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心肌缺血预处置和再灌注损伤时心肌内源性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poxyeicosatrienoicacid, 11,12-EET)的改变, 探讨内源性11,12-EET在缺血预处置中的作用。方法: 使用雄性Wistar大鼠,通过结扎(60 min)和松开(30 min)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 采用缺血5 min, 再灌注5 min两次造成缺血预处置。实验分5组: ①假手术组(sham); ②缺血再灌注组(I/R); ③短阵缺血预处置组(SI); ④短阵缺血预处置缺血/再灌注组(SI+I/R)。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心肌11,12-EET的含量, 并观察再灌注过程中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I/R组+dp/dtmax、-dp/dtmax以及LVDP均低于、心肌11,12-EET高于sham组及SI+I/R组(P<0.01); 而SI+I/R组心肌11,12-EET也高于sham组(P<0.01)。结论: 整体动物心肌再灌注使大量内源性11,12-EET释放, 是再灌注损伤机制之一;缺血预处置抑制再灌注时心肌11,12-EET的增加, 可能与缺血预处置心肌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12-EET)和缺血预处置对大鼠再灌注心肌组织磷酸化ERK1/ERK2和p38 MAPK表达的影响,了解大鼠心肌磷酸化ERK1/ERK2和p38 MAPK表达与预处置有否关系。方法: 使用雄性Wistar大鼠,通过结扎(60 min)和松开(30 min)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两次造成缺血预处置。大鼠经手术并静脉给予6.24×10-8mol/L 11,12-EET,稳定20 min,结扎冠脉复制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5组:①正常组(norm);②假手术组(sham);③缺血再灌注组(I/R);④短阵缺血预处置组(SI+I/R);⑤11,12-EET预处置缺血/再灌注组(EET+I/R)。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细胞外调节的蛋白激酶(ERK1/2)和p38 MAPK的表达程度,并观察再灌注过程中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再灌注30 min时,I/R组+dp/dtmax%、-dp/dtmax%和LVDP均显著低于sham组、SI+I/R组和EET+I/R组(P<0.05);而I/R组大鼠心肌ERK1/2磷酸化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P<0.05),明显低于SI+I/R组和EET+I/R组(P<0.05);I/R组大鼠心肌p38 MAPK磷酸化表达I/R组显著高于sham组、norm组、SI+I/R及EET+I/R组(P<0.05)。结论:6.24×10-8 11,12-EET mol/L具有保护心功能的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大量激活磷酸化ERK1/2和抑制p38 MAPK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外源性低浓度 11,12 -EET预干预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开胸 ,结扎和松开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复制心肌缺血 /再灌注模型 ;采用缺血 5min/再灌注 5min两次造成缺血预处置。实验分 3组 :对照组 ;缺血预处置组 ;外源性 11,12 -EET预干预组。每组再分为A、B 2小组 :A组动物心肌缺血 10min/再灌注 10min ,主要观察缺血 /再灌注各时程之心律失常 ;B组动物缺血 6 0min/再灌注 30min ,主要观察缺血期心律失常、心功能的变化及再灌注后心肌梗死范围。结果 :缺血预处置和 11,12 -EET(6 2 4× 10 -8mol/L)预干预均可减轻缺血 /再灌注心律失常及心功能的变化 ,降低心肌梗死范围。结论 :11,12 -EET预干预具有类缺血预处置样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浓度外源性11,12-EET预处置对缺血/再灌注心脏EET水平的影响,探讨EETs预处置保护心肌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60 min和松开30 min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阻断冠脉血流前,静脉给予6.24×10-8 mol/L 11,12-EET造成11,12-EET预处置。实验分4组:①11,12-EET预处置缺血/再灌注组;②11,12-EET预处置假手术组;③假手术组;④缺血/再灌注组。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心肌11,12-EET的含量,并观察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心功能的变化。结果:11,12-EET预处置可减轻缺血/再灌注造成的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程度及心肌内源性11,12-EET增加程度。结论:11,12-EET预处置通过引起心肌11,12-EET少量生成,进而抑制其后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11,12-EET大量增加,可能是11,12-EET预处置保护心功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外源性低浓度 11,12-EET预干预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开胸,结扎和松开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缺血 5min/再灌注 5min两次造成缺血预处置。实验分 3组:对照组;缺血预处置组;外源性 11,12-EET预干预组。每组再分为A、B 2小组:A组动物心肌缺血 10min/再灌注 10min,主要观察缺血/再灌注各时程之心律失常;B组动物缺血 6 0min/再灌注 30min,主要观察缺血期心律失常、心功能的变化及再灌注后心肌梗死范围。结果:缺血预处置和 11,12-EET(6 2 4× 10-8mol/L)预干预均可减轻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及心功能的变化,降低心肌梗死范围。结论:11,12-EET预干预具有类缺血预处置样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11,12-EET延迟性保护作用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ERK活性及磷酸化ERK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11,12-EET延迟性保护中的作用。 方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缺血/再灌注期间心脏收缩期左心室内压上升的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及舒张期左心室内压下降的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采用免疫共沉淀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细胞外调节激酶(ERK)的活性,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磷酸化ERK的表达。 结果:I/R组缺血60 min及再灌注30 min两个时段±dp/dtmax均低于sham组(P<0.05),24 hEET+I/R组缺血60 min及再灌注30 min两个时段±dp/dtmax明显高于I/R组(P<0.05),而24hEET+PD+I/R组缺血60 min及再灌注30 min两个时段±dp/dtmax明显低于24hEET+I/R组(P<0.05)。ERK的活性24hEET+I/R高于normal组,24hEET+I/R组低于24hEET+PD+I/R组。磷酸化ERK的表达I/R组高于normal组和sham组,24hEET+I/R高于I/R组,24 hEET+I/R组低于24hEET+PD+I/R组。 结论:外源性11,12-EET具有延迟性心脏保护作用,大量激活磷酸化的ERK参与这种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测定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前后心肌组织中11, 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11, 12-EET)含量的变化情况。方法: 实验分为2组: 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 测定各组心功能的同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心肌组织中11, 12-EET的含量。结果: 心肌组织中11, 12-EET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明显增加(P<0.01)。结论: 内源性11, 12-EET含量的增加可能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甘氨酰谷氨酰胺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离体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系统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甘氨酰谷氨酰胺对照组(Gly-Gln)、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再灌注+甘氨酰谷氨酰胺组(I/R+ Gly-Gln)。I/R组及I/R+ Gly-Gln组分别灌注30 min后,全心停灌20 min,再灌注40 min,I/R+ Gly-Gln组于再灌注时在灌流液中加入Gly-Gln;正常对照组连续灌流90 min,Gly-Gln对照组灌流液中加入Gly-Gln。记录各组灌注时,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压力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心率(HR)及心肌细胞单相动作电位(MAP);同时在相应的时点分别测定冠脉流出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结果:离体大鼠心脏缺血20min,再灌注40 min,导致严重的心功能抑制,表现为LVEDP升高,LVDP、±dp/dtmax降低;再灌注液中加入Gly-Gln后,LVEDP降低,LVDP、±dp/dtmax明显升高(P<0.01)。I/R+ Gly-Gln组冠脉流出液中LDH、CK活性明显低于I/R组(均P<0.01)。结论: Gly-Gln能有效减轻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左室功能下降,减少心肌细胞LDH、CK的释出,表明Gly-Gln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离体心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咪唑安定保护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对家兔心肌缺血 /再灌注期血清和心肌TNF α、IL 6的影响 ,探讨其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结扎 /开放左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结扎 30min/开放 1 80min建立心肌缺血 /再灌注模型。 2 4只家兔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8只 ) :假手术对照组 (A组 ) ,未予心肌缺血处理 ;缺血再灌注组 (B组 )于缺血前 5min(I0 )、缺血 30min(I1 )、再灌注 1h(R1 )和 3h(R2 )取颈内静脉血 ,并于实验结束后取心肌组织匀浆 ,分别测定IL 6和TNF α浓度 ;咪唑安定组(C组 )缺血前 2 0min静脉注射咪唑安定 0 .75mg/kg(人等效剂量 ) ,以每小时 0 .4mg/kg持续泵入 ,取血样时点和检测指标均同B组。结果 :C组血清TNF α在I1 和R1 时升高 ,R2 时降低 ,IL 6在R2 时升高 ,但在各时点均较B组相应值低 (P <0 .0 1或 0 .0 5 ) ,心肌组织TNF α、IL 6水平亦低于B组 (P <0 .0 5 ) ,但较A组明显升高 (P <0 .0 1 ) ;B组TNF α在I1 时点显著升高 ,IL 6在R1 和R2 时点持续升高 ,心肌组织中TNF α和IL 6含量明显增加 ,同A组和C组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 :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 ,咪唑安定通过抑制心肌组织和血清TNF α和IL 6的合成或释放 ,从而对心肌组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二氮嗪(diazoxide,D)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离体大鼠心功能及线粒体心磷脂的影响,并探讨ATP敏感性钾通道在二氮嗪后处理心肌保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装置建立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二氮嗪后处理组(I/R+D)、5-羟葵酸拮抗二氮嗪后处理组(I/R+5-HD+D),每组8只,均先灌注平衡20 min。Control组:灌注平衡后续灌70 min;I/R组:缺血前灌注4℃ST.Thomas停跳液,全心缺血40 min,再灌30 min;I/R+D组:全心缺血40 min,缺血后给予含二氮嗪(50μmol/L)的K-H液灌注5 min后,再灌25 min;I/R+5-HD+D组:二氮嗪后处理前给予含5-羟葵酸(100μmol/L)的K-H液灌注5 min,再灌20 min。观察各组续(再)灌注末心率、冠脉流出液量、心功能、心肌酶学及心肌线粒体心磷脂的变化。结果:各组续(再)灌注末比较,I/R组较control组及I/R+D组心率减慢、冠脉流出液量降低,心功能明显受损,心肌酶增加,心磷酯含量减少,但与I/R+5-HD+D无明显差异。结论:二氮嗪后处理通过增加线粒体心磷脂含量,减少心肌酶的释放,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肌的再灌注损伤,产生心肌保护作用。5-羟葵酸能够完全阻断二氮嗪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鼠无创性肢体缺血预适应(LIP)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形态学、梗死面积和心肌MMP-2、MMP-9和TIMP-1的影响。方法通过连续3 d每天1次3个循环的下肢无创性5 min缺血、5 min再灌建立LIP模型。大鼠随机分成3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I/R)、心肌缺血预适应组(CIP)和LIP组。以HE染色法观察心肌形态学改变;红四氮唑染色法确定心肌梗死范围,IS=IA/AAR×100%;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MMP-2、MMP-9和TIMP-1水平。结果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后,I/R组IS为(44.5±8.1)%;与I/R组比较,CIP和LIP均能明显改善心肌损伤的形态学改变,降低心肌细胞的肿胀、减少间质出血和炎性细胞的浸润。CIP使IS降低35.7%,缺血区心肌MMP-2降低42.1%,MMP-9降低43.3%,TIMP-1水平增加40.0%;LIP使IS降低42.9%,缺血区心肌MMP-2降低41.2%,MMP-9降低46.6%,TIMP-1水平增加53.8%。结论LIP不仅能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形态学改变、减少心肌梗死面积,而且能降低心肌细胞基质的损伤,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短暂反复缺血预处理(IPC)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150~180 g,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I/R)组;缺血预处理1次+缺血再灌(1+I/R)组;缺血预处理2次+缺血再灌(2+I/R)组;缺血预处理3次+缺血再灌(3+I/R)组。各组动物经1%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开腹,暴露双侧肾动静脉。假手术组只开腹不夹闭双侧肾动静脉;I/R组夹闭双侧肾动静脉45 min后松夹再灌;1+I/R、2+I/R和3+I/R各组则分别夹闭双侧肾动、静脉5 min后再灌5 min 1次、2次和3次后再行夹闭双侧肾动静脉45 min后松夹再灌;再灌后逐层缝合腹膜,腹壁肌肉和皮肤。24 h后取血及双侧肾脏测定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以及肾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结果:与I/R组相比,1+I/R、2+I/R和3+I/R组BUN和SCr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以3+I/R组BUN和SCr降低程度为著;I/R组MDA含量较sham组显著升高;SOD活力则较sham组明显降低(P0.01);与I/R组相比,1+I/R、2+I/R和3+I/R组SOD活力均明显增加,而MDA含量则明显降低(P0.05),其中以3+I/R组MDA含量降低得最为显著。结论:短暂反复IPC可改善RI/RI大鼠肾功能,减轻肾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3.
小檗碱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檗碱(BBR)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的作用及其与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250只)随机分为7组(n=36):假手术组(sham)、sham+BBR组、sham+AG490(AG,JAK2/STAT3通路抑制剂)组、MI/R+溶剂组(MI/R+V)、MI/R+BBR组、MI/R+BBR+AG组、MI/R+AG组。常规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行心肌缺血再灌注手术,缺血30 min后再灌注4 h,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JAK2、STAT3磷酸化水平及心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再灌注6 h后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梗死面积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再灌注72 h后检测心功能。结果 BBR可显著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术后心功能并减轻心肌凋亡及梗死,这种保护作用可被AG阻断(均P0.05)。BBR治疗还可显著提高心肌JAK2及STAT3磷酸化水平,抑制凋亡相关信号分子表达,这种作用也被AG阻断(P0.05)。结论 BBR可显著减轻大鼠MI/R损伤后心肌梗死及凋亡水平,改善心功能,JAK2/STAT3可能介导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 EPO)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与自噬的关系。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rh EPO处理组(rh EPO组)、rh EPO+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Rap)处理组(rh EPO+Rap组)和雷帕霉素处理组(Rap组)。构建大鼠心肌I/R模型,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LVSP、LVEDP、+dp/dtmax、-dp/dtmax);于再灌注结束后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采用伊文氏蓝-TTC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自噬相关基因LC3、Beclin1的蛋白表达。结果 I/R组心功能明显减弱,血清CK、LDH含量增高,可见明显心肌梗死,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上升(P0.01)。rh EPO处理后,心功能明显改善,CK、LDH含量减少,心肌梗死面积缩小,LC3Ⅱ/LC3Ⅰ、Beclin1蛋白表达下降(P0.01)。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能削弱rh EPO的作用。结论 rh EPO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通过减少心肌自噬而完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Akt与ERK1/2在吡格列酮保护乳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中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1~3日龄的Wistar乳鼠心室肌细胞,通过缺氧3 h,复氧3 h,建立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吡格列酮组(I/R+P组)、缺血再灌注+吡格列酮+Akt抑制剂mk2206组(I/R+P+MK组)、缺血再灌注+吡格列酮+ERK1/2抑制剂PD98059组(I/R+P+PD组)。应用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检测各组细胞p-Akt和p-ERK1/2的表达变化。结果:与I/R组比较,I/R+P组p-Akt和p-ERK1/2均增加;I/R+P+MK组的p-Akt显著减少,而p-ERK1/2却明显增加;I/R+P+PD组的p-ERK1/2显著减少,而p-Akt却明显增加。各组间总Akt和ERK1/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吡格列酮可激活Akt和ERK1/2对缺血再灌注的心肌有保护作用,该过程中Akt和ERK1/2相互之间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成5组(n=8):正常对照(NC)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处理(IPC+I/R)组、银杏达莫注射液预处理(GD+I/R)组和银杏达莫+氯化镧预处理(GD+LaCl3+I/R)组。观察各组相同时点(预灌30 min稳定点,缺血30 min,再灌5 min、30 min、60 min)的心功能指标,包括心率(HR)、左室收缩压(LVSP)和室内压变化速率(±dp/dtmax),同时收集各时点冠脉流出液,检测其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活性。实验结束后检测心肌线粒体Ca2+浓度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α-OGDH)含量。结果:与I/R组比较,IPC+I/R组和GD+I/R组在心脏再灌注期各项心功能指标均得到改善(P<0.05);心肌LDH和CK的释放量降低(P<0.01);线粒体内Ca2+超载降低(P<0.01),且线粒体内α-OGDH含量升高(P<0.05);而GD+I/R组中银杏达莫对心肌的保护作用被LaCl3抑制(P<0.05)。结论:银杏达莫可能通过抑制钙超载、增强线粒体酶活性以稳定线粒体能量代谢,从而缓解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对心肌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的影响及其与ERK1/2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白藜芦醇+缺血再灌注组、白藜芦醇+ EX527+缺血再灌注组、白藜芦醇+PD98059+缺血再灌注组、PD98059+缺血再灌注组,每组12只.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大鼠心肌I/R损伤模型.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比色法检测LDH、CK-MB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心肌GRP78、caspase-12和CHOP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SIRT1、caspase-12、CHOP、磷酸化ERK1/2和总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 Res+ I/R组与I/R组相比,心肌凋亡指数降低(P<0.05),血清LDH及CK-MB活性降低,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的指标GRP78、caspase-12及CHOP的蛋白表达量和mRNA均降低(P<0.05);给予SIRT1抑制剂后与Res+ I/R组相比,以上指标升高;Res+ I/R组与I/R组相比,SIRT1及磷酸化ERK1/2蛋白的表达量均增加(P<0.05);而Res+ EX+ I/R组与Res+ I/R组相比,SIRT1、磷酸化ERK1/2蛋白的表达量又降低(P<0.05).结论 SIRT1能够抑制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内质网应激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发挥保护心肌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ERK1/2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醉茄素A(WFA)通过对自噬的调节在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中的作用,为寻找有效药物缓解MI/R治疗后引起的心肌损伤提供依据。方法:(1)离体培养大鼠心肌H9C2细胞通过缺氧/复氧处理模拟在体缺血/再灌注(SI/R)模型,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对照组、SI/R组、WFA治疗(WFA+SI/R)组和氯喹(CQ)预处理(CQ+WFA+SI/R)组自噬相关蛋白的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C57BL/6小鼠吸入麻醉下,施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30 min后打开结扎线恢复血液灌注3或12 h。(2)将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MI/R组、WFA+MI/R组和CQ+WFA+MI/R组。将再灌注3 h的小鼠分离心脏组织用于TUNEL染色,再灌注12 h的小鼠用于超声成像以检测左心室功能。结果:(1)与SI/R组相比,WFA+SI/R组LC3-II/LC3-I、beclin-1和p62水平显著降低,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amp-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WFA+SI/R组相比,CQ+WFA+SI/R组LC3-II/LC3-I、beclin-1、p62、Lamp-2和cleaved caspase-3水平显著升高,心肌细胞活力显著降低,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2)在体研究显示,与WFA+MI/R组相比,CQ+WFA+MI/R组小鼠左心室功能显著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结论:醉茄素A通过降低过高的自噬水平,维持自噬平衡,从而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1,2-二甲磺酸乙烷(EDS)预处理是否对雄性SD大鼠缺血再灌注肾脏损伤有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夹闭双侧肾蒂45 min,构建雄性SD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blank)、假手术组(sham)、肾脏缺血再灌注组(I/R)、EDS预处理+肾缺血再灌注组(EDS+I/R)、EDS预处理+睾酮+肾缺血再灌注组(EDS+TST+I/R)和阉割+肾缺血再灌注组(Cast+I/R)。术前1 h及再灌注后24 h采血检测血清黄体生成素、睾酮、血肌酐、血尿素氮以及尿液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取肾脏组织,检测TNF-α水平、Fas mRNA与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EDS+I/R与Cast+I/R组比较,血肌酐和尿素氮无显著差异(P0.05),但KIM-1水平却低于Cast+I/R组(P0.05),2组血肌酐、血尿素氮和KIM-1均高于另外3组(P0.05)。(2)与术前1 h相比,再灌注术后24 h,EDS+I/R、Cast+I/R及EDS+TST+I/R组均伴睾酮及黄体生成素下降(P0.05)。(3)EDS+I/R组TNF-α水平、Fas mRNA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Cast+I/R与I/R组(P0.05)。结论:EDS预处理可大幅降低血清睾酮水平,从而减轻雄性SD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TNF-α介导的Fas/Fas L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拈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内源性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2J3/环氧二十碳三烯酸(CYP2J3/EET)系统的变化。方法复制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缺血后处理模型。雄性Wistar大鼠(250—300)g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后处理组(IPo)。动脉插管测定心功能指标,采用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范围,采用RT—PCR法检测心脏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亚型2J3(CYP2J3)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心肌组织CYP2J3蛋白水平的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1,12-EET含量。结果与I-R组相比IPo组左室收缩末压(LVE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LVdp/dtmax)均显著升高;心肌梗死面积减少20.76%(P〈0.01);与Sham组及I—R组相比IPo组CYP2J3mRNA、CYP2J3蛋白及11,12-EET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Po可减轻在体心肌I—R损伤同时上调心脏CYP2J3/EET系统;提示CYP2J3/EET系统可能与IPo拮抗心脏I-R损伤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