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胶胶囊易在贮存时出现交联现象,使得胶囊剂在体外溶出度试验时出现崩解延迟和溶出迟缓现象。研究表明交联明胶胶囊在体内的溶出速率与未发生交联明胶胶囊一致,而体外溶出试验溶出介质中未加入蛋白酶,使得溶出延迟,易使药物溶出速率偏慢。目前仅USP溶出度<711>对体外溶出试验中出现胶囊交联现象的药物采取加入蛋白水解酶进行试验,而其他药典均未加入此项内容。本文综述了明胶胶囊交联现象及解决该现象的体外溶出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将不同来源和冻力差异的明胶制成软胶囊和胶皮后,通过测定软胶囊的溶出度、胶皮的平衡膨胀量和氨基酸残基含量,考察软胶囊的稳定性,对明胶的组分进行分离和测定,考察其交联反应活性.结果显示,加速条件下放置90 d后,软胶囊的溶出度显著降低(P<0.05),且明胶冻力越高,溶出度越低,胶皮的平衡膨胀量和ω-氨基酸残基含量亦有相同变化.DSC图谱显示,考察后样品囊壳吸热峰向温度较高的区域偏移,且明胶冻力越高,偏移幅度越大.明胶分子主要含有α、β和γ等组分,其中α组分与明胶的冻力有良好的相关性,各组分的交联反应活性依次为α>β>γ.  相似文献   

3.
目的:完善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品种乙酰螺旋霉素胶囊溶出度检测项目.方法:现行版药典中溶剂改用人工胃液.结论:建议修改该标准项中溶荆盐酸溶液,以0.1mol/L盐酸溶液加胃蛋白酶混合液为溶刺,避免乙酰螺旋霉素胶囊质量跟踪时溶出度检测不合格.  相似文献   

4.
目的 针对氟伐他汀钠胶囊交联现象建立溶出度试验方法,为修订现行氟伐他汀钠胶囊溶出度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比较氟伐他汀钠胶囊国内外现行标准中溶出度方法,比对国内2家公司样品在4种pH条件下的溶出曲线相似度,考察样品在水和木瓜蛋白酶溶液(酶活力≥ 550 U·mL-1)这2种溶出介质中的平均溶出度,确定溶出度检查方法:桨法,50 r·min-1,溶出介质为500 mL水,30 min取样,HPLC测定,限度为标示量的80%;若出现不符合规定情况,以含木瓜蛋白酶溶液(酶活力≥ 550 U·mL-1)为溶出介质,照上述方法重新试验,应符合规定。结果 本品未发生交联样品批次在水和木瓜蛋白酶溶液中的溶出结果一致,发生交联样品批次在加酶溶出介质中平均溶出量提高5%~7%。结论 该方法重现性好、准确、可靠,能客观反映本品的溶出情况,为统一和修订本品现行标准中溶出度项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明胶硬胶囊的交联反应和溶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淑丹  陈梅新 《齐鲁药事》2005,24(7):430-431
目的考察明胶硬胶囊的交联及对体内、外性能的影响。方法比较胶囊所包裹的药物的生物药效率。结果与结论明胶的交联反应不影响药物的溶出。  相似文献   

6.
韩松  郑文杰  刘建平 《药学进展》2009,33(9):424-428
目的:考察中药麻黄软胶囊的溶出稳定性及影响因素,探讨中药软胶囊溶出迟缓机制。方法:采用加速试验,评价麻黄软胶囊的溶出稳定性;以平衡溶胀量和ε-氨基酸残基含量为指标,评价明胶囊壳的交联程度;应用红外光谱和醛类专属反应,鉴定麻黄提取物中醛类成分,并测定其含量。结果:在加速试验条件下(40℃,75%相对湿度),放置30天后,明胶囊壳的平衡溶胀量和ε-氨基酸残基含量均显著下降(P〈0.01),其交联度显著增加(P〈0.01);放置60天后,麻黄软胶囊溶出度显著下降(P〈0.01)。环境因素(高温/高湿)、溶媒介质(聚乙二醇)和药物成分(麻黄提取物)均可导致明胶交联度显著提高(P〈0.01),其中麻黄提取物的作用明显大于另两种影响因素。麻黄提取物中醛质量分数达约1.6%。结论:麻黄软胶囊溶出迟缓与囊壳明胶发生交联反应有关,而麻黄提取物中醛类成分是促进软胶囊发生交联反应、导致其溶出迟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崩解剂交联聚维酮对对乙酰氨酚片溶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交联聚维酮不同用量,不同加入方法,放置时间和再次加工。结果:交联聚维酮不同用量、不同加入方法对溶出度有显著影响,放置时间、和再次加工对溶出度无影响。结论:应用交联维酮应考虑其用量和加入方法。  相似文献   

8.
西咪替丁片的溶出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解决西咪替丁片在有效期内(2 a)溶出度不合格的问题.方法: 用正交试验法对西咪替丁片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考察.结果: 经加速实验,3个月的溶出度为86.5%.结论: 经优化后的新工艺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琥乙红霉素胶囊处方筛选及溶出度测定。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胶囊剂的处方 ,采用硫酸比色法测定其溶出度。结果 最佳处方为 5 0 g·L-1的 CMC- Na、5 g交联 PVP、0 .5 g十二烷基硫酸钠、0 .5 g蔗糖酯 ;胶囊 30 min时溶出度大于 80 %。结论 组方合理 ,制备工艺简便易行 ,溶出度可控  相似文献   

10.
国产麦迪霉素胶囊的溶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国产麦迪霉素胶囊的溶出度。方法通过稳定性试验考察处方组成、制粒工艺及不同包装材料对麦迪霉素胶囊溶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方、工艺所制备的国产麦迪霉素胶囊的初始溶出度,在20m in时几乎都达100%,但经加速试验30d或长期试验90d后,其溶出度急剧下降,在60m in时仍低于50%。而用日本进口的麦迪霉素原料制备的胶囊,其溶出度及稳定性均很好,经加速试验30d或长期试验90d后,经时20m in的溶出量均大于90%。结论在同样的处方工艺条件下,国产麦迪霉素胶囊放置后溶出度下降较快,而日本进口原料制备的麦迪霉素胶囊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共聚维酮对交联聚维酮改善溶出度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头孢呋辛酯、阿苯达唑和吲哚美辛为模型药,采用直接压片工艺制备片剂,以溶出度为主要评价指标,考察交联聚维酮和共聚维酮用量对难溶性模型药物溶出度的影响。结果共聚维酮的加入,可以在超级崩解剂交联聚维酮用量不变甚至减少的情况下,较大的提高头孢呋辛酯和阿苯达唑的溶出度,而对吲哚美辛的溶出度无显著影响。结论共聚维酮可以显著增强交联聚维酮对某些药物溶出度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沈灵佳  刘红等 《中国药师》2001,4(6):413-414
目的:优化萘普生胶囊处方,提高溶出速率。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溶出度为考察指标。进行直观和方差分析。考察了4种助崩剂的作用。选定最佳处方。结果: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能显著增加萘普生胶囊的溶出速率。结论:放大验证表明,经过处方优化验,本品的溶出速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寻求制备乙酰螺旋霉素片的最佳工艺。方法:考察L—HPC的用量和加入方法、粘合剂种类、乙酰螺旋霉素粉末粒度及润滑剂对乙酰螺旋霉素片溶出度的影响。结果:所选处方和工艺制备的乙酰螺旋霉素片,硬度较好,外观光洁,溶出度可达98%以上。结论:本法处方合理,工艺简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张金英  仇永跃  叶虹 《齐鲁药事》2010,29(3):173-175
目的探讨不同粒度交联聚维酮(Polyplasdone)对尼莫地平片溶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粒度的交联聚维酮制备尼莫地平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度。结果采用不同粒径的交联聚维酮制备尼莫地平片其溶出度相差甚远,其中粒径在125~74μm范围内的交联聚维酮生产出的尼莫地平片溶出效果最好,30min溶出度为95.74%。结论粒度在125~74μm范围内的交联聚维酮生产出的尼莫地平片体外溶出度最高。  相似文献   

15.
巴洛沙星胶囊的制备工艺及溶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巴洛沙星胶囊并利用溶出度试验来严格控制产品的质量。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巴洛沙星胶囊的处方、工艺,采用不同pH的溶出度试验条件检验处方的合理性。结果所研制的产品符合要求,在不同pH下,60min的溶出度达75%以上。结论制备工艺简单易行,药品溶出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评价乙酰螺旋霉素的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标准,对乙酰螺旋霉素及其制剂进行检验,分析国内乙酰螺旋霉素的质量总体水平;并对其有关物质、组分及溶出度开展探索性研究,进一步分析其质量状况。结果: 在 258批次的制剂中,仅有1批乙酰螺旋霉素片溶出度不合格,合格率为99.6%。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合成工艺决定原料杂质,国内外制剂杂质谱差异较大;国产制剂在4种介质中的溶出行为与原研制剂均不相似。结论:目前国产乙酰螺旋霉素质量状况较好;有关物质研究为今后目标杂质的控制提供了参考,溶出度的一致性评价为乙酰螺旋霉素片的处方工艺改进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制备奥美沙坦酯氢氯噻嗪片并对其溶出度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分别制粒混合压片工艺制备奥美沙坦酯氢氯噻嗪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溶出度,并通过加速试验考察该产品的溶出度.结果 样品质量稳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片奥美沙坦酯和氢氯噻嗪溶出度分别为99.3%和99.8%.结论 该处方工艺合理,所得产品溶出度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诺氟沙星胶囊的溶出度。方法取各厂家样品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诺氧沙星胶囊含量测定方法分别测定含量。结果诺氟沙星胶囊的溶出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个别厂家不合格。结论生产工艺、辅料的选择、空心胶囊的质量是影响诺氟沙星胶囊的溶出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曾晓丹 《中南药学》2007,5(4):346-348
目的优化托西酸舒他西林胶囊制备工艺,使其溶出度提高。方法将托西酸舒他西林原料微粉化,以超级羧甲淀粉钠为崩解剂,微粉硅胶为助流剂,湿法制粒制备托西酸舒他西林胶囊,以溶出度为指标进行综合评分,采用正交设计优化托西酸舒他西林的生产工艺。结果最佳处方为粉碎筛网目数200目、超级羧甲淀粉钠用量15%、二氧化硅用量4%。托西酸舒他西林胶囊溶出度平均达98.15%,加速试验考察6个月后溶出度仍在90%以上。结论托西酸舒他西林胶囊的制备工艺方便、科学,溶出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有效的体外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在溶出介质中加酶与不加酶两种方法分别测定不同厂家的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的溶出度,并将两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对用药典法测定的溶出度不合格的盐酸氟桂利嗪胶囊,两法的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