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暗紫贝母与太白贝母的引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暗紫贝母与太白贝母的引种比较试验刘先齐整理(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药物种植研究所南川三泉648408)为探索川贝的家种栽培技术,解决野生资源日趋减少的问题。本所早在70年代初,就由若尔盖引种了暗紫贝母F.unibr-octentaHsiaoetk.C.Hsia并由巫溪县红池坝引种了太白贝母F.taipaiensisP.Y.Li。在南川县金佛山进行了比较试验,结论是暗紫贝母在较低海拔的农业区栽培难以正常生长发育,不能盲目引种,太白贝母适应性强,能正常生长发育适于.…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暗紫贝母粉末、暗紫贝母醇提取物、暗紫贝母水提取物、暗紫贝母醇提及水提混合物、浙贝母醇提及水提混合物的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及作用的差异程度。方法:小鼠氨水引咳及豚鼠枸橼酸引咳法比较其镇咳作用;小鼠酚红排痰及大鼠毛细管排痰法比较其祛痰作用;整体动物引喘实验法比较其平喘作用。每个实验均分为7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暗紫贝母粉末组,暗紫贝母醇提物组,暗紫贝母水提取物组,暗紫贝母醇提及水提混合物,浙贝母醇提及水提混合物组,阴性组采用蒸馏水或生理盐水ig 5 d,镇咳实验中5个贝母组的剂量分别为:5.0 g.kg-1(小鼠)、1.5 g.kg-1(豚鼠),阳性对照药为磷酸可待因,剂量分别为:25 mg.kg-1(小鼠)、20 mg.kg-1(豚鼠),祛痰实验中5个贝母组的剂量分别为:1 g.kg-1(大鼠),2 g.kg-1(小鼠),阳性对照药为氯化铵,剂量为1 g.kg-1,平喘实验中5个贝母组的剂量为1.5 g.kg-1,阳性对照药为硫酸沙丁胺醇,剂量为4.5 mg.kg-1,均为ig 5 d。结果:暗紫贝母粉末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明显,与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同剂量下,浙贝母醇提水提混合物组与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未表现出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氨水引咳模型中暗紫贝母醇提物组R为143.21%,枸橼酸引咳模型中5 min内咳嗽次数与阴性组比较,P<0.05;暗紫贝母水提物祛痰作用与阴性组比较,P<0.05;暗紫贝母醇提及水提混合物祛痰作用与阴性组比较,P<0.05,其余作用与浙贝母醇提及水提混合物相当,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暗紫贝母全粉给药能充分发挥其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暗紫贝母镇咳有效成分可能主要集中在醇提物中,暗紫贝母祛痰有效成分可能主要集中在其水提物中;50%乙醇提取,药渣水煎可能会造成暗紫贝母部分有效成分损失;现有剂量条件下,浙贝母不能发挥其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3.
太白贝母祛痰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太白贝母的祛痰作用,并与暗紫贝母和梭砂贝母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小鼠气管苯酚红排泌法考察太白贝母、暗紫贝母和梭砂贝母的祛痰作用。结果:太白贝母、暗紫贝母和梭砂贝母均能显著促进小鼠气管酚红的排泌量。太白贝母与梭砂贝母促进小鼠气管酚红排泌的作用相近,但均比暗紫贝母弱。结论:太白贝母、暗紫贝母和梭砂贝母均具有良好的祛痰作用,暗紫贝母的祛痰作用最强,太白贝母与梭砂贝母祛痰作用相近,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川贝母。  相似文献   

4.
沈力  周浓  李洁玉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9):2271-2273
目的探讨不同川贝母品种及商品规格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对太白贝母与暗紫贝母不同商品规格生物碱和皂苷部位进行了薄层色谱分析。结果太白贝母与暗紫贝母提取部位的薄层色谱实验均提示了川贝母不同规格的薄层色谱图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可利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太白贝母与暗紫贝母,该方法简单、可行,为更好地控制川贝母的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暗紫贝母、栽培瓦布贝母及浙贝母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明确栽培瓦布贝母作为野生川贝母替代资源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小鼠氨水引咳及豚鼠枸橼酸引咳法比较3种贝母的镇咳作用.小鼠酚红排痰法及大鼠毛细管排痰实验法比较3种贝母的祛痰作用;整体动物引喘实验法比较3种贝母的平喘作用.每个实验均分为5个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暗紫贝母组,栽培瓦布贝母组及浙贝母组.阴性组采用蒸馏水或生理盐水灌胃5d.镇咳实验中3种贝母的剂量分别为2.5g·kg-1·d-1(小鼠),1.5g·kg-1·d-1(豚鼠);祛痰实验中3种贝母的剂量分别为2 g·kg-1·d-1(小鼠),1 g·kg-1·d-1(大鼠),平喘实验中3种贝母的剂量为1.5 g·kg-1·d-1.结果:栽培瓦布贝母祛痰作用与暗紫贝母相当,小鼠酚红排泌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1,大鼠毛细管排泌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栽培瓦布贝母平喘作用与暗紫贝母相当,哮喘潜伏期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5,暗紫贝母与栽培瓦布贝母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栽培瓦布贝母镇咳作用与暗紫贝母及浙贝母相当,减少枸橼酸引咳后5 min内咳嗽次数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栽培瓦布贝母可作为野生川贝母的替代资源推广种植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药沙参类研究:V.镇咳祛痰药理作用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屠鹏飞  张红彬 《中草药》1995,26(1):22-23
对常用的10种沙参类生药进行了镇咳,祛痰药理作用比较,结果表明莱阳参,河南沙参,泡沙参,川藏沙参镇咳作用明显,川藏沙参,无柄沙参,泡沙参祛痰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太白贝母的止咳、祛痰和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实验、豚鼠枸橼酸引咳法实验、小鼠气管段酚红实验、醋酸致小鼠腹腔通透性升高实验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观察太白贝母粉末和醇提物的止咳、祛痰和抗炎作用。结果:太白贝母粉末和醇提物的起效剂量分别为4g/kg和0.32g/kg,太白贝母粉末和醇提物的有效剂量范围分别为4g/kg20g/kg和0.32g/kg20g/kg和0.32g/kg1.6g/kg。太白贝母粉末和醇提物能明显抑制氨水所致小鼠咳嗽,能明显延长枸橼酸致豚鼠咳嗽的潜伏期并减少咳嗽次数,能明显增加小鼠气管酚红的排泌量,能明显抑制醋酸致小鼠腹腔通透性升高,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结论:太白贝母粉末和醇提取有明显止咳、祛痰和抗炎作用,其效果与川贝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暗紫贝母的群落生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士林  肖小河 《中药材》1989,12(11):5-8
本文以数值分类方法,初步确定了暗紫贝母分布的植物群落类型及其群落特征,并研究了其群落类型与松贝(川贝母)品质之间的相关性。指出绣线菊 金露梅-珠芽蓼群落、窄叶鲜卑花 环腺柳 毛蕊杜鹃群落、委陵菜十条叶银莲花群落所产松贝为品质最优的商品规格。  相似文献   

9.
暗紫贝母鳞茎再生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暗紫贝母鳞茎再生组织培养技术研究李隆云,周裕书,代敏,罗庆明(四川省中药研究所重庆630065)暗紫贝母主要分布在四川西北部海拔3000m以上山原地带,为著名的川产地道药材,是松贝的主要来源 ̄[1],为川贝类商品药材的主流品种之一。其功效为清热散结,化痰止咳。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挖,资源逐年减少,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涨。因暗紫贝母生长环境特殊,难于进行人工栽培。为了扩大药源,我所于1986~1989年开展了组织培养室内快速生产....  相似文献   

10.
湖北贝母镇咳、祛痰、平喘药效部位的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勇慧  阮汉利  曾凡波  皮慧芳  赵薇  吴继洲 《中草药》2003,34(11):1016-1017
目的 以镇咳、祛痰、平喘为药效学指标,跟踪湖北贝母活性部位。方法 以不同溶剂提取湖北贝母浸膏,经药理筛选得到最佳提取溶剂的组分。再分别以酸碱法和溶剂法对最佳提取溶剂的组分浸膏进行分离,得到活性部位。结果 50%乙醇是最好的提取溶剂;综合分析不同部位的镇咳、祛痰、平喘活性实验结果,样品C即酸碱法的氯仿部位(主要含生物碱)效果较好。结论 酸碱法的氯仿部位(即总生物碱)是其镇咳、祛痰、平喘综合活性较好的部位,实验结果与文献关于贝母呼吸系统活性在生物碱部位的报道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江西彭泽贝母祛痰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江西彭泽贝母醇提取物灌胃给药对小白鼠的祛痰作用,以及醇提取物对家兔离体气管纤毛粘液流运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彭泽贝母醇提取物祛痰作用与远志组、异丙肾上腺素组作用相近。  相似文献   

12.
中药沙参类研究──Ⅴ.镇咳祛痰药理作用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常用的10种沙参类生药进行了镇咳、祛痰药理作用比较,结果表明莱阳参、河南沙参、泡沙参、川藏沙参镇咳作用明显,川藏沙参、无柄沙参、泡沙参祛痰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全国桔梗主产区不同产地桔梗的镇咳祛痰作用,为客观评价桔梗质量和种植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浓氨水喷雾致咳实验、小鼠气管酚红排泄实验,观察不同产地桔梗水提物对小鼠咳嗽和气管分泌物的影响。结果:内蒙赤峰产桔梗药材最低镇咳、祛痰有效剂量为0.2 g·kg-1,在此给药剂量下,内蒙赤峰产桔梗可显著减少小鼠咳嗽次数(P<0.01),并可显著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P<0.01),四川、陕西商州、重庆产桔梗可明显减少小鼠咳嗽次数(P<0.05),四川、陕西商州、内蒙赤峰产桔梗可明显增加小鼠酚红排泄量(P<0.05)。结论:桔梗具有明显镇咳、祛痰作用,内蒙赤峰产桔梗镇咳、祛痰作用明显强于其它产地桔梗。  相似文献   

14.
对4种川紫菀及紫菀进行了祛痰镇咳的药理作用比较,结果表明4种川紫菀均具明显的镇咳祛痰作用,与相同剂量的紫菀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暗紫贝母及浙贝母镇咳作用的化学刺激引咳法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经典的化学刺激引咳实验法比较暗紫贝母及浙贝母的镇咳作用差异,暗紫贝母研粉物与醇提物、水提物、醇水提取混合物、浙贝母醇水提取物混合物镇咳效应差异.方法 小鼠氨水引咳及豚鼠枸橼酸引咳法比较两种贝母的镇咳作用;实验分组除均设立阴性及阳性对照组外,第一部分实验中两种贝母均以研粉物直接灌胃给药,剂量为:1.5g·kg-1(豚鼠)、2.5g· kg-1(小鼠).第二部分实验中受试药物分为暗紫贝母研粉物组、暗紫贝母醇提物、暗紫贝母水提物组、暗紫贝母醇水混合物及涉贝母醇水混合物组,剂量为:1.5 g·kg-1(豚鼠)、5g· kg-1(小鼠).结果 两种贝母2.5g·kg-1剂量灌胃小鼠均未表现出镇咳效应,但延长EDT50暗紫贝母较浙贝母明显;两种贝母微粉(过300目筛)延长EDT50效应强于贝母细粉(过200目筛);5 g·kg-1剂量灌胃小鼠,暗紫贝母研粉物及暗紫贝母醇提物均显示出镇咳作用,且研粉物作用略强于醇提取物;豚鼠枸橼酸引咳实验中两种贝母研粉物及暗紫贝母醇提取物部分1.5g·kg-1剂量灌胃豚鼠均显示出镇咳作用.结论 对于化学刺激引发的咳嗽,暗紫贝母镇咳作用较浙贝母好;中医临床川贝母微粉入药,其有效成分能较好被机体吸收;暗紫贝母中镇咳有效成分主要存在于醇提取部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暗紫贝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氧化铝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暗紫贝母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部位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yclo-(Pro-Leu)(1)、咖啡碱(2)、贝母辛(3)、香草醛(4)、对羟基苯甲醛(5)、硬脂酸甘油酯(6)、7-ketositosterol(7)、β-谷甾醇(8)、胡萝卜苷(9)。结论:其中,化合物1、2和6为首次从贝母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4~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温度、生长素和赤霉素对暗紫贝母形态休眠和生理休眠解除的影响。方法:暗紫贝母形态休眠解除的研究方法为分别用25、50、100、200ppm4个浓度生长素溶液浸泡暗紫贝母种子,在5、15、25℃温度条件下沙埋层积诱导贝母种子形态后熟。用挤压法统计胚率。生理休眠解除方法为分别用浓度为50、150、250、350、450ppm赤霉素溶液处理胚成熟的贝母种子24h后置于5、10、15、20、25℃温度下进行发芽试验。结果:生长素对暗紫贝母种子胚的成熟有促进作用,200ppm为最佳浓度;5、15℃时早期原胚都能生长,在25℃条件下原胚基本不生长;处理85d后,78.5%种子的原胚分化成成熟胚,平均胚率达到74%;200ppm生长素处理、15℃下沙埋层积可使胚的成熟期缩短到60d。赤霉素处理能显著提高成熟种子的发芽率,经250ppm赤霉素处理后的贝母种子发芽率可达80%。在5-25℃之间,经处理后的暗紫贝母种子发芽时间随发芽温度升高而缩短,温度在25℃以上时,发芽时间反而延长。结论: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可促进暗紫贝母种子的形态休眠和生理休眠的解除。生长素和赤霉素的最佳浓度分别为200、250ppm。5-2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暗紫贝母种子发芽的时间会被缩短。  相似文献   

18.
矮地茶镇咳祛痰作用的药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对贝母属植物的研究取得了进展,本文就川贝母属植物的基源植物暗紫贝母的植被分布、化学成分、人工组织培养、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湖北贝母Fritillaria 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收载于《中国药典》 2000年版一部中,是仅次于浙贝母的第二大贝母主流品种。在药理研究方面,熊玮等初步研究表明其乙醇提取物对多种平滑肌有明显松弛作用,对豚鼠有平喘作用,能提高小鼠耐受常压缺氧能力,其总生物碱对平滑肌的作用、对猫血压及心肌的作用与阿托品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