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提高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早期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因乳头溢液及疼痛就诊而临床触诊阴性、超声及钼靶 X 线检查未见明确病灶的8例患者,经手术证实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术前 MRI 图像———T2 WI 脂肪抑制(T2 WI-SPAIR)、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最大密度投影(MIP),并与术后病理对照,总结其早期病变的形态、分布、信号特点以及内部强化特征。结果8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病变隐匿,MRI 表现分为3类:(1)隐匿型导管内乳头状瘤,仅见大导管扩张、未见明确实性结节3例(占37.5%);(2)条形扩张导管内见实性微小结节型3例(占37.5%);(3)沿乳腺末梢导管散在分布类圆形小结节型2例(占25%),结节最大径约0.4~1.0 cm,平均0.7 cm。导管内乳头状瘤早期表现多为隐匿型及条形扩张导管内实性微小结节型,占75%。病灶 T2 WI-SPAIR 以等信号、等/高混杂信号为主,呈导管样强化,ADC 值及动态增强 TIC 表现多样性,其诊断需结合形态学及伴随征象。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早期病变隐匿,MRI 可以敏感检出并定位,并对病灶的形态及功能成像具有优势,可为临床确诊及早期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MRI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MRI表现,包括形态学、平扫信号、动态增强TIC形态、DWI信号及ADC值特点。结果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MRI表现分为三类:1囊状扩张的导管内见实性结节;2实性结节肿块型(伴或不伴邻近导管扩张);3隐匿性乳头状瘤,既仅见扩张的导管,未见明确实性结节。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与ADC值表现多样,其诊断需结合形态学。结论 MRI对病灶形态及功能成像具有优势,可为临床确诊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在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DB-MRI)上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并经病理证实的4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探讨其MRI特征及诊断价值。结果:40例中39例显示强化(占97.5%),其中36例表现为结节样强化,3例为条状强化;1例仅见导管扩张(占2.5%),未见明显强化病灶。主要MRI表现可归纳为5种:边缘光滑结节型(55%,22/40)、边缘不光滑结节型(25%,10/40)、囊内结节型(10%,4/40)、条状强化型(7.5%,3/40)和无强化型(2.5%,1/40)。结论:乳腺专用磁共振成像可以很好地显示及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相似文献   

4.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诊断声像图特征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治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65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进行术前超声检查,将导管内乳头状瘤声像图进行分类,计算超声的检出率。结果: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声像图分成6类,超声对肿瘤的检出率为69%。结论:超声可以依据声像图特征诊断部分类型的导管内乳头状瘤,弥补乳管镜的不足,辅助指导手术方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乳头状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分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根据手术结果将术前超声有无局灶性病灶及局灶性病灶的超声表现进行分型,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手术证实74例有87个病灶,其中9例彩超检查无阳性发现,33例为囊实性混合性回声灶,21例为单纯导管扩张,11例表现为实性结节;21个病灶内检出彩色血流信号。结论提高对典型和不典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超声表现的认识,掌握检查技巧,有利于提高显示率,更好地服务临床。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乳腺导管内癌的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系统(ABVS)的超声图像特征及利用乳腺影像报告数据系统-超声版(BI-RADS-US)进行最终评估,探讨超声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0年9月~2011年10月间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8例乳腺导管内癌的ABVS声像图特征,并依照BI-RADS-US进行最终评估。结果据乳腺导管内癌的ABVS声像图特征,可分为5大类:①导管扩张填充型;②团块型;③无占位的单纯钙化点型;④结构紊乱型;⑤囊实性混合回声型。利用BI-RADS-US评估乳腺导管内癌,得到诊断符合率为96.4%。结论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系统结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在乳腺导管内癌的诊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郑研  郑红  梅华 《航空航天医药》2012,23(7):780-781
目的:探索乳腺超声检查在妇女健康体检中发现乳腺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 000例成年妇女乳腺彩超体检结果.结果:3 000例受检女性中,1 251例经超声检出有乳腺疾病,检出率达41.7%,其中超声诊断乳腺囊肿695例(23.2%),乳腺增生结节365例(12.2%),纤维腺瘤123例(4.1%),局部导管扩张58例(1.9%),导管内乳头状瘤4例(0.1%),乳腺癌6例(0.2%).结论:乳腺超声作为妇女乳腺健康体检的一种常规检查,能对乳腺占位性疾病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囊内乳头状癌的高频声像图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囊内乳头状癌资料,超声观察病灶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以及病灶内及周围血流情况。结果:乳腺囊内乳头状癌声像图表现为边界清楚,囊壁上乳头状突起,形态不规则,基底部较宽,可有厚分隔,后方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显示囊内实质结节内血流较丰富或边缘血流等特征。结论:乳腺囊内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有助于乳腺囊内乳头状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导管造影表现特征,探讨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对导管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4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均行普通钼靶平片及导管造影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X线影像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做对比。结果钼靶平片发现结节1例,1例实性肿块,其余38例正常。行乳腺导管造影后,充盈缺损38例,其中32例为类圆形、杯口样充盈缺损,6例不规则形充盈缺损。38例中,单发肿瘤者32例,多发者6例。2例导管显示正常。28例病灶近端导管扩张。导管造影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做比较,准确诊断37例,符合率92.5%(37/40);误诊1例,漏诊2例。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对导管内乳头状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了定位、定性的诊断与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溢液性乳腺疾病的乳腺导管造影表现及病理基础,以提高其X线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溢液性乳腺疾病患者的导管造影及病理资料。结果:共有226支导管造影成功。无明显异常呈阴性表现者占7.5%(17/226);肿瘤性疾病占26.5%(60/226),包括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癌,其中以导管内乳头状瘤多见(22.0%);非肿瘤性疾病占59.7%(135/226),包括导管扩张、炎症及乳腺囊性增生,其中以炎症最多见(39.4%,89/226)。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对溢液性乳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分析129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MRI影像特征,提高对该病的MRI影像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4年6月本院行乳腺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9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术前MRI影像表现,包括形态学特征、动态增强表现及BI-RADS 分类评估。结果:129例确诊病例中,MRI发现有异常强化病变113例,表现为结节肿块型强化病灶86例(66.67%);非肿块强化病灶27例(20.93%);导管扩张不伴异常强化11例(8.52%);另外有5例MRI为阴性。113例强化病变动态增强表现为上升型强化27例(20.93%),平台型强化41例(31.78%),流出型强化45例(34.88%)。MRI评估BI-RADS 1~3类108例,BI-RADS 4类21例。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术前MR检查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和定位,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BI-RADS MRI评估分类有部分高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超声检查乳腺小结节(最大直径≤1.5cm)的各种声像图特征,与病理诊断对照分析,来探讨乳腺小结节的超声诊断评价。方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64例患者382个乳腺小结节,患者要求定性诊断和切除,自愿选择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切除,送病理检查。结果 382个乳腺小结节术后病理诊断乳腺纤维瘤221个,导管乳头状瘤23个,乳腺纤维腺病76个,乳腺增生38个,纤维瘤样增生18个,乳汁淤积症3个,脂膜炎1个,乳腺癌2个。结论对于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隐匿性结节和小结节的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是首选方法之一,有助于鉴别乳腺小结节良恶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 2 0MHz超高频超声在乳腺小病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用一般高频超声及 2 0MHz超高频超声对 3 0例乳腺病灶进行观察 ,二者相互结合、相互弥补 ,对乳腺病灶作出诊断。结果 :3 0例乳腺病灶包括乳腺癌 5例 ,纤维腺瘤 10例 ,乳腺小囊肿 3例 ,炎性包块 3例 ,瘤样增生 4例 ,导管内乳头状瘤 4例 ,脂肪瘤 1例 ,超声诊断符合率 87%。结论 :2 0MHz超高频超声对乳腺小病灶的诊断有独特的优越性 ,对鉴别其囊实性、良恶性及病灶定位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表现及其应用价值。我们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1名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平扫及增强MRI表现。其中14名患者行钼靶X线检查,5例行乳腺导管造影检查。结果发现单发导管内乳头状瘤18例,多发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除外单发型导管内乳头状瘤中的3例的MRI结果显示阴性外,其余病灶在MRI呈两种表现:一种是呈囊状扩张的导管内可见实性肿块,肿块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灶,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灶;增强扫描肿瘤常见均匀强化。另一种的MRI形态学与血流动力学特点多样,部分与恶性肿瘤难以区分。导管内乳头状瘤的MRI表现与某些乳腺恶性肿瘤有类似和重叠之处,但也具有一定特征性;MRI能较准确地发现与定位病灶,对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乳腺囊性肿块病变超声及钼靶表现并与病理对照,为临床提出进一步处理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囊性病变患者112例,共135个病灶。根据病灶内部囊性、实性成分比例和分布特点将其分为5型,计算每一类型恶性病灶阳性预测值,对这些病灶的良恶性行超声及X线摄影技术BI-RADS分级,分析相关性。结果超声分型中Ⅰ型39个(28.9%),Ⅱ型46个(34.1%),Ⅲ型13个(9.6%),Ⅳ型14个(10.4%),Ⅴ型23个(17.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2.2%、30.8%、50.0%和56.5%,且各类型间阳性预测值有显著性差异,P=0.000,Ⅲ、Ⅳ、Ⅴ型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Ⅰ型和Ⅱ型。超声和X线摄影技术BI-RADS分级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超声与X线摄影技术BI-AIDS分级在诊断乳腺囊性病变中存在差异,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符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乳腺导管造影和乳管内视镜检查,进一步提高乳腺导管系统疾病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乳腺导管系统疾病患者的乳腺导管造影与内视镜检资料。结果肿瘤样疾病占14%,包括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状瘤病和导管内癌,以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头状瘤病多见,占12%。非肿瘤性疾病占71%,包括导管扩张症、导管扩张并慢性炎症、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囊肿、乳腺小叶增生、乳腺囊性增生,以导管扩张症多见,占42%。结论乳腺导管造影与乳管内视镜对导管系统疾病的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肺吸虫肝脏病灶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 选取在确诊的24例肝肺吸虫病患者的肝脏病灶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患者中肝脏病灶40个,包括肝实质内病灶37个(92.50%),肝包膜外侧病灶2个(5.00%),门静脉左支病灶1个(2.50%)。病灶紧贴肝包膜18个(45.00%),病灶距离肝包膜0.5~1.0 cm 9个(22.50%),病灶距离肝包膜1.0~2.0 cm 10个(25.00%),病灶距肝包膜超过2.0 cm 2个(5.00%),门静脉左支病灶1个(2.50%)。超声声像图表现分为I~Ⅵ型:隧道征(I型)6个;结节样低回声(Ⅱ型)10个;外形奇异的低回声病灶(Ⅲ型)15个;高回声病灶(Ⅳ型)6个;肝脏包膜外病灶(Ⅴ型)2个;门静脉左支病灶(Ⅵ型)1个。结论 肝肺吸虫患者的肝脏病灶多位于浅层肝实质内或紧贴肝包膜,病灶形态各异,可呈低回声或高回声,病灶内隧道征为其典型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类型和腺体类型与导管疾病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对194例221个溢液乳孔行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分析其征象,对导管与腺体进行分型并与导管疾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少分级型172支,其中A型129支(58.4%),B型43支(19.5%);多分级型49支(22.2%)。致密型乳腺18例、斑点型乳腺21例、分叶型乳腺120例和退化型乳腺3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96支(43.4%)、导管扩张症87(39.4%)支,其它38支(17.2%)。结论:少分级之A型导管主要分布于分叶型腺体中,B型导管主要分布于退化型腺体中,以乳头状瘤多见。多分级型导管主要分布于致密型腺体中,以导管扩张症多见。  相似文献   

19.
乳导管内视镜检查309例临床影像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价乳导管内视镜对乳腺导管内疾患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9例乳头溢液患者纤维乳导管内视镜检查的临床影像资料。结果309例乳头溢液患者中单侧乳头溢液者290例(93.85%),双乳发生溢液者19例(6.15%)。其中乳导管扩张并炎症208侧(63.41%),闭塞性乳导管炎6侧(1.83%),乳导管积乳并炎症2侧(0.61%),单发导管内乳头状瘤70侧(21.34%),多发导管内乳头状瘤23侧(7.02%),乳导管内癌5侧(1.52%),不能除外乳导管内肿瘤或需随访观察14侧(4.27%)。所有导管内单发或多发乳头状瘤、乳导管内癌病例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结论乳导管纤维内视镜对乳导管内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对于导管内可疑乳癌可在导管镜指引下行病灶活检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血性乳头溢液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36例血性乳头溢液患者术前进行检查,并将超声诊断与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对比。结果:本组136例中,导管内乳头状瘤80例(58.82%),乳腺癌34例(25%),导管扩张15例(11.03%),乳腺囊性增生5例(3.68%),炎症2例(1.47%)。经与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对比,超声诊断符合率达85.29%(116/136)。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血性乳头溢液患者病变的定位及定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