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防晒类化妆品中防晒剂的使用情况。方法统计分析2004年9月—2007年8月间检测的申请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许可批件的414件国产和进口防晒类化妆品中防晒剂的使用种类、频率、用量及其符合情况。结果按照《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中15种防晒剂的检测方法,共检出苯基苯并咪唑磺酸、二苯酮-4和二苯酮-5、二苯酮-3、p-甲氧基肉桂酸异戊酯、4-甲基苄亚基樟脑、4-(二甲氨基)苯甲酸-2-乙基己酯(PABA)、丁基甲氧基二苯酰基甲烷、奥克立林、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水杨酸乙基己酯、胡莫柳酯、乙基己基三嗪酮、亚甲基双-苯并三唑基四甲基丁基酚、双-乙基己氧苯酚甲氧苯基三嗪14种防晒剂,其中,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的使用频率最高,占90%以上,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占30%,二苯酮-3、水杨酸乙基己酯分别占15%和11%,其余均在10%以下。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奥克立林、水杨酸乙基己酯、4-甲基苄亚基樟脑、PABA 含量的超标率分别为0.24%,0.97%,1.21%,0.48%和0.24%。14种防晒剂的检测值与样品标识值的符合率在42.9%~89.5%之间。结论防晒类化妆品使用的防晒剂种类繁多,在使用过程中应高度关注其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国化妆品市场中防晒剂的使用情况,为消费者使用化妆品提供安全保障。方法对702份各类化妆品中防晒剂的使用情况、使用种类、使用频率进行调查。结果 702份化妆品中使用防晒剂有16种(类),其中10种防晒剂的使用频率较高,二氧化钛、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二氧化锌和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四种物质的使用频率均大于15%;不同地区化妆品中防晒剂的使用情况和特点不同。结论鉴于目前化妆品防晒剂使用的复杂情况,应加强化妆品用防晒剂的监督管理,尽快制定化妆品中常见防晒剂及危害较大防晒剂的标准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2007年-2015年我国防晒化妆品中防晒剂的使用情况变化。方法对2010年-2015年广州市生产企业备案的540份产品处方中的18种防晒剂的使用频率和防晒剂复配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与2007年-2010年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比较,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二苯酮-3、4-甲基苄亚基樟脑、水杨酸乙基己酯使用频次的增幅较大;氧化锌的使用频次降幅较大。2010年-2015年添加2种或2种以上防晒剂的产品比例为98%,防晒产品中同时使用4种~5种防晒剂的复配产品占所调查产品的67%。结论 2007年-2015年期间防晒类化妆品中防晒剂的使用情况发生了变化,应加强对防晒剂的复配使用进行风险评估,并对化学防晒剂使用总量进行控制,继续开展化妆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4.
高立雪  张卫强  喻晓毅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1324-1325,1332
[目的]研究防晒化妆品中防晒剂的使用频度。[方法]统计分析2005~2008年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501份样品中常用的9种防晒剂的使用频度。[结果]2005~2008年,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二苯酮-3、丁基甲氧基二苯酰基甲烷、水杨酸乙基己酯、奥克立林(以酸计)、4-甲基苄亚基樟脑、p-甲氧基肉桂酸异戊酯、乙基己基三嗪酮、亚甲基双-苯并三唑基四甲基丁基酚的使用频度分别为86.62%,11.57%,24.15%,9.58%,5.98%,8.18%,2.39%,3.39%,3.79%。[结论]使用频度居前三位的防晒剂依次为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丁基甲氧基二苯酰基甲烷、二苯酮-3。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防晒类化妆品中防晒剂的使用情况。方法依据《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33件防晒类化妆品中的防晒剂进行测试,对215件市售防晒类化妆品进行配方查阅,统计防晒剂组分的使用种类、频率、使用量及符合情况,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种调查涉及的防晒剂共19种,其中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使用频率最高,分别为80.3%、76.3%;防晒产品多采用3种~4种防晒剂复配使用;测试的化妆品中有3.4%的产品检测含量与标识含量不符;防晒类产品的防晒指数以SPF30、SPF30+居多。结论防晒类化妆品中的防晒剂检测数据与配方数据基本相符,检测数据基本能反映防晒剂的使用情况。防晒剂使用复杂,亟待加强化妆品中防晒剂复配使用的风险评估和化妆品的不良反应检测及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防晒化妆品中防晒剂的使用量.方法 统计分析2005-2008年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501份样品中常用的9种防晒剂使用量.结果 2005-2008年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二苯酮-3、丁基甲氧基二苯酰基甲烷、水杨酸乙基己酯、奥克立林(以酸计)、4-甲基苄亚基樟脑、P-甲氧基肉桂酸异戊酯、乙基己基三嗪酮、亚甲基双-苯并三唑基四甲基丁基酚的使用量分别为(45.7±23.7)、(27.4±9.4)、(14.6±9.6)、(32.9±15.7)、(41.6±26.2)、(19.6±8.8)、(34.0±20.5)、(17.4±9.6)、(20.7±12.5)mg/g.结论 使用量最大和年度使用量均值变化最小的防晒剂皆为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使用状况,为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3-2015年在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的1 134份化妆品中防腐剂使用情况、使用种类和使用频率。结果 2013-2015年检测的1 134份化妆品中,使用防腐剂26种(类),使用频率最高有6种(类),分别为苯氧乙醇、4-羟基苯甲酸及其盐类和酯类、苯甲酸及其盐类和酯类、甲基异噻唑啉酮、苯甲醇、山梨酸及其盐类,使用频率分别为33.42%、31.04%、6.88%、6.35%、6.00%和5.82%。结论1 134份化妆品中2种及以上防腐剂使用频率高;使用频率居前2位的防腐剂为苯氧乙醇、4-羟基苯甲酸及其盐类和酯类。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市售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使用种类、频率等进行调查,分析市售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使用现状,同时展望未来防腐剂的发展趋势。方法从收集到的668份2015年市售化妆品成分表中,统计整理出防腐剂成分,利用Excel软件的筛选功能以及SUM函数,统计分析出防腐剂在化妆品中使用种类和频率。结果本次调查的668份市售化妆品共使用防腐剂17项,其中391份国产化妆品中使用15项防腐剂,277份进口化妆品中使用16项防腐剂;进口和国产化妆品在甲基异塞唑啉酮(MIT)、苯甲醇等防腐剂的使用上存在较大差异;不同类别化妆品防腐剂的使用情况不尽相同。结论在668份化妆品中2种及以上防腐剂使用频率较高;使用频率居前2位的防腐剂为4-羟基苯甲酸及其盐类和酯类(使用频率45.51%)、苯氧乙醇(使用频率36.38%)。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我国生产销售的防晒化妆品的基本情况,以及其中防晒剂的使用情况。方法统计分析2015年1—10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并在网站上公示的1 172件防晒类化妆品的基本情况、防晒能力宣称情况、防晒剂的使用种类、频率等。结果 1 172件防晒化妆品中63件宣称防水功能,占5.3%;1 109件未宣称防水功能,其中有62.5%的产品标识的SPF(sun protection factor)值为26以上,有74.4%的产品标识PA(protection UVA)++以上,国产和进口产品间SPF标示构成比、PA标示构成比均无差异。产品的SPF值和PA等级间存在相关性,SPF越高,PA等级越高。1172件防晒化妆品中添加的防晒剂共有22种,国产产品添加5种(30.4%)防晒剂的情况最多见,进口产品添加2种(30.0%)和3种(31.9%)防晒剂的情况为多见,国产与进口产品间添加防晒剂种类数有差异。添加的22种防晒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85.6%)和二氧化钛(69.8%)。国产与进口产品防晒剂的使用频率无差异。结论 SPF值在26及以上,同时具备(UVA)防护能力的产品为主流。复合防晒功能的美容修饰类产品占本次调查的50%,应对这类产品的防晒效果评估、标签标识说明另作进一步的细化要求。我国生产销售的防晒类化妆品中添加防晒剂的品种多,最常添加排位前3的为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二氧化钛、氧化锌,均有一定的皮肤刺激性,建议关注防晒化妆品的皮肤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水环境中有机紫外防晒剂残留的生态风险。方法查阅2001—2014年文献获取有机紫外防晒剂的环境浓度及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数据,采用评价因子法推导预测无效应浓度(PNEC)值,随后利用风险商(RQ)法评价各有机紫外防晒剂的生态风险。结果二苯酮-3(BP-3)对藻类的最大RQ10,对鱼类也存在高风险(最大RQ1);对甲氧基肉桂酸异辛酯(EHMC)对藻类、大型蚤、虾类和鱼类的最大RQ均大于1;3-(4-甲基苯亚甲基)-樟脑(4-MBC)对藻类和虾类表现出高风险;而辛基二甲基对氨基苯甲酸(OD-PABA)仅对藻类存在高风险;二苯酮-4(BP-4)的生态风险较低(RQ0.1)。结论有机紫外防晒剂BP-3、EHMC、4-MBC和OD-PABA在实测环境浓度水平对水生生态系统存在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1.
我国防晒化妆品生产状况与防晒剂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 了解我国防晒化妆品生产的数量、分布及所用的防晒剂的种类及其吸收特性。  [方法 ] 分析我国卫生部审批资料 ,采用分光光度计分析防晒剂的吸收特性。  [结果 ] 我国防晒化妆品生产的数量逐年增加 ,产地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北京、江苏 ;产品中常用的防晒剂是 :对 -甲氧基肉桂酸 -2 -乙基己酯、二氧化钛、丁基甲氧二苯甲酰基甲烷、5 -硫酸 -2 -羟基 -4 -甲氧基二苯甲酮和水杨酸 -2 -乙基己酯 ,其防晒特性与国外报道的相一致 ;不同厂家生产的对 -甲氧基肉桂酸 -2 -乙基己酯吸收特性基本一致。  [结论 ] 不同防晒剂对紫外线有不同的有效吸收波长范围 ,防晒化妆品生产应根据不同的用途选用 1种或几种防晒剂。  相似文献   

12.
染发类化妆品中染发剂的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染发类化妆品中染发剂的使用情况。方法:统计分析2003~2005年290份国产和进口染发类化妆品中染发剂的使用种类、频率和用量。结果:290份样品共使用39种染发剂,其中间苯二酚、对苯二胺(及硫酸盐)、对氨基酚、间氨基酚(及盐酸盐)、2,5-二氨基甲苯(及硫酸盐)的使用频率较高,均在30%以上。结论:染发类化妆品中染发剂的使用种类繁多,某些组分使用频率较高,在使用中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3.
紫外线吸收剂在防晒化妆品中使用频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我国防晒化妆品中紫外线吸收剂的使用频度。方法统计分析1996~2002年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2263份样品中常用的8种紫外线吸收剂的使用频度。结果1996~2002年,4-甲氧基肉桂酸-2-乙基己酯、羟苯甲酮、1-(4-特丁基苯基)-3-(4-甲氧基苯基)丙烷-1,3-二酮、水杨酸-2-乙基己酯、4-二甲氨基苯甲酸-2-乙基己酯、3-(4’-甲基亚苄基)-d-l-樟脑、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的使用频度分别为67.21%,27.53%,14.94%,10.78%,6.50%,4.82%,4.07%,2.12%。结论使用频度最高的紫外线吸收剂为4-甲氧基肉桂酸-2-乙基己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使用情况,以确保消费者使用卫生安全的化妆品。方法对702件各类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使用情况、使用种类、使用频率等进行调查。结果调查表明,在702件化妆品中使用的防腐剂26种(类),经常出现的13种,其中4-羟基苯甲酸及其盐类、酯类及苯氧乙醇的使用频率在37%以上。不同类别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使用情况不同。结论防腐剂对人体存在一定危害,应加强化妆品用防腐剂的监督管理,尽快制定化妆品中常见防腐剂及危害较大防腐剂的标准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三种常见的有机紫外防晒剂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特征。方法利用荧光光谱法,观察扫描温度分别为300、305、310 K时牛血清白蛋白与不同浓度的有机紫外防晒剂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判断荧光猝灭类型并分析结合能力和结合模式。结果三种有机紫外防晒剂均对BSA有荧光猝灭作用,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均与BSA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结合能力大小为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BM-DBM)二苯酮-3(BP-3)3-(4-甲基苯亚甲基)-樟脑(4-MBC),且均与BSA可形成一个结合位点;BP-3和4-MBC与BSA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为氢键和范德华力,BM-DBM与BSA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为疏水作用力。结论 BP-3、4-MBC、BM-DBM均能与牛血清白蛋白发生结合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进口和国产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使用情况。方法收集2009—2010年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受理检测的655份进口化妆品和55份国产化妆品成分,统计分析常用的6种防腐剂的使用情况。结果 2009—2010年进口化妆品中,4-羟基苯甲酸及其盐类和酯类、苯氧乙醇、甲基异噻唑啉酮、脱氢乙酸、苯甲醇、咪唑烷基脲的使用率分别为67.6%,50.9%,8.5%,5.7%,5.6%,5.0%。2009—2010年国产化妆品中,4-羟基苯甲酸及其盐类和酯类、苯氧乙醇、咪唑烷基脲、双咪唑烷基脲、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氯苯甘醚的使用率分别为67.0%,37.8%,15.7%,7.9%,3.7%,2.1%。结论进口和国产化妆品中使用率居前两位的防腐剂均为4-羟基苯甲酸及其盐类和酯类、苯氧乙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化妆品中α-羟基酸的使用情况。方法:统计分析2003-2005年63份国产和进口化妆品中α-羟基酸的使用种类、频率和用量。结果:63份样品中5种α-羟基酸均有使用,其中乙醇酸、乳酸的使用频率较高,均在33%以上。结论:化妆品中乙醇酸、乳酸的使用频率较高,在使用中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防晒化妆品中2-羟基-4-甲氧基二苯酮、水杨酸苯酯、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酸-2-乙基己酯、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5种紫外吸收剂同时测定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方法样品以甲醇为溶剂,经超声提取,以乙腈:水=70:30(V/V)为流动相进行分离,流量为0.3ml/min,检测波长310nm。结果在0~25mg/L的线性范围内,5种紫外吸收剂所得的回归方程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检出限为4~6mg/L,最低检出浓度为0.01%~0.015%。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8.35%~102.75%,RSD为0.44%~1.7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适用于同时测定防晒化妆品中5种紫外吸收剂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国产和进口面膜类化妆品中防腐剂的使用情况和特点,为面膜类化妆品的研发和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从823份面膜的成分表中鉴别筛选出防腐剂成分,利用SPSS 21.0软件对面膜中标注的防腐剂使用种类、数目和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823份面膜共使用防腐剂17类,其中479份国产面膜中使用16类防腐剂,344份进口面膜中使用14类防腐剂;国产和进口面膜中使用率最高的防腐剂均为苯氧乙醇和4-羟基苯甲酸及其盐类和酯类,二者在防腐剂的种类选择上比较相似,但是防腐剂的使用率及其排序方面存在差异;不同使用方式的面膜其防腐剂的使用情况相差较大。结论面膜类化妆品的防腐剂使用类别趋于集中,应加强对苯氧乙醇和4-羟基苯甲酸及其盐类和酯类两类防腐剂的卫生监管。  相似文献   

20.
防晒化妆品中8种常用紫外线吸收剂使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我国防晒化妆品中紫外线吸收剂的使用量。[方法]统计分析1996-2002年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2 263份国产和进口防晒化妆品样品中常用的8种紫外线吸收剂的使用量。[结果]4-甲氧基肉桂酸-2- 乙基己酯、4一二甲氨基苯甲酸-2-乙基己酯、水杨酸-2-乙基己酯、3-(4’-甲基亚苄基)-d-I-樟脑、羟苯甲酮、2-苯基苯并咪唑-5-磺酸、1-(4-特丁基苯基)-3-(4-甲氧基苯基)丙烷-1,3-二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在防晒化妆品中使用量总体均值分别为(41.5±24.6)mg/g、(41.2±25.2)mg/g、(33.5±16.7)mg/g、(20.4±12.2)mg/g、(20.1±13.8)mg/g、(19.6±10.1)mg/g、(13.8±8.8)mg/g、(11.1±16.1)mg/g,使用量均值年度变化(RSD)分别为6.65%、20.16%、16.56%、17.17%、10.17%、30.53%、14.65%、63.72%。[结论]使用量最大和年度使用量均值变化最小的紫外线吸收剂皆为4-甲氧基肉桂酸-2-乙基己酯,且都在我国规定的限量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