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参来源於五加科多年草本植物人参Panaxax ginseng C.A.Mey的乾燥根及根茎.为常用中药。该品始载於《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原名人参),是中国特产珍贵药材之一。国产人参有极少数为野山自生品,此外尚有将较少的人工栽培品移植於离居住区较近又适宜山参生长的山林中,经十余年後采挖,称为“移山参”。  相似文献   

2.
人参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中成药研究》1982年12期“人参的沿革”一文提出不同看法,并以大量文献史料阐述了上党人参的始末,辽东人参的沿革。认为周秦无参名,西汉有记载。汉代人参即今品,太行上党产人参。太行参绝迹,党参方始兴。作者指出我国人参在各个历史时期均以五加科人参的应用为主,虽然有多种伪品的出现和干扰,亦未离开原有的品种,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3.
人参是中华民族贡献于世界的奇异药草,在国内外发表的人参专论已有数百篇(册)之多,然而对人参的起源和发展却有颇多的歧见。本世纪三十年代的名中医张锡纯从性味方面考证,认定《神农本草经》的人参是桔梗科党参,到八十年代这种观点不仅还在流行,更有认为五加科人参是以宋苏颂《图经本草》伊始。无论从指导临床正确用药或继承发扬本草来说,人参的历史都有深入研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石菖蒲名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效平 《陕西中医》2009,30(7):894-895
“石菖蒲”(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茎),原称“菖蒲”,又称“昌阳”,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菖蒲,味辛,温。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或,延年。一名昌阳,生池泽。”。此后的本草著作如《吴普本草》、《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等均沿用《神农本草经》记载,  相似文献   

5.
推拿名考     
推拿疗法,由来已久。几度浮沉,而今又焕发了青春。全国乃至全球正日趋重视。值此盛世,本人不揣鄙陋,拟对推拿名称作一考证,若正歧误,则万幸也。一、推拿古代名称考推拿古称按摩、按跷、案杭、摩擎。其典出所在,简述如下: 按摩,最早见于《周礼疏》。其文曰:“扁鹊治赵太子暴疾尸厥之病,使子明饮汤,子仪脉神,子游按摩。”类似的记载,《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亦可找到。《黄帝内经》中有“治之以按摩醪药”;“按摩以  相似文献   

6.
作者通过考证历代有关方志及诗文,再一次证实古代华北地区亦产人参。党参、人参不可相提并论。阐明人参史误的根本原因在于求大于供,自然资源消耗过大,伪品层出不穷。并指出只有从药名学、形态学、生态学、政治经济学和文史方面来研究人参史,方能正本清源,去伪存真。  相似文献   

7.
我在六个月内,曾两次到中国大陆旅游,我发觉中国医药学这个伟大宝库有许多东西值得向我的美国同行们作一番报道。首先,我应当向你们讲一讲中国的人参。人参早为人们所熟知。但是,它有许多不同的品种、等级和质量。中国参或称亚洲参,植物学上叫做“人参”(Panax Ginseng),属于质量最高,效力最大的一种参,主产于温和的东亚一带地方。有关这种类人形状的植物根,还有着许多传说哩!有些人还以为,把酷似人形的人参带在身上,可当护身符。据说中国古代有一位皇帝花费相当1万美元买进一支活象一个人样的人参。长期以来,人参就被认为能增强性欲,此事并非偶然,许多上了年纪而无子的中国男人是非常看重人  相似文献   

8.
中药人参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根,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的功效。由于人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逐步被人们所重视。实践证明,应用人参要合理,否则“误补受其害”,如不经辨证误用或过量应用,则会引起不良反应甚则死亡。其不良反应与临床用量,患者个  相似文献   

9.
麦饭石,这一古老的矿物药石,由于它的功能主治和其广泛的用途都是其它任何药石所无可比拟的,故人们称它是药石之王。为了更好地综合研究和开发利用麦饭石,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与黑龙江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成立麦饭石科研协作组,对麦饭  相似文献   

10.
"带下"为中医妇科病名,古代文献中"带下"的含义与今之"带下"亦有别。考其古病名的概念范畴,历代认识不一,其概念经过了由广义到狭义的演化过程,且在不同时期与崩中、漏下有一定交叉。"带下"概念从模糊、广义的范畴,逐步演变为具体、明确而相对固定。与此相应,"带"在存世文献中的名称也因时代不同而有所变化。本文力图通过对存世文献资料的梳理,厘清古代医家对这一疾病认识的脉络及概念的演化过程,同时梳理"带"之源流,以期对临床诊疗、研读古文献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中药名对联     
一、天冬雪莲千年健迎春红梅万里香二、牡丹芍药迎半夏月桂杭菊傲砒霜三、密陀僧房拜金佛  相似文献   

12.
中药名对联     
国老重楼挂灯笼喜接白头翁天仙云台铺地锦笑迎红孩儿千金红娘重楼迎春八丙天仙云台降香云母上重楼望江南思念红孩儿雷公进蜂房开金锁想吃紫云蜜天冬雪莲千年健迎春红梅万里香生地熟地路路通金花银花节节花中药名对联@孙德夫$安徽省铜陵县中药材公司 @吴仲池$浙江省金华市罗埠区医院~~  相似文献   

13.
中药名趣谈     
  相似文献   

14.
中药名谜语     
药名入诗、联、词、信、曲等,都是直接将药名嵌入,而药名谜则不同,它是以会意去猜。药谜,了隐,了藏、别具一格,令人有出神入化之感。  相似文献   

15.
中药名趣谈     
中药的名称五花八门,寓意深刻。徐灵胎曾就中药特点分析日:"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由止可见,弄清中药命名的由来,对辨认各类药物、了解药物功效、掌握药物特点都大有稗益。1、据外形命名:中药外形千姿百态,不少特点显明。如人参的根象人的形状,牛股的茎节隆起似牛的膝关节,狗脊根长有长长的黄毒好象狗的脊背,龙眼滚圆宛若龙瞪大的眼睛,半边莲的花瓣偏向一侧,百合花瓣众多,层层包合。2、据颜色命名:中药膏赤黄白黑,五彩缤给。如青色的青黛、青皮等,赤色的红花、红枣等,…  相似文献   

16.
中药名趣谈     
据《中药大辞典》载,中药数量已达到五千种以上,如果分析一下众多药名的涵义,可以发现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内容,从药材的产地、生态特性,生长环境、药用部位、形状、颜色、气味、功效乃至以人体五脏、鸟鱼虫兽、自然数串、方位串、四季串、人名传说,国外输入等为名首者。至少可以说大多数中药名均表明了该药材某一方面的特征,把握这些特征有利于我们掌握和熟悉药物的功效及应用。兹就部份药物的药名分叙如下:  相似文献   

17.
王孝涛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20):2211-2212
由于历史原因,全国各地早期所发现的中药,仍保留有其地区性的习用名称。因此文献上同样出现“同药异名,同名异药”的记述。明代著名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撰写《本草纲目》这一划时代巨著时,就已注意到“药有数名,古今不同”,于是在著书时“标正名为纲,余皆附于释名之下”。正名就是李时珍作为规范的中药名。李时珍又在《本草纲目·序例》设“药名同异”,详细记载了五物同名、四物同名、三物同名、二物同名等。凡此种种,不仅给学....  相似文献   

18.
中药名联诗     
夕时某中医离家远涉谋生,日久不归。其妻思念日深,遂用中药名作七言绝句四首寄予丈夫,感人至深。纤步连翘不惹尘,降香懒画蛾眉春。  相似文献   

19.
中药名趣谈     
中药在世界医学库中是璀璨的瑰宝 ,在治病养生方面有着特殊的贡献。了解一下中药名的来源及其与五色、五味、数字乃至文化娱乐等的关联 ,是一件极有趣也很有意义的事。中药名来源  有些中药名是由传说故事而得名的。例如“刘寄奴” ,据《南史·宋本纪》载 :南朝宋武帝刘裕 (小名寄奴 )首先发现这种药 ,“每遇生疮 ,敷之即愈” ,因而得名。又如“何首乌” ,是唐代一个姓何的老人常以一种不知名的药物来充饥 ,因而寿高一百三十岁以上 ,须发仍然黑润 ,所以后人称这种中药为何首乌。此外 ,徐长卿、使君子、杜仲等的命名 ,也各自有其生动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通报》2008,7(5):18-18
关于药名趣闻,为便于记忆,趣味又形象,于是,出现种种名实相异,因此,万万不可望文生意。譬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