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陆莹 《中外医疗》2012,31(1):161-161
脑血管疾病是常见、多发的一种疾病,致残率较高,康复治疗所需要的时间漫长。在治疗的过程中,康复护理作为重要的环节一直受到医护人员的普遍重视。而脑血管疾病自发病的半年之内,是肢休功能恢复的黄金时期,也是康复护理最重要的时期,本文将主要论述对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护理的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脑血管疾病是指因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的脑部疾病的总称。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又可称为脑血管意外、卒中或中风,包括出血性的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的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慢性主要有脑动脉硬化症、血管性痴呆等。脑血管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与致残率均高,  相似文献   

4.
林绍霞 《海南医学》2001,12(1):65-65
脑血管疾病是危害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一种常见病。也是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本病发生急,恢复却极为缓慢,致残率高达85%以上,急性期过后约有3/4的人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经者一例肢体活动不灵,重者半身不遂,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很重的负担。1.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保健1.1 情绪稳定,心情舒畅愉快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保持经常情绪稳定,心情舒畅愉快。有助于全身生理活动的下沉与恒定。如生气、焦虑、恐惧、紧张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气液中胆固醇等脂质增加等。多数脑血管意外就是在情绪…  相似文献   

5.
6.
于春莲  程慧  王艳杰 《吉林医学》2003,24(6):553-553
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病起病急骤而危重,其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都很高,严重影响人民的身心健康,因此,对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治疗尤为重要。我院2001年8月至2003年10月,采用对照组的方式,对住院的脑血管疾病病人进行康复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第一组:196例均实施系统的康复治疗。其中,男性90例,女性106例,平均年龄54.8岁。出血性脑血管病83例(手术者3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113例。第二组:176例未实施系统的康复治疗。其中,男性96例,女性80例,平均年龄55.9岁,出血性脑血管疾病40例(手…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疾病又称脑卒中,是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的常见疾病。此类患者经抢救治疗病情虽得到控制,但往往留有后遗症,需要长时间的康复锻炼。但由于目前我国社区健康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大部分的康复锻炼将在患者亲属的协助下进行,因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常常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康复护理的连续性就得不到保持,再复发机率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不到提高。因此我们护理人员在为患者作康复护理的同时,应对其家属进行康复指导。尽量使患者功能达到最大限度恢复,有效地预防并发症和再复发。1 康复指导1.1 指导心身护理 脑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人,…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当前脑血管疾病在中老年人中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病的特点是发病急、恢复慢,往往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使患者工作、生活能力部分丧失。我科在脑血管病的恢复期采用康复治疗,取得初步成效,下面就脑血管病早期康复的治疗及护理浅谈几点见解。1早期康复开始时间目前认为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发展后48h即可开始。  相似文献   

9.
10.
黄凤标 《右江医学》1998,26(3):202-203
脑血管疾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以脑出血和脑血栓形成为多见,主要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或偏瘫。因此,康复期护理极为重要,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998年1月至1998年3月,我科共收治脑...  相似文献   

11.
经过对9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接受早期肢体康复锻炼与未经早期康复锻炼进行比较发现;足部肢体畸形减少、运动时肘屈曲者少、肩关节活动受限减少、关节屈曲畸形减少、日常生活能独立者多,需要依赖助行装具者少.早期肢体康复锻炼对降低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致残率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鲁峰  詹三华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7):177+179-177,179
目的探讨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在脑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神经内科住院患者80例,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分为轻、中、重3型,入院3 d内给予脑电图检查,部分患者2周后复查。结果所有患者脑电图检查显示正常率为27.5%,异常率为72.5%,其中轻度异常21例,占异常例数的36.2%;中度以上异常6例,占异常例数的10.3%;局限性异常者31例,占异常例数的53.4%。结论脑电图在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脑血管意外康复的护理体会广西德保县人民医院内科(533700)黄英绿李燕萍脑血管意外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死亡率已明显降低,但致残率还是很高,给病人家属和社会造成负担。因此,对老年人脑血管意外病人的早期诊断,正确治疗,防...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应用康复护理对康复期脑血管病人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明显体会到家庭康复护理对患者的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有很大影响。方法:均选择治疗好转出院的脑血管偏瘫病人50例,随机分二组,干预组每月上门随访指导,对照组自行锻炼或休养。结果: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半年后干预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家庭康复护理指导明显改善患者的自理能力和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张立杰  李丽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1):186-186
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度过危险期后,大部分都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精神障碍等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精神和经济上的负担,使患者思想上产生很大压力。在治疗阶段,患者对恢复寄予很大希望,认为身体功能的丧失是暂时的。急性期的治疗结束后,患者因出现残疾而感到忧郁、绝望、不安或沉闷不语、伤心流泪、悲观厌世。这种不良的心理反应是影响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因此,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好康复期的护理,对稳定病情、降低病残率,对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脑血管疾病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康复治疗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脑血管病失语症患者进行规则的语言康复训练,评定语言恢复的情况。方法:选择稿血管疾病病人,经失语症评价符合失语症的患者,随机分组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并在训练前后进行失语症评测。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前后的语言功能谇测有明显的不同。结论:失语症患者.应早期、持续的进行规范的语言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疾病的脑电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脑卒中病例的脑电图尽管无特异性改变,但对诊断和判断预后以及与脑肿瘤的鉴别仍有意义。文中旨在探讨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的脑电图改变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连续109例老年急性脑血管病病例的临床及脑电图进行总结和对比分析。结果所有病例脑电图检查显示正常率为30.3%,异常率为69.7%,其中轻度异常25例,占异常例数的32.7%;中度以上异常13例,占异常例数的17.1%;局限性异常者21例,占异常例数的27.6%;弥散异常一侧优势17例,占22.4%。结论脑电图在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康复护理是一门新兴学科 ,康复护理旨在通过理疗、生活训练、技能及语言训练和心理咨询等多种手段 ,使患者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以达到最大可能的生活自理、劳动和工作能力。尤其是对脑血管病患者 ,可减少长期卧床引起的种种不良反应。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发病率高 ,死亡率高 ,致残率高 ,再发率也高。脑血管病一般发病急骤 ,但恢复却很慢 ,许多病人还留下各种后遗症 ,长期不能恢复 ,在医院经抢救治疗后 ,部分生存下来 ,但却失去了工作能力 ,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需人照顾 ,不仅病人痛苦 ,而且造成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如果护理…  相似文献   

20.
李春波 《吉林医学》2011,(30):6522-6522
<正>脑血管疾病有着高发病率、高致残率以及高死亡率的特点,不仅如此,恢复起来也较慢,而且还很容易引起后遗症,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后遗症就是肢体功能障碍,占到了65%以上,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也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康复护理能够促使肢体的功能恢复,使致残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