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邱晓峰 《吉林医学》2010,31(12):1675-1676
目的:分析246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246例颌面部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人数占住院人数的14.7%。男女比例为4.46:1。21~4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段。交通事故在致病原因中占首位,占43%颌面损伤以骨折为主,其中以下颌骨骨折最为常见,颅脑外伤是颌面骨折最常见的并发性反应。结论:男性青壮年为颌面损伤高发人群,交通事故是颌面部损伤的主要原因,常造成颌面部多发性骨折并可合并颅脑外伤。  相似文献   

2.
763例口腔颌面部损伤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763例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1984年1月~2004年5月口腔颌面外科住院的763例颌面部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人数占住院总人数的14.3%,男、女比例为3.51∶1,20~4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段;交通事故在致伤原因中居首位,占42.99%;颌面损伤以骨折为主,其中下颌骨骨折最为常见;颅脑损伤是颌面骨折最常见的合并伤;交通伤和面中部骨折具有较高的损伤严重度评分。结论男性青壮年为颌面损伤高发人群,交通事故是颌面部损伤的主要原因,常造成颌面部多发性骨折并可合并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颌面部外伤的特点及流行病学趋势。方法:收集整理武汉总医院口腔科1992-2000年间409例颌面外伤住院病例,并进行了流行病学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颌面外伤患人数占同期住院人数的29.83%,并逐年递增;交通事故在致伤原因中居首位,占50.85%;在颌面骨折中,下颌骨骨折最常见,占69.90%,其次是颧骨、颧弓与上颌骨、颅脑损伤是颌面外伤中最常见的合并伤。结论:颌面外伤是颌面外科的主要疾病之一,对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金松 《皖南医学院学报》2007,26(1):40-41,50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创伤的特点及流行病学趋势。方法:对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1996~2005年间163例颌面外伤住院病例的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原因等进行统计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口腔颌面部创伤住院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口腔颌面部创伤高发年龄在21~40岁,男∶女比例为3∶1。交通事故在致伤原因中居首位(90/163),并逐年递增;在颌面骨折中,下颌骨折最常见,占67。5%,其次是颧骨颧弓、上颌骨。结论:现代社会交通事故及暴力性损伤日益增多,口腔颌面部颌面创伤治疗是临床口腔颌面外科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总结民族比例、性别、年龄、职业、创伤原因及部位、治疗方法等流行病学特点。方法统计分析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2011年-2015年收治的549例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549例患者中汉族与少数民族比例为2.03:1,男:女比例为4.84:1,40~49岁(26.23%)患者为高发人群,7、8、9月是创伤高发时期,其他类职业(36.07%)及牧民(25.86%)人数最多,交通伤(38.98%)在创伤原因中占的比例最大,损伤部位以唇部软组织伤(27.48%)和颧部骨折(37.33%)最为常见,颅脑损伤(43.11%)为最常见的并发症。结论口腔颌面创伤者发生率少数民族高于汉族,以骨折伤常见,交通伤为主要原因,颅脑损伤为首位并发症,救治时结合患者全身情况。  相似文献   

6.
125例颌面部外伤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25 例口腔颌面外伤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颌面部损伤的病因,好发人群,伤情特点及处置措施。结果表明交通事故是颌面外伤的首要病因,占48 .4 % 。男女发病比例为5∶1 。发病年龄高峰为20 ~40 岁。颌面外伤伴有骨折74 例,占59 .7 % ,其中以下颌骨多发,占75 .5 % 。  相似文献   

7.
<正> 口腔颌面外伤是头面部最常见的损伤,由于口腔颌面部与颅脑邻近,颌面伤伴发颅脑损伤比例较大。我院从1999年~2001年收治的颌面外伤伴发颅脑损伤37例患者,进行的治疗和护理作了分析和总结。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
黄汉   《中国医学工程》2011,(8):17-19
目的回顾性分析颌面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合并损伤及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流行病学总结。方法对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2007年9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442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442例颌面部骨折患者男女比例为2.81:1,21~40岁为发生的高峰年龄段,占71.0%。骨折以5、8、9月份多发。交通事故在致伤原因中居首位,占55.7%。颌面部骨折类型以下颌骨骨折发生率最高,占43.2%。伴有神经损伤者219例,其中以眶下神经损伤发生率最高,占47.94%。合并损伤以四肢损伤最为多见,占合并损伤患者的37.86%,颅脑损伤居第2位,占26.70%。另有颌面部外伤伴寰枢关节半脱位2例。颌面骨折治疗以坚固内固定为主要方式,占83.60%。结论颌面部骨折发病率逐年上升,交通事故为主要致伤原因,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坚固内固定为主要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颌面部骨折109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黄训  于子莹  安继平  于立明 《吉林医学》2006,27(9):1061-1062
目的:分析颌面部骨折的原因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 ̄2003年间1097例颌面部骨折发生的年龄,性别,原因,骨折部位及合并伤。结果:颌面部骨折的男女比例为4.38:1。21 ̄40岁为发病的高峰年龄,占全部颌面部骨折的62.86%。交通事故在颌面部骨折致伤原因中占57.52%,居于首位。颌骨损伤以多发骨折为主,人均骨折部位数为1.71个。骨折部位以下颌骨骨折最常见,其次为颧骨颧弓和上颌骨。颅脑损伤是颌面骨折最常见的合并伤。结论:交通事故是造成颌面部骨折的首要原因;颌面部骨折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方面,男性高于女性,近年来,女性性颌面部损伤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有上升的趋势;颌面部骨折好发于中轻年人,尤以21 ̄30岁为著;下颌骨是面部诸骨最易发生骨折的部位;多发伤,多处伤是颌面部骨折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10.
彭晓珍 《中外医疗》2008,27(32):72-72
目的 分析口腔颌面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评价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35例颌面部损伤的发病情况、致伤因素、外伤情况分布进行统计和回顾分析.结果 在各类创伤中,单纯软组织损伤占66.0%,骨组织损伤占23.8%,多伴合并有颅脑、四肢、胸肋等部位损伤,以及出现上呼吸道梗阻、休克等严重症状.结论 口腔颌面部颌面创伤治疗是临床口腔颌面外科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各类颌面创伤的治疗原则是稳、准、快并要充分考虑美容、整容、减少疤痕、利于患者康复后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口腔颌面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评价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87例颌面部损伤的发病情况、致伤因素、外伤情况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软组织伤予以清创缝合和控制感染,对牙外伤给予相应处理,颌骨骨折予以牵引复位、颌间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本组394处(占67.12%)软组织伤均获治愈;156例牙外伤松动牙(占牙齿损伤的72.90%)及86例牙槽骨骨折者治愈143例(占外伤松动牙91.67%),拔牙者13例(占外伤松动牙8.33%);106例颌骨骨折和14例颧骨骨折均全部治愈.结论 颌面损伤的急救处理应有整体观念,应特别注意全身情况,尤其是有无颅脑损伤.软组织伤予以清创缝合;牙齿损伤应尽量保存牙齿,外伤脱位的完整牙齿予以再植,骨折线上的牙齿虽然松动也应尽量保留,给予固定,以利于咬关系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660例颌面创伤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梁鑫  梁尚争  范治国 《重庆医学》2008,37(24):2826-2827
目的 通过统计分析四川南部地区颌面创伤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以了解该地区颌面创伤病例构成、发病和临床特点.方法 对四川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1年5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660例口腔颌面创伤患者年龄、性别、致伤原因、时间、骨折特点、好发部位、神经损伤及合并损伤等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颌面创伤患者男女比例为4∶1,发病高峰年龄为20~35岁.在致伤原因中交通事故居首位.颌面损伤以多发性骨折为主,颌面部骨折以下颌骨骨折最为常见,其次为上颌骨和颧弓;颌面部神经损伤以眶下神经和面神经损伤最为常见.颌面部骨折常伴其他部位骨折,如颅底、四肢等.结论 近年来颌面创伤发病率逐年上升,且伤度加重,伤情复杂,交通事故伤呈上升趋势,创伤患者有年轻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特点及合并损伤等进行临床流行病学总结。【方法】对我科2005年1月-2008年6月间住院治疗的318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318例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男女比例为3.03:1;20~40岁为发病的高峰年龄段;在颌面部骨折中以下颌骨骨折多见,占颌面部骨折的40.8%;交通事故(48.4%)在致伤原因中居首位;合并损伤以颅脑损伤最多见。【结论】颌面部创伤住院患者以交通事故伤多见。颌面部创伤骨折中以下颌骨骨折多见。骨折发生的数量、部位等与致伤原因、受力部位及相应的解剖结构有关。颅脑损伤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余海  钟伟  黄谢山  黎逢霞 《海南医学》2010,21(12):122-123,109
目的回顾性研究海口市120急救中心收治患者有关颌面部骨折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临床流行病学信息。方法对海口市120急救中心在1995年5月至2009年7月14年间收治的749例颌面部骨折住院病人的年龄、性别、受伤时间、致伤原因、骨折特点、好发部位以及合并损伤等方面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和分析。结果 14年间颌面部骨折患者共749例,男女比例为3.5∶1;21-30岁为发病高峰年龄;全年每月病例数较平均,区别不大;交通事故在致伤原因中占59.81%,居于首位;下颌骨骨折最常见,其次是上颌骨和颧骨、颧弓;合并损伤以颅脑损伤最为多见,占合并损伤患者的46.71%,四肢损伤居第二位,占25.66%。颌面部骨折治疗以坚强内固定为主要方式,占85.80%。结论颌面部骨折损伤逐年增多,好发于男性,有年轻化及女性患者增多的趋势;交通事故是造成颌面部骨折的首要原因;下颌骨骨折是颌面部骨折中最易发生的骨折部位,常见合并颅脑、四肢等多发性损伤;颌面部骨折的治疗以恢复外形及功能为原则,坚强内固定是治疗颌面部骨折最主要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5.
口腔颌面部由于处于面部暴露部位,在各种原因的意外事故中,经常发生损伤,其发生率占外伤患者的34%。本文就铁岭市中心医院10年来收治的1306例口腔颌面外伤病例进行临床调查,对其发病年龄、损伤原因、骨折数目及颌骨骨折合并伤特点等作分析报道。  相似文献   

16.
总结53例口腔颌面部严重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认为口腔颌面部损伤病人,因其受伤的解剖位置的特殊性,极易发生窒息,颅脑损伤、休克等危象,强调护士必须树立整体观念,掌握口腔颌面外伤的特点和急救原则,保持呼吸道畅通、止血,及时发现颅脑损伤,出血征象等是抢救颌面外伤病人生命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徐美乐 《浙江医学》2010,32(1):92-94
随着颌面部外伤的发生不断增多,颌骨骨折伴颞下颌关节脱位的情况也越来越常见。颌面部骨折常并发颅脑损伤或其它严重的并发症,若颌面部骨折治疗不及时或受伤初期未行正确复位同定,易造成颌骨的陈旧性骨折关节陈旧性脱位,形成口腔颌面部的功能障碍及牙颌面畸形。颌骨骨折伴颞下颌关节脱位较之普通的下颌骨骨折关节脱位更为复杂,治疗更加困难。近年来,  相似文献   

18.
重度颌面口腔外伤是口腔科常见急症.颌面部因其血液供应丰富,组织结构复杂,腔窦多,与颅腔毗邻,是呼吸道、消化道入口之处,所以严重外伤后常并发出血、休克及颅脑损伤等并发症,严重者造成窒息危象.在颌面损伤的救治工作中,除注意颌面部损伤的止血修复处理外同时要有整体观念,多科协同处理口腔,以免延误伤员的抢救.本院2000-2010年救治该类重症口腔颌面部外伤并发窒息患者3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相关的颌面创伤流行病学情况,明确本地区现阶段道路交通事故相关的颌面创伤的发生频度、规律,总结有效的治疗技术。方法通过与霸州市交警大队建立网络联系,预先建立病例数据库格式,逐一录入2012-07-01/2013-06-30日一年间发生的交通事故的各项信息,对事故发生的时间、路段地点、车辆种类、事故成因、总损伤与颌面损伤,等,进行汇总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颌面部交通事故伤的发生一年中7、8月及1、12月,每周一及周末发生较多,与车辆类型及驾驶员相关。本组资料受伤人员197例,其中颌面部伤占30.46%,头颈部伤占10.02%,四肢伤占40.55%,躯干伤占5.01%,颌面部合并头颈部伤占1.48%,颌面部合并四肢伤占9.07%,四肢合并躯干伤占1.41%,颌面部合并躯干伤占1.21%,头颈颌面部、四肢和躯干合并伤占0.79%。颌面部交通事故伤以男性居多。男女比例约为4.6∶1。青年人(20~30岁)是颌面创伤的好发群体。结论道路交通事故导致颌面部损伤有一定时限性,在总损伤人数中占有较高比例。  相似文献   

20.
统计显示:交通事故造成颌面部损伤已达到60%.在口腔颌面部损伤中颌骨骨折发生率占颌面损伤的35%[1].颌面部骨骼维持面部形态和轮廓,骨折后不但造成咬颌关系紊乱,咀嚼进食困难,语言障碍,还可造成颌面部畸形[2].颌面部骨折一直被国内外学者所关注,目前随着新型内固定材料的不断出现,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及麻醉、手术水平的提高,颌面部骨折的治疗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