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学分布特点及对策,为临床治疗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6年2月-2012年2月在医院行泌尿外科手术后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原学分布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经病原学检测共分离病原菌121株,前5位菌株依次为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26.4%、14.0%、12.4%、9.1%、8.3%;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9%、16.7%、9.1%;肠球菌属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为11.8%,MSSA、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明显低于其他药物的耐药率(P<0.05).结论 泌尿外科术后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MSSA,在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报告之前,可根据伤口感染的情况大致判断感染病原菌类型,同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相应抗菌药物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泌尿外科感染与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相关性及护理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病历资料,对手术感染病例、切口、缝合情况及术前尿液培养分离、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28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15例发生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病例皮下组织采样病原菌分离率高于未发生手术感染的患者;手术切口病原菌耐药率高于未发生感染的分离菌;切口感染的患者术前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高,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中9例伴泌尿系感染,6例分离菌株为葡萄球菌属.结论 泌尿系感染是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针对尿路感染患者进行护理是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进行病原菌分析及临床防治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达到对骨科手术切口感染进行有效防治的目的。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3年3月急诊外科收治骨科手术的1 100例患者,分析患者临床症状,并对术后切口的分泌物进行常规培养和细菌学分析。结果 1 100例手术患者中有29例出现了切口感染,感染率为2.64%;共分离出病原菌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5株占86.21%,革兰阳性菌4株占13.79%,排名前3位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34.48%、20.69%、13.79%;Ⅰ、Ⅱ、Ⅲ类手术切口分别出现6、11、12例感染,感染率分别为0.98%、3.03%、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长<120、120240、>240min分别出现2、14、13例感染,感染率分别为0.65%、1.96%、1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手术切口感染进行防治,一方面要了解感染病原菌的类型,做好针对性的应对准备;另一方面应有效控制手术时间、对重点切口类型加以重点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我院泌尿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耐药性相关因素。方法对医院泌尿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病人送检各种标本进行培养,做药敏实验。结果泌尿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耐药性危险因素是手术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等。结论泌尿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耐药性是多因素所致,预防泌尿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耐药性是防治医院感染的重要内容,严格按照安全措施,加强各个环节质量控制监管,可有效降低泌尿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外科手术切口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采集2001年1月-2006年12月从外科手术后伤口感染分泌物分离的病原菌,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6年间从手术切口感染标本中共培养出246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142株,占57.7%;革兰阳性球菌84株,占34.1%;真菌20株,占8.2%;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表皮葡萄球菌分离率为74.5%和83.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为45.1%和35.0%;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的分离率为34.6%和38.1%,经药物敏感试验测定发现以上耐药菌株均显示了严重的多药耐药性;但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仍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结论外科切口术后感染较为严重,感染菌株多为多药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6.
张宏斌 《现代保健》2010,(28):173-175
外科手术对人体组织是一种创伤,切除病变、修复组织和缝合切口必然要破坏局部皮肤、组织的完整,从而破坏局部保护屏障。手术和其他因素对机体是一严重的打击,细菌可乘虚而人,造成切口感染。Cruse统计Foothills医院8年的切口感染率,按国际研究会的分类法,将切口分为清洁切口、清洁切口加污染、污染及脏切口。  相似文献   

7.
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性检测   总被引:16,自引:10,他引:6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从切口感染分布物中培养分离致病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Bio-Merieux)全自动微生物系统鉴定及发出药敏报告,并分析结果,结果:共分离出203株病原菌,分属于12个种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居于前3位,其中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葡萄球菌的45.7%,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50.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占本菌的25.0%,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占本菌的30.0%,以上耐药菌均显示了多重耐药及交叉耐药性,在抗菌药物中,万古霉素与亚胺培南仍保持了良好的抗菌作用。结论:外科切口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应努力加以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8.
了解泌尿外科的医院感染特点及其细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笔者对泌尿外科2008年发生的医院感染和期间分离的病原菌,包括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为医院感染的监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泌尿外科感染的特点及病原菌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泌尿外科患者的感染特点及感染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现状.我们对本院2007年1月-2008年9月入住泌尿外科的23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朱欣平  林平 《职业与健康》2004,20(4):107-108
手术切口感染是医院常见的感染,不但直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预后,还给患者增加了住院费用和带来精神、肉体上的痛苦.因此,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非常重要.为了解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的情况,以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更好地控制和降低切口感染,现对我市某医院2002年1~12月间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137株病原菌分布及药敏作一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于湛 《工企医刊》2015,(2):1337-1338
手术切口感染是外科患者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它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并给患者带来很多近期和远期并发症。为了解我院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期望给予相应的重视并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探讨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及干预对策.方法 回顾性调查医院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的病案资料,细菌培养、鉴定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 426株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0.56%,主要为铜绿假单胞、大肠埃希菌及鲍氏不动杆菌,占25.82%、13.15%及9.39%,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占36.15%,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3.00%,真菌占3.29%;病原菌均显示了较高的耐药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44.90%.结论 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及真菌,且病原菌耐药情况较为严峻;加强外科手术切口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措施,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胃肠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学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胃肠肿瘤术后患者,切口感染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结果 126例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病原学检测,阳性101例,阳性率为80.1%,检出细菌141株,其中大肠埃希菌40株占28.4%,粪肠球菌28株占19.9%,肺炎克雷伯菌11株占7.8%,阴沟肠杆菌12株占8.5%,金黄色葡萄球菌17株占12.1%,产气肠杆菌9株占6.4%,铜绿假单胞菌24株占17.0%;在切口感染的病原菌中,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率较低,耐药性较高,在革兰阴性菌中,亚胺培南的药敏率很高,在革兰阳性菌中,万古霉素的药敏率最高。结论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临床上应注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阑尾炎是普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阑尾切除术在普外科手术占很大比例。由于抗生素的使用和技术操作水平的提高,近年来阑尾切除术后感染率已明显下降,现总结我院1997~2000年、2005~2008年所进行的386例阑尾炎手术进行对比分析,以找出与切口感染的有关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导致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以及其预防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的150例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Ⅰ、Ⅱ、Ⅲ类手术切口各50例),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其感染因素与预防处理措施。结果通过对这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后发现,经手术及我院相应的预防措施处理后7d,仅有9例患者发生手术切口的感染,仅占6%。其中Ⅰ类手术切口发生感染仅1例(0.67%);Ⅱ类手术切口发生感染有3例(2%);Ⅲ类手术切口发生感染有5例(3.3%)。结论手术切口易受微生物的影响引发感染,临床上应针对微生物来源的各种途径采取预防措施,如发生感染,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感染切口。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骨科手术患者行切口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通过回顾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接收并进行骨科手术的100例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手术的切口感染以及预防进行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医院手术室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制定预防控制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收治的3875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对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与采取预防控制管理措施后2012年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1年共有79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2.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在21~50岁、骨科患者、手术时间>5h、术中发生失血、手术切口长度>10 cm、Ⅲ类手术切口、住院时间>10 d、肥胖患者、留置引流管是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共检出病原菌9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74株占75.51%,革兰阳性菌24株占24.49%;2012年手术切口感染率为1.02%,显著低于2011年感染的发生率2.04%(x2=14.312,P<0.05).结论 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地预防控制管理措施,增强预防意识,加强培训考核;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加强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耐药性.  相似文献   

18.
医院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 .方法采用从切口感染分泌物中培养分离致病菌,用法国生物- 梅里埃(Bio-Merieux)全自动微生物系统鉴定及发出药敏报告,并分析结果. 结果共分离出203株病原菌,分属于12个种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 和铜绿假单胞菌居于前3位,其中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葡萄球菌的45.7%; 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50.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 希菌占本菌的25.0%;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占本菌的30.0%;以上耐药菌均显示了多重耐药 及交叉耐药性,在抗菌药物中,万古霉素与亚胺培南仍保持了良好的抗菌作用. 结论外科切口感染的病原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应努力加以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9.
20.
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受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急诊手术是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之一。在急诊条件下施行手术,可因术前皮肤清洁不充分、存在开放性创口、术者为及时抢救伤患而不规范洗手等多方面原因削弱灭菌效果,从而引起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