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0年广东省部分地区运输事故伤害住院患者状况,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广东省伤害城市监测点深圳市、珠海市各选3家二级以上共6家医院,农村点南雄市、新兴县、连平县各选取1家市(县)人民医院,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所有伤害住院病历首页,对其中运输事故伤害住院病例分析。结果广东省9家综合医院因运输事故伤害住院病例5427例,占伤害住院病例的28.3%,男女性别比为2.24∶1(3752/1675),运输事故伤害高发于冬季(33.5%),43.7%的伤害病例为流动人口,以骑摩托车人员在运输事故中损伤最多(36.3%),头部损伤2227例(41.1%),住院天数中位数为10 d,住院费用中位数为5468.97元。结论广东省运输事故伤害不容忽视,流动人口的交通运输安全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部分医院道路交通伤害住院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交通伤害问题日趋严重,每年全球约有超过120万人死于交通伤害,5000万人受伤,成为全球疾病和伤害负担的第9大原因。我国2003年发生66.8万起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0.4万人。因此,了解和掌握交通伤害住院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交通伤害,降低其发生率和死亡率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部分医院狗咬伤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广东省人群狗咬伤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东省随机抽取城市点珠海市、一类农村新兴县、二类农村南雄市和连平县,城市点选择1家三级医院、2家二级医院;农村点选择1家县级医院、1~2家乡卫生院共10家医院作为哨点医院。监测对象为2006年1-12月到哨点医院就诊的狗咬伤首诊患者。采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统一制定的《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由各监测哨点医院医生或护士填报门诊急诊狗咬伤首诊患者。结果共监测1 585例狗咬伤病例,狗咬伤病例占医院伤害监测病例的4.8%,其中农村占6.2%~13.5%,城市仅占2.6%。狗咬伤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1∶0.75;6~14岁组构成比最高(26.6%);在校学生与学龄前儿童占44.3%;患者初中学历及以下为主(占78.9%);咬伤的部位主要在上下肢(占91.9%),咬伤性质以开放性伤为主(占93.7%),发生在家中和休闲活动分别为55.1%、70.0%;咬伤时间多在7、8和10月份;有86.9%的病例在24 h内到医院接受治疗。结论狗咬伤在广东省农村地区较为严重,应重点干预0~14岁人群。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儿童伤害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分析我院1987年10月至1997年10月因伤害住院患儿的资料,结果显示,伤害住院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学龄儿童多于其他年龄儿童,农村为伤害高发区,家庭为伤害多发场所,居前3位的伤害为烧伤,跌务及交通意外,提示应采取朋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并把重点放在农村。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东省珠海市基于哨点监测医院的交通伤害流行特征,为交通伤害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0年珠海市3家综合医院伤害住院病例资料17 254例,对交通伤害构成及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间交通伤害住院病例5393例,占全部伤害病例的31.3%,居各种伤害原因的首位;摩托车、行人、脚踏车、乘客和其他交通伤害原因构成比分别为42.3%、25.5%、18.8%、4.9%和8.5%,摩托车为首位交通伤害原因。男女性别比为2.14∶1;10~59岁年龄组为交通伤害高发人群,占交通伤害病例的87.0%;交通伤害病例以商业服务人员、农渔业人员和运输人员为主,分别占31.4%、16.1%和12.7%。发生交通伤害地区以农村地区最多(58.7%)。7—11月交通伤害平均病例数531.6例,高于其他月份(F=4493.0,P<0.05)。结论交通伤害是珠海市伤害病例的主要类型,以农村地区男性青壮年、商业服务人员和骑摩托车人员为高发人群,行人和骑脚踏车是交通伤害的弱势群体,应针对珠海市交通伤害的类型和分布特征开展伤害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6.
战贤梅  梅丹  张莉梅 《预防医学论坛》2012,(12):941-942,945
[目的]了解大连市伤害住院病例的分布特点,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在大连市沙河口区9所县级以上医院住院的伤害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合计报告伤害住院病例3 707例,其中男性占68.90%,女性占31.10%;0~19岁占6.80%,20~49岁占55.49%,≥50岁占37.71%;工人占36.09%,农民占16.94%,专业技术人员占6.88%,在校学生占4.86%,事业单位人员占3.94%,商业服务人员占3.59%,无业和待业人员占3.10%,渔民占0.89%,机关干部占0.84%,其他人员占22.36%,不详占0.51%。住院病例伤害的前5位原因依次为跌倒(占31.08%)、无生命机械力(占26.00%)、加害(占9.95%)、行人运输事故(占6.69%)、其他陆地伤害(占6.23%)。伤害病例平均住院费用为8 114.55元;出院时致残者占0.30%,死亡者占0.65%。[结论]伤害住院病例主要以跌倒和无生命机械力为主,男性、青壮年为伤害住院病例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7.
187l0例住院病例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其流行特征。方法:对2000-2001年住院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18710例住院患者中,感染率为4.08%。2000年感染率为4.46%;2001年感染率为3.71%,2001年较2000年医院感染呈下降趋势。各类基础疾病感染率以恶性肿瘤及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最高,其构成比分别为15.98%、11.67%;科室感染率以内科最高(5.79%),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60.08%);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47.16%),尤以大肠埃希氏菌居首位(14.79%)。结论: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樱性消耗性疾病、各种侵入性操作、长期使用抗生意等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8.
军队伤害住院病例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描述某地区军队伤害住院病例的特点及规律,探索军队伤害监测模式。方法对3所军队医院2003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所有军队伤害病例信息进行归纳分析。结果5年内共出院1 622例伤害病例,占住院病例总数的8.31%。83.23%的伤害病例年龄在11~30岁,身份以战士(75.59%)和在职干部(17.01%)为主。入院时间月份构成最高的依次是12月(13.07%)、6月(10.63%)和7月(9.13%)。伤害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跌倒/坠落(31.18%)、军训作业中意外损伤(23.94%)、钝器伤(16.38%)和锐器伤(9.84%);伤害性质前3位依次是骨折(31.02%)、扭伤/拉伤(15.67%)、挫伤/擦伤(13.54%);伤害部位以上肢居首(25.67%),其后依次为头部(24.80%)、下肢(22.99%)和躯干(11.26%)。结论青壮年官兵的军事训练伤是干预重点,需要通过建立监测体系,为伤害的预防与控制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东省珠海市伤害住院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为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查阅电子病历首页获得2008—2010年度因伤害住院于珠海市3所哨点监测医院的患者,填写调查表,分析伤害发生类型及特点。结果 17 254例中男性12 292例(71.24%),女性4962例(28.76%)。伤害住院前5位原因依次为交通事故5393例(31.26%)、跌倒/坠落3612例(20.93%)、钝器伤3591例(20.81%)、刀/锐器伤1769例(10.25%)、烧烫伤1011例(5.86%)。伤害发生年龄以25~44岁年龄组人数较多,占总伤害的41.6%。0~4岁年龄组以烧烫伤为主,占同年龄组伤害病例的44.81%;60岁以上年龄组以跌倒/坠落为主,占同年龄组伤害病例的53.89%;5~59岁年龄组交通伤害的比例占33.03%;下半年伤害住院病例比上半年显著增多(P<0.05),第三季度平均病例数最多,其中7月份的病例数为全年最多的月份。结论珠海市伤害住院病例以交通事故、跌落/坠落、钝器伤为主,其发生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应从伤害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入手,开展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干预。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部分医院流动人口伤害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广东省流动人口伤害的流行特点。方法在广东省随机抽取深圳市、珠海市、新兴县、清新县、南雄市和连平县,共16家医院作为哨点医院,其中城市医院6家,农村医院10家,研究对象为2009年1-12月到哨点医院就诊的伤害首诊患者。由各监测哨点医院医生/护士填报《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结果流动人口伤害发生率为56.0%,以15-54岁的劳动力人口为主,占82.8%,伤害原因以钝器伤(27.1%)为主,性质以挫伤/擦伤(44.1%)占第1位,大部分在休闲活动(49.9%)发生伤害,最多发生在上肢(34.9%)部位,伤害好发地点在工业和建筑场所(23.7%)。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伤害发生有明显不同,伤害发生年龄15-44岁、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发生钝器伤、刀/锐器伤、在有偿工作和工业/建筑场所比例高于本地人口。结论伤害严重侵害流动人口的健康,威胁着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成为严重的卫生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2004-2005年老年人伤害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广东省老年人伤害死亡原因,为制定老年人伤害优先干预措施和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等比例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东省有代表性的12个县(区、市)作为监测点,收集2004-2005年监测点辖区内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05年广东省12个调查点60岁及以上老年人总人口数为1756981人,伤害死亡人数为2576例,占总死亡数的2.58%,平均伤害死亡率为146.6/10万。60岁及以上男性伤害死亡率为166.9/10万(1333/798489),女性为129.7/10万(1243/958492),男性伤害死亡率高于女性(P〈0.01);城市老年人伤害死亡率为96.5/10万(510/528312),农村为168.1/10万(2066/1228669),城市老年人伤害死亡率低于农村(P〈0.01)。死亡率居前5位的死因分别是运输事故死亡796例(45.3/10万)、跌倒死亡747例(42.5/10万)、故意自害死亡545例(31.0/10万)、意外淹溺和沉没死亡183例(10.4/10万)、有毒物质中毒死亡67例(3.8/10万),其构成比分别为30.9%、29.0%、21.2%、7.1%、2.6%;前5位死因死亡例数占该年龄组伤害死亡总数的90.8%(2338/2576)。结论广东省老年人伤害死亡不容忽视,应优先开展老年人交通伤害和跌倒干预,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川崎病(KD)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的小儿发热出疹性疾病。自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师首次报道以来,世界各地相继有病例报道,我国部分省市也做了KD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为此我们对山西省部分医院的住院病例进行回顾分析,以了解山西省KD的流行病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2005—2009年广东省水痘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2005—2009年广东省水痘报告发病资料,为开展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广东省报告的水痘病例及水痘暴发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广东省共报告水痘病例106 894例,死亡1例,5年的病例数分别为10 8541、6 287、24 747、27 931和27 075例,发病率在12.15/10万~29.90/10万之间,2005年报告发病率最低,2008年最高。1~5月病例为60 206例(占56.32%),12月病例为13 306例(占12.45%);广州、深圳、佛山、中山、韶关等5市病例数占全省总病例数的90.72%;〈15岁病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78.37%;5年报告病例中,学生占48.89%,幼托儿童占19.90%,散居儿童占18.88%。5年间共报告水痘暴发疫情279起(其中2005年无报告水痘暴发疫情),病例7 853例,98.22%的暴发发生在学校(274起),其中乡小学发生129起,占学校暴发数的47.08%。暴发疫情集中在3—5月和11—12月,分别占总数的49.82%、32.26%,暴发疫情规模最少的为10例,最多的为146例,病例数〈50例的疫情254起,占91.04%。结论广东省水痘发病高峰在冬春季,病例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发病人群以〈15岁青少年为主,乡村小学是水痘暴发发生的重要场所,大部分水痘暴发疫情规模〈50例病例。在儿童中开展含水痘疫苗的常规预防接种是控制水痘疫情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2005-2009年广东省水痘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2005-2009年广东省水痘报告发病资料,为开展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5-2009年广东省报告的水痘病例及水痘暴发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广东省共报告水痘病例106 894例,死亡1例,5年的病例数分别为10 854、16 287、24 747、...  相似文献   

15.
2005--2010年广东省登革热境外输入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广东省登革热境外输入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从国家传染病监测网络报告系统和各地市收集2005--2010年广东省报告的登革热境外输入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所有个案的时间、空间、人群分布以及临床特征。结果2005--2010年,广东省分别报告登革热境外输入病例23、14、27、27、22、37例,合计150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7%(150/1718)。广东省内、外籍、外省流动人口各占输入病例总数的48.7%(73/150)、31.3%(47/150)、18.0%(27/150)。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7一11月为输入高峰,占全年输入病例总数的70.7%(106/150)。珠三角地区报告输入病例数占全省输入病例总数的94.O%(141/150),其中广州、深圳2个市例数最多,分别占47.3%(71/150)和28.7%(43/150)。150例病例中男104例,女46例。20~49岁人群是登革热输入病例的主要人群,占79.3%(119/150),输入病例和本地感染病例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入病例的职业以商业服务人员为首位,占29.3%(44/150)。2005--2010年间输入病例来源国家数目逐渐增多,输入的第1来源仍是东南亚地区,占72.0%(108/150),其中印尼病例最多,为26例;南亚地区是输入的第2来源,占总输入病例的16.0%(24/150),其中印度最多,为16例。结论广东省2005--2010年每年输入病例数基本保持稳定,输入疫情仍主要集中发生在珠三角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输入来源国范围有逐年扩大趋势,20~49岁年龄组、商业服务人员是输入病例的好发年龄和职业,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防控和管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05-2011年广东省恶性疟流行特征,评价防治效果。方法所采用的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2005-2011年广东省网络报告的恶性疟病例及其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广东省2005-2011年期间共报告恶性疟115例,死亡5例。所有报告恶性疟患者均有在恶性疟流行区的居留史,其中,在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有居留史的恶性疟病例有101例,占87.83%。全省12个地级市中的32个市、县(区)有报告恶性疟病例,广州和深圳的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占全省病例数的73.04%(84/115),呈全年分布。男女性别比为8.6:1,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0—49岁,占病例总数的83.48%(96/115),患者年龄最小1岁,最大65岁。恶性疟发病以工人、干部和商业服务人员为主,占总数的59.13%(68/115)。恶性疟诊断以实验室诊断为主,实验室诊断比例占94.78%(109/115)。恶性疟报告病例的62.61%(72/115)来自传染病医院,其次为综合医院,占病例总数的31.30%(36/115)。病例的发病至诊断时间中位数平均为72h,在24h内完成诊断和治疗的恶性疟病例仅14例,占病例总数的12.17%(14/115)。结论广东省恶性疟病例全部是输入性病例,输入疫情主要发生在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因此,必须加强培训和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医疗机构对恶性疟的诊断和治疗能力,杜绝死亡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郑州及周边地区住院轻重症手足口病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对比情况,掌握其流行规律,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及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住院轻症手足口病病例以5~7月份发病率最高,郑州市各县(市)区病例数占66.4%,以4岁以下发病率最高,男女比1.57∶1;住院重症病例以3~8月份发病率最高,男女比1.73∶1,郑州市各县(市)区病例数占71.4%,以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PE和EV71混合阳性率最高为66.3%,占总阳性数的82.8%。住院手足口病病例1~2岁年龄组发病数最多为615例,占44.4%。结论住院重症病例发病高峰年龄较轻症患儿普遍小1岁左右,发病季节较轻症患儿较早,且持续时间长,男孩发病多于女孩,其中1~2岁年龄段是轻重症手足口病病例共同发病高峰。住院重症手足口病病例主要病原体是EV71型,且多与PE型病原体混合性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