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伟  蔡丽萍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8):1055-1056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292例,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组(糖尿病组)141例和冠心病非糖尿病组(对照组)151例,对冠脉造影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非糖尿病组比较,血管狭窄的程度较重(狭窄程度I〉75%的比例为78.01%比52.32%(P〈0.05),3支血管均发生病变的比例显著增高(59.57%比36.42%,P〈0.05)。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表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广泛且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TG)对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及血管病变范围的影响。方法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并植入金属支架的1367例患者按TG测定结果分为三组:I组TG〈1.70mmol/L(n=748),Ⅱ组TG≥1.70mmol/L、≤2.25mmol/L(n=279),Ⅲ组TG≥2.26mmol/L(n=340),分析各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结果三组患者的年龄、合并糖尿病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水平越高、年龄越轻,合并糖尿病的比例越高,I组患者既往心肌梗死患病率高于Ⅱ、Ⅲ组(P〈0.05);三组间的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HDL—C、空腹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三组患者的病变血管范围、冠状动脉病变狭窄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水平对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及病变血管范围无影响,不是CHD严重程度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86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42例,无糖尿病合并患者(非糖尿病组)44例。对2组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组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 HDL)和血尿酸( 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糖尿病组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单支病变率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双支及双支以上病变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弥漫性病变发生率及重度狭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FPG、TG、LDL水平较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谭强  李广平  王伟  赵凯  张承宗 《天津医药》2007,35(5):348-34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对冠状动脉闭塞后侧支循环形成的影响。方法:93例冠状动脉闭塞病变的患者.分为合并糖尿病组(n=44)和非糖尿病组(n=49)。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分析两组冠脉病变的特点,采用侧支动脉记分法评估两组侧支循环的发育。结果:糖尿病组病变血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钙化病变、弥漫病变、小血管病变也较非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多(P〈0.05);糖尿病患者侧支血管记分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侧支循环发育不良,糖尿病妨碍冠脉侧支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高胰岛素血症(hyperinsulinmia,HIS)患者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s,ET)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91例冠心病患者,依临床资料分为3组:Ⅰ组(n=29):单纯冠心病组;Ⅱ组(n=30):冠心病合并IGT组;Ⅲ组(n=32):冠心病合并T2DM组,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空腹胰岛素(INS),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ET活性。根据冠脉造影(CAG)结果,采用冠脉狭窄程度积分(coronary narrow degreeintegral)评价冠脉病变程度。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的血浆ET、INS及冠脉狭窄程度积分均较单纯冠心病组升高(P〈0.01)较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组升高(P〈0.05);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组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P〈0.05);在冠心病合并高胰岛素血症患者中,血浆ET水平与血清INS水平及冠脉狭窄程度积分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胰岛素血症患者ET水平明显升高;血浆ET水平与血清INS水平及冠脉狭窄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代谢异常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 168例行冠脉造影证实冠心病患者分为单纯冠心病组(NGT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DM组)40,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组(IGT组)45例。所有患者均检测血糖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作为评估糖代谢的标准。对其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及狭窄程度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中冠状动脉病变侵犯左主干和前降支的比例高,发病年龄较血糖正常组低,糖尿病组和糖耐量异常组的冠状动脉病变中多支病变和重度病变发生率高(P〈0.05),单支病变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广泛且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和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310例,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106例,不合并糖尿病患者204例。比较2类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的TG、LDL—C水平较不合并糖尿病者明显升高,HDL—C水平明显下降[合并糖尿病者TG、LDL-C、HDL-C水平分别为(2.86±0.61)mmol/L、(3.42±0.53)mmol/L、(1.05±0.12)mmol/L;不合并者分别为(1.80±0.41)mmol/L、(2.74±0.21)mmol/L、(1.75±0.1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中,血脂异常者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病变均增多。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明显紊乱,冠状动脉病变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8.
代谢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患者冠状动脉的影响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142例冠心病患者列入研究,其中46例合并MS,为病例组,其余96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对冠状血管进行损害程度评分,心脏彩超检查了解心功能,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血压、体重指数。结果MS组冠状动脉造影评分高于非MS组(P〈0.05),小血管病变多于非MS组(P〈0.05),心脏射血分数低于非MS组(P〈0.05)。结论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冠心病患者中冠脉发生多支血管病变、小血管病变的可能性明显增大,而病变累及范围越大,血管病变越严重,其心功能损害也越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右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在不同狭窄程度时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1998年1月至2004年4月住院期间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右冠状动脉单支病变且资料完整的病例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特点分为心肌梗死组36例和心绞痛组40例,分别比较两组在不同狭窄程度时的临床特点。结果①同心绞痛组比较,心肌梗死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低,糖尿病所占比例高,FBG和CK峰值高,重度狭窄和完全闭塞患者所占比例高(P〈0.05)。心肌梗死组低血压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心绞痛组(P〈0.05),房室传导阻滞在心肌梗死组中发生率高于心绞痛组(P〈0.05)。②心肌梗死组:完全闭塞组较轻中度狭窄组易形成侧支循环(P〈0.05)。完全闭塞组较狭窄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高(P〈0.05)。③心绞痛组:轻度狭窄组较非轻度狭窄组男性和有吸烟史患者所占比例低(P〈0.05)。完全闭塞组较狭窄组易形成侧支循环(P〈0.05)。重度狭窄组较轻中度狭窄组易发生心力衰竭(P〈0.05)。结论①右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在不同狭窄程度时的临床特点存在差别。②右冠状动脉病变完全闭塞患者更易形成侧支循环。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合并血糖异常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血糖异常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对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的23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血糖异常组114例,血糖正常组122例,对其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吸烟史、体质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心肌梗死发生率和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糖异常组高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载脂蛋白B水平均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或P〈0.01);血糖异常组冠状动脉病变的狭窄程度重,中、重度狭窄及多支病变发生率显著增高(均P〈0.叭)。结论冠心病伴血糖异常患者多同时伴有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其冠状动脉病变复杂,病变程度严重,多支病变增多。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回顾分析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的多支血管病变及弥漫性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单支和双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病变血管支数多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易发生多支病变,且病变血管弥漫,且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较单纯冠心病患者差;临床积极控制血糖、血脂对减轻患者冠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相关研究,分析尿微量白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患有2型糖尿病的冠状动脉造影患者98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测定其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三支病变组与单支、双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微量白蛋白尿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郭奎志  张慧君 《河北医药》2010,32(13):1732-1734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239例,分为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组、稳定性冠心病组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检查3组患者血浆FIB水平。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FIB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冠心病组(P〈0.05)和非冠心病组(P〈0.01),稳定性冠心病组FIB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1),FIB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呈正相关性(P〈0.01)。结论血浆FIB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估计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判断病情及预后的指标,也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糖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WHO(1985 )和美国糖尿病学会(1997)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单纯冠心病组 (6 8例 ) ,冠心病合并 2型糖尿病组 (32例 )。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根据美国心脏学会分类标准评价。结果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 (P <0 .0 5 ) ,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冠状动脉远端的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 (41.2 %VS13.1% )。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高 ,病变多呈弥漫性狭窄 ,远端血管病变发生率较高 ,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各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在血脂方面糖尿病组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下降(P〈0.05)。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的多支血管病变及弥漫性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单支和双支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多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易发生多支病变,且病变血管弥漫。因此,一定要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严格控制血压、血脂等引起血管损伤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2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282例,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各组(由单支到多支)hs—CRP水平呈递增趋势,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狭窄各组血清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且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血清hs-CRP增高明显,各组问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O.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175,0.173。结论hs—CRP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相关性,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hs—CRP水平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75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糖尿病组)和68例不伴有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的体重指数、血压及血脂等指标,比较两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与未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组相比,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组存在有更明显的血压、血脂异常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时多为多支病变,并发冠状动脉血管三支以上病变发生率高,且血管狭窄程度重,左主干受累程度比例高。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时,血脂异常明显,冠状动脉病变较未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更严重。  相似文献   

18.
60例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研究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选自2006年10月至2008年8月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61岁以上患者60例为老年组,60岁以下患者60例为中青年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后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血管部位比较P〉0.05;病变血管支数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两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老年性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显示多支病变、弥漫钙化病变明显高于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明显重于中青年男性患者,说明老年冠心患者病情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52例由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且合并T2DM住院患者(A组),Gensini评分系统对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评分;选择同期住院的48例不合并冠心病的T2DM患者为对照组(B组)。分别检测两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γ-谷氨酰转肽酶(GGT),比较两组间上述指标的水平,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Gensini评分)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①A组BMI、FPG、HbA1c、TC、TG、LDL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MI、FPG、HbA1c、TC、LDL、GGT与Gensin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802、r=0.660、r=0.614、r=0.508、r=0.347、r=0.808,P〈0.05),HDL与Gensini评分旱显著负相关(r=-0.371,P〈0.05);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GGT、LDL—C、BMI、FPG是Gensini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降低体重、控制血糖、调节血脂是T2DM心血管病变防治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GGT水平升高与心血管疾病及T2DM密切相关,可作为T2DM合并心血管病变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3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年龄分为三组:青年组(≤40岁)、中年组(41~64岁)、老年组(〉165岁),入选患者均行急诊或择期冠状动脉造影术。人院后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中合并糖尿病61例、高脂血症50例,高血压118例、吸烟146例。结果青年组吸烟史明显高于中、老年组(P〈0.01),高血压、糖尿病低于中、老年组(P〈0.01);中年组高脂血症明显高于青、老年组(P〈0.001);青年组单支病变与中、老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三支病变与青、中年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胆固醇血症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多见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累及冠状动脉血管支数增加;高胆固醇血症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独立危险因素;吸烟为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及糖尿病为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