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3个月后两组健康行为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疾病知识、药物管理、自我监测、症状管理等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3个月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控制水平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帮助高血压患者形成院外的健康行为,提高血压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高龄高血压患者体重及血压达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高龄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为对照组(常规干预)及试验组(动机性访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压及体重变化,并比较两组血压达标率。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腰围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 0.05);干预3个月后,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试验组、体质指数及腰围均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血压达标率(90.00%)高于对照组(76.67%)(P 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应用于高龄高血压患者,能够帮助其控制体重及血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3):3022-3023
选择本院2013年1~11月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采用全科医学管理模式的干预方式,分别在干预第3个月和第6个月评估各项观察指标,分析观察两种不同干预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以及心血管事件控制的干预效果。两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收缩压、舒张压与干预前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的收缩压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降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种干预方式均能降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干预对各指标的疗效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血压控制不良高血压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血压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12月诊治的血压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干预组采用动机性访谈干预方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用药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第1、3个月,干预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干预后3个月,干预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动机性访谈能有效提高社区血压控制不良高血压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9):1761-1763
对2013年1~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行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6个月后的血压情况。结果组内比较:较之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6个月后两组老年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老年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老年患者的临界高血压恢复正常,值得深究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状况及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2016年10月收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强化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后,统计对比两组患者血压状况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1、3、6个月时,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强化护理干预,可改善血压状况,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运用动机性访谈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运动改变阶段干预的效果,为社区高血压患者运动干预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在广州市海珠区某社区随机抽取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已制订的动机性访谈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健康教育方法。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6个月分别评估两组患者血压、运动阶段、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等社会人口学资料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血压、运动改变阶段、生活质量各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干预可提高高血压患者运动依从性及生活质量,使患者的血压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经过12个月的调查随访,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总效例数、收缩压、舒张压、血压控制率、控制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血压控制率及血压控制合格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Teach-back模式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31日8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高血压常规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Teach-back模式。比较两组干预3个月后血压控制情况(包括收缩压下降值、舒张压下降值、血压控制优良率)和高血压知识掌握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为。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收缩压下降值、舒张压下降值、血压控制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知识(诊断标准、危险因素、相关疾病、家庭血压监测)掌握率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3个月后,两组自我效能量表中日常生活、正确用药、遵医行为、健康行为4项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3个月后,两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中食盐摄入、医患交流、认知性症状管理、耐力锻炼、体能锻炼5项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采用Teach-back模式,有助于改善患者认知,提高其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血压控制。  相似文献   

10.
刘小颜  谭鄂  李虹 《华西医学》2014,(7):1332-1335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前期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2012年7月-2013年1月将240例高血压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干预组建立血压档案,给予健康教育、运动干预、饮食干预以及体质量干预等措施,比较6个月后两组的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生活行为改善情况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6个月后,干预组在疾病知识、危险因素、并发症、预防与治疗方面的知晓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按计划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戒烟以及限制饮酒等行为改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体质量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增加高血压前期患者的健康知识,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压,有利于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长期透析患者高血压的控制效果及肾保护作用。方法选择90例长期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卡维地洛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改善情况,评价高血压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3个月时两组间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长期透析患者高血压,可有效控制血压,降低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对长期血压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病病人疾病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年收治的150例长期血压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病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行常规性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动机访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疾病管理、血压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血压控制、遵医用药、日常作息管理、情绪管理及疾病管理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特异性模块及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能提高长期血压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病病人疾病管理能力,有利于病人血压控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护理模式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112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给予IKAP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保健知识掌握、实施效果、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3、6个月自我保健知识掌握、实施效果、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IKAP护理模式应用于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能够提高患者自我保健知识掌握和实施能力及治疗依从性,从而有效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4.
赵桂红 《全科护理》2013,(31):2963-2964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MI)在老年高血压病病人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86例老年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动机性访谈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6个月分别评估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监测血压。[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血压均降低,但观察组血压控制及自我管理能力优于对照组。[结论]动机性访谈干预能可改善高血压病病人的生活方式,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有效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家庭自测血压对门诊老年高血压病人清晨血压达标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53例老年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23例和对照组130例,观察组经过护士的专业培训和指导进行规范的家庭自测血压,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后诊室及家庭清晨血压值及达标情况。[结果]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诊室清晨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35.6mmHg(1mmHg=0.133kPa)±14.1mmHg,73.6mmHg±9.7mmHg,家庭清晨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36.6mmHg±12.8mmHg,74.6mmHg±10.8mmHg,对照组诊室清晨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42.3mmHg±13.8mmHg,77.5mmHg±10.9mmHg,家庭清晨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43.3mmHg±13.3mmHg,79.5mmHg±11.4mmHg,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诊室、家庭清晨血压达标率分别为71.5%,63.4%,对照组诊室、家庭清晨血压达标率分别为37.7%,31.5%,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指导病人进行规范的家庭自测血压可提高老年高血压病人清晨血压达标率。  相似文献   

16.
戴冰 《当代护士》2018,(4):29-32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社区家庭访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社区家庭访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社区高血压疾病常规护理管理,干预6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的血压、健康行为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压控制达标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食用盐、油、饮酒、吸烟量以及情绪、服药依从性等各种健康行为均显著改善,明显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吸烟量外,观察组各种健康行为人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冠心病、脑卒中、肾脏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社区家庭访视护理有助于促进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改善其健康行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耳穴压豆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心内科2012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98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为观察组148例与对照组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血压调节和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1周、2周、3周、4周后血压水平(收缩压值和舒张压)和睡眠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较干预前均有显著下降,且干预后观察组1周、2周、3周、4周后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两两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干预前,前后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耳穴压豆能降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睡眠质量,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郑珊珊  李立红 《当代护士》2017,(12):134-136
目的探讨中药涌泉穴穴位敷贴助睡眠对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影响。方法通过简单的随机抽样将病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均不改变患者原来用药情况,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坚持睡前中药涌泉穴穴位敷贴,比较6个月后两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收缩压、脉压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舒张压及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收缩压、脉压差及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压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涌泉穴穴位敷贴助睡眠可以辅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效降压,特别是降低收缩压及脉压差,可以减慢心率,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实施延续性护理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73例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出院时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建立健康档案.对照组每3个月电话随访1次,时间为12个月.实验组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合理膳食、健康训练、遵医用药情况和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的健康指导,时间为12个月.观察患者的血压控制、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生活习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舒张压、收缩压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低(均P < 0.01);治疗依从性、健康知识掌握、生活习惯改变均优于对照组(P < 0.01);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 < 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指标,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3月共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知识的掌握情况、血压控制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干预前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剖腹产及早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相关知识的掌握率,有效地辅助控制血压,并且可以改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