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晚期鼻咽癌颅义骨质破坏的临床特点及CT表现。方法:对50例经鼻咽活检病理证实与CT扫描确诊颅底骨质破坏的晚期鼻咽癌病例进行分析。结果:43例(86%)有头痛,30例(60%)伴颅神经麻痹;CT扫描发现27例颅神经麻痹与颅底骨破坏区位于同侧。结论:鼻咽癌出现持续性头痛及颅神经麻痹症状应考虑颅底骨质破坏和颅内侵犯,CT扫描对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郭小明 《新疆医学》2002,32(3):33-34
目的;研究鼻咽癌颅底及颅内侵犯的CT表现。方法:收集病理确诊为鼻咽癌颅底及颅内侵犯患者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患者均有不同的颅底骨质破坏,其中溶骨性骨质破坏31例,硬化性骨质破坏9例,混合性骨质破坏3例。颅内侵犯23例,其中海绵窦受侵17例,颞叶受侵4例,桥小脑角区,桥脑受侵各1例。颅内侵犯23例中有22例颅底溶骨性骨破坏,蝶窦,蝶骨本部受侵最常见。结论:CT在观察鼻咽癌颅底及颅内侵犯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解剖学上颅底与鼻咽顶部相距只有1.0厘米,因此患鼻咽癌时常易早期侵及颅底骨,根据国外报道约占25%。在鼻咽癌的临床工作中又常依据颅底诸孔的破坏情况来判定鼻咽癌的进展期,故颅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影响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的远期预后因素.方法 选择2000年1月-2002年12月鼻咽癌患者109例,均采用60Co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照射剂量68~80Gy/7~8周,分析8项可能对鼻咽癌预后产生影响的因素,利用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及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总5年生存率为62.5%.在单因素分析中,临床分期、N分期、T分期、颅神经损害、颅底骨破坏、血红蛋白水平影响鼻咽癌的预后(P<0.01);而多因素分析中N分期、T分期、颅神经损害、颅底骨破坏、血红蛋白水平为影响鼻咽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N分期、T分期、颅神经损害、颅底骨破坏、血红蛋白水平是影响鼻咽癌放射治疗疗效的主要因素,对此类病例需进行综合治疗,以减少肿瘤的复发及转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正> 鼻咽癌是我国南方的常见肿瘤,我省并不少见,由于放射治疗设备和技术的改进,鼻咽癌的疗效有了明显的提高。鼻咽癌常累及口咽、鼻腔、球后及颅底,多见有蝶骨大翼、岩骨尖、卵圆孔的骨质破坏。颅神经中Ⅴ、Ⅵ、Ⅻ对最常受侵犯,虽然鼻咽镜检查原发灶甚小,但X片或CT可显示颅底骨质破坏,且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颅底骨质受累的临床与CT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的临床与CT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0年1月~2002年4月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病人共33l例的鼻咽部cr扫描图象,其中96例CT显示有颅底骨质破坏。听眦线为扫描基线,横断面、冠状面扫描,层厚及层距均为5mm。结果:鼻咽癌颅底骨质受累的特征性症状是头痛,特别是偏头痛或接近中线部位的疼痛,伴颅神经症状。导致颅底骨质受累的途径常有三条。颅底骨质最常见的破坏部位是破裂孔和卵圆孔。结论:头痛和颅神经症状是鼻咽癌颅底骨质受累的主要症状。CT对鼻咽癌颅底骨质受累的范围、T分期有很大的诊断价值,能帮助我们制定正确的放射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与CT显像对鼻咽癌颅底骨浸润的诊断对比,为放射治疗靶区的勾画提供参考.方法:35例病理确诊为鼻咽癌且MRI示颅底骨有骨质破坏或信号有异常的患者,放疗前均行PET/CT及CT检查,并用双盲法将PET/CT与同期的CT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PET/CT与CT诊断鼻咽癌颅底骨浸润均为阳性14例,均为阴性10例,单纯CT诊断阴性11例,而PET/CT诊为阳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鼻咽癌颅底骨浸润的诊断优于CT,对放疗靶区的勾画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我国华南、西南各省高发。好发年龄为40岁~59岁,男女比例为2.5~4:1。鼻咽腔是被颅底、颈椎、软腭背侧、鼻腔后端围绕的一个深在腔隙。颅底中线及中线旁结构如蝶窦、海绵窦、斜坡、岩尖等刚好在鼻咽顶壁及顶侧壁上方,并有破裂孔、卵圆孔等天然孔道相通。因此,鼻咽癌伴颅底、颅内受侵多见,主要破坏颅底骨质、副鼻窦和颅内其他组织,是肿瘤T分期较晚表现。临床工作中,所见初次就诊鼻咽癌患者很多已出现颅底颅内受侵表现。因此,正确判断鼻咽癌有无颅底骨质破坏及颅内侵犯对临床诊疗极其重要。本文总结了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初诊鼻咽癌时于治疗前行鼻咽CT及鼻咽MRI检查的43例病例,予以分析比较CT及MRI检查对鼻咽癌颅底、颅内侵犯的判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MRI与CT在揭示鼻咽癌(NPC)颅底骨破坏及咽旁间隙受累中的鉴别诊断和在适形放疗模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病理证实90例鼻咽癌病人同时作MRI和CT,对比显示鼻咽周围结构受累和颅底骨破坏情况。结果 通过MRI见颅底骨受累率、椎前肌受累率和咽后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71.1%、33.0%和60.0%,而CT的相应值仅35.0%、7.8%和13.3%,各对应值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χ^2=22.86;17.99;42.20,P〈0.001)。MRI能根据T2WI上的不同信号强度判别是鼻咽癌侵及副鼻窦还是炎症,而CT不能作到这一点,MRI能根据各种结构的具体位置及固有的不同信号确定茎突后间隙和颈动脉鞘附近的淋巴结转移。结论 MRI在鼻咽癌颅底骨及咽旁间隙受累和炎症鉴别方面优于CT,是首选影像学检查法。在鼻咽癌适形放疗中,MRI模拟较CT模拟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高健全 《海南医学》2005,16(8):77-78
目的研究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的临床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0月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病人共1423例的临床及CT资料,其中356例CT显示有颅底骨质破坏。听眦线为扫描基线,横断面和(或)冠状面扫描,层厚及层距均为5mm。结果鼻咽癌颅底骨质受累的特征性症状是头痛或接近中线部位的疼痛和(或)颅神经症状,颅底骨质最常见的破坏部位是斜坡。结论头痛和颅神经症状是鼻咽癌颅底骨质受累的主要症状,可能是颅底骨质破坏的重要指征。  相似文献   

11.
文芳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0S):114-115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CT显示侵犯颅底的范围、分型、复发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70例上行型侵犯颅底组及153例发展下行型局限型的患者常规轴位扫描,部分加扫冠状位扫描。可疑复发者常规增强扫描。结果:其中颅底侵犯组以颅中窝骨质破坏最多,占98%,其中蝶骨受侵最明显。分型分硬化型、溶骨型和混合型。颅底复发者在270例中占54例,153例中占14例。结论:CT对鼻咽癌侵犯颅底表现,显示侵犯范围,分期,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及时早期发现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周军  杨万才  成麒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2):4514-4515
目的:分析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漏诊7例,提高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的诊断率。方法: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7例,男5例,女2例,平均年龄45.1岁;7例全部在外院行常规CT平扫后10d在本院行薄层螺旋CT平扫。结果:7例在外院行常规CT平扫无颅底骨质破坏的鼻咽癌患者,10天内在本院行薄层螺旋CT平扫均发现有1处~3处颅底骨质破坏。结论:薄层螺旋CT扫描是发现早期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行根治性放疗的新疆地区143例维汉族鼻咽癌患者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汉族和维吾尔族鼻咽癌患者预后的临床因素以及两者的差异性。方法:选择我院1999年9月~2002年12月收治的首诊行根治性常规分割放疗的维吾尔族鼻咽癌56例,汉族鼻咽癌87例,分析年龄、性别、病理类型、T、N分期、临床分期、颅神经损伤、颅底骨质破坏、放疗后鼻咽残灶及颈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对维汉族鼻咽癌患者预后因素的影响。结果:汉族鼻咽癌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N分期和临床分期、颈淋巴结转移、颅底骨质破坏、颅神经损害等因素影响预后(P〈O.05);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颅底骨质破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维吾尔族鼻咽癌单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病理类型、颅底骨质破坏、颅神经损伤、鼻咽残灶等因素影响预后(P〈0.05);多因素分析中,鼻咽残灶、年龄、颅底骨质破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维汉族患者的年龄、T分期、临床分期、颅神经损害、鼻咽残灶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年龄、临床分期、颅底骨质破坏、颅神经损伤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维汉族比较,维吾尔族患者年龄小,分期晚,比汉族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导鼻咽癌颅神经侵犯及(或)颅底骨质破坏257例,在不同年龄组中,30岁以下鼻咽癌颅神经侵犯及颅底骨质破坏发生率较高。同时有颅神经侵犯及颅底骨质破坏者以高分化类发生率最高(26.4%);低分化类次之(22.2%);未分化类较少(15.3%)。单有颅神经侵犯的占收治鼻咽癌518例的17.2%,单有颅底骨质破坏的占10.2%。有颅底骨质破坏的168例中伴颅神经侵犯115例(68.4%)。有前组颅神经侵犯时颅底骨质破坏发生率较高。但统计学处理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5.
罗树春  兰海涛  吴琦 《重庆医学》2013,42(17):1957-1959
目的比较18 F-FDG PET/CT和MRI在鼻咽癌颅底骨质浸润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42例鼻咽癌患者行鼻咽部MRI检查,且于1周内行18F-FDG PET/CT全身扫描,比较二者对于颅底骨质浸润检测情况。结果 PET/CT与MRI诊断鼻咽癌颅底骨浸润均为阳性13例,单纯MRI诊断阳性6例,单纯PET/CT诊断阳性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9);在颅底肿瘤靶区勾画方面,GTVP明显小于GTV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结论 18 F-FDG PET/CT与MRI比较对鼻咽癌颅底骨浸润的检测无明显优势;在颅底骨质破坏靶区勾画中,由于假阴性和遗漏靶区可能,18 F-FDG PET/CT还无法取代MRI。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SPCET及CT对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检测能力及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鼻咽癌初治患者,放射治疗前同期进行全身前后位加颅底左右侧位SPECT骨显像及鼻咽,颅底连续横断CT检查。采用双盲法对两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SPECT,CT对颅底骨侵犯的阳性检出率在全部患者中分别为63.5%,25.4%,在头痛,颅神经损害及两者并存患者中分别为87.9%,93.3%,92.3%和42.4%,46.7%,46.2%,在T1+T2期及T3+T4期患者中分别为37.5%,90.3%和0.0%,51.6%;在N0+N1期及N2+N3期患者中分别为63.9%,63.0%和19.4%,33.3%,经McNemar检验,P值均<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SPECT对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T,SPECT与CT检测符合率为61.9%,不符合率为38.1%,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头痛及T分期是SPECT阳性检出的危险因素(OR头痛=3.864,ORT分期-6.422,T分期及N分期是CT阳性检出的危险因素(ORT分期48.932,ORN分期-2.860),结论:SPECT对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检测敏感性优于CT,但特异性不如CT。SPECT检测结果与临床症状,体征,分期有较好的相关性,其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临床上,若结合患者头痛,颅神经损害症状及T、N分期情况,综合分析SPECT及CT结果,有可能提高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咽癌颅底、颅内侵犯的CT、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治疗前同时作CT与MRI检查的56例鼻咽癌,观察鼻咽癌颅底骨质,颅内侵犯的CT与MRI表现.结果:56例进行CT与MRI检查的病例,CT发现颅底骨质破坏14例,占26.4%,MRI发现颅底骨质破坏或者骨髓浸润为22例,占41.5%;CT发现颅内侵犯11例(19.6%),MRI为18例(32.4%).结论:MRI对鼻咽癌颅底骨质、颅内侵犯检测能力优于CT,可作为评价鼻咽癌颅底骨质、颅内侵犯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鼻咽癌侵犯颅底的CT诊断及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芳 《中国医药导报》2007,4(28):114-115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CT显示侵犯颅底的范围、分型、复发及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70例上行型侵犯颅底组及153例发展下行型局限型的患者常规轴位扫描,部分加扫冠状位扫描。可疑复发者常规增强扫描。结果:其中颅底侵犯组以颅中窝骨质破坏最多,占98%,其中蝶骨受侵最明显。分型分硬化型、溶骨型和混合型。颅底复发者在270例中占54例,153例中占14例。结论:CT对鼻咽癌侵犯颅底表现,显示侵犯范围,分期,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及时早期发现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于磁共振成像(MRI)的鼻咽癌颅底骨质破坏的预后价值&#65377; 【方法】 于2003年至2004年共924例经病理等确诊为无远处转移的鼻咽初治病人纳入本研究,所有的病人均在治疗前进行了MRI检查并以放疗为首要治疗手段&#65377;我们回顾性的分析了相应的MRI及病历资料&#65377;所有的924例病人&#65380;MRI证实有颅底骨质破坏的病人&#65380;315例T3分期的的病人及227例T2分期的病人被分别挑选出来进行预后分析&#65377;分期依据美国癌症分期联合委员会(AJCC)第六版鼻咽癌分期标准&#65377;【结果】 MRI下颅底骨质破坏的发生率约为55.4%&#65377;颅底骨质破坏并非影响鼻咽癌患者总生存(OS)和 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的独立预后因素,但有可能是影响无局部复发生存(LRFS)的独立预后因素(P = 0.068)&#65377;对于512例合并颅底骨质破坏的患者及315例T3分期的患者,根据受侵部位进行的颅底骨质破坏分级是影响其OS(P = 0.002及P = 0.005)及DMFS(P值均为0.001)的独立预后因素&#65377;MRI下严重级别的颅底骨质破坏是影响鼻咽癌患者OS及DMFS的独立预后因素(P值均小于0.001)&#65377;合并轻度级别颅底骨质破坏的T3分期患者与T2a分期的患者在预后方面(OS&#65380;LRFS及DMFS)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65377;【结论】 MRI下的颅底骨质破坏并非鼻咽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然而,根据受侵部位的严重级别的颅底骨质破坏具有阳性的预后价值&#65377;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具有颅底骨质破坏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颅底骨质的修复、影响因素及其与生存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复习该科2003年7月-2005年6月经病理确诊且经鼻咽MR证实有颅底骨质破坏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共201例,全部患者完成治疗,观察颅底骨质破坏放疗后的骨质修复,采用治疗后定期MRI检查。局部失败定义为病理确诊或MRI显示肿瘤进展。结果 201例具有颅底骨质破坏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122例(60.3%)有骨质修复,分为完全性修复、部分修复,79例(30.7%)无修复。颅底骨质修复者均在1年之内完成。颅底骨质修复组和无修复组1、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100.0%、80.4%∶27.9%和62.7%∶20.8%,3和5年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显示具有颅底骨质破坏的鼻咽癌患者颅底骨质修复与KPS评分、放疗剂量和颅底骨质破坏的程度有关(P<0.05)。结论 MRI能显示鼻咽癌放疗后颅底骨质的修复,总生存率与颅底骨质修复相关,表明颅底的肿瘤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