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练习呵字诀,有补益心气的作用,可以治疗心悸,还可以用于防治记忆力衰退、多汗、失眠多梦、心绞痛、口舌糜烂、舌强语謇等病症。众所周知,心是我们身体上最重要器官,生活中许多现象也经常凸显心的重要性,比如说某人积极上进,奋发努力,我们会说他"心气高",夸奖一个人聪明智慧,会说他有着一颗"七窍玲珑心",恋爱中的男女表达爱意会说对方"偷了自己的心",看电视剧会经常见到大臣向皇帝表态:"臣对陛下忠心耿耿。"在中医上也把他的作用比喻成有威权的皇帝,由此可见一斑。可是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2.
正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是药三分毒"的古训,朋友们也经常会开玩笑说"水可以乱喝,药可不能乱吃"。药物和疾病好比一对亲兄弟,总是同时在我们的生活中出没,虽然平时经常出现但是绝不讨喜。我们的一生多多少少要与疾病打交道,从寻常的感冒,到需要长久服药的慢性病,口服药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药物是人类长期与疾病对抗的过程中逐渐磨砺而成的武器,  相似文献   

3.
正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贾福军讲的那个故事:有个寺院的住持立下了一个特别的规矩,年底寺里的和尚都要对他说两个字。第一年,一位新和尚说"床硬",第二年,他又说"食劣",第三年,他没等住持开口就说"告辞"。住持望着新和尚的背影自言自语地说:"心中有魔,难成正果"。住持说的"魔",就是新和尚心中没完没了的抱怨。  相似文献   

4.
"医之成,悟也;方之精,变也"由李冀教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提出。他将"大医之道"的最高境界聚焦于"悟""变"二字。"方之精"在于"变","变"赋予了方剂鲜活的生命,"方之变"的依据,乃医者临证之悟。"悟乃医之至,变乃方之至",力倡"方无至方,方以效论"之说。该论文结合李冀教授临床医案,论述了其辨证施治时运用"悟变"理念的思维特点。  相似文献   

5.
(五) 修炼的另一层目的是"悟道".如何才能悟得"纯素之道"呢?《庄子》答道:"心斋"和"坐忘".如果说导引学中"动功"起源于导引按,那么"静功"的鼻祖就是"心斋"和"坐忘"了.庄子通过编造的孔子和他的优秀学生颜回之间的寓言,回答了什么是"坐忘".寓言的梗概大致是:颜回是位极勤劳的学问家,有一次向他的老师孔子讨教说:近来学生进步不快,可有什么好办法?孔子告诉弟子,先"持斋",然后修道.颜回说:我家境贫穷,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动过荤的了,是不是就算已经是"持斋"了呢.孔夫子说:我说的是心灵的斋戒——"心斋",而不是常人所持之斋戒.  相似文献   

6.
将生活化简     
曾庆鸿 《养生月刊》2013,34(9):840-841
问一位刚从初三数学"把关"教师退下来的年已花甲的老人,对人生有什么体会,他只说了五个字:"将生活化简!""化简",是一个数学术语,也是一种解题方法,我们从初中一年级就会。化简,就是将排列得很长很长的多项式(或分式),通过合并同类项、因式分解、分组、约分等种种艺术手法,把它简化成一个简单的式子,如"a+b",a,甚至可以是最简单的1或0,那时,心里的狂喜,简直难以形容。  相似文献   

7.
俞平伯是当代著名的红学专家,生于1900年,卒于1990年。他一生历经坎坷,最终以91岁高龄辞世,这得益于他非同寻常的人生态度和别样的"养生之道"。俞平伯先生写过一首《养生歌谣》:"愉快劳动精神好,足够休息保护脑。长期锻炼强身体,适当娱乐不烦恼。节制饮食慎起居,讲究卫生身体好。风烛残年成过去,精神百倍腾云霄。"这可以说是他对自己养生的总结。心态平和,随遇而安。1954年,俞平伯先生因"红学"研究文章遭到批判,到"文革"中,更是在劫难逃。但俞平伯先生不  相似文献   

8.
大刀王二狗     
王二狗是谁?说出来吓你一跳,他曾经是进入21世纪以来最有影响的风云人物。更确切地说,他是一名刀客,是一名有着传奇色彩的刀客。既然是一名刀客,就得有一把不同凡响的大刀。王二狗的这把大刀是有来历的,想当年王二狗拜一位武林高手为师学习"无影刀法",武林高手临终的时候想送给王二狗一样东西。可惜,一生穷困潦倒的师傅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于是王二狗他师傅就从床底下拿出了一个大  相似文献   

9.
国学是中华民族积淀几千年的文化瑰宝,古代圣贤那些被人们广为传播的名言警句,是他们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他们个人生活的体验,是献给后人的智慧的结晶。学习运用这些名言警句,可以使我们明智慧、辨正误、正言行、健身心,可以使我们成为爱的使者、善的布者、正的行者。我在阅读一些国学经典时,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古人的一些名言警句,往往概括成三个方面。正如老子所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这个数字,在中国文化里很重要,标志着一定的规模或分寸。三以下,不足;三以上,多了。到了"三",就应适可而止。人们常说"事不过三",也是这个意思。下面,根据我的理解,向读者推介古人的十个"三"。我的理解可能有不准确甚至错误之处,也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正>近来,不少朋友纷纷报忧、吐槽,有"一个喷嚏闪到腰"的,有一觉醒来扭到腰的,还有炒菜的时候伤到腰椎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运动量的减少,腰颈椎成了疾病高发区和易发地带。一位朋友到医院治疗,大夫认为他"应该动个手术",马上把他吓退了。运动医学认为,腰颈椎疾病多因为不健康的生活、工作习惯引发,等出现损伤时再治疗为时已晚,最好的办法是日常生活注意  相似文献   

11.
正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原文说的是用来治疗"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的。根据这句话,可以把主治分为两部分,一是"伤寒表不解",可以解表;二是"心下有水气",可以化饮。就是说,小青龙汤的适应证是有表证,同时有水饮。比较典型的表现就是,哮喘、咳嗽、过敏性鼻炎等等,通用的症状就是有"稀白痰"。病人常常说吐出来的痰,落地就成了清水了,这正是用小青龙汤的时候。然而,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  相似文献   

12.
正"渐老只谋欢,虽贫不要官。惟求造化力,试为驻春看。"(白居易《寄李相公》)江州、忠州、杭州,白居易做了几任地方官后,本来打算"只拟江湖上,吟哦过一生",但是,到了他51岁的那年,朝廷却以右庶子之职把他召还京城。离开外省,去作京官,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事情,白居易对这次改官还朝,却并不怎样热心,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未厌余杭",他和杭州有了深厚的  相似文献   

13.
正柳先生48岁了,虽然没受过高等教育,但这么多年也有些历练了,总是喜欢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是有名的"杠子头"——和谁都喜欢抬杠。有人朗读"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他偏说太阳不是红色的;太阳本来是圆球体,他偏说有的时候是椭圆形的,比如要落山的时候;有人说太阳光芒万丈,他偏说太阳有黑子运动……有人对他这些行为反感,说他长到现在也不成熟,肚子里没什么玩意,就是喜欢"抬杠"、"打横炮"而已。  相似文献   

14.
<正>提起江南名医叶天士,可以说是众人皆知。他自号香岩,人称半仙,有手到病除的本事,就连康熙皇帝也感激他治好了自己的搭背疮,赐给他一块御笔亲题"天下第一"的匾额。他一生治愈过不少奇疾怪症,所以在老百姓心中可谓是有口皆碑。  相似文献   

15.
张颖 《江苏中医药》2012,44(1):66-67
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声名赫赫的现实主义诗人,素有"诗圣"之称,他创作的诗歌被誉为"诗史",不仅在艺术上垂范后世,内容上也保留了很多唐代社会文化的第一手资料。他一生贫困,久病成医,不仅识药,还种药、卖药,积累了丰富的中药学知识。他将其融入自己的诗歌中,不仅展现其与草药的情缘、坎坷的生活历程,也促进了中医药学的传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闲诗品趣     
正我退休赋闲,成天空闲无事,忽对"闲"字发生了兴趣,尤其是古人那些咏闲诗,每每品读,闲趣无穷。人的生活离不开一个"闲"字。忙里偷闲的闲,闲情逸致的闲,闲云孤鹤的闲。牟融说"黄金难买一生闲",欧阳修说"无穷兴味闲中得"。当你事与心两闲之际,不妨学一回东坡居士: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品出个"闲"的滋味来。古人吟诗作赋,用上这个"闲"字,显得潇洒,显得美妙。"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说的是闲居;"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说的是闲读;"身闲始更知春乐,地广还同僻  相似文献   

17.
真爱生活     
修炼是为了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在修炼伊始,仍是困在三界中,缚在五行内。仍要受到阴阳五行的消长和生克制化。且不要以为修炼了气功,便可与众不同,便是一个神仙了,可以飘飘欲仙,应知非常道源于常道,这一对阴阳也没有脱离道的法则。因此,我们应时刻清醒地知道,我们还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凡人,一个与大家都一样的凡人,我们应该真爱生活。有的人一炼气功,便自以为成“神仙”了。他觉得他很清高,高人一等;他还以为自己悟到了佛法的根本,觉得没炼功的人是那么愚蠢,那么蒙昧。于是他便过起了“神仙般”的生活,一切饮食从淡,…  相似文献   

18.
正李大伯是我的邻居,今年已是88岁高龄了。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农业科研所工作,后来因故双眼失明。几十年来他虽生活在黑暗中,但一直很乐观,日子过得非常有质量。别看李大伯眼睛看不见,但耳朵和手就是他的另一双"眼睛",耳聪"目明",什么都能"看"得见。有一次,楼下有人叫卖卤水豆腐,大  相似文献   

19.
这天,看完于丹老师的《论语心得》,我似乎瞬间悟到了幸福的真谛:人的一生应该是善于发现幸福的一生。 我的生活很平常,但不平静,遇到过很多小挫折。但困难过后,我总能感受幸福的喜悦。[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正沈复《浮生六记》中说:"吾人须于不快乐之中寻一快乐之方法。……无论如何处境之中,可以不必郁郁,须从郁郁之中,生出希望和快乐之精神。"沈复有一位同乡,已活了一百多岁,沈复问他长寿的方法,那老人说:"余乡村人,无所知,但一生只是喜欢,从不知忧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