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胸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调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行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分析患者的易感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次研究发生院内感染的例数为110例,感染率为27.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的在年龄、手术时间超过3 h、住院时间超过14 d比较上(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引发胸外科手术患者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手术时间超过3 h、住院时间超过14 d,术中降低手术时间、加强围手术期的管理与病房管理,能有效控制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小儿科综合病房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田  丁江  梁德玲 《贵州医药》2002,26(2):182-183
目前关于儿科综合病房院内感染的研究报道较少 ,为了解儿科院内感染的特点 ,探索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现将我院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 3年中儿科住院病例进行调查分析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病例来自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12月儿科住院患者。从 2 0 0 0年 1月起是根据主管医生的感染报告 ,到病房作前瞻性调查 ,在此之前 2年中是由专职监测人员按月逐个查阅病历作回顾性调查所得。均参照医院感染学[1] 中对各部位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 ,填写统一表格进行统计分析。1 2 病原学检查和药敏 取感染部位的标本常规…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本院收治的儿科院内感染病例,探讨与医院临床儿科的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其控制措施。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14例儿科院内感染的预后进行随访,并且回顾性地分析这些患者的相关病情,用药情况以及各组间的预后效果,积极地查找儿科患儿院内感染的原因,并且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措施。结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患儿的院内感染率为4.2%;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7d;经研究发现患儿的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感染以及消化道黏膜的感染。结论为加强儿科患者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防治措施,降低儿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几率.方法 调查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儿科住院患者病历1200例.统计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采取有效地临床护理措施.结果 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儿科住院患者发生感染50例,感染率为4.1%.发生感染的病例中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为50%,胃肠道感染为30%,下呼吸道感染为20%.结论 加强院内感染的监督工作.缩短住院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护易患儿童,做好健康教育知识.可以有效地降低儿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该院762例精神病患者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院内感染69例,院内感染率为9.1%,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多见,其次为胃肠道、皮肤、口腔、泌尿系统.结论 住院精神病患者受病情、病房环境、生活及个人卫生习惯、药物等因素影响,院内感染率高,加强病房管理,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并改善患者生活和卫生状况是降低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成淑莲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593-3594
目的 探讨有关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奠定相关基础.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于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在医院住院的呼吸内科患者为调查对象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影响因素是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等.本次调查呼吸内科住院患者718例,发生院内感染30例,感染率为4.18%.结论 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加强院内感染,规范各项相关护理操作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护理院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某老年护理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发生的63例院内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院内感染发生的部位、年龄、基础疾病及住院时间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本老年护理院的院内感染率为23.59%,高于全国一般医院5.58%的平均水平,但低于综合医院老年科25.62%的水平。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及泌尿道为主,感染发生率与年龄、住院时间成正相关、基础疾病是影响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加强消毒隔离、规范护理操作是减少护理院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心内科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老年住院患者180例,对所有患者有无院内感染进行观察,回顾性分析发生院内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80例老年住院患者中出现院内感染32例(17.78%);经分析,侵袭性操作、抗生素应用种类≥2种、抗生素应用时间≥7d、有糖皮质激素应用均为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高危因素。结论在为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展开治疗与护理时,尽可能减少医源性高危因素是对院内感染加以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调查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我院发生院内感染情况,发现我院妇产科、儿科、重症监护室等新生儿、幼儿及老年患者集中的科室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此外,这些科室患者住院时间相对较长,更易发生医院内感染,分析其感染原因主要包括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医院缺少护理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或制度执行不够严格等,并针对不同科室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及现状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强对医院内卫生检查、监督和指导工作等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探讨院内感染防控的方法。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5512例新生儿的住院资料进行院内感染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5512例新生儿中162例发生175次院内感染,发生率为3.17%,病死率为1.23%;院内感染者平均感染发生时间为住院后(13.31±11.85)d。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g、有创机械通气、PICC、肠外营养。感染以败血症占首位(44.50%),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及结膜炎。175例次医院内感染共获得41株培养阳性标本,病原菌以细菌为主,其中革兰阴性菌27株(65.85%),革兰阳性菌11株(26.83%)。结论新生儿院内感染的预防在于重视新生儿病房的规范化管理、规范中心静脉导管等侵入性操作,减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11.
张华 《中国实用医药》2010,5(6):207-209
目的调查分析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发病率、易感部位、危险因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对372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部位、原因、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监护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5.54%,发生的首要部位是下呼吸道,其次是泌尿道和上呼吸道。医院感染与患者年龄、性别、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等有关。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基础护理和重症监护病房环境管理,重视医务人员的交叉感染等措施可减少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高丽萍  张亮  杨会志 《安徽医药》2018,22(12):2385-2389
目的 了解医院死亡病例的医院感染特点,探讨死亡病例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安徽省立医院2014年全年的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死亡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住院死亡病例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5.53%,其中36例直接导致死亡。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血流及泌尿道为主,医院感染最主要发生在干部病房及重症监护病房,标本分离菌株中非发酵菌占首位(占40.0%)。单因素分析:住院天>15 d、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20 d,使用导尿管、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接受放疗、使用激素、有恶性肿瘤、糖尿、病脑梗死基础疾病与这类死亡病例发生院内感染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住院天数>15 d、抗菌药物使用>20 d、接受放疗、恶性肿瘤、糖尿病是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临床工作中需密切关注重点科室、高危人群,尤其预防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针对各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近年内科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原因,为有效地防治提供依据并提出相关对策。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老年呼吸内科572例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住院时间长、机械通气、肺部疾病和广谱抗生素应用为老年呼吸内科感染危险因素,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结论医院感染的防治措施是加强病室消毒措施,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缩短住院时间等措施可有效地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陈静静 《临床医药实践》2001,10(12):958-959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医院感染状况,探讨ICU医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00年ICU中发生的院内感染38人次进行分析.结果:ICU院内感染率为15.8%,病种以颅脑外伤、脑梗塞患者感染为高,病原菌以真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为主。结论:要降低ICU院内感染率,必须加强对感染相关因素的控制和预防,医务人员要勤洗手,减少侵入性操作及缩短放置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万晓珍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6):172-174
目的探讨改变ICU病房结构对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的影响效果。方法查阅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ICU病房收治的1241例病例资料,按照入院时间不同进行分组,其中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5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58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仅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ICU病房结构进行布局,研究组对ICU病房结构进行适当调整,目的在于有效降低ICU病房患者发生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率。记录两组ICU病房患者发生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因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所致死亡率、患者或家属满意度等,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率仅为1.69%、因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致死率仅为0.1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09%、2.89%(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理改变ICU病房结构可显著降低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利于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6.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分析神经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发病率、病原菌、易感部位、危险因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对368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部位、原因、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5.76%,发生的首要部位是下呼吸道,其次是泌尿道和上呼吸道。医院感染与患者年龄、性别、侵入性操作、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等有关。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基础护理和重症监护病房环境管理,重视医务人员的交叉感染等措施可减少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泌尿科外科住院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39例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并选取同一时期来泌尿外科住院治疗未发生感染的40例患者对照分析,观察临床特征。结果 39例院内感染患者共培养出52例病原菌。主要感染部位为泌尿道路感染及其他感染。患者性别与院内感染无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基础疾病、留置尿管、留置时间、不使用抗生素、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是导致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发生感染机率较高并且临床表现复杂,要求医护人员要对感染原因深入分析并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从而把医院感染机率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监测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ICU病房发生医院感染病例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1255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228例,其中下呼吸道、泌尿道和上呼吸道是感染部位构成比前3位,而感染病原菌前3位是鲍曼不动杆菌、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另外,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与患者年龄、基础病及侵入性操作等因素明显相关。结论针对易发生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减少ICU病房医院感染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许丽  宋晓  王佩燕 《首都医药》2000,7(2):38-38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内患者院内感染及其相关因素之信心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冠心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420例ICU患者中,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院内感染者的死亡率较社区获得性感染者高。院内感染者中APACH-Ⅱ评分高者死亡率高。使用抗生素治疗较易发生院内感染。深脉刺术的使用与院内感染无明显关系。结论:高龄患者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进一步研究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合并医院感染临床分析。方法收集了2009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结果35例发生医院感染,约占35.0%,男女性医院感染发生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呼吸道感染(42.9%)与腹膜感染(28.6%)是最主要感染部位;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是导致院内感染的主要高危因素;G-杆菌为45.0%, G+球菌为42.0%,真菌为13.0%为主要病原菌;医院感染患者死亡率(17.1%)与住院患者死亡率(6.2%)相比,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预防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必须重视各项高危感染因素,降低非侵入性操作,加强对年龄较大、住院时间较长、侵入性操作患者的护理,对于降低患者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