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平滑肌瘤的CT及MRI表现。资料与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位于颅内鞍旁的血管平滑肌瘤的CT及MRI表现。2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1例行MRI动态增强,1例行CT平扫。结果 2例均位于右侧鞍旁。例1行CT平扫示中颅窝鞍旁类圆形稍高密度肿块,密度均匀,周围未见水肿,MRI平扫T1WI呈低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高信号,内可见条状低信号。病灶周围见薄层环状水肿带,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均匀强化,局部可见脑膜尾征;例2 MRI平扫示鞍旁卵圆形肿块,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右三叉神经受压,增强扫描早期示病灶中心斑片状强化,增强晚期示病灶逐渐从中心向周边强化。结论动态增强扫描呈中心性渐进性强化可能为颅内血管平滑肌瘤特征性表现,有助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内血管平滑肌瘤的CT及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位于颅内鞍旁的血管平滑肌瘤的CT及MRI表现.2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1例行MRI动态增强,1例行CT平扫.结果 2例均位于右侧鞍旁.例1行CT平扫示中颅窝鞍旁类圆形稍高密度肿块,密度均匀,周围未见水肿,MRI平扫T1WI呈低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高信号,内可见条状低信号.病灶周围见薄层环状水肿带,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均匀强化,局部可见脑膜尾征;例2 MRI平扫示鞍旁卵圆形肿块,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右三叉神经受压,增强扫描早期示病灶中心斑片状强化,增强晚期示病灶逐渐从中心向周边强化.结论 动态增强扫描呈中心性渐进性强化可能为颅内血管平滑肌瘤特征性表现,有助于其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AWE)的MRI表现及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AWE患者的MRI资料,分析其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的特征,辅以研究其DWI图像。结果 9例AWE患者中,7例单发,2例多发,9例患者共发现11处病灶;2例患者的病灶位于皮下脂肪组织内,6例患者的病灶位于腹直肌内,1例患者的病灶同时侵及皮下脂肪组织及腹直肌;实质型3例、囊肿型1例、囊实混合型5例。与周围肌肉组织相比,MRI平扫表现实质型,T_1WI呈等信号或等低信号,T_2WI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低混杂信号,DWI呈略高信号;囊肿型T_1WI呈以高信号为主的高低混杂信号,T_2WI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囊实混合型T_1WI呈等信号,其内混杂点状高信号,T_2WI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低混杂信号,D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实质型明显强化;囊肿型未见明显强化;囊实混合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AWE病灶的平均ADC值为1.29×10~(-3)/mm~2/s。结论MRI表现结合病史能对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作出明确诊断,在其定性、定位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中枢神经细胞瘤(CNC)的影像学特征,并与病理组织学比较,探讨其影像表现的病理基础,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NC的MRI征象及病理资料。12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2例CNC均位于透明隔孟氏孔区,均呈长椭圆形,边缘可见分叶。MRI平扫表现:12例均呈囊实性,内部及边缘多发囊变,边缘皆可见条索状结构,肿瘤外观呈丝瓜瓤状;12例肿瘤囊性部分呈T_1WI低、T_2WI高、FLAIR低信号;12例实性部分及囊间隔、瘤周条索状结构T_1WI、T_2WI、FLAIR均呈等信号,DWI均呈高信号,肿瘤内部均见点、条状T_1WI、T_2WI低信号血管流空影;12例周围脑组织水肿程度低,邻近脑组织呈受压改变,均引起不同程度脑积水。MRI增强扫描表现:12例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内部可见条形更高强化信号,囊性成分不强化。病理表现:肿瘤细胞呈大小一致排列,核周可见空晕,瘤细胞周围见分支状毛细血管、纤维组织分隔及无核神经元纤维基质岛,伴微血管增生。免疫组化示NSE(+)、Syn(+)12例;GFAP(+)8例;S-100(+)7例。结论:透明隔孟氏孔区的囊实性肿块呈多发囊变、边缘条索状结构、无瘤周水肿、内部伴血管流空影,以及MRI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提示CNC的诊断,对比其病理特点,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左侧胸壁胸小肌下冬眠瘤一例。患者,男,61岁。CT表现为左侧胸壁胸小肌下椭圆形低密度为主的软组织肿块,与皮下脂肪接近但不完全相同,CT值约-50HU,内部可见线样、曲线样分隔。MRI平扫表现为轴面T2WI见左侧胸壁胸小肌下水滴状高信号,略低于皮下脂肪信号,其内可见网状线状低信号,轴面T2WI脂肪抑制见该病灶信号明显减低,其内可见网状线状高信号,冠状面T2WI见该病灶信号呈半球状,轴面T1WI脂肪抑制可见该病灶信号低于皮下脂肪信号,其内可见网状线状低信号,DWI未见信号增高。病理诊断:(左侧胸壁肿物)冬眠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会厌谷囊肿的MRI表现以及相关的病理学基础,以提高其术前MRI诊断准确性。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会厌谷囊肿10例,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及相关病理学基础。10例均行MRI平扫与增强扫描,平扫序列包括T_1WI、T_2WI、DWI,增强后T_1WI多方位扫描。结果 10例病灶均位于会厌谷,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边缘光整,信号均匀,T_1WI低信号,T_2WI高信号,DWI未受限,钆对比剂无增强。大体标本示部分囊肿组织有包膜边界清楚,内容物呈透明浆液性液体。镜下病理为复层扁平上皮,符合部分囊壁样生长,囊壁组织增生,可见少许纤维组织,上皮下小血管增生扩张。结论 MRI对会厌谷囊肿定位准确,与周围软组织分界较清晰,能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性,为术前评估、准备提供可靠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脉络丛黄色肉芽肿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诊断为脉络丛黄色肉芽肿患者的MRI形态及信号表现特征。结果 23例脉络丛黄色肉芽肿均位于侧脑室三角区,双侧发病。MRI表现为病灶边界清晰,T_1WI均呈低信号,T_2WI均呈高信号,DWI均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增强检查病灶边缘可见轻度或中度强化,中心均无强化。结论脉络丛黄色肉芽肿主要见于中老年人,常位于侧脑室三角区,多为双侧发病。DWI病灶多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DWI对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27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MRI资料,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23例中多形性腺瘤9例,腺淋巴瘤8例(12个病灶),囊性淋巴管瘤3例,血管瘤、基底细胞腺瘤和脂肪瘤各1例。肿瘤大部分形态较规则,与正常腮腺组织分界清;9例多形性腺瘤中7例位于腮腺浅叶,2例位于深叶;于T_1WI上呈等信号,T_2WI上呈高信号,增强后有较明显强化。8例腺淋巴瘤在T_1WI上呈稍低信号,T_2WI上呈等低信号,增强后轻度强化。3例囊性淋巴管瘤均呈多房囊性病灶,形态不规则。1例血管瘤信号不均匀,呈明显长T_1、长T_2信号,静脉注射Gd-DTPA后病变强化明显,并可见异常增粗的血管结构。1例基底细胞腺瘤,来源于腮腺深叶,T_1WI呈欠均匀等低信号,T_2WI呈明显不均匀高信号,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1例脂肪瘤在T_1WI及T_2WI上均表现为明显高信号。本组病例MRI定位和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7%和82.6%。结论:腮腺良性肿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RI在腮腺良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颅内绿色瘤(chloroma)的MRI影像表现及病理资料,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6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例颅内绿色瘤患者的MRI影像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男,48岁,颅内原发病灶,肿瘤位于左侧额顶叶,呈类圆形,大小4.3cm×4.7cm,T_1WI呈等信号,T_2WI呈稍高信号,DWI呈高信号,占位效应及周围水肿明显,肿瘤内见小片坏死,增强后肿瘤明显强化,坏死及水肿未见强化,肿瘤边界清晰,可见完整包膜。病理证实为髓细胞肉瘤,免疫组化显示MPO(+)。例2,男,46岁,继发于白血病,肿瘤位于右侧额叶,呈不规则形,大小2.6cm×2.5cm。呈稍长T_1长T_2信号,DWI呈稍高信号,病灶分界不清伴周围水肿,增强后肿瘤不均匀强化,可见尖角样强化。显微镜下见淋巴细胞弥漫性分布,三系细胞增生受抑,免疫组化显示Ki-67(+,约10%)、MPO(-)。结论颅内绿色瘤的MRI表现虽具有一定特征性,但定性较困难,最终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病史及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混合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表现及诊断要点。方法 1例因偶然发现肝脏结节性占位病变的60岁老年女性病人进行了肝脏MRI平扫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经外科手术切除肝脏病变后,病理诊断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回顾性分析病人的临床资料、MRI表现及病理所见,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MRI检查见肝Ⅷ段一类圆形异常信号影,大小2.0 cm×1.7 cm,边界清楚。病灶在化学位移双回波T_1WI同相位影像呈稍低信号,同层面反相位影像病灶信号强度不均匀减低,快速反转快速自旋回波(FRFSE)脂肪抑制T_2WI呈不均匀高信号,DWI呈稍高信号。静脉注射Gd-EOB-DTPA后动态增强扫描时,病灶在动脉早期因明显不均匀强化呈显著高信号,其内下方见一条迂曲增粗的异常血管连接门静脉分支;在动脉晚期和门静脉期,病灶信号强度略低于周围的肝实质;在平衡期及延迟期,病灶呈不均匀低信号;在20 min及50 min肝胆期,病灶呈明显的低信号。结论混合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Gd-EOB-DTPA增强MRI表现与富血供肝细胞癌有一定重叠,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资料、超声检查及平扫MRI信号特点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滑膜肉瘤的CT和MRI特征及相关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滑膜肉瘤患者资料,其中行CT平扫5例,增强2例;行MRI平扫18例,增强13例;3例行DWI检查。结果病灶多邻近下肢大关节,表现为深部组织内团块状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CT表现病灶呈等或稍低密度5例,其内密度不均匀,2例伴条状钙化,均位于病灶边缘。MRI 18例患者T_1WI呈等或稍低信号;7例T_2WI呈均匀高信号,11例呈混杂高信号,其中8例可见低信号分隔,10例见"三重信号征",4例见"鹅卵石征",2例见"液-液平面";增强扫描,9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4例呈均匀强化;3例病灶在DWI呈明显高信号。光镜下双向分化型8例,单相纤维型9例,低分化型4例。结论滑膜肉瘤的CT与MRI表现具有特征性,综合分析有助于术前诊断,最终确诊依赖病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颅内不典型血管母细胞瘤(HB)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1例颅内不典型HB的临床及MRI资料,分析病变的部位、数目、形态、大小、信号特点、瘤周水肿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果:21例中,单发18例,病灶均位于幕下;多发3例11个病灶,幕下9个,幕上2个。29个病灶中,实性肿块型21个,单纯囊肿型5个,大囊小结节型3个。实性肿块型HB的T_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_2WI及FLAIR呈等稍高或混杂信号,DWI呈等低或混杂信号;部分瘤内及瘤周见多发异常血管影(9/21);瘤周多为中重度水肿(12/21);11个病灶与脑膜关系密切;增强扫描病灶呈均匀(8/21)或不均匀(13/21)明显强化。5个单纯囊肿型T_1WI呈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FLAIR呈低信号,信号均匀,增强扫描囊壁及囊内均未强化。结论:颅内不典型HB具有一定的MRI特征,结合发病部位及年龄,可提高该病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瘤型脑膜瘤其MRI影像表现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对9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血管瘤型脑膜瘤其常规MRI表现、DWI、ADC值及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9例血管瘤型脑膜瘤中发生于大脑凸面5例,蝶骨嵴1例,大脑镰旁3例。7例肿瘤T_1WI呈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2例肿瘤T_1WI、T_2WI均呈等信号。7例肿瘤示血管流空征象,6例肿瘤周围可见明显水肿,2例伴有肿瘤内部囊变坏死,7例肿瘤T_1WI增强序列呈明显强化,9例肿瘤DWI均呈等或稍高信号。肿瘤平均ADC值(1.29×10~(-3)mm~2/s)大于对侧正常脑实质(0.89×10~(-3)mm~2/s)(t=8.32,P0.01)。病理学检查所有肿瘤内均示大量微血管结构,肿瘤波形蛋白染色均呈阳性或弱阳性,上皮膜抗原阳性。结论血管瘤型脑膜瘤具有特征性病理结构及MRI表现,常规MRI、DWI及ADC值联合分析能够对此肿瘤的正确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幕下多发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MRI特征,提高对幕下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幕下多发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及相关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结果 6例患者全部多发,共25个病灶,位于右侧小脑半球者10个,左侧7个,位于延髓背侧2个,桥小脑角1个,紧贴小脑幕4个,小脑蚓部1个。MRI 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或稍高信号,FLAIR序列呈等或稍高信号,SWI序列1个病灶周边见低信号含铁血黄素环。瘤内及周边可见迂曲血管,较大肿块瘤内及周边可见多发血管流空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呈均匀明显强化。10个病灶与邻近脑膜关系密切。结论幕下多发实质型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RI多序列联合应用对原发性脑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原发性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18例患者均行MRI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增强T1WI、DWI、MRS、SWI、DTI。分析并比较不同序列中病灶的表现及信号特征,探讨其在脑淋巴瘤诊断中的作用。结果单发12例,多发6例。共检出病灶29个,其中幕上25个,幕下4个。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_2WI呈稍高或等信号。所有病灶强化明显,较均匀一致强化26个,中心坏死3个。瘤体实质区DWI示为高或稍高信号,ADC灰阶图信号与DWI图相反。MRS示Cho峰升高,Cr峰轻度降低,NAA峰降低,出现高耸Lip峰或反向Lip峰。SWI示瘤体内可见微量出血,未见明显显影血管,周围可见受压移位血管。DTI示瘤体实质区的FA值减低,DTT示瘤体区纤维束显著减少。结论 MRI多个检查序列的联合应用可以对原发性脑淋巴瘤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儿童颈肩部淋巴管瘤的MRI影像表现,以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2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淋巴管瘤MRI数据纳入回顾性研究,分析病灶的部位、结构形态与边缘、信号特征以及增强表现等.结果:病灶全部位于组织间隙内,其中80.8%位于肌间隙内,其余位于皮下间隙.病变由多个囊性结构构成,可以分为单囊为主型(55%)和多囊型(45%),25例病灶内有分割,88.5%的病灶形态不规则.87%的病灶T_1WI呈等低信号且不均匀,全部病灶在T_2WI呈高信号,多囊者各囊内信号可不同.增强后半数有分隔强化.结论:儿童颈肩部淋巴管瘤典型MRI表现是位于组织间隙内的、不规则的多囊性病灶,呈长T_1长T_2信号,常有分隔,分隔可强化或不强化,不同的囊内信号可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门部神经鞘瘤的CT、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肝门部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CT、MRI资料,其中2例行CT、MRI检查,3例行CT检查,1例行MRI检查,分析其CT、MRI表现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肝门部神经鞘瘤的MRI表现:T_1WI序列表现为低或等信号,T_2WI序列为等、高信号.CT表现:CT平扫表现为等密度或稍低密度、边界清晰的肿块,其内可见散在小片状低密度坏死区.CT、MRI增强呈延迟强化或不均匀强化.CT、MRI可见病灶周围有完整包膜,边界清晰.病理以瘤细胞呈梭形、外见完整纤维包膜为特征,免疫组织化学S-100、NSE、Vimentin阳性.结论 肝门部神经鞘瘤具有特征性CT、MRI表现,CT、MRI对肝门部神经鞘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皮肌炎的MRI表现及不同MRI成像序列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2例皮肌炎在不同MRI成像序列上的MRI表现,成像序列包括:SE T1WI、FSE T2WI、S11R、DWI与增强SE T1WI抑脂序列。结果:12例中,幼年性皮肌炎10例,3例表现为多发性肌炎,5例表现为多发性肌炎、肌筋膜炎,2例表现为肌筋膜炎、皮下结缔组织炎并钙质沉着和表皮损害。成人皮肌炎2例,表现为多发性肌炎、肌筋膜炎、皮下结缔组织炎。肌炎、肌筋膜炎、皮下结缔组织炎在,T1WI上呈等或低信号,T2WI、STIR、DWI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可见点、片状轻至中度强化,软组织钙质沉着在所有序列上均呈结节状低信号。STIR与DWI序列对显示组织炎性病变最为敏感,病变区域ADC值与正常肌肉组织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MRI能反映皮肌炎不同病变阶段的各种异常病理改变及其动态变化,STIR与DWI对显示组织炎性病变优于其他成像序列,横断面扫描对显示病变位置及分布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MRI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SPTP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28例中,12例病变位于胰头部,6例位于胰体部,10例位于胰尾部。肿块呈类圆形16例,分叶状12例。12例病灶内可见钙化。25例肿块最大径30 mm,3例≤30 mm。实性成分为主8例,囊实性为主15例,囊性为主5例。实性肿块CT表现为等或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呈轻中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肿块呈渐进性持续强化;MRI表现T_1WI均呈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26例。囊性部分CT平扫为低密度,增强扫描各期病灶未见明显强化;MRI表现为T_1WI呈低信号,T_2WI呈高信号。23例肿块周围包膜完整,5例包膜不完整;MRI表现为T_1WI和T_2WI呈低信号,增强扫描可见强化。结论:SPTP多见于年轻女性,具有特征性的CT和MRI表现,CT与MRI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常规MRI联合DWI在早产新生儿脑损伤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总结临床、影像资料完整的早产新生儿脑损伤病例44例,全部病例均进行常规MR和DWI联合扫描,获得T_1WI、T_2WI及DWI图像,DWI采用回波平面成像超高速成像方法。结果本组44例早产新生儿中16例常规MRI显示脑室周围斑点状短T_1信号、等T_2信号,DWI上述病灶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 16例常规MRI表现为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弥漫片状短T_1信号、等T_2信号,DWI上述病灶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并有8例在DWI同时显示胼胝体膝部、压部区域灶状或弥漫性高信号; 8例常规MRI未见明显异常信号,但在DWI显示侧脑室旁及深部白质灶状或斑片状异常高信号; 4例临床有围生期窒息史患儿,常规MRI及DWI均未见异常信号。结论 DWI成像检查对早产新生儿脑损伤具有较高敏感性,常规MRI检查与DWI序列结合可以比较全面反映早产新生儿脑损伤的病灶范围和演变过程,提高其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