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究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对甲状腺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113个结节)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以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常规超声、超声造影以及弹性成像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结果常规超声检查显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边界、形态及内回声等声像表现存在明显差异(P0.05)。超声造影检查显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边界是否清晰、形态是否规则、是否为均匀增强及灌注缺损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弹性成像检查结果显示甲状腺良性、恶性结节的弹性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超声造影以及弹性成像超声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较常规超声有明显差异(P0.05)。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超声诊断相比较(P0.05)。结论常规超声可根据结节边界、形态及内回声等特征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进行初步判断,而结合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与鉴别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依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将152个甲状腺结节分为良性和恶性,分析比较2组间的常规超声特征与超声弹性成像特征。结果良性甲状腺结节104个,恶性甲状腺结节48个。与良性甲状腺结节相比,恶性甲状腺结节常规超声特征多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结节内有钙化、纵横比>1,而超声弹性成像分级多位于Ⅲ~Ⅳ级。超声弹性分级Ⅲ~Ⅳ级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57%和79.17%。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方面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甲状腺微小癌和甲状腺微结节病变的高频超声及弹性成像的声像图特征,探讨高频超声及弹性成像对微小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术的99例患者(116个甲状腺结节)。常规高频超声采用半定量评分法判断结节性质,超声弹性成像采用5级评分法判断结节性质。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经病理检查证实,116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结节86个,恶性结节30个。常规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为60.0%,特异度为69.8%,准确度67.2%;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为93.3%,特异度为91.9%,准确度为92.2%。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在两种检查方式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常规高频超声检查,值得进一步推广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二维超声+CDFI、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特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2种方法在甲状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56个甲状腺结节(良性34个,恶性22个)中,33个弹性分级为Ⅰ~Ⅱ级,其中良性30个(90.91%)、恶性3个(9.09%);23个弹性分级为Ⅲ~Ⅳ级,其中良性4个(17.39%)、恶性19个(82.61%)。超声弹性成像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6.36%和88.24%,与二维超声+CDFI的68.18%和79.4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诊断甲状腺肿瘤良恶性优于二维超声+CDFI,提高了超声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徐闻  王娜  马艳  闫玮  席晓萍 《武警医学》2019,30(10):834-837
 目的 探讨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美国放射学会(ACR)颁布的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类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6-12至2018-12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277例,均于超声科进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获得杨氏模量值,并对超声图像进行TI-RADS分级。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对比良恶性甲状腺结节杨氏模量值、TI-RADS分级差异,分析杨氏模量值、TI-RADS分级、联合诊断对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价值。结果 本组恶性甲状腺结节75例,良性甲状腺结节202例。良性组甲状腺结节弹性评分、SR值均低于恶性组(P<0.05),根据ACR TI-RADS分类标准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正确率为88.09%(244/277)。ROC分析结果示联合ACR TI-RADS分类、UE诊断甲状腺癌的效能最高,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922(95%CI:0.853~0.991,P=0.000),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7.33%、99.50%。结论 UE联合ACR TI-RADS分类可提高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疾病的患者200例,将患者分成良性结节组和恶性结节组,比较分析两种不同的检查方法对检查结果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常规超声诊断良恶性和病理验证结果一致部分明显高于通过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技术诊断,两组诊断方式在对结节良恶性的诊断结果方面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诊断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正确率明显低于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技术的诊断,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实时弹性成像对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效果好,正确率高,敏感性也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端芳 《西南军医》2016,(3):259-261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7例甲状腺结节疾病患者的154个结节分别采用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和弹性分级法检测,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计算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符合率。结果154个结节中有94个良性病灶和60个恶性病灶,良性病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62个,甲状腺嗜酸性细胞瘤7个,甲状腺腺瘤22个,亚急性甲状腺炎3个;0~Ⅱ级74个,Ⅲ级16个,Ⅳ级4个。恶性病灶中乳头状癌48个,滤泡状癌7个,髓样癌5个;0~Ⅱ级16个,Ⅲ级20个,Ⅳ级24个。超声弹性应变率比值法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弹性分级法(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明显优于弹性分级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弹性技术检查对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接受弹性超声以及高频超声检测,病理活检为金标准,根据图像结果计算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价值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结合临床影像学诊断标准评价应变率比值、弹性评分值、结节直径值。结果 100例甲状腺结节中良性结节共有29例,恶性结节有71例,恶性结节检出率71.0%;良性结节中非微钙化占比值、低回声占比值、边界清晰占比值、不规则形态占比值较高,而恶性结节中微钙化、低回声、边界模糊以及不规则占比值较高;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钙化情况、回声、边界情况以及形态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中,弹性超声联合高频超声检查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超声造影与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检查,并且将病理结果作为对照,对不同超声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均具备有诊断价值,相对于其它诊断方式,剪切波弹性成像与病理诊断具有最高的诊断符合率,Kappa值高达0.578;常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在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上的特异性最高,为85.8%.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效果显著;联合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与常规超声,能够将诊断价值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超声弹性成像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术前52例(93个)甲状腺结节进行常规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弹性成像检查,对弹性成像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93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结节64个,恶性结节29个。其良性结节中,47个结节评为1~2分,恶性结节中,27个结节评为4~5分,两组弹性成像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性87.10%、特异性96.77%、准确性93.5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对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病变提供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联合诊断与鉴别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12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用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检查,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最终诊断标准。统计各组检查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检查组(联合组)敏感度明显高于单一的超声造影组和超声弹性成像组,x~2=15.22,9.31,P=0.00;而超声造影组与超声弹性成像组间相比,x~2=0.63,P=0.38。联合组检查特异度明显高于超声造影组、超声弹性成像组,x~2=8.75,10.33,P=0.00;而超声弹性成像组、超声造影组比较,x~2=0.38,P=0.48。联合组检查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常规超声造影组、超声弹性成像组,x~2=12.72,24.36,16.11,P=0.00。结论临床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联合诊断与鉴别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但单一的检查手段对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无明显差异,联合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可提高甲状腺结节诊断敏感度,有利于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性病变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实施常规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以及超声造影检查,将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统计并对比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的临床诊断结果.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检查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诊断符合率均要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结论 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检查具有较高临床价值,能够显著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与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超声影像诊断手段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TN)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TN患者84例,术前接受高分辨率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或超声造影3种检查,回顾性分析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特异性等指标.结果 高分辨率超声对鉴别良恶性TN有意义的指标为结节回声不均、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纵横比≥1、结节内细小点状钙化以及结节低回声;恶性病变组织的超声弹性成像分级评分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织(P<0.05);超声造影有意义的指标为强化边界不清、强化形态不规则.高分辨超声诊断良恶性TN的特异性、敏感性、阴性预测率和阳性预测率分别为77.63%、80.02%、84.42%、71.79%,准确性达78.64%;弹性成像分别为83.72%、48.60%、69.55%、68.14%,准确率达69.04%;超声造影分别为82.48%、68.64%、75.04%、77.37%,准确率达76.84%.3种超声诊断技术比较,高分辨率超声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敏感性,而其他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性较好.结论 高分辨率超声对良恶性TN的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的特异性较好.若选用高分辨率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或超声造影联合检查诊断,能够降低TN恶性病变的漏诊率和误诊率.  相似文献   

14.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价值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分析68例共116个甲状腺结节的纵、横切面超声弹性图,按弹性硬度将其分为5级,以0~II级作为判断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诊断标准,III~IV级作为判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标准,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超声弹性图纵切面的诊断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3.3%,准确性为76.8%;横切面的诊断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72.3%,准确性为75.9%.纵、横切面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综合常规超声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与超声造影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及对其侵袭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1例单发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术前均接受高频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记录结节形态、边界、回声、增强强度等特点,按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比较2组声像图特点;对恶性组结节除观察结节高频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外,重点观察结节与甲状腺被膜的关系,评价超声对PTMC侵袭性的诊断效能。结果:2组超声特征比较,恶性组结节纵横比≥1及微钙化所占比例均高于良性组(均P<0.05);2组超声造影特征比较,不均匀增强、低增强、早期明显消退特征在恶性组中所占比例均高于良性组(均P<0.05);在高频超声基础上行超声造影检查判断PTMC被膜侵犯的敏感度94.40%,特异度87.20%,准确率89.47%,阳性预测值77.27%,阴性预测值97.14%。结论:PTMC的超声造影表现具有特征性,对判断肿瘤侵袭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弹性超声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门诊、住院接诊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再进行弹性超声成像检测,观察2组良、恶性结节诊断结果、超声资料、甲状腺结节成像结果。结果:通过对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检测,弹性超声组检查形态规则、边界清晰情况人数检查较准确,有晕环、微小钙化、血流信号丰富情况较小,多普勒超声检查形态规则、边界清晰情况人数较模糊,有晕环、微小钙化、血流信号丰富情况较高,上述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多普勒超声组(P<0.05)。甲状腺结节弹性超声成像评分恶性结节4~5分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弹性超声成像的铺助下,能够准确的获取结节内部组织信息,准确判断良、恶性结节,弥补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超声造影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观察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血流灌注特征,探讨超声造影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对28例患者28个甲状腺结节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增强特征,应用Qontraxt定量分析软件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血流灌注特征进行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定量参数包括峰值强度(Peak)、达峰时间(TP)、曲线尖度(Sharpness)及曲线下面积(AUC)。结果①甲状腺良性结节造影后多边界清晰,形态规则,以低强化多见。②甲状腺恶性结节造影后多边界不清,形态欠规则,以等强化及低强化为主。③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强化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重叠性。环状强化更多出现在良性结节中。④甲状腺恶性结节达峰时间短于良性结节,曲线尖度、曲线下面积高于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造影增强特征及时间-强度曲线存在一定的重叠性,但其与结节的病理生理密切相关,可以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提供有效的、补充性信息,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常规超声特征及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108个结节)行常规超声及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测得结节的杨氏模量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应用ROC曲线得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临界值。总结结节术前二维灰阶、彩色多普勒及剪切波弹性成像的声像图特征,筛选出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最有价值的指标,并建立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病理诊断108个甲状腺结节,良性组36个,恶性组72个。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最大杨氏模量值分别为(46.43±20.84)k Pa和(81.79±32.06)k Pa;平均杨氏模量值分别为(36.59±19.29)k Pa和(62.96±29.13)k Pa。良、恶性结节杨氏模量最大值和平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值与平均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8和0.783,分别以最大值52.00 k Pa和平均值37.35 k Pa作为诊断截点值,其诊断敏感度、特异度为91.7%、61.1%和86.1%、55.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3个特征变量为纵横比、钙化及杨氏模量值,该Logistic回归模型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预报的正确率为89.7%(35/39),ROC曲线下面积为0.949。结论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有助于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出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有意义的诊断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上较常见。近年来,随着超声检查技术的发展,其检出率呈逐渐升高趋势。而三维超声、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超声诊断新技术,明显提高了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本文就超声新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疗中的可行性和实效性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1-03~2013-05期间104例(共132个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对所有患者分别利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和常规超声成像进行结节检查并记录结果,然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依据病理结果确定结节良恶性状态,对各个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根据病理结果,132个结节包含94个良性结节和38个恶性结节。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根据弹性硬度分类得到0~Ⅱ的结节84个,Ⅲ~Ⅳ级48个,敏感度为79.32%(29/38),特异度为78.72%(74/94),准确度为78.03%(103/132);而常规超声检查对应结果敏感度为71.05%(27/38),特异度79.79%(75/94),准确度77.27%(102/132);两者联合检查结果则敏感度为86.84%(33/38),特异度为93.62%(88/94),准确度为91.67%(121/132)。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和常规超声诊断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显著高于前两者(P<0.05)。结论:实时超声成像诊断和常规超声诊断联合使用可以大大提高甲状腺结节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