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超声引导BI-RADS 4级乳腺肿块穿刺活检的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经超声引导下BI-RADS 4级乳腺肿块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穿刺前均进行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以BI-RADS分级及弹性评分评价乳腺肿块的良恶性。结果 BI-RADS分级为4a级的阴性预测值(NPV)为89.6%,弹性评分≤3分的NPV为95.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RADS分级为4b级的阳性预测值(PPV)为59.3%,弹性评分≥4分的PPV为85.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RADS分级为4c级的PPV为89.7%,弹性评分≥4分的PPV为96.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RADS分级≥4b级的PPV为72.0%,弹性评分≥4分的PPV为90.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评分<3分的4a级乳腺肿块可以短期随访观察;弹性评分为5分的4c级乳腺肿块建议直接手术治疗;对于良恶性难以鉴别的4b级乳腺肿块,超声弹性成像可以进一步提高其PPV,建议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在乳腺多发结节中偶发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因乳腺疾病就诊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BI-RADS分级标准进行评估,比较常规超声和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在术前诊断乳腺多发结节中偶发癌的效果。结果 251个结节中,常规超声检出BIRADS分级为4b级及以上病灶20个,其中良性病灶4个,恶性病灶16个。常规超声检出BI-RADS分级为4b级以下病灶231个,其中良性病灶226个,恶性病灶5个。根据上述常规超声检出BI-RADS分级结果在良恶性病灶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BI-RADS 4b级以上为诊断恶性病变标准进行常规超声诊断效果分析,结果显示常规超声诊断乳腺多发结节中偶发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76.19%,98.26%,96.41%。251个结节中,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检出BI-RADS分级为4b级及以上病灶22个,其中良性病灶2个,恶性病灶20个。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检出BI-RADS分级为4b级以下病灶229个,其中良性病灶228个,恶性病灶1个。根据上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检出BIRADS分级结果在良恶性病灶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BI-RADS 4b级以上为诊断恶性病变标准进行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诊断效果分析,结果显示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诊断乳腺多发结节中偶发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95.24%,99.13%,98.80%。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诊断乳腺多发结节中偶发癌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常规超声,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性和准确性比较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ABVS系统作为一种新的超声检查方式,其结合BI-RADS 4b级作为标准提高了超声对乳腺多发结节中偶发癌的诊断灵敏度,诊断效能较常规超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氧功能成像系统(BOFIS)与高频多普勒超声(US)联合检查在乳腺肿瘤早期发现及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应用血氧功能成像系统和高频多普勒超声对226例患者的231个乳腺病灶进行检查,超声综合二维及多普勒征象进行乳腺图像和报告数据体系(BI-RADS)分级,并将BI-RADSⅣb级以上诊断为恶性病灶,Ⅳa级以下为良性;血氧功能成像系统通过显示病灶灰影的边缘特征、内部结构、微血管数量及其血含量和氧含量的变化来鉴别良恶性。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结果经病理确诊良性病灶149个,恶性病灶82个。①高频多普勒超声与血氧功能成像系统对乳腺病灶良恶性鉴别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2%、91%和78.1%、87.1%,联合后分别为95.1%、96.5%,与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乳腺图像和报告数据体系(BI-RADS)分级为Ⅲ、Ⅳ、Ⅴ级的乳腺病灶,高频多普勒超声符合率分别98.7%、71.5%、96.9%,血氧功能成像系统符合率分别为86.8%、76.4%、75%;③高频多普勒超声及血氧功能成像系统对<2cm的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73%、67.6%,联合后为89.2%,与前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多普勒超声与血氧功能成像系统联合应用在减少早期乳腺癌漏诊以及提高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准确率方面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联合超声引导对乳腺BI-RADS 4级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超声科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60例乳腺BI-RADS 4级占位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采取超声造影联合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患者设为A组(n=39),只采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患者设为B组(n=21)。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及定性诊断率。结果本研究60例患者全部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100.0%(60/60)。A组39例患者取材均满足病理诊断,定性诊断率为100.0%(39/39),其中,良性28例,恶性11例。B组16例患者取材满足病理诊断,定性诊断率为76.2%(16/21),其中,良性10例,恶性6例;其余5例未定性诊断患者中因取材组织液化及坏死较多,无法明确诊断,后经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显示,良性3例,恶性2例。A组定性诊断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引导下行乳腺BI-RADS 4级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可清楚地显示肿瘤的活性区域及非活性区域,能更准确地定位取材,定性诊断率优于常规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5.
BI-RADS分级在临床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活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分级对影像学发现的亚临床乳腺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材料和方法:50例乳腺X线发现异常而临床不可触及肿块的患者,运用BI-RADS分级系统为乳腺影像评分,为所有患者行乳腺X线引导下导丝定位病灶活检术,对比影像诊断与病理结果,分析影像学对病理结果的预测价值.结果:2例BI-RADS 5级,5例BI-RADS 4级与1例BI-RADS 3级病变证实为恶性,13例BI-RADS 4级和1例BI-RADS 3级病灶诊断为癌前病变,22例BI-RADS 4级和6例BI-RADS 3级病灶最终诊断为良性病变.结论:BI-RADS 3~5级的亚临床病变,通过导丝引导下病灶定位切除活检术,能够帮助发现早期乳腺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3-5级在乳腺肿瘤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乳腺肿物超声诊断为BI-RADS 3-5级的乳腺肿瘤患者63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判断BI-RADS 3-5级在乳腺肿瘤中诊断价值。结果结果显示,41例为良性病变,22例为恶性病变;以病理结果为标准,BI-RADS 5级中恶性病变符合率高于3级、4级,且4级符合率高于3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RADS 4c组恶性病变符合率高于4a组、4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像图特征上,BI-RADS 3级肿块形态规则,边缘清晰,纵横比≧1,无微钙化、后方回声衰减;BI-RADS 4级肿块大多形态规则、边缘清晰,纵横比多≧1,少部分存在微钙化、后方回声衰减;BI-RADS 5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纵横比多1,大多存在微钙化、后方回声衰减。结论 BI-RADS 3-5级可为良恶性乳腺肿瘤诊断、鉴别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X线引导下乳腺立体定位活检的临床应用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分析173例临床不可触摸的乳腺病变(non-palpable breast lesion,NPBL)的临床及影像资料.23例行核芯针穿刺活检(stereotactic core needle biopsy,SCNB),其中16例活栓后行外科手术,7例随访;150例(156个病灶)行X线立体定位导丝切检(stereotactic needle localized biopsy,SNLB)1次定位成功并完整切除.根据美国放射学会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对全组病例进行分类;对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66例172个病灶BI-RADS类别与病理良恶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为BI-RADS 3~5类,术后病理乳腺癌49个,非典型增生8个,良性病变115个,BI-RADS 3、4、5类恶性率依次为:1.3%(1/73)、42%(37/88)、100%(11/11);3、4、5类病灶恶性率间存在差异(P<0.05),4B与4C类恶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4A类(P<0.05).结论对BI-RADS 4类以上病变进行定位活检,对部分BL-RADS 3类及4A类病变拟采用SCNB活检,对于BL-RADS 4B、4C类及5类拟行SNBL活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及超微血管成像技术(SMI)联合应用对BI-RADS+4类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病理证实的BI-RADS 4级及以上分类的乳腺良恶性病灶132例,其中良性病灶67个,恶性病灶65个。按照Adler分级标准,所有的病灶都采用CDE和SMI技术进行检测,观察同一病灶的血流分布情况,计算出两种检测技术检出血管条数的差值;CDE、SMI、CDE-SMI诊断恶性病灶的血管条数的阈值。结果两种检测方法对所有病灶血流的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恶性病灶血流程度的检测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良性病灶血流程度检测无统计学意义(P>0.05)。CDE诊断恶性病灶的阈值为血管条数的≥2,敏感度90%,特异度58%;SMI诊断恶性病灶的阈值为血管条数≥3,敏感度95%,特异度71%;CDE-SMI诊断恶性病灶的阈值为≥3,敏感度97%,特异度81%。结论CDE与SMI技术都可检测乳腺恶性病灶的微血管,而SMI技术对潜在的超微血管更敏感,二者联合可为临床鉴别乳腺的良恶性病灶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图像特征,以及依据ABVS的BI-RADS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34例(共137个病灶)乳腺癌女性患者,根据ABVS图像特征,将病灶分为汇聚征、边缘模糊、毛刺、成角、分叶5种,BI-RADS分级对应3、4a、4b、4c、5级,并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结果:137个病灶中汇聚征61个(44.5%),边缘毛刺51个(37.2%),边缘模糊8个(5.8%),边缘成角8个(5.8%),边缘分叶5个(3.6%),边缘较光滑4个(2.9%)。137个病灶中伴钙化89个。BI-RADS分级:3级2个病灶,4a级13个,4b级13个,4c级50个,5级59个。以4级为恶性的标准,依据ABVS的BI-RADS分级诊断乳腺癌符合率为98.5%。结论:ABVS的冠状面汇聚征、边缘毛刺及伴钙化对乳腺癌有较高的敏感性,依据ABVS的BI-RADS分级在乳腺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与超声弹性成像(UE)联合诊断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类乳腺病变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132例BIRADS4类乳腺病变,根据病变血流Adler半定量分级及弹性评分对BI-RADS分类进行调整,绘制ROC曲线,比较BI-RADS分类及校正BI-RADS分类.结果 132例病灶中,良性病灶75个,恶性病灶57个.CDFI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87.72%,特异度为48.00%,准确度为65.15%;UE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87.72%,特异度为61.33%,准确度为72.73%.校正BI-RADS分类诊断4类乳腺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5,明显高于BI-RADS分类的0.760 (Z=2.963,P<0.01).结论 CDFI联合UE可以明显提高对BI-RADS 4类乳腺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术前活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RI氢质子波谱成像(1 H-MRS)在常规动态增强MRI检查诊断的乳腺BI-RADS 3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1.5T MRI对常规动态增强MRI检查诊断为BI-RADS 3乳腺病变的34例患者、39处病灶再次行(1 H-MRS)检查。以Cho峰信噪比(SNR)≥2作为阳性的诊断标准,Cho峰阳性病灶重新评级为BI-RADS 4,阴性患者维持BI-RADS 3不变。以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为金标准,分析1 H-MRS胆碱峰对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6处病灶(累及5例患者)1 H-MRS检查Cho峰阳性从而被重新评估为BI-RADS 4,病理证实均为乳腺癌。另外33处病灶Cho峰阴性维持BI-RADS 3分级不变,病理证实均为良性病变。1 H-MRS检查胆碱峰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1 H-MRS对鉴别常规动态增强乳腺MRI诊断的BI-RADS 3病变中可能存在的恶性病变具有重要作用,可进一步提高BI-RADS分级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与BI-RADS分类相对应的多参数乳腺MRI诊断模式,探讨多参数乳腺MRI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90例乳腺疾病患者,共309个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灶,根据其多平面重组、ADC值测量和TIC测量曲线数据进行BI-RADS分类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分别计算癌前病变纳入良、恶性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本组病例中多参数MRI联合BI-RADS分类对乳腺疾病鉴别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将癌前病变纳入良性病灶、在MRI将4类归为良性组为86.6%和85.0%;2)将癌前病变纳入恶性病灶、在MRI将4类归为良性组为93.3%和66.9%,高于其它组合。病理诊断为癌前病变的治疗建议为手术切除或随访,BI-RADS1-3类对随访病灶的阳性预测值(PPV)为88.2%,BI-RADS 5类对可手术切除病灶的PPV为93.3%,而将癌前病变纳入恶性病灶后,BI-RADS 4类对恶性的PPV为48.0%。结论建立乳腺疾病MRI多参数诊断模型能更精确地判断乳腺病灶良性、癌前病变和恶性特征,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疾病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提高乳腺肿瘤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准确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151个乳腺肿瘤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资料,根据常规超声进行BI-RADS分类;并行超声造影检查,结合病灶造影增强扫描特点重新进行分类,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比较常规超声BI-RADS分类与结合超声造影的BI-RADS分类对乳腺肿物恶性风险分层的评估能力。结果结合超声造影增强扫描特点后,BI-RADS分类的变化主要发生在3类和4A类,常规超声BI-RADS分类评估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2%、52.1%、72.8%、80.5%、75.7%;结合超声造影图像特点后的BI-RADS分类,其诊断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分别提高至72.9%、86.8%、83.3%,与常规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BI-RADS分类评估ROC曲线下面积为0.802,与结合超声造影后的曲线下面积0.8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超声BI-RADS分类的基础上,结合病灶的造影增强模式有助于提高超声BIRADS分类对乳腺肿块恶性风险分层的评估能力。  相似文献   

14.
正摘要目的 (a)评价在乳腺MR成像筛查和诊断中,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3级病灶的诊断率,(b)回顾分析BI-RADS 3级病变的特征,以及(c)确定BI-RADS 3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联合弹性成像(UE)对BI-RADS 4类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0枚BI-RADS 4类病灶的UE及CEUS声像图特点,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评估两者单独及联合应用调整BI-RADS分类的诊断效能。结果 190枚病灶,病理结果显示良性71枚,恶性119枚。CEUS各增强特点良恶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EUS、UE及常规超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0.848,0.767,0.818,均小于UE联合CEUS调整BI-RADS分类的方法(AUROC为0.935),诊断效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超声、UE、CEUS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7.5%,67.6%,86.3%;68.1%,76.1%,71.1%;65.5%,91.5%,75.3%。CEUS联合UE调整BI-RADS分类后的敏感度98.3%,特异度88.7%,准确率94.7%。结论 CEUS在乳腺良恶性病灶的鉴别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CEUS联合UE能进一步提高BI-RADS 4类乳腺病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7月确诊的35例乳腺肿块患者的超声声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术后病理结果或随访结果作为诊断标准,分析超声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学效能。结果恶性病灶和良性病灶的形态、边界、包膜、蟹足样改变、内部回声、钙化、后部回声增强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块的2+3级Adler分级率71.43%显著的高于良性肿块的9.52%(P0.05);超声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灵敏度为71.40%、特异度为80.95%、漏诊率为28.60%、误诊率为19.05%(P0.05)。结论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根据 BI-RADS 规范,分析202例患者共234个肿瘤的形态、方向、边缘、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钙化情况,并将病灶定义为3级(可能良性)、4级(可能恶性)和5级(高度可疑恶性).计算每个病灶特征的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析影响诊断的因素.结果?49个(20.9%)为 BI-RADS 3级,47个(20.1%)为 BI-RADS 4级,138个(59.0%)为 BI-RADS 5级,BI-RADS 3级对乳腺肿瘤的阴性预测值为98.0%(48/49),BI-RADS 4级与5级对乳腺肿瘤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34.0%(16/47)和92.8%(128/138).BI-RADS 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性为99.3%,特异性为53.9%,阳性预测值为77.8%,阴性预测值为98.0%.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有较高阳性预测值的超声特征包括不完整的边缘(100.0%)、微钙化(100.0%)、不清晰的边界(97.3%)、后方回声衰减(97.0%);对良性肿瘤的诊断有较高阳性预测值的超声特征包括后方回声增强(100.0%)、形态规则(98.0%)、病灶方向平行于皮肤长轴(98.0%)、边缘完整(98.0%)、边界清晰(98.0%)与无钙化(98.0%).结论 BI-RADS 可帮助分析影响诊断的因素,有助于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瘤(PT)的MR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27例(28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T患者MRI表现,并与病理学分级结果相对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Fisher精确检验及Spearman相关分析比较不同病理分级PT病灶的大小、MRI表现异同及其与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的相关性.结果 (1)28个PT病灶中,病理学分级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者分别为4(14.3%)、15(53.6%)和9(32.1%)个.(2)恶性、交界性和良性PT病灶的平均最大径分别为(6.4±3.9)、(5.7±2.2)和(4.8±1.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87.541,P=0.000),其中良性和恶性病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3).(3)与病理学分级对照,在良性、交界性及恶性PT病灶中,T2WI上有低信号分隔者分别为2、13和13个,无低信号分隔者分别为2、2和6个;增强后有裂隙状低信号影者分别为3、3和6个,无裂隙状低信号影者分别为1、12和3个;病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为持续型者分别为2、11和1个,平台型者分别为1、2和3个,廓清型者分别为1、2和5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334、6.765和9.296,P值均<0.05).(4)将BI-RADS 4a作为可疑恶性病灶,MRI检出病变的准确率为96.4%( 27/28),且BI-RADS分级与乳腺PT的恶性程度呈低度相关(r=0.382,P=0.045).结论 乳腺PT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病灶大小及MRI的一些特殊征象与其病理学分级呈低度相关.  相似文献   

19.
1992年美国放射学会制定了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2003年第四版修订时包括了超声诊断(BI-RADS-US)。本文旨在初步探讨BI-RADS-US对于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能力。我们收集了2006年1月至2007年3月期间、获得病理诊断的乳腺占位性病变共69例72灶。均为女性,年龄14-83岁,平均41.6岁。首先根据一般的非BI-RADS标准,做出良恶性鉴别。然后用BI-RADS-US标准进行鉴别和分级(0-6级),其中2级和3级为良性和良性可能性大,4级为性质待定,5级为恶性可能性大。计算并比较上述两种方法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结果在72病灶中,根据非BI-RADS标准,诊断为良性者40灶,符合病理诊断者38灶(95.0%),诊断为恶性者23灶,符合病理者18灶(78.3%);诊断为性质待定者9灶。根据BI-RADS-US标准和分级,2级和3级共有37灶,与病理结果符合者为36灶(97.2%);5级有31灶,与病理符合者为22灶(71.0%);4级有4灶。非BI-RADS和BI-RADS-US的准确性各为83.3%和81.9%(P=1.000),敏感性各为91.7%和95.8%(P=1.000),特异性各为79.2%和75.0%(P=0.754)。总之,第一版BI-RADS-US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方面的初步应用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而与非BI-RADS方法比较则尚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分级对诊断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甲状腺结节患者75例并进行外科手术或细针穿刺活检(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双侧甲状腺进行扫查。根据TI-RADS对甲状腺结节分级,选择TI-RADS 3~5级的患者63例(81个病灶),将甲状腺TI-RADS分级情况与病理切片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评估TI-RADS分级对鉴别甲状腺癌的效能。结果:在63例患者(81个病灶)中,病理学活检结果显示,28个TI-RADS 3级病灶中,良性23个(82.14%)、恶性5个(17.86%);32个TI-RADS 4级病灶中,良性5个(15.63%)、恶性27个(84.37%);21个TI-RADS 5级病灶中,良性0个(0)、恶性21个(100%)。TI-RADS分级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67%和82.14%。TI-RADS 3~5级病灶的纵横比边缘、边界、钙化、血管充盈、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I-RADS分级诊断甲状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在高频超声检查甲状腺中,应用TI-RADS分级对诊断甲状腺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