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影响,旨在为提高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护理效果及减少并发症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60例白血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评分(KPS)、不良反应、并发症、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周围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优质服务理念运用于白血病患者护理中,能提高白血病化疗后护理效果,有效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高元  陈莉 《当代护士》2018,(8):90-92
目的探讨程序化防护路径对预防宫颈癌化疗患者外周神经毒性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宫颈癌患者80例,将符合标准的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在化疗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程序化防护路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神经毒性发生情况、PICC留置情况以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外周神经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对照组外周神经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ICC留置成功率为92.50%,对照组PICC留置成功率为77.50%,观察组导管留置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留置时间明显较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程序化防护路径可以有效减少化疗致外周神经毒性反应,保证化疗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穴位按摩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06例乳腺癌化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艾灸联合穴位按摩护理。比较两组恶心、呕吐控制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恶心、呕吐控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胃肠道反应缓解效果、护理操作、疾病知识、健康教育以及舒适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理职能、生理功能、精神健康、肌体疼痛、情感职能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可以显著减少乳腺癌患者化疗胃肠道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满意度,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也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责任制优质护理全程追踪模式对宫颈癌患者化疗后癌因性疲乏和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将84例宫颈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化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化疗期间实施责任制优质护理全程追踪模式,干预前后应用癌因性疲乏量表、SPIEGEL量表及简易健康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睡眠障碍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癌因性疲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PIEGEL量表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身体疼痛、活动、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优质护理全程追踪模式能有效改善宫颈癌患者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睡眠质量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预防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外渗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4例应用化疗药物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化疗过程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观察2组化疗药物外渗情况,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2.13%,显著低于对照组12.77%(P0.01);静脉炎、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损害等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49%,显著高于对照组61.70%(P0.01);与护理前比较,观察组5个功能量表评分及总体健康评分均升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P0.01)。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肿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延续性护理联合盆腔肌肉训练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性功能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116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联合盆腔肌肉训练,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性功能康复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正常性生活时间早于对照组,性交疼痛不适率、性交频率降低率、性欲减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性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性功能康复效果明显较好;观察组患者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10%(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达98.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1%(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联合盆腔肌肉训练能显著提高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性功能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护理效果更佳,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在提高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急性脑出血患者11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程序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运用简化运动量表(FMA)评分和功能独立性检测量表(FIM)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MA、FIM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治疗期间给予程序化护理干预,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8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尿潴留针对性预防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出院6个月腹胀和切口感染发生率、性生活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各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除婚姻关系外两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可降低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延续性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化疗患者并发症、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PICC置管化疗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评分(QQL-100)情况。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QQL-100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干预组治疗后QQL-10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护理PICC置管化疗肿瘤患者,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对比。方法选取60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针对性护理模式),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心理状况、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相关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相关因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73.33%)(P0.05);观察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模式干预有助于改善肺癌化疗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水平,改善心理状况,并提升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4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2周后血清HBV-DNA转阴率,ALT正常率,TBil正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4047-404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对改善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日间功能障碍、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可改善围手术期宫颈癌患者睡眠质量,减少不良情绪发生。  相似文献   

13.
罗舒静  张琛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8):2720-2722
目的研究基于国际医院评审标准(JCI标准)核心理念的护理对重型肝炎血浆置换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重型肝炎患者,均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JCI核心理念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并发症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主动出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情感职能、总体健康、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活力、生理职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JCI核心理念的护理能有效改善重型肝炎血浆置换危重患者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团体教育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存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团体教育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整体疗效、生存质量和社会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整体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自我实现、健康责任、运动、营养、人际关系、应对压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社会职能缺陷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职业和工作、婚姻职能、父母职能、社会退缩性、家庭外社会活动、家庭内活动、家庭职能、个人生活理解、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责任心和计划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教育干预有助于改善整体治疗效果、提高生存质量和社会功能,在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中具有积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实行局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应用程序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9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行局部亚低温治疗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程序化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肢体运动功能(FMA)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4%)高于对照组(81.8%)(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FMA和FIM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FMA和F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护理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5%)低于对照组(20.0%)(P0.05)。结论对于实行局部亚低温治疗的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应用程序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的机体功能恢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肿瘤化疗专科护理对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影响效果。方法收集肿瘤化疗患者160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加施肿瘤化疗专科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指标、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并发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SPBS总分与FACT总分组间比较均低于常规组(P0.05);穿刺点渗血与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化疗专科护理干预可减少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心理问题、负担与生活质量,并提高满意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思维导图引导家庭式康复护理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恢复的影响,为临床康复护理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1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思维导图引导家庭式康复护理模式。3个月后,观察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一般状态、躯体疼痛、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思维导图引导家庭式康复护理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恢复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肿瘤化疗患者不良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90例肿瘤化疗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不良情绪、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从而改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程序化护理。对两组心理变化情况、视力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视力为(0.92±0.23),明显高于对照的(0.52±0.23)(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2%(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3.2±0.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2±0.6)d(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有利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并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目的导向健康教育在宫颈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1日~2021年4月30日收治的8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目的导向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疾病接受度量表(AIS)评分、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分、医学应对量表评分、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SUPPH)评分、遵医行为及化疗期间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合理饮食及适当活动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A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GWB、SUPPH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应对方式各项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及黏膜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目的导向健康教育应用于宫颈癌化疗患者的护理干预中,可增加其主观幸福感,改善疾病应对方式,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