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汤峻 《中国实用医药》2009,4(13):198-198
目的总结肺癌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分型,提高人们对肺癌发病及诊断的认识。方法对116例病理确诊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病因、病理、临床表现、X线及多种肺癌病检方式与病理类型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腺癌53例,鳞癌31例,小细胞癌14例,细支气管肺泡癌7例,腺鳞癌6例,大细胞癌3例,癌肉瘤2例。结论肺癌男性多于女性,同时又以腺癌、鳞癌为多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支气管镜检查、病理学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15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肺癌的病理组织类型中,鳞癌发病率最多,其次是腺癌.33例女性患者中腺癌占48.48%,小细胞癌占18.18%,鳞癌占27.27%,腺鳞癌6.06%;125例男性患者中鳞癌占53.60%,腺癌占20.80%,小细胞癌占18.40%,腺鳞癌占5.60%.男性患者鳞癌构成比明显高于女性,腺癌构成比显著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癌男女患者之间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8例肺癌患者中有149例患者可见直接征象,占94.30%,增生型占74.15%,浸润性占20.1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性别的肺癌患者病理类型有差异,提高支气管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技术,可有效提高肺癌的诊出率,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EA(癌胚抗原)、CA125(癌抗原125)、NSE(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SCC(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1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56例肺癌患者进行血清CEA、CA125、NSE、SCC水平检测,研究和探讨CEA、CA125、NSE、SCC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腺癌CEA和CA125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鳞癌和小细胞癌,鳞癌的SCC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癌和小细胞癌,小细胞癌的NSE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癌和鳞癌,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EA、CA125、NSE、SCC检测对于肺癌的病理分型的诊断有临床实用价值,联合检测可提提高肺癌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青年人肺癌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年人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0例青年人肺癌临床资料及病理分型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肺癌中病理分型腺癌为19例,鳞癌14例,小细胞癌3例,不明病理类型4例;TNM分期中Ⅲ、Ⅳ期34例,占85%。结论:重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青年人肺癌生存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型肺癌是目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在段和段以下支气管或肺小叶,以腺癌最多见,鳞癌次之,其他可见腺鳞癌、未分化癌、肺泡细胞癌等,发病率逐年升高。早期诊断、治疗是提高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键,胸部CT检查是目前发现肺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因此,充分认识和把握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特点对临床诊疗工作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经病理证实的3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周围型肺癌是目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在段和段以下支气管或肺小叶,以腺癌最多见,鳞癌次之,其他可见腺鳞癌、未分化癌、肺泡细胞癌等,发病率逐年升高.早期诊断、治疗是提高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键,胸部CT检查是目前发现肺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因此,充分认识和把握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特点对临床诊疗工作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经病理证实的3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X线、CT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我院X线平片检查和CT扫描诊断为早期肺癌并得到病理证实的3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分别从病灶形态、边缘、内部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其特点以提高诊断符合率。结果本组30例患者,中心型肺癌12例,周围型肺癌18例;病理组织学分类鳞癌13例,腺癌8,小细胞未分化癌5例,大细胞癌2例,转移癌2例。X线检出病灶25个,检出率83.3%,诊断12例,诊断符合率40.0%;CT检出病灶30个,检出率100.0%,诊断23例,诊断符合率76.7%。结论 X线作为胸部疾患诊断的基本手段,是肺癌早期普查的首选方法。而胸部CT是胸片有价值的补充,能显示X线所不能显示的癌灶,可对早期肺癌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下肺癌的流行病学及其与病理的关系。方法对经纤支镜确诊的90例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病理类型进行研究和统计学处理。结果肺癌高发年龄段为50~69岁以上,其中多数为鳞癌;30~49岁年龄组中小细胞癌发生率比其他年龄组高;男女发病比例为4.3:1;男性患者平均年龄(59.86+9.82)岁,其中鳞癌发病率最高占83.6%,腺癌10.9%,小细胞癌5.5%;女性发病平均年龄为(63.86+9.82)岁,其中腺癌发病率最高占47.1%,小细胞癌17.7%;肺癌镜下表现增生型为最常见的肿瘤生长方式,其中,主要为鳞癌83.0%,其次为腺癌11.3%、小细胞癌5.7%;浸润型多见于小细胞癌46.2%;男性肺癌患者吸烟率达91.7%,女性肺癌患者吸烟率达41.1%。结论了解纤支镜下肺癌的不同病理类型的表现,提高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温励志  杨学智 《河北医药》2009,31(10):1189-1190
目的探讨肺癌支气管镜下形态所见与组织病理学结果的关系。方法133例肺癌患者经支气管镜检查,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刷检涂片进行细胞学检查和(或)活检证实,部分病例经术后病理证实。分析不同类型肺癌的镜下形态特点。结果肺癌常发生于叶、段支气管。肺癌类型以鳞癌为主,其次为腺癌、小细胞未分化癌。83例(62.41%)肺癌患者支气管镜下特征表现为直接征象(如新生肿物)。42例(31.58%)表现为间接征象,2种征象兼有者8例(6.01%)。鳞癌和小细胞癌常呈增生型改变,而腺癌常呈浸润型改变。结论肺癌在支气管镜下形态与肺癌的病理组织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最终的诊断和组织学分型取决于组织病理和细胞学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进而评价CT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月入住我院的肺内孤立性恶性结节患者50例,入选病例均经手术、穿刺活检病例证实,并进行CT征象及病理的对照研究。结果50例患者中,鳞癌15例,腺癌25例,腺鳞癌6例,小细胞癌3例,类癌1例,同组织病理类型病灶发生部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检查周围型肺癌,效果满意,CT征象与组织病理类型两者与生物学行为、组织病理学成分密切相关, CT检查可作为初步筛查周围型小肺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对肺孤立性肿块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本科2010年1月~2011年3月68例肺孤立性肿块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的临床、病理及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均穿刺成功,穿刺组织行细胞学检查,恶性病变51例,其中,腺癌27例,鳞癌10例,未分化癌9例,肺泡细胞癌5例。34例患者行手术切除病灶,大体标本与穿刺标本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00%。良性病变13例,其中结核球7例,肺腺瘤4例,炎性假瘤2例。穿刺术中未出现气胸、大喀血等相关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对肺孤立性肿块的诊断是一种安全性好、准确性高的微创介入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2例行保肾手术的原发性输尿管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同病理类型肿瘤的预后进行初步评估。结果:12例输尿管末段肿瘤患者经开放手术,10例经输尿管镜手术,2例于电灼前钳取病灶组织,手术后进行病理诊断,其中输尿管移行细胞癌11例(G14例、G25例、G32例)。鳞癌1例。分期为T16例、T24例、T31例、T41例。对本组12例输尿管末段肿瘤患者进行随访6个月~5年,有9例患者获得随访,3例患者失访;9例中术后3个月~3年出现膀胱移行细胞癌6例;术后2年同侧输尿管复发1例;术后1年发现对侧上尿路肿瘤1例。术后5个月发现肺部转移1例鳞癌(T4期),于术后10个月死亡。结论:影像学联合输尿管镜组织活检是原发性输尿管肿瘤的最佳诊断途径,其预后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保肾手术有复发风险,需进行随访,但对早期、低级别原发性输尿管肿瘤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囊性肾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11年间诊治的11例囊性肾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病理检查结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11例患者中10例行肾癌根治术,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囊腔直径2.8~8.5cm。2例术中行冰冻病理:肾透明细胞癌2例,术后病理诊断:肾透明细胞癌9例,颗粒细胞癌2例。病理学分型:5例为单房囊性肾癌,2例为多房囊性肾癌,肾囊肿恶变型2例,肾癌囊性坏死2例。1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0个月,平均28.6个月,无瘤存活10例,1例因其他原因死亡。结论囊性肾癌诊断较为困难,应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术中冷冻切片以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以免漏诊,囊性肾癌同肾癌一样采用肾癌根治术或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效果满意,预后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肺癌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以便为患者早日确诊,找到最佳的治疗时机。方法对近10年来我院的56例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探究与分析。结果肺癌合并肺结核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发热、咳嗽、咳痰、气短、气促;中心型和周围型肺癌分别占42.1%(32例)和43.4%(33例),28例(36.8%)伴有胸腔积液;肺结核以浸润型为主而肺癌主要以鳞癌和腺癌为主;并且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且比例为5∶2,平均年龄为57岁。结论肺癌合并肺结核以中年男性为好发人群,肺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肺结核的类型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SF1A)联合矮小同源盒基因2(SHOX2)基因甲基化检测和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C-ROSE)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行RASSF1A和SHOX2甲基化检测并有明确病理诊断的179例可疑肺癌患者,其中肺癌58例,肺良性病变121例。179例中114例(肺癌45例,肺良性病变69例)通过迪夫快速染色完成C-ROSE检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RASSF1A、SHOX2甲基化和(或)C-ROSE诊断肺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同时明确不同标本类型和不同肿瘤类型中RASSF1A和SHOX2甲基化的结果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结果 RASSF1A联合SHOX2甲基化检测的敏感度为77.59%(45/58),特异度为80.17%(97/121)。亚组分析中,肺穿刺活检及肺泡灌洗液标本中甲基化与病理诊断一致率较好,分别为88.8%(8/9)、79.75%(126/158),而胸水的一致率稍差,为63.64%(7/11)。小细胞肺癌和鳞癌甲基化检测准确率分别为100%(5/5)、92.31%(12/13),肺腺癌为66.67%(18/27)。C-ROSE检测的敏感度为75.56%(34/45),特异度为95.65%(66/69)。甲基化检测联合C-ROSE的敏感度为86.96%(39/45),特异度为86.67%(60/69)。结论 RASSF1A、SHOX2甲基化检测及C-ROSE用于肺癌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两者结合将成为病理学诊断的有效的补充手段,两者结合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诊断肺癌的效能。  相似文献   

16.
付红艳  王义勇  张科东  周凤 《天津医药》2019,47(10):1050-1053
摘要:目的 探讨黏蛋白1(MUC1)在不同类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和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 其在NSCLC患者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收治的 34 例肺鳞癌、65 例肺腺癌和 20 例非肺癌患者外周血及肺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 MUC1蛋白表达。所收取肺组织标本均经HE染色证实符合病理要求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UC1蛋白 表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中MUC1蛋白预测不同类型NSCLC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 肺鳞 癌和肺腺癌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MUC1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非肺癌组(P<0.05)。血清MUC1蛋白诊断肺鳞癌的最 佳临界值为33.23 U/mL,其诊断敏感度为52.94%,特异度为100%;肺鳞癌患者血清及癌组织中的MUC1蛋白阳性表 达率与病理分化程度、TNM分期、年龄、性别均无关(P>0.05);血清MUC1蛋白诊断肺腺癌的最佳临界值为31.31 U/ mL,其诊断敏感度为61.54%,特异度为95%;肺腺癌组中-低组织分化、TNM分期Ⅲ~Ⅳ期组患者血清及癌组织MUC1 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高组织分化、TNM分期Ⅰ~Ⅱ期组(P<0.05)。结论 NSCLC患者中MUC1蛋白呈高表达, 其对肺腺癌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可能有预测意义,对肺鳞癌无明显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志德 《安徽医药》2013,17(5):793-795
目的研究肺癌病理类型与肿瘤标志物关系及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68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研究肺癌病理类型与肿瘤标志物关系,利用方法学指标评价多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肺癌组CEA、CA125、NSE血清水平与异常率与肺良性病变组及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CEA、CA125对腺癌有一定特异性,其血清浓度分别为(68.5±21.5)μg·L-1、(98.5±31.2)U.mL-1与鳞癌、小细胞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NSE血清浓度小细胞癌较高为(45.5±7.7)μg·L-1与鳞癌、腺癌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肺癌组中Ⅰ~Ⅱ期患者CEA、CA125、NSE血清浓度均低于Ⅲ~Ⅳ期患者,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种肿瘤标志物灵敏度以CEA 51.5%、特异度以CA125 93.2%较好,联合检测可大幅提高检测的灵敏度(73.5%)及约登指数(0.57)。结论 CEA、CA125、NSE对肺癌诊断、疗效观察及肺癌复发的监测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三种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癌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陈岩 《淮海医药》2011,29(1):24-25
目的 探讨胃癌早期影像学诊断意义和病理特征以提高胃癌的防治水平.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0例早期胃癌患者,对其影像学诊断意义和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男女比为2.6∶1;其中隆起型9例,浅表型15例,凹陷型16例;腺癌36例,占90.0%,未分化癌4例,占10.0%.结论 胃癌恶性程度较低,早发现、早治疗,可达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与分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物(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于我院接受治疗且经病理诊断为肺癌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50例良性肺疾病患者作为对照1组,同时列入3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2组,选用发光法分别检测所有患者血清内NSE、CYFRA21-1及SCC水平,分析不同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1观察组患者血清内NSE、CYFRA21-1及SCC浓度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且与对照1组、对照2组相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F=21.871,P<0.05);2血清内NSE浓度水平检测以小细胞癌患者敏感度最高为75.00%,CYFRA21-1、SCC浓度水平检测则均以鳞癌患者敏感性最高,分别为44.45%、66.67%。单项肿瘤标志物浓度水平检测敏感性均<75.00%。选取三项联合检测以小细胞癌敏感度更高,为87.50%,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为提高肺癌患者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宜选用三项联合检测的方式,进而为肺癌患者的早期治疗提供指导,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诊断及病理分型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3年3月来我院就诊患者135例,其中经手术或穿刺病理确诊为肺癌患者83例,设为肺癌组,诊断为肺良性疾病组患者52例,设为良性组。选取同期正常体检者50例设为正常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影像学检查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肺癌组NSE、SCC—Ag、Cyfra21—1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良性组与正常组(P〈0.01)。影像学检查,肺癌组的阳性率高于正常组(P〈0.01),但与良性组相比,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X^2=23.59,P〈0.01),阳性检出率比较,肺癌组与良性组的联合检测(影像学检查+NSE+SCC—Ag+Cyfra21—1)均高于正常组(P〈0.05)。小细胞癌的NSE阳性率明显高于鳞癌、腺癌(P〈0.05)。鳞癌的SCC—Ag及Cyfra21—1阳性率明显高于腺癌、小细胞癌(P〈0.05)。而NSE+SCC—Ag+Cyfra21—1联合检查,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NSE+SCC—Ag+Cyfra21三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像学检查和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可以显著提高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