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目的:探讨社区老人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杭州市居民区60岁以及以上老人440名,采用纽芬兰主观幸福度量表,SCL-90及生活事件评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社区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健康水平,并分析影响老年人幸福感及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杭州市社区老人自觉幸福,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老人的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与主观幸福度无关,而社会支持和对生活事件的评价是影响老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结论:社会支持和对生活事件的评价是影响老人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老年人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在抚顺市2个街道随机抽取60岁及以上老年人280人(收回有效问卷176份),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生活事件量表、老年人应对问卷及社会支持量表为测评工具.结果 ①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人际、敌对因子分显著低于常模(P<0.01);②生活事件总刺激量、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与抑郁、焦虑、恐怖有显著正相关(P<0.01);③消极应对方式与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有显著正相关(P<0.01-0.05);积极应对与躯体化、强迫症状有显著负相关(P<0.01~0.05);④支持利用度与抑郁、焦虑、敌对、恐怖显著负相关(P<0.01);主观支持与焦虑、敌对、恐怖显著负相关(P<0.01~0.05);客观支持与焦虑显著负相关(P<0.01).多元回归分析:消极应对方式、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利用度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消极应对方式、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利用度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中消极应对方式是首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学生的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为医学生心理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和应对方式评定量表对423名医学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各项指标呈显著性的正相关(r=0.315,0.227,0.247,0.358,0.399,0.359,0.241,0.257,0.267;P>0.01);高症状组的主观支持和社会利用度因子分均低于低症状组(t=-2.386,P<0.05;t=-5.712,P<0.01)。结论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存在密切相关;对社会支持感受差、利用度低者易引起心理问题;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医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云南贫困医学生心理控制感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贫困医学生心理控制感及其与社会支持、应付方式、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云南198名贫困学生为研究组,相对应的200名非贫困生为对照组,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测评。结果 贫困生心理控制感外倾和SCL-90各因子得分与非贫困生差异显著。与内控倾向的学生相比,外控倾向者社会支持度较低,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结论 贫困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改善应对方式和心理控制感可能有利于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度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认知心理教育在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面的作用,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有效措施。方法随机选取大一学生2个班(60人)作为实验组,对其进行为期3个月的认知心理教育;2个班(60人)作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用心身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SCL-90中强迫、焦虑等4项实验组后测分值显著低于前测及对照组后测相应分值。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量表中积极应对、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等项,实验组后测分值显著高于前测及对照组后测相应值。对照组后测与前测分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认知心理教育在维护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改善其应对方式和提升社会支持程度方面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老年人自我概念各因子与其自评心理症状的关系。方法:运用自我概念量表和心理健康自评量表测试老年人的自我概念特点和心理健康状态,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老年人在自我概念量表各因子分量表上的得分与其在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各心理症状分量表上的得分基本上呈负高相关,而且高、低自我概念组的老年人在心理健康量表上的得分有显著差异。结论:自我概念水平的高低及其不同因子和层面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具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自我概念因子是生理自我和社会自我。  相似文献   

7.
私立学校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考察私立学校教师心理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 SCL— 90、社会支持、简易应对方式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等量表测量私立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程度、应对方式和自信心。结果 私立学校的教师在 SCL— 90各因子(除了人际关系以外 )都高出国内常模 ,而且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消极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以及年龄相关显著。结论 私立学校的教师心理健康值得关注 ,学校与教师应自觉维护和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高师生心理弹性状况、应对方式特点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437名高师生接受心理韧性量表、应对方式量表以及症状自评量表的评定。结果高师生整体具有较高的心理弹性水平,更倾向运用积极应对方式。自责(t=2.673,P=0.008)和求助(t=-2.540,P=0.011)、目标专注(t=2.996,P=0.003)等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心理弹性、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P0.01),情绪控制、积极认知、人际协助、自责、解决问题、退避和求助等9因素可有效解释心理健康(34.1%)。结论心理弹性和应对方式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注重个体心理弹性的建构和提升,要加强个体应对方式运用的训练与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专业心理求助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问卷星网上随机取样的方式,招募成人被试,运用求助状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我污名量表、公众污名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测量。结果:618份有效问卷中:总的专业心理求助行为比率为6%,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31.5%,问题组中进行过专业心理求助行为比率为12.8%。求助行为受心理健康状况、自我污名、他人污名、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因素影响。求助行为与心理健康状况(r=-0.162,P0.01)和社会支持(r=0.273,P0.01)正相关。结论: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能够预测成人专业心理求助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下岗工人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了解长沙市下岗工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方法:对675名下岗工人以及669名在岗工人测试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特质应对方式量表(TCQ)、社会支持量表(SSQ)、生活事件量表(LES)等,并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下岗工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社会人口学、心理以及社会心理因素进行探讨。结果:下岗工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依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以及下岗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影响下岗工人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应对方式、生活事件、健康状况的主观感受、文化程度、经济压力以及个人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主观幸福感指数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152名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会支持各维度、积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均有显著意义。结论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是影响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探讨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方式。方法:对518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和途径。结果:生活事件间接影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性和个性内外向是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个性素质因素;消极应对方式和不成熟防御方式是生活事件、个性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中间环节。结论:改变认知和纠正学生不良的应付方式与防御方式可能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陕西3所院校756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检出率21.69%,SCL-90各因子分存在城乡和文理科差异(P值均〈0.05)。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显著相关(P值均〈0.01),自责、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应对方式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改善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引导他们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希望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希望感与自尊、幸福感、心理控制源、抑郁、焦虑以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成人一般希望感量表、成人内—外心理控制源量表、自尊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应付方式问卷、自评抑郁量表和自评焦虑量表对369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大学生的希望感水平较高;年级、性别、专业、来源地对其希望感没有显著影响;2希望感与自尊、主观幸福感以及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控制源、抑郁、焦虑以及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3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希望感对自尊、幸福感、心理控制源、抑郁、焦虑以及应对方式均有显著的回归效应。结论大学生希望感是主观幸福感、自尊、心理控制源、抑郁、焦虑以及应付方式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5.
高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支持、应付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应付方式在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中的中介作用已被国内外的众多研究所证实[1- 3] 。综观这一研究领域的大量文献资料 ,学者们的研究取样更多来自于医学卫生领域、城市居民群体、特殊社会职业人群以及经济相对发达或较发达的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生和综合性大学的大学生[4 - 8] 。本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地处偏僻、经济相对落后 ,位于黄土高原上的陇东学院师范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应付方式的关系 ,为西部地区培养高素质的高师大学生提供教育决策所需要的实证支持。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以陇东学院 2 0 0 2 - 2 0 0 3学年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儿童期留守经历大学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以武汉4所高校220名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和239名无留守经历大学生为对象,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特质应付方式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问卷进行测试。结果与一般大学生相比,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明显偏低(P<0.001);家庭支持、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结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较低,需改善他们的社会支持,引导他们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内地藏族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幸福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对311名内地藏族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呈显著相关;2回归分析发现,家庭支持和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对总体主观幸福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R2=0.085,P0.05)。结论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40例医学生失眠症患者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医学生失眠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方式。方法:通过对40例医学生失眠者和53例非失眠者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和途径。结果:学习压力是医学生中主要的生活应激性事件,通过间接作用影响了失眠者的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性的高低可能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个性素质因素,具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个方面;应付方式是生活应激性事件、个性影响心理健康的中间环节。结论:加强认知心理治疗和改变医学生失眠者的不良应付方式可能是治疗和预防其心理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了解山东省18岁以上人群的应对方式,分析影响人群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系统随机抽样法,抽取54个县(市、区)、98个街道(乡镇),共计98个村(居委会)的27913人,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积极应对得分平均(1.68±0.82)分,消极应对得分平均(1.09±0.63)分;常住农村、45岁以上、躯体健康状况差、心理健康状况不好、睡眠质量差的人群倾向于选择消极的应对方式;男性、已婚、受教育年限在7年以上、有医疗保障人群的倾向于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结论:城乡、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医疗付费方式、身心健康状况及睡眠质量可能是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建议多关注农村居住、女性、中老年人、低受教育程度等特征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仫佬族地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人格特点、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方法整群抽样仫佬族地区403例医务人员,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测验(EPQ)、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4个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仫佬族地区医务人员SCL-90评分较一般人群高(P均〈0.01);其心理健康状况与消极的应对方式、精神质人格特征或父母亲采用负面酊教育方式呈正相关(P〈0.05或P〈0.01);仫佬族医务人员SCL-90评分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P〈0.05或P〈0.01),而其他民族无相关性(P〉0.05);除汉族外,所有民族医务人员SCL-90与神经质呈正相关(P〈0.05或P〈0.01);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等积极的养育方式未见与子女的心理健康有相关性(P〉0.05);工龄也是影响仫佬族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P〈0.01)。结论仫佬族地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受多因素影响,应进行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