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氯胺酮预处理预防雷米芬太尼麻醉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鼻窦镜手术患者60例均分为两组,采用相同的全凭静脉复合麻醉。E组麻醉诱导前静注氯胺酮0.5mg/kg,C组不用氯胺酮作为对照。记录停药拔管后20min内的躁动评分(R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警觉/镇静评分(OAA/S)。同时测定血浆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 E组拔管后20min内的RS和VAS评分以及血浆Cor、E和NE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P<0.05);但两组OAA/S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小剂量氯胺酮预处理可以预防雷米芬太尼麻醉苏醒期躁动,减轻应激反应,减少痛觉高敏,但对意识和呼吸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纳布啡对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麻醉应激反应和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全麻下择期行开腹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90例,ASAⅠ~Ⅲ级,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A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纳布啡0.2 mg·kg~(-1),手术结束前10 min给予氯化钠注射液5 m L;B组麻醉诱导前给予氯化钠注射液5 m L,手术结束前10 min给予纳布啡0.2 mg·kg~(-1);C组在麻醉诱导前和手术结束前10 min均给予氯化钠注射液。记录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_0)、拔管时(T_1)、拔管后5 min(T_2)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测定各时点血糖、血浆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浓度。观察三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后5 min评估Ramsay镇静评分和苏醒期躁动评级,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_0时三组MAP、HR、血糖、血浆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T_1、T_2时,A组和B组MAP、HR低于C组(P<0.05),血糖、血浆皮质醇及肾上腺素水平也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与A组和C组比较,B组患者苏醒时间延长(P<0.05),Ramsay镇静评分升高(P<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降低(P<0.05)。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术前给予纳布啡可抑制全麻苏醒期应激反应,降低躁动的发生,且不延长患者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3.
贺昌林 《海峡药学》2011,23(3):75-78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方案。方法 90例ASAⅠ或Ⅱ级的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40mg组(A组),舒芬太尼0.1μg.kg-1(B组)舒芬太尼0.3μg.kg-1(C组),每组30例。术毕前30min缓慢静脉输入。观察各组的HR、MAP、SpO2、PETCO2、躁动评分(RS)、Ramsay镇静评分(RSS)、意识状态评分(OAAS)。观察时点:术毕前30min给药时(T1)、给药后10min(T2)、30min(术毕停药)(T3)、拔管前(T4)、拔管时(T5)、拔管后10min(T6)、30min(T7)。以及T4、T5时血浆皮质醇、血糖,全麻后身体舒适度评分(BCS)、拔管时间(术毕到拔管)、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量和副作用。结果 RS:T4~T7时B组分值高于A、C组(P〈0.05)。RSS:C组在T4~T6时分值高于A、B组(P〈0.05)。OAAS:T4~T6时A、B组高于C(P〈0.05)。BCS:B组分值低于A、C组(P〈0.05).与T4比较B组T5时皮质醇和血糖的升高值高于A、C组(P〈0.05)。A、B组的无明显副作用,C组的主要副作用为呼吸抑制和尿潴留。结论静注帕瑞昔布40mg预防雷米芬太尼全麻醉后苏醒期躁动最佳,苏醒质量高,副作用少,术后镇痛药的用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对全麻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全麻下行择期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K2组,全麻诱导后加注氯胺酮0.5mg/kg并持续泵注6μg·kg-1·min-1至术毕;K1组,全麻诱导后仅单次加注氯胺酮0.5mg/kg;C组以生理盐水代替氯胺酮作为对照。记录术中MAP和HR变化、雷米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评估术后苏醒质量和VAS疼痛评分。结果气腹10min时,K2组MAP和HR低于K1组和C组(P<0.05);K2组术毕拔管时间长于K1和C组[(19.4±3.2)min vs.(12.3±2.7)min和(15.4±3.1)min](P<0.05),但拔管后躁动发生率小于K1组和C组(15% vs.55%和75%)(P<0.05)。K2组雷米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小于K1组和C组[(11±4)μg·kg-1·min-1vs.(15±3)μg·kg-1·min-1和(16±4)μg·kg-1·min-1][(4.7±1.1)mg·kg-1·min-1 vs·(6.0±1.5)mg·kg-1·min-1和(6.8±1.7)mg·kg-1·min-1](P<...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全身麻醉方式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3月~2015年2月,选择下腹部腹腔镜手术患者90例,ASAⅠ~Ⅱ级,相同麻醉方案诱导后,按照不同的全身麻醉维持方式,将患者分为3组:全凭丙泊酚静脉麻醉组(A组)、全凭异氟醚吸入麻醉组(B组)以及丙泊酚、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C组)。记录气腹前(T0)、气腹时(T1)、气腹后15 min(T2)、术毕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5 min(T5)的MAP和HR;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拔管时(T4)、拔管后5 min(T5)、拔管后10 min(T6)、拔管后20 min(T7)的OAA/S评分。结果 T0、T1、T2、T3时,3组的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T1、T2时,3组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P<0.05);与A组比较,T4、T5时,B、C组的MAP、HR明显升高(P<0.05)。 A组术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B、C组(P<0.05);A、C组的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呛咳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且A组明显低于C组(P<0.05);T5、T6时,A组的OAA/S评分明显高于B、C组(P<0.05)。结论全凭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下腹部腹腔镜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术毕苏醒快、质量高,苏醒期躁动及其他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雷米芬太尼对其诱发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A、B、C、D四组,麻醉分别用雷米芬太尼0.1、0.2、0.4μg·kg-1·min-1静脉微量泵注及芬太尼分次静脉注射维持.术后四组均用芬太尼进行患者自控镇痛(PCA).记录术后苏醒即刻(T1)、苏醒后30 min(T2)、60 min(T3)时的Ramsay镇静评分(RS)和T1、T2、T3、苏醒后2 h(T4)、4 h(T5)、8 h(T6)、24 h(T7)时的VAS疼痛评分;记录苏醒后24 h内芬太尼消耗总量和PCA泵按压次数.结果 C组术后RS评分均高于其他三组,VAS评分在T1,T2时均高于其他三组;B、C组VAS评分在T5时高于A、D组,B组VAS评分在T6时高于其他三组(P<0.05).C组术后24h芬太尼消耗总量大于A组,PCA泵按压次数多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 雷米芬太尼静脉麻醉会导致剂量相关性的术后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地佐辛对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苏醒期疼痛及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2例。随机均分成三组:地佐辛组(D组,n=24)、芬太尼组(F组,n=24)和对照组(C组,n=24)。手术结束前15 min,D组静注地佐辛0.1 mg·kg-1;F组静注芬太尼1μg·kg-1;C组不用任何药物。观察麻醉诱导前、拔管前5min、拔管时及拔管后5 min的MAP和HR;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拔管后5 min和15 min视觉模拟评分(VAS)、躁动评分(RS)、Ramsay镇静评分(RSS)以及拔管后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D组和F组于拔管时、拔管后5 min的MAP低于C组(P<0.05),于拔管前5 min、拔管时及拔管后5 min的HR慢于C组(P<0.05)。拔管时、拔管后5 min和15min D组和F组VAS和RS评分低于C组,RSS评分高于C组(P<0.05),D组和F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F组(P<0.05),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0.05),D组和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可安全有效地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苏醒期疼痛及躁动,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芬太尼皮下注射对老年人雷米芬太尼全麻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效应。方法:选择80例ASAⅠ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年龄65Ⅲ级择期全麻手术患者,年龄6585岁,术中行雷米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于手术结束前30 min经三角肌皮下注射芬太尼2μg/kg,观察麻醉前(T0)、全麻诱导后5 min(T1)、术中(T2)、术毕前30 min给药时(T3)、术毕停药时(T4)、拔管前(T5)、拔管时(T6)、拔管后10 min(T7)各时点的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患者苏醒时间(停药到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观察苏醒期躁动的情况(躁动评分RS)。结果:80例患者在全麻诱导后5 min,其HR、BP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各时点躁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快而彻底。结论:术毕前30 min皮下注射2μg/kg芬太尼预防老年人雷米芬太尼全麻苏醒期躁动,效果确切,对患者苏醒期无影响,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9.
仇澜  戴体俊 《江苏医药》2012,38(12):1459-1461
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抑制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患者苏醒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 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静脉全麻下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45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关腹前分别静脉注射布托啡诺20 μg/kg(A组)、30μg/kg(B组)或40μg/kg(C组).记录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呼吸抑制的发生率;评估诱导前(T1)、苏醒后即刻(T2)、苏醒后1 h(T3)、6 h(T4)的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B、C组T2、T3、T4时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A组,T3、T4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A、B、C三组意识恢复时间[(14.7±3.9) min vs.(17.4±3 7) min vs.(15.9±4.7)min]、拔管时间[(25.6±6.0)min vs.(25.7±5.2)min vs.(25.5±5.0)min]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在苏醒时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6.7% vs.40.0%)(P<0.05).结论 关腹前静脉注射布托啡诺剂量为30μg/kg可有效对抗停用雷米芬太尼的痛觉过敏,不良反应小,可认为是合适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福鼎市医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78例,按照右美托咪定使用剂量分为A组25例、B组27例、C组26例。术中3组分别予以右美托咪定剂量:A组0.25μg/kg, B组0.50μg/kg, C组1.00μg/kg。3组术中均予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比较3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不良反应。结果 诱导前5 min, 3组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用药后10 min、60 min MAP、HR均低于诱导前5 min, C组用药后10 min MAP、HR高于诱导前5 min(P<0.05);A组拔管即刻MAP高于同组诱导前5 min, C组拔管即刻HR低于同组诱导前5 min(P<0.05)。用药后10 min、用药后60 min、拔管即刻3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  相似文献   

11.
小剂量氯胺酮用于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是否能抑制瑞芬太尼复合吸入麻醉所致的痛觉过敏。方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20~60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术中仅用吸入麻醉;瑞芬太尼组(R组)术中持续靶控输注靶浓度4μg/L的瑞芬太尼;氯胺酮组(K组)术中持续靶控输注靶浓度4μg/L的瑞芬太尼,缝皮时给予氯胺酮0.5mg/kg。记录3组患者拔管时间、拔除气管导管后的口述疼痛评分,拔管后2、4、12、24h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4h内再次要求镇痛的人数和拔管后24h内的不良反应。结果R组和K组患者苏醒和拔管时间显著短于C组(P〈0.05)。拔管15min时,R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高K组和C组(P〈0.01),拔管后2、4h的VAS评分R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高K组和C组(P〈0.05),12hR组和K组VAS评分显著高于C组(P〈0.05)。术后4h内R组患者再次要求镇痛时间较K组和C组多。术后3组患者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手术中大剂量应用瑞芬太尼会诱发术后痛觉过敏,氯胺酮对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疼痛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李晓倩  马虹 《中国新药杂志》2012,(13):1507-1516,1535
目的:评价非麻醉性镇痛药(氯胺酮、帕瑞昔布钠、氟比洛芬酯)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疼痛过敏的有效性。方法:电子检索Pubmed,EBSCO,Springer,Ovid,CNKI等数据库,收集发表于1990-2011年的非麻醉性镇痛药物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疼痛过敏的临床试验性文章及相关的参考文献,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统计学分析采用RavMan 5.0软件。结果:共纳入24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 525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疼痛评分[拔管后口述疼痛评分(VRS)和停药后24 h内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单剂量静注氯胺酮可显著降低患者VRS和停药后1,2和4 h的VAS评分(P<0.01),静注帕瑞昔布纳可显著降低患者停药后8 h的VAS评分(P<0.01);静注氟比洛芬酯能够显著降低患者VRS和停药后1,2,4,6和8 h的VAS评分(P<0.01);其余各观察点VAS评分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别。停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再次要求镇痛的人数:单剂量静注氯胺酮、帕瑞昔布纳、氟比洛芬酯不延迟患者清醒和拔管时间,且能明显减少停药后追加其他镇痛药物的人数(P<0.01)。停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除氯胺酮能明显患者降低停药后躁动的发生率外(P<0.01),三者对预防术后头疼、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单剂量静注氯胺酮、帕瑞昔布纳、氟比洛芬酯可有效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诱发的疼痛过敏,减少停药后再次要求镇痛的人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丙泊酚-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与异氟醚-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在椎体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椎体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组(A组)与异氟醚-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组(B组),分别监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插管后5 min(T1)、切皮时(T2)、手术开始后1 h(T3)和术毕拔管后5 min(T4)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后1 h(T3)和术毕拔管后5 min(T4)时的Glu值。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苏醒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患者MAP均显著下降(P〈0.01),B组患者HR减慢(P〈0.05),T3时B组患者MAP、HR显著增高(P〈0.01或P〈0.05),且B组于T3时MAP显著高于A组(P〈0.01)。手术开始后1 h(T3)及术毕拔管后5 min(T4)时B组Glu显著高于麻醉诱导前(T0)时(P〈0.05),且显著高于A组(P〈0.05)。术毕两组患者苏醒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患者苏醒期嗜睡、躁动及恶心、呕吐等发生率高。结论丙泊酚-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能很好地抑制椎体骨折手术中的应激反应,且于术后也能维持一定深度的镇静,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与氯胺酮分别复合七氟谜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80例ASA Ⅰ~Ⅱ级行外科手术患儿,随机双盲法分为瑞芬太尼组(A组)与氯胺酮组(B组).肌注咪唑安定0.3 mg/kg基础麻醉后行静脉置管.A组于切皮前2 min给予瑞芬太尼0.5μg/kg后用微量输液泵泵入瑞芬太尼30μg·kg^-1·h^-1七氟谜3MAC吸入直至术毕;B组于切皮前2 min给予氯胺酮2 mg/kg后用微量输液泵泵入氯胺酮3 mg·kg^-1·h^-1+七氟谜3MAC吸入直至术毕.分别记录两组患儿切皮前2 min(T0)、切皮时(T1)、切皮后15 min(T2)、术毕时(T3)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与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患儿分泌物的总量(痰量)、苏醒时间及有无喉痉挛、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A组痰量较B组少(P<0.01),苏醒时间较B组短(P<0.01);两组患儿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中安静入睡,镇痛完善,无明显呼吸抑制,无喉痉挛、躁动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七氟谜用于小儿外科手术较氯胺酮术中循环更稳定,分泌物少,术后苏醒迅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右旋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高血压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老年高血压拟施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定1组(D1组)、右旋美托咪定2组(D2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10 min,D组泵注右旋美托咪定0.8μg/kg,然后D1组、D2组分别以0.4μg/(kg·h)和0.2μg/(kg·h)持续泵注至术毕,同期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常规诱导,术中用七氟醚、瑞芬太尼和罗库溴铵维持麻醉。分别记录进入室时(T0)、给药后5 min(T1)、插管即时(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5 min(T4)、手术切皮时(T5)、手术开始30 min(T6)、拔管即时(T7)和拔管后5 min(T8)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术中血压>180/100 mmHg给予盐酸乌拉地尔注射液25 mg,心率>110 bpm给予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20 mg,同时观察苏醒期躁动评分和镇静评分以及苏醒时间。结果三组入室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D1组和D2组在给药后5 min、插管即时、插管后1 min、插管后5 min、手术切皮时、手术开始30 min、拔管即时和拔管后5 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显著低于C组(P<0.05);C组拔管后5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仍显著高于D组(P<0.05);C组的躁动评分显著高于D1和D2组(P<0.05);C组的镇静评分显著低于D1和D2组(P<0.05);D1组的苏醒时间显著高于D2组和C组。结论右旋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能够减轻老年高血压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诱导期和苏醒期的不反应,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0.2μg/(kg·h)复合瑞芬太尼持续泵注是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抑制功能性鼻内镜窦手术(FESS)术后拔管期不良反应的有效性和剂量。方法:将择期行FESS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气管插管全麻,B、C、D组患者手术结束前15 min分别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3、0.6、0.9μg/kg,A组静脉输注等剂量生理盐水。记录手术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前(T0)、拔管即刻(T1)、拔管后5 min(T2)、10 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观察拔管期呛咳反应、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躁动评分及喉痉挛、低氧血症的发生率。结果:D组患者拔管时间长于其他组(P<0.05);A组患者T1T3时点MAP、HR高于T0时点(P<0.05);B、C、D组患者T2、T3时点MAP、HR低于A组(P<0.05);C、D组患者T1时点MAP、HR低于A、B组(P<0.05);C、D组患者呛咳反应和VAS优于A、B组(P<0.05);D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其他组(P<0.05);A组患者躁动评分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0.6μg/kg右美托咪定用于FESS术后拔管,可减轻拔管期的呛咳反应和躁动,提高镇痛质量,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而不增加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小剂量的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成人全麻手术6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成两组.手术结束后瑞芬太尼组将瑞芬太尼的用量减至维持量的1/10,对照组则停止使用.结果 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无明显区别,与对照组相比,瑞芬太尼在苏醒期的咳嗽发生率和不自主运动发生率均降低.结论 在苏醒期使用小剂量的瑞芬太尼不会延长患者苏醒时间并能减少拔管时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刘祥  胡健  张庆  王昕 《安徽医药》2013,17(9):1576-1578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超前给药预防瑞芬太尼全麻患者苏醒期痛觉过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100例2011年6月-2012年12月在该院行择期手术施行全身麻醉患者,ASA分级I~Ⅱ级,完全随机均分为A组(帕瑞昔布钠组)和B组(生理盐水组),每组50例.在手术结束前30 min分别予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或生理盐水2 mL.观察记录拔管前、拔管即刻、拔管后1,3,5 min MAP和HR;记录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瑞芬太尼用量、麻醉苏醒期恶心呕吐、躁动、痛觉过敏评分等.结果 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拔管后1,3 min MAP、HR较A组和拔管即刻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苏醒期痛觉过敏指数6~9分发病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超前给药预防瑞芬太尼全麻患者苏醒期痛觉过敏是安全有效的,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芬太尼和曲马多对预防全麻后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芬太尼和曲马多对预防全麻后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ASAⅡ级的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曲马多组(Q组)60例,其中曲马多分为1、2、3 mg/kg组(Q1、Q2、Q3组),每组20例;芬太尼组(F组)60例,其中芬太尼分为0.1、0.2、0.3μg/kg组(F1、F2、F3组),每组20例.两组病人麻醉诱导芬太尼2μg·kg-1、阿曲库铵0.5mg·kg-1、丙泊酚2mg·kg-1,麻醉维持吸入1%~3%异氟醚,丙泊酚5mg·kg-1·h-1和阿曲库铵5 mg·kg-1·h-1.术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末二氧化碳(PETCO2).术毕前30min Q1、Q2和Q3组分别缓慢静脉输入曲马多1、2和3mg/kg,F1、F2和F3组分别缓慢静脉输入芬太尼0.1、0.2和0.3μg/kg.观察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10min各组的躁动评分(RS)、镇静评分(RSS)和意识状态评分(OAAS).观察各组用药对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影响.结果 F组RS评分低于Q组(P<0.05);F组OAAS评分高于Q组(P<0.05);两组Ramsay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F组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Q组,其中F组患者中F2组优于F1组和F3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未见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严重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 芬太尼用于预防全麻后苏醒期躁动,效果明显优于曲马多,苏醒质量高,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可以安全用于预防全麻后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