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髓电刺激促进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脊髓电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的研究是脊髓损伤研究领域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为人类深入了解脊髓损伤的发病机理,并最终战胜脊髓损伤带来了新的曙光。以下对这一技术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电刺激恢复脑卒中后的运动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卢皓 《中国临床康复》2003,7(8):1338-1339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最初用于偏瘫患,通过刺激腓神经来纠正痉挛性足下垂,后来这一疗法被应用脊髓损伤患的治疗来帮助,恢复站立及行走功能。在应用于下肢时,恢复改善步态的方法包括激股四头肌和腓神经从而产生屈曲形式的反应。  相似文献   

4.
<正> 功能电刺激(FES)就是在明确治疗目的和作用的基础上,制订详细的刺激条件以辅助和控制身体功能。特别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电刺激能维持神经肌肉系统兴奋性,引起肌肉产生收缩反应者宜本疗法。辅助、控制和治疗肌肉运动的电刺激称为功能性神经肌肉刺激,区别于听、视、心脏等的FES。FES 用于治疗目的和功能重建两种。作为治疗目的,FES 可控制疾病和促进治愈。一般而言,治疗时间较短,而作为功能重建时,则要终生使用,在上肢可改善手的操作,在下肢可辅助下肢移动。FES 用于脊髓损伤患  相似文献   

5.
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 研究不同水平、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患者经过综合康复治疗后的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采用神经生理学方法配合传统疗法及矫形器的应用 ,对 50例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康复治疗 ,用ASIA标准评分、ADLBarthel指数、Lindmark法中的平衡、转移能力和Ashworth痉挛分级评定SCI患者的功能状况。结果 治疗后 ,脊髓部分损伤者ASIA运动评分有显著提高 (P <0 .0 1) ,感觉评分亦明显提高 (P <0 .0 5) ,颈髓完全损伤者ASIA运动评分有明显提高 (P <0 .0 5) ,颈髓完全损伤者ASIA感觉评分和胸腰髓完全损伤者ASIA运动、感觉评分虽有改善 ,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颈髓完全损伤者ADL平衡和转移能力均无明显改善 (P >0 .0 5) ,其他患者ADL、平衡和转移能力均有显著提高 (P <0 .0 1)。痉挛随病程的延长而加重 ,以颈部为明显 (P <0 .0 5)。使用步行矫形器后 ,5例完全性T10 以下截瘫患者达到了功能性步行。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和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综合功能 ,其中以平衡和转移能力改善最为显著 (P <0 .0 1)。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电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肌肉泵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健康人和脊髓损伤患者从仰卧位到坐位和稳定站立 30min时的血流动力学反应 ,并评价在这 2种状态下 ,肌肉收缩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提示脊髓损伤患者从坐位变为站立位时 ,用功能性电刺激下肢肌肉可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出现 ,且站立期间在促进血液循环方面与健康人肌肉自主收缩运动具有同等或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最初用于偏瘫患者,通过刺激腓神经来纠正痉挛性足下垂,后来这一疗法被应用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来帮助,恢复站立及行走功能。在应用于下肢时,恢复改善步态的方法包括激股四头肌和腓神经从而产生屈曲形式的反应。  相似文献   

8.
脊髓损伤 (spinalcordinjury ,SCI)不仅严重损害患者的躯体运动和感觉功能 ,而且使损伤平面以下的内脏器官失去高级中枢 (大脑和 /或脊髓 )的调节与支配 ,引起神经性器官功能紊乱 (neuropathicdysfunction) ,以脊髓终末支配的盆腔器官 (膀胱、尿道、直肠、肛门和性器官 )功能障碍最为常见。圆锥上SCI发生在脊髓排泄中枢 (S2 - 4节段 )以上 ,在脊髓休克恢复后 ,多发展成痉挛性功能障碍 ,表现为盆腔器官的贮存和排泄功能双重障碍 :一方面常见反射性尿失禁、粪失禁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极大 ;另一方面 ,持续的膀胱痉挛造成膀胱内高压 ,通…  相似文献   

9.
脊髓损伤后恢复膀胱功能的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对4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治疗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每天佩戴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进行患侧腓总神经、胫前肌电刺激同时步行训练,15-20min.每天2次,每周5-6d,共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4周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行走能力测评、10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测,治疗前后行胫前肌肌力评定.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FIM行走能力、10m最大步行速度、胫前肌MEP潜伏期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FES治疗组FIM行走能力评分提高(P<0.01)、10m最大步行速度提高(P<0.05)、胫前肌MEP潜伏期缩短更明显(P<0.01).胫前肌肌力治疗前两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肌力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能显著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运动诱发电位为判断脊髓运动传导功能提供了客观、定量的依据,功能性电刺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1.
黄爱华  卢柳艺  何静 《护理研究》2011,25(8):684-685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膀胱电刺激对促进膀胱功能重建的作用。[方法]将100例颈、胸、腰段外伤性脊髓损伤尿潴留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经知情同意后应用膀胱电刺激结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进行膀胱电刺激时根据病人情况选择最佳参数、频率及电流强度。对照组给予常规膀胱功能训练。[结果]治疗组尿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完全性排尿增多,尿路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膀胱电刺激能有效地改善骶段以上脊髓损伤病人尿潴留,可促进脊髓损伤后病人生理排尿模式的重建,减少尿路感染。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电刺激在改善运动功能方面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功能性电刺激(FES)已作为一种常规的治疗手段应用于康复的许多领域之中.由于其特殊的治疗作用,FES已作为提高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特别是脑卒中和脊髓损伤患者肢体活动能力的常规手段.现就FES的基本参数设置和其在改善肢体活动能力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电刺激辅助干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应用功能性电刺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临床用药基本相同,对照组给予康复功能指导,治疗组实施功能性电刺激和康复指导,治疗前和出院前采用Fugl-Mayer和改良Banthel指数评估偏瘫侧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运动功能恢复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提高,但治疗组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得分为(23.17&;#177;7.5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3.78&;#177;7.66)分(t=7.86,P<0.01)。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也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60.86&;#177;10.06)分】远大于对照组【(44.67&;#177;9.98)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8.26,P<0.01)。结论:功能性刺激的辅助介入可以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效提高上肢活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脊髓损伤(SCI)并发心血管疾病患的训练内容主要限制在上肢耐受性训练及抵抗训练。然而,与上、下肢结合训练相比,单纯上肢训练并不能取得最佳效果。因为最高氧耗量较低。因此,下肢锻炼辅以功能性电刺激(FES)并结合上肢锻炼以提高训练效果。复合FES训练的其他作用还包括增加静脉回流,增强心肌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糖尿病危险,增加外周血流,降低外周血管疾病和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增强骨密度。通过评估3种条件下(上肢锻炼、下肢FES、FES划动)最高功能性氧耗量及心率探讨最大锻炼程度。  相似文献   

15.
康复治疗脊髓损伤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感觉平面恢复,排尿功能及ADL等的影响,为脊髓康复程序化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脊髓损伤患者32例,损伤水平颈段11例,胸段9例,腰段12例.发病后距康复治疗时间为1~10个月,平均(4.8±3.6)个月,康复治疗持续时间为58~90d.采取运动功能训练,ADL训练,理疗,心理疏导等方法,进行运动平面总积分,感觉平面总积分,排尿功能分级,Barthel指数的评定.结果32例脊髓损伤患者治疗后运动平面总积分(55.88±16.48),感觉平面总积分(68.09±17.63),排尿功能分级(2.03±1.57)及Barthel指数(67.81±20.54),与康复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1);9例完全性脊髓损伤中,经康复治疗后,运动平面总积分,感觉平面总积分及Barthel指数均有明显提高(P<0.05),而排尿功能分级改变不大(P>0.05).结论脊髓损伤患者有一定恢复的潜力,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恢复潜力较大.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排尿功能分级康复治疗前后变化不大,但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及ADL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脊髓损伤(SCI)并发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训练内容主要限制在上肢耐受性训练及抵抗训练。然而,与上、下肢结合训练相比,单纯上肢训练并不能取得最佳效果,因为最高氧耗量较低。因此,下肢锻炼辅以功能性电刺激(FES)并结合上肢锻炼以提高训练效果。复合FES训练的其他作用还包括增加静脉回流,增强心肌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糖尿病危险,增加外周血流,降低外周血管疾病和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增强骨密度。通过评估3种条件下(上肢锻炼、下肢FES、FES划动)最高功能性氧耗量及心率探讨最大锻炼程度。  相似文献   

17.
电刺激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刺激对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脊髓灰质神经元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损伤对照组、电刺激组。采用Allen法,将后两组复制为脊髓T9损伤模型。术后对电刺激组大鼠进行电刺激治疗7 d。于术后l d、3 d、5 d、7 d对3组进行BBB评分,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GF的表达情况。结果 BBB评分结果显示大鼠脊髓损伤后有自行恢复功能,从第5天开始电刺激组与损伤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脊髓损伤后,电刺激组和损伤对照组NGF表达均持续升高(P<0.05),电刺激组表达多于损伤对照组(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电刺激诱导损伤区NGF表达,从而创造了有利于神经再生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18.
许多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都具有潜在行走能力。近年来,许多学者都在研究步态训练对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步行能力的功效。步态训练实验方法主要有功能性电刺激(FES)和减重支持(BWS),减重支持常与药物联合应用。结果显示,两者均能有效改善患者步行能力。采用减重、功能性电刺激和踏车训练联合治疗提高慢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步行能力。所有选取的研究对象在损伤后步行能力至少在1年内无明显改善。经本实验训练后,不论是在踏车时,还是在地面步行速度均有改善,同时还可改善下肢力量。  相似文献   

19.
黄强  孙家勇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1):1594-1594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加早期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急性脑卒中患,随机分为功能性电刺激合并早期康复治疗组5 3例和单纯复康治疗组53例。治疗组采用Bobath和运动再学习法,作籽疗法与功能性电刺激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对照组只施行单纯的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Fugl-Meyer积分治疗前后比较有显提高(P<0.01),对照组Fug-Meyer积分也有一定的提高,但不如治疗组,两组间差异有显性(P<0.01)。且治疗组的继发损害的发生率为0。结论:功能性电刺激+早期的康复治疗,对促进偏瘫患肢体功能的恢复,预防继发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设计一款新型的基于功能性电刺激与镜像治疗结合的手功能康复装置,辅助训练弛缓瘫期患者抓握能力,并增强镜像治疗中的视觉反馈。方法:通过健侧手佩戴传感器手套,检测手功能运动情况,并在显示终端输出同步动作三维手,同时予患手以预设的功能性电刺激处方,刺激手臂部肌肉组织,诱发手部肌肉自主运动以达到康复功能训练,并将患者手部抓握角度信息与电刺激康复运动信息记录于后台数据库中。结果:设备能按设计要求完成功能性电刺激结合镜像治疗对患者脑卒中后手运动功能的康复训练,实现手指运动角度等数据监测及三维手部模型实时反馈的设计目标,在患者健侧手的运动数据达到程序预设参数时,给予患侧手功能性电刺激。结论:该上肢康复设备能基本实现预期功能,设计合理,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