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压滑动鹅头钉是由旋入股骨颈内的拉力螺钉和带有固定颈干角的宽厚侧方套筒钢板组成 ,并配有组合绞刀、丝锥、螺钉放入器等的一套内固定器械。我院自1 995年 9月— 2 0 0 1年 6月运用此钉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骨折患者 3 7例 ,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3 7例中男 3 1例 ,女 6例 ;年龄 4 2~ 79岁 ,平均 65 .6岁。按教科书中的分型 :Ⅰ型 (顺粗隆间型 )第 3度 2 1例、第 4度 1 1例 ,Ⅱ型 (逆粗隆间型 ) 5例 ,全部为不稳定骨折 ,其中有内科并发症的 9例占 2 4 .3 %。所有病例术前均行股骨髁上或胫骨结节牵引 3…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4,(7):1425-1427
目的:观察内固定手术联合中药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并对股骨近端锁定钢板、DHS和Gamma钉三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对该院2007年—2012年收治的11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锁定钢板组(38例)、DHS组(35例)和Gamma钉组(43例),比较三种手术的一般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患者术后6个月的Sander's创伤后髋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分析。结果:三种手术方式在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负重天数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均表现出锁定钢板组>DHS组>Gamma钉组。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DHS和Gamma钉三种手术方式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相比而言Gamma钉的术中出血量最少,其术后负重时间最短,并且联合中药治疗,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同时也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因此临床可以此作为首选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3.
4.
股骨转子间骨折好发于老年人 ,非手术治疗因有长期卧床及由此产生较多并发症的缺点 ,故近年来多主张采用手术疗法。 2 0 0 2年 5~ 10月 ,作者采用加压滑动鹅头钉 (Richard钉 )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16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6例 ,男 9例 ,女 7例。年龄 4 6~ 89岁 ,平均 6 5岁。左侧 10例 ,右侧 6例。EvansⅠ 型 2例 ,Ⅱ 型 4例 ,Ⅲ 型 4例 ,Ⅳ型 6例。合并内科疾病者 11例 ,其中高血压 6例 ,冠心病 3例 ,糖尿病 3例 ,肺炎 1例。2 治疗方法2 .1 术前准备 入院后患肢均行小腿皮套牵引 ,全面理化检查 ,内科会诊治疗合… 相似文献
5.
6.
自1989~1997年,作者采用加压滑动鹅头钉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下不稳定型骨折2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23例,女3例。年龄24~60岁,平均35.6岁。车祸伤18例,骑自行车摔伤5例,行走时摔倒致伤3例。均为闭合性骨折。14例骨折线自内上斜向外下,其中6例合并小转子骨折;4例为转子下冠状面斜行骨折;8例为转子下粉碎性骨折。2 治疗方法2.1 术前准备 入院后均先行股骨髁上外展位骨牵引,重量为5~8kg,3天后于床旁摄X线片,检查骨折对位对线情况,酌情增…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探究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术治疗老年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安全性和疗效情况。方法:选择常熟市梅李人民医院 2012 年 8 月 30 日至 2019 年 8 月 30 日期间收治的 127 例老年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3 例)以及观察组(64 例)。对照组应用加压滑动鹅头钉(DHS)内固定术;观察组应用 PFNA 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改善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使用 PFNA 术开展治疗,能够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作者自 1996年开始应用DHS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6 5例 ,2 0 0 0年 3月开始应用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32例。为进一步了解其各自的优缺点和适应症 ,对其疗效加以分析比较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DHS钉治疗 6 5例 ,男 39例 ,女 2 7例 ;年龄 80岁以上 18例 ,6 0~ 80岁 2 4例 ,4 0~ 6 0岁 15例 ,4 0岁以下 8例 ;左侧 35例 ,右侧 30例 ;按AO分类〔1〕法分A1型 2 4例 ,A2型 2 6例 ,A3型 16例。GAMMA钉治疗 32例 ,男 19例 ,女 13例 ;年龄 80岁以上 7例 ,6 0~ 80岁 11例 ,4 0~ 6 0岁 5例 ,4 0岁以下为 5例 ;左侧 18例 ,…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疗效,从而选择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最佳内固定方式。方法:对95例患者分别采用髓外固定组(角钢板组、DHS组)、髓内固定组(Gamma钉组、PFN组)方式治疗,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功能恢复程度等方面比较各组的治疗结果。结果:与髓外固定组相比,髓内固定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缩短,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减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Gamma钉或PFN)具有损伤小,固定牢靠,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动力髋螺钉 ,又称加压滑动鹅头钉 ,是目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较好固定方法 ,我院自 1998年应用国产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5 2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2例 ,男 35例 ,女 17例。年龄最大 90岁 ,最小 2 6岁 ,平均 5 2岁 ,70岁以上的老年人 19例。顺转子间型 2 7例 ,反转子间型 9例 ,转子下型 16例。粉碎性骨折 33例 ,波及小转子者 2 2例 ,转子间合并股骨干中上段骨折 1例。2 手术方法2 .1 直视下定位 手术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进行 ,髋关节外侧切口 ,暴露骨折断端及股骨干近端。先行复位 ,有限切开前方关节囊 ,… 相似文献
11.
欧宪梅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5):313-314,318
目的:探讨33例伽玛钉治疗股骨转子问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对33例股骨转子问骨折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33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3例,经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针对性的开展综合护理,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Gamma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2 0 0 1~ 2 0 0 2年 ,作者应用闭合复位Gamma钉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2 6例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6例 ,男 18例 ,女 8例。年龄 4 5~ 84岁 ,平均 6 1岁。车祸伤 5例 ,摔伤 18例 ,坠落伤 3例。Evan’sⅠ 型 1例 ,Ⅱ型 7例 ,Ⅲ 型 11例 ,Ⅳ 型 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 3~ 10天 ,平均 5天。合并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 8例 ,糖尿病 4例 ,脑血栓或脑出血后遗症 5例。合并有骨质疏松症 8例。2 治疗方法2 .1 手术方法 采用江苏武进第 3医疗器械厂的Gamma钉固定。硬膜外麻醉 ,骨科牵引床上行牵引骨折复位 ,C型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一2011年9月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1例作为A组,同期采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问骨折患者50例作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B两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8.0、96.0 oA,前者略高于后者,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的术中出血量为(370土20)mL,明显多于B组的(290±25)mL,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各有优势,但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出血量更少,安全性高。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股骨转子间骨折几种治疗方法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损伤,治疗方法较多,常用的有骨牵引、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Gamma钉固定、DHS固定等。为明了各种治疗的优缺点,作者对1992--2006年采用上述4种方法治疗的172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对比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皮加压钢板(PCCP)微创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闭合复位PC-CP微创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2例,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65 min,出血量约90mL,骨折愈合时间12~14周,无感染、脂肪栓塞、骨不愈合发生。结论 PCCP系统对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牢固可靠,微创,术后患者恢复较快,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2010年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2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股骨近端髓内钉(PFN)、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内固定等方法进行治疗,采用髋关节评分的标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82例患者术后随访3~9个月.DHS内固定术优良率 93.2%,PFN内固定术优良率 94.7%.PFNA内固定术治疗优良率100%.结论: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其治疗效果也不相同.DHS对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较好;PFN、PFNA对骨质疏松、不稳定型的骨折患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2010年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2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股骨近端髓内钉(PFN)、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PFNA)内固定等方法进行治疗,采用髋关节评分的标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82例患者术后随访3~9个月.DHS内固定术优良率 93.2%,PFN内固定术优良率 94.7%.PFNA内固定术治疗优良率100%.结论: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其治疗效果也不相同.DHS对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较好;PFN、PFNA对骨质疏松、不稳定型的骨折患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比Gamma钉内固定与骨牵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四项临床指标,评估这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劣,为临床在治疗上提供选择的依所。以年代划界取样,将1989~1996年间采用骨牵引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97例设为A组;将1999~2003年采用Ga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2例设为B组,对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屈髋活动度达到90°的时间、下床负重时间、并发症等四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骨折愈合时间A组8±0.5周,B组8±0.3周;关节活动度达到90°的时间A组56±8.4天,B组20±5.5天;下床负重时间A组65±6.3天,B组46±7.5天;并发症A组43例,B组7例。表明在功能康复及预防并发症方面,Ga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9.
胡文忠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8):86-86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Gamma)微创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7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16例,均经闭合复位,小切口置入Gamma钉固定。结果:本组经过6—24个月随访,无骨不连、内固定松动、脱出或髋内翻发生。按照王福权等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良率96%。结论:Gamma钉微创治疗手术操作简单,用时少,出血量少,固定可靠,恢复好,可早期活动,是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较为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