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HFRS)是由鼠类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几年来,我省该病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1996年全省报告病例3960例.累及83个县(市、区),严重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为有效控制该病的流行.我省于1996年开展了人间疫情和鼠间感杂的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内容与方法1.1对全省各地区1996年HFRS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1.2采集部分临床诊断为病人和疑似病人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洁(IFAT)核实诊断[1].IgG抗饰演度≥1:20判为阳性。诊断试剂由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为950001.有效期1997年10月.…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顺义区1997年报告首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例,之后发病数逐渐增加,疫区范围迅速扩大,发病率曾多年位居全区法定报告传染病前列。2004年HFRS疫情达到历史高峰,之后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为掌握顺义区HFRS的流行规律,指导防控工作,本研究对HFRS近年来的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进行了分析。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历年HFRS发病及宿主动物监测资料来自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防病科;人口资料来源于顺义区  相似文献   

3.
临沂市兰山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沂市自1975年首次发现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以来,疫区不断扩大,病人遍布各村庄,属山东省HFRS高发区。为探讨该病流行因素,我们于1975~2003年对HFRS疫情进行了监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葫芦岛市1997至200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一直是葫芦岛市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 ,也是长期以来严重威胁我市人群健康的重要病种。自1983年首次发现HFRS病例以来 ,1984年曾发生暴发性流行 ,之后逐年下降〔1〕。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 ,该病发病率又大幅上升 ,且有持续增高的趋势。为寻找近年来HFRS流行的新特点 ,现结合 1997~ 2 0 0 1年HFRS的发病资料及动物监测情况 ,对该病的流行作一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人间疫情资料的收集 人间疫情资料来自各县 (市 )区疫情报告统计 ,人口资料来源于统计局 ,统计人群发病率。1.2 动物标本的收集与监测 每…  相似文献   

5.
<正>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它以高热、出血、休克、肾衰为主要症状,具有流行广、病情危、病死率高等特点,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解近年来承德市双桥区HFRS流行特征,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预防和控制,现将该区2005-2013年的HFRS疫情监测数据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 (1)资料:疫情数据来自承德市双  相似文献   

6.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982年临颍县发现首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后,疫情不断发生,疫区范围逐年扩大,发病率曾位居全县传染病发病前5位,已成为我县主要传染病之一。近年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采取春季全民灭鼠活动等防治措施,HFRS疫情明显下降。为探讨该病的流行规律和流行趋势并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现将临颍县1982—2009年HFRS疫情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历年来疫情报告年报、个案调查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数据,人口资料来自统计局统计年鉴。1.2分析方法数据利  相似文献   

7.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携带汉坦病毒的鼠类传播的一类自然疫源性疾病。金坛市自1963年7月首次报告HFRS病例以来,除1964年和1965年外,每年均有疫情发生。1980年发病达到历史最高峰(发病率为23.27/10万),之后疫情呈现下降趋势。2000年至今发病率稳定在3/10万以下。为了解该市HFRS的流行动态,以进一步做好HFRS防治工作,现对2005年~2009年的HFRS疫情和监测资料分析  相似文献   

8.
肾综合征出血热(简称HFRS)是一种多宿主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传染源为鼠类.为全面了解我省HFRS宿主动物鼠间疫情特点,更好地控制传染源,加强HFRS防制,现将1994~1996年全省HFRS宿主动物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鼠类来源 统一用江西贵溪捕鼠器械厂生产的中号铁板夹,用夹夜法定期在室内外捕鼠,调查鼠种构成和计算鼠密度.解剖取鼠肺和用滤纸擦鼠血,置低温冰箱冷冻保存待检.  相似文献   

9.
2004年黑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率高达72.91/10万,是重点防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2004-2006年我们根据黑河市HFRS发病及鼠间疫情监测情况,对该病的发病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1材料与方法人间疫情资料来自各市(县、区)网络直报年度报告统计;人口资料来自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鼠密度来自各市(县、区)每年的监测数据。2结果与分析2.1地区分布2004-2006年HFRS老的高发病区嫩江县发病率居第1位,继往发病呈中发的五大连池市发病率大幅上升,而爱辉区、北安市发病率有所下降(表1)。全市3年共报告HFRS2423例,平均发病率138.8…  相似文献   

10.
竺小春 《浙江预防医学》2004,16(4):24-24,26
嵊州市自1964年报告首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人以来,发病率逐年增高,发病率曾居全省首位,本文为探索该病的流行特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36年来的HFRS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安向东  王萍  戴孟阳  黄牧  杨宏 《中国公共卫生》2004,20(11):1367-1367
自上世纪80年代,沈阳市就开展了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源地的鼠类种群构成、鼠密度、带毒率、人间疫情及控制效果等项监测工作,并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监测资料。为探讨沈阳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主要传染源种类、密度及带毒率变动与人问疫情流动关系,现将1995~2003年的宿主动物监测资料与相应阶段的HFRS疫情进行相关性分析,了解和预测我市HFRS疫情的流行现况以及未来的流行趋势,并找出影响疫情变化的主要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干预控制措施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全国重点防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根据卫生部关于HFRS防治监测方案要求,结合我市HFRS防治工作安排,1996~1998年连续对人间疫情、鼠间疫情进行了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人间疫情资料:来源于本站疫情统计室,人口资料来源于市统计局。2.鼠情监测资料:以夹夜法捕鼠计算鼠密度,捕到鼠后进行编号登记,无菌操作取肺,-85℃冰箱冻存待检HFRS抗原。3.诊断符合率:采集临床确诊HFRS病人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低温冰箱保存待检。4.实验方法:以间接免疫荧光法(TFAT),日本产Olympus落射光荧光显微镜下检测HFRS抗原、抗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周口市近9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特征,预测疫情趋势,指导该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2年,周口市共报告HFRS病例172例,年均发病率为0.21/10万;10—12月为高发季节,占61.63%;25~55岁为高发年龄段,占80.81%;农民为高发职业,占84.30%;75.58%的病例(130例)居住或工作环境中有较多鼠类活动。结论周口市近9年HFRS疫情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加强疫情监测和做好灭鼠工作是预防HFRS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是台州市重点防制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之一。经多年的监测和重点防制 ,疫情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为进一步探索HFRS发病流行的规律 ,以制定针对性的防制措施 ,根据全国HFRS的监测方案要求 ,2 0 0 0~ 2 0 0 1年继续对人间疫情鼠间感染情况进行监测 ,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疫情资料 :全市各县市区疫情上报资料 ,人口资料来自台州市统计局统计年鉴 ,病人、疑似病人血清来自监测医疗机构 ;健康人群血标本来自HFRS监测点。1 2 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在监测点用夹夜法调查鼠密度 ,…  相似文献   

15.
青岛市为山东省东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重点疫区.1974年在胶南市发现首例HFRS病人.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这期间HFRS流行状况发生较明显变化.现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疫情资料 来自青岛市卫生防疫站疫情室.1.2 宿主动物监测 选择不同流行强度乡镇定点、定期监测.采用夹夜法计算鼠密度.对捕获鼠种进行鉴定.无菌解剖鼠肺.1.3 鼠肺病毒抗原检测,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T)~(?).  相似文献   

16.
自然疫源性疾病流行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和分析我国1991-2006年重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现状和分布情况,探讨新时期疫情的影响因素,提出加强自然疫源性疾病监测建议。方法收集1991-2006年全国鼠疫、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布鲁氏菌病(布病)、登革热、疟疾等重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疫情监测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1-2006年全国鼠疫、HFRS、狂犬病、乙脑、钩体病、布病、登革热、疟疾等报告病例1 859 295例,死亡39 028例,发病比例由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7%左右降至2%,下降近70%,死亡比例则由50%降至目前的40%左右,所占比重依然较大;疫情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呈现出南多北少的特点。全球气候变暖、媒介和宿主动物入侵与耐药性、生态环境变化以及畜牧养殖业和其相关产品加工产业的高速发展等因素是目前自然疫源性疾病疫情的影响因素。结论在监测工作中重点加强预警监测、免疫接种和防制策略的效果评价以及媒介生物和宿主动物综合治理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于1984年起在全国开展HFRS的疾病监测工作。目前对该病的流行情况及传播途径已基本阐明。国内很多学应用数学模型对HFRS发病的原因和流行趋势进行了探讨,但具体方法与侧重点各有不同心。我们对苏州市1989-2003年HFRS的发病资料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湿度、降水、日照、平均气温等气象因素及每月的鼠密度资料与HFRS的月发病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得到HFRS的预测预报模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费县地处沂蒙山区 ,属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高发病区。 1975年在费县方城镇发生首例 HFRS病人 ,疫情呈上升趋势 ,发病居各种传染病之首 ,成为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为探讨 HFRS的流行特点 ,为今后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对费县 1983~ 2 0 0 0年HFRS监测资料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983~ 2 0 0 0年 HFRS疫情资料来自费县卫生防疫站疫情室 ,人口资料由本县统计局提供。 1996年在薛庄、探沂、汪沟三个乡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正常人群 HFRS抗体水平监测 ;1994年开始对 HFRS病人进行抗体水平检测 ;1984年开始在薛庄等乡镇进行鼠…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赣榆县自建立省级疾病监测点以来,系统收集有关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人间疫情、动物宿主、社会经济因素及其他自然疫源性因素资料,为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赣榆县HFRS防制对策,现调查了HFRS相关流行因素。1991~2003年赣榆县HFRS年均发病率为12.47/10万(1637/13127289),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1~1994年)年均发病率为20.64/10万(808/3915254);第二阶段(1995~1999年)年均发病率为11.82/10万(596/5043491);第三阶段(2000~2003年)年均发病率为5.59/10万(233/4168545)。13年来,疫情出现较大回落(趋势性检验:r=-0.74,u=3.54,0.01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掌握山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的流行规律 ,现将 2 0 0 2年全省HFRS监测和防治情况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 :疫情资料为全省各县 (市 )疫情上报资料 ,死亡病例采用查病历和询问家属。鼠类资料来自监测点 ,用夹夜法捕鼠 ,计算鼠密度 ,鉴定鼠种 ,解剖取鼠肺冷冻保存待检。血清来源为采集疫区患者静脉血 3~ 5ml,分离血清后冷冻保存待检。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 (IFA)检测鼠肺HV抗原 ,IFA和捕捉酶联免疫法 (MacELISA)检测HFRS患者血清HV抗体。2 .结果 :( 1)流行概况 :2 0 0 2年全省HFRS共发病 5 6 6 7例 ,发病率6 .3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