是在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为基础,把以心为主的五脏系统作为中心,以气血阴阳为目,集理法方药为一体的立体辨证论治体系。在历代的著述中,五脏系统一直是研究的中心,五脏的重要性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医者在辨证论治过程中,以脏腑为中心,扫描全身。尤其五脏六腑各有特点,调治方法各有规矩,宜审气血阴阳,辨用药性。  相似文献   

10.
五脏致喘病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内经及历代医家关于喘证病机认识的归纳,总结出喘证的发病与五脏病变皆有关联,并详细阐述五脏致喘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中医五神学说的临床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五神学说是古人对于个体的精神心理活动及部分行为活动的一种认识,充分体现了中医"形神统一"的理论。在明确中医五神内涵及外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中医五神与精神心理活动的相关性,基于此,通过对五神病变的临床表现进行概括总结,阐明中医五神学说对于精神心理活动异常疾患辨证论治的重要性。结合临床上一些精神心理活动异常疾患辨治的需要,拟建立一套基于中医五神学说的辨证思维模式,以期对中医临床医疗实践活动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卒中后抑郁是卒中后伴发的常见精神疾病,此类患者常常无法继续正常工作,需要人们关心照看,甚至会有轻生自杀行为,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古往今来关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研究很多。古有“五郁”之说,有“病位”之说,今有炎症介质、神经递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生物学因素研究。现主要从五脏着手论述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包括中医学理论与现代医学研究的相关进展,旨在能为治疗卒中后抑郁提供更多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不寐,主要表现为失眠,具体是睡眠时间和深度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或时寐时醒,或醒后难以复寐;重则彻夜不眠,而且以上症状多合并发生,常影响着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严重者会导致多种身心疾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承受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失眠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因其顽固性、迁延性、已经成为临床医学的一个难题。中医药因擅长对人体身心疾患进行综合调治,在治疗失眠方面有其特色与优势。中医藏象学说认为:五脏藏五神,主五志,睡眠的本质是神安于其所。为了更好的从病因、病位、病机认识、治疗失眠症,从中医的藏象学说角度,探讨五脏与不寐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