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丽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4):126-127
危重症患儿在急诊科内经过初步诊断治疗后,需将患儿转送至医技科室做深入检查或转入PICU、NICU病房做进一步治疗.院内转运可能会导致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轻度至重度的改变,且可能造成不同程度并发症[1].本文依据我院急诊科2006年7月-12月间409例危重症患儿院内转运中的护理体会,对如何安全转运急诊危重症患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本院院前急救与转运患儿的疾病谱,旨在提高危重患儿的临床救治率。方法统计本院院前急救的386例急救网络转运协议书,通过对出诊医师填写的出诊记录及第6版儿科学相关内容进行诊断并分类,并对运转范围进行总结。结果新生儿患儿占83.9%;余患儿约占16.1%;新生儿疾病中,前三位分别为早产儿(129例,39.9%)、新生儿肺炎(39例,12.0%)、缺血缺氧性脑病(36例,11.1%);儿科疾病中,前三位分别为重症肺炎(25例,39.7%),先天性心脏病(6例,9.5%),颅内感染(6例,9.5%),其中室内运转患儿约占44.3%,市外运转患儿约占55.7%;运转半径为0.5~330 km,院前急救反应时间为3~215 min。结论对院前急救与转运的疾病分布特征进行总结,可有效的制定急救的工作重点,从而能够提高危重患儿的救治率。  相似文献   

3.
陈裕蓉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0):3169-3170
保证急危重病人的安全转运,为进一步的救治赢得时间,提高生存质量.为此,加强对院外院内所转运的急危病人的护理,加强急救转运制度管理和急救转运技术培训,严格转运流程交接等,完善转运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急危病人在急救转运过程中,维持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安全转运.文献报道院内转运能增加重症患者的并发症,转运患者的死亡率比正常高出9.6%[1],如何安全有效的转运是急诊医护人员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将我科2009年8月~2010年3月的112例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注意事项和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危重患者长途转运的实施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转运成功率。方法对206例危重患者长途转运的实施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6例危重患者中204例(99.03%)安全转运至目的地,死亡2例(0.97%),结论危重患者的长途转运风险大、技术难度大,使用训练有素的医务人员,全面了解病情,全程严密监护,正确处理险情,可把转运中对患者的危险减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5.
2005年1月~2006年1月经院急救中心转运危重患者220例,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20例中,男180例,女40例,年龄>60岁80例,<40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危重患者院前急救中,运用车载呼吸机进行呼吸管理的救治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急危重患者分为2组,常规救治的60例为对照组,院前急救及转运途中持续低至中流量给氧;治疗组60例,在院前急救及转运过程中使用车载呼吸机进行呼吸管理。对两组患者转运前后心率、自主呼吸频率变化及到转运目的地即刻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进行观察比较并对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动脉血氧分压及心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使用呼吸机管理患者预后并发症较对照组减少。结论对急危重患者院前急救及转运中应用车载呼吸机进行呼吸管理,可纠正呼吸衰竭,降低能量消耗,控制过度通气,保障患者院前急救疗效及转运安全,减少患者预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危重早产儿转运的护理方法,为转运提供指导。方法对急救中心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院间转运的危重早产儿进行分析,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及护士负责前往求助医院,稳定患儿生命体征后,置转运暖箱中进行多功能监测,转至NICU。结果共转运88例危重早产儿,转运途中死亡3例,转运成功率96.59%。结论精湛的医疗技术,同时针对危重早产儿易发生低体温、呼吸暂停、低血糖、颅内出血、寒冷损伤等特点,备好转运设备,转运前认真评估及转运中密切病情观察是危重早产儿转运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车载急救转运呼吸机及自动充气式复苏囊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及利弊。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来在转运途中使用过转运呼吸机或自动充气式复苏囊通气的患儿进行分组分析。结果使用急救转运呼吸机组的转运成功率及气漏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车载急救呼吸机能产生有效的呼吸末正压,从而能产生持续正压通气,可很好地应用于呼吸窘迫及肺出血的患儿,对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的新生儿,可极大的提高其转运成功率,降低转运过程中发生气漏等并发症的概率。是目前危重新生儿转运的首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潜在风险及防范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分析我院急诊科2011年3月至2011年6月院内转运的108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设为对照组,该组采用常规的转运护理,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转运的120例急诊危重患者设为观察组,该组实施安全转运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发生意外的情况及不满意程度。结果通过分析比较,观察组的意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转运过程中的不满意程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转运前对危重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风险及利益,在转运过程中实时进行监护及观察,到达相关科室对患者的初步诊断及相关情况进行详细的交接及记录,包括医师之间和护士之间的交接。在转运过程中进行安全的护理对危重患者的预后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急诊科是危重患者的首诊科室,患者经过初期急救复苏后,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需转运到辅助科室进行检查或转入专科病房住院治疗,甚至转手术室急诊手术,转运过程虽然只需短暂的十几分钟,但病情可突然变化,如发生剧烈震荡,呕吐物致呼吸道阻塞,突然心跳呼吸骤停,静脉输液管路、气管插管等各种管道脱出,氧气供给不足,内脏二次出血等。因此,  相似文献   

11.
危重新生儿的急救包括现场急救、路途转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3个方面。这3方面必须紧密配合才能发挥出很好的抢救效果,才能提高成活率、减少伤残率。因此,危重新生儿的转运是新生儿急救工作的重要环节[1]。基层医院抢救技术力量薄弱,抢救设备、监护仪器缺乏,危重新生儿需转入上级医院诊治。我科室有专业的新生儿医护人员、转运设备、快捷的通  相似文献   

12.
危重新生儿转运的安全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危重新生儿转运的安全护理。方法通过转运系统将基层医院的危重新生儿转往本院NICU医治。结果940例治愈,10例好转,转运过程中无1例死亡,未发生一次医疗差错和纠纷,转运成功率100%。结论先进的设备、专业的护理人员、及时的处理、恰当的救护措施是安全护理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从转运前准备、转运途中的监护及应急抢救措施,和转运后的交接等几方面介绍了安全、顺利转运ICU危重患者的方法和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安全方法。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09年9月243例急诊病人经过应急处理,安全转入住院部的资料进行分析;转运病人前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243例病例中240例病人安全达到转运目的,途中死亡3例,转运成功率98.76%。结论转运前采取适当的措施是安全转运的前提,转运途中采取恰当的保护措施是安全转运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急诊危重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经初步救治后,常需进一步检查及住院治疗。在患者转运交接过程中,易出现病情变化、信息交接不全或遗漏、双方职责不清等问题,导致不良后果。采用标准化操作流程,规范转运、交接,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保障医疗安全,减少不良事件发生。1临床资料我院急诊科2011年1月-2012年10月院内转运危重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如何做好危重新生儿院外转运中的护理,降低危重新生儿转运途中的死亡率。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出生的78例危重新生儿进行院外转运。护理措施主要包括转运前对新生儿的正确评估,转运设备的准备,转运人员的配备,上级医院的协调,转运过程中的监护等。结果78例危重新生儿转运过程中仅有1例严重并发症。死亡1例。结论护理工作在确保危重新生儿院外转运中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2014年8月31日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医院通过单程或双程转运方式转运的危重新生儿的过程、病种及转归.结果 自2012年开展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以来,本院共转运危重新生儿147例,转运途中无1例死亡,入院后经三级医院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仅1例死亡,抢救成功率达99.32%.转运新生儿占同期分娩新生儿总数的8.28%.转运病种排列前4位的是:早产儿占32.0%、呼吸系统疾病占29.9%、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占16.3%、新生儿窒息占13.6%.结论 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能有效地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伤残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急诊危重患者病情复杂、变化迅速、并发症多,家属的心理压力大,心理承受力差,情绪容易失控。在急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护理人员承担着很大的风险。如何加强急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确保护理安全,成为护理管理者急需解决的问题。院内转运只需短短的十几分钟,但是患者常常会出现心率、心律、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而危及生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是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减少并发症,并安全转运  相似文献   

19.
出色的转运工作可大大降低危重新生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1].我院ICU自1997年底成立以来,相继建立了本地区及相邻区县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运网络系统,并开辟了高危患儿入院的急救绿色通道,提高了院前急救水平,保证了每位患儿转运安全,提高了危重患儿抢救成功率.我院ICU2004年4月至2005年4月转运危重新生儿263例,现将转运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5月至2009年9月从我院急诊科转送至病房的危重患者653例。其中,2004年5月至2006年12月以传统方式转运患者351例,设为对照组;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在转运中实施风险管理措施,转运30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转运途中的意外发生率和科室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意外发生率8.28%,接收科室满意率93.72%;对照组意外发生率40.74%,接收科室满意率62.1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实施风险管理,减少了不良事件发生,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