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方法[1]。但肝移植手术创伤大,目前大部分肝移植中心仍在移植术后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以便早期发现腹腔出血及胆瘘等并发症,并认为腹腔引流管至关重要[2]。随着肝脏移植技术的成熟,手 相似文献
2.
对于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的病人,在护理上要求十分严格,因为引流管的作用往往决定着手术的成败。一、了解放置引流管的位置和用途在腹腔引流管的使用问题上,目前尚有争议。一种意见认为它是感染的根源,而另一种意见认为它对于加速创伤愈合十分必要。不管如何,当病人做完腹部手术回到病 相似文献
3.
腹部引流是消化道外科手术后防治消化道漏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尽管很少研究证实腹部引流的必要性,但腹部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已沿用多年[1].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手术器械的改进特别是围手术期止血措施的改善,近年来国内外不少研究对肝脏切除术后是否需放置引流管提出了质疑[2-3].我科2010年2月~2012年2月对210例肝癌切除术后患者是否放置引流管进行了观察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腹部手术结束病人回到病房,护士发现放置腹腔引流管时,首先要查看病历,其目的是排脓液,防止感染。根据引流管留置的理由区别其观察护理的重点,刚刚手术后要开放,以自然液压使其流出,测定每日的流量,观察其颜色,如腹部引流物较多应高度重视,加强护理,用胶布将其引流管固定于腹壁皮肤,防止受牵拉而脱落,如引流管种类较多应标明各管的名称,每日更换引流管,并经常检查管道是否通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卵巢癌病人术后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方法]62例卵巢癌病人术后均留置腹腔引流管,同时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保持引流管无菌、准确记录引流液、加强夹管护理、引流管标志化管理、拔管护理等。[结果]无不良事件发生,有效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杜绝了非计划拔管。[结论]加强卵巢癌病人术后腹腔引流管的护理,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肝移植术后腹腔和胆道T型引流管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腹腔和胆道T型引流管的护理重要性。方法总结我科1999年7月~2005年10月实施的186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毕常规右侧肝上、肝下和左侧肝下各放置腹腔引流管引流。放置胆道T型管引流126例。结果术后未发生腹腔引流管和胆道T型管脱出现象,术后定期顺利拔出腹腔引流管140例,腹腔引流管堵塞更换20例,延迟拔管26例。胆道T型管术后6个月拔管66例,6~12个月拔管48例,12个月后拔管12例。结论加强肝移植术后腹腔引流管和胆道T型引流管的护理是早期发现肝移植术后腹腔出血、感染并发症和移植肝功能异常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术后不放置引流管的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112例不放置引流甲状腺手术病人手术前后护理的体会,术前护理除各项常规护理外,重点做好基础代谢率的测定、手术体位的准备,强调术前口服碘的注意事项,术后的护理重点主要是术后正确的体位,喉上、喉返神经损伤的观察和护理,甲状腺危象的观察和护理。 相似文献
8.
9.
王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1988,(11)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情严重,死亡率很高,多主张手术治疗,以清除部分坏死组织,并多处放置引流管,充分引流,减少由于胰液外溢而引起对机体的损害。我院自1985年以来,对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作手术治疗8例,对其术后引流管道护理,有以下几点体会。临床资料 1.年龄:30~40岁1例,41~50岁4例,51~60岁1例。 2.性别:男2例,女4例。 相似文献
10.
11.
12.
1992年3月至1996年1月,我院妇科对a期以后的卵巢癌患者进行卵巢癌细胞减灭术。该疗法即尽一切可能切除原发灶及所能见到的盆腹腔转移瘤。82例患者术后均放置腹腔引流管。加强这些引流管的护理非常重要,对预防术后并发症和协助腹腔化疗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腹腔引流的目的及我们在引流管的护理方面的经验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82例患者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17岁,平均年龄49岁。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切片及术后病理报告均证实为卵巢恶性肿瘤,其中术后复发又行二次手术者5例。1.2 术中根据卵巢癌盆腔或腹腔内转移的程度和手术范围分别放置… 相似文献
13.
李茜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4,5(5):132-132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常可并发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出血.不易自止,病死率较高。临床上在积极采用非手术疗法止血后.常选择适当时期手术防止再出血;而对于非手术疗法止血失败,亦选择急诊手术止血。有时对于无出血史而经内镜证实曲张静脉较重.易于出血时,也作预防性手术,防止出血.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大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式。由于手术创伤较大,尤其是肝硬化Child B级和Child C级患者,易有诸如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对该类患者,为防止上述并发症.常需放置腹腔引流管.可以起到观察病情的作用.预防或治疗由于积液而对机体造成的生物学损害.有助于术后顺利恢复。但因引流不当招致严重的甚至致命的并发症亦不乏其例。本文就腹腔引流管的护理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4.
15.
王春营 《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8,7(10)
颅脑术后通常要放置引流管,目的为预防出血及血肿的发生,对各种疾病引起的颅内压增高起调节及减压作用,使颅内压增高症状得以缓解。引流的成败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与预后效果,所以引流管的护理及管理是引流成功的关键环节,引流管的护理是ICU护士必须掌握的专科技术之一。现将颅脑术后引流管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总结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方法,避免引流管护理不当导致的并发症;预防出血,调节和监控颅内压。术后密切的观察,准确有效的引流管护理是开颅术后顺利引流的关键,为降低致残率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胸膜腔负压是维持肺气体交换的重要条件,开胸手术后,由于气体进入胸膜腔,肺因其本身的弹性回缩而塌陷,再加上手术创伤造成胸膜腔内渗血、渗液。因此开胸手术后均需在胸腔内放置引流管以排出积气和积液,重建胸膜腔负压,使肺复张,平衡两侧胸内压边,预防纵隔移位,缩小或消灭胸膜残腔,以使病人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术后康复。因此,开胸术后加强胸腔引流管的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放置引流管道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术后置管患者48例.按随机数表平均分成两组,取前2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余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实验组选用整体护理.选取术后引流总量、置管时间、术后并发症作为评价指标,对两组间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可以显著降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不良情况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肛门部位血管丰富,痔瘘手术患者术后极易发生弥漫性渗血、继发性出血(痔核结扎线滑脱或结扎过紧将核蒂部血管勒破等因素),加之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很易导致血液倒流到直肠或结肠,而又不易被早期发现。为此我们通过较长时间的探讨与实践,对92例痔瘘患者来后应用了简易引流管方法,既起到压迫止血作用,又能及时掌握出血情况,收到了良好效果。 制作方法,将一次性输液管截成约10厘米,再将管的一端2厘米内的管壁上剪2~3个直径为3—4毫米的小孔,管的两端分别留出2厘米,管的中间部分用纱布裹紧,(纱布层次酌情而定,层次太多,压迫伤口,引起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刺激伤口引起疼痛、压迫尿道引起尿潴留;层次太少易滑脱)。外加一层凡士林纱条。将引流管有孔的一端置入肛门内约8厘米,肛门周围复盖纱布(勿将引流管口遮盖),用“丁”字带固定即可。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资料【例 1】 男 ,66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 5月余入院 ,诊断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行胆囊切除术 ,肝下放置引流管。术后 2日内每天引流出 15 0ml淡黄色液体 ,此后逐日减少至 2 0~ 30ml/d。第 7天患者出现腹胀、腹痛 ,并逐渐加重 ,血压下降 ,腹腔穿刺抽出淡绿色液体。即行剖腹探查 ,术中发现引流管压迫在胆总管上。移去引流管 ,见胆总管右侧壁有直径 0 3cm坏死灶 ,并有胆汁溢出。 2次手术后第 3天死于感染性休克。【例 2】 男 ,5 5岁。因上腹不适 4个月入院 ,诊断为胃平滑肌肉瘤 ,在全麻下行胃切除、空肠代胃术 ,并置腹腔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