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供心冷保存中,CoQ10作为保存液成分对供心的保护作用,同时探讨在再灌注液中加入CoQ10对供心缺血再灌注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分成3组,1组为基础组,2组为对照组,3组为实验组,取心后,1组不保存,2、3组分别在UW液和UW+CoQ10液中保存6h,然后在Langendorf模型上,1、2组用KHB液,3组用KHB+CoQ10液再灌注。以功能、代谢和结构多个指标评价供心保存效果。结果:3组各指标优于2组。结论:CoQ10作为保存液成分对供心有良好保护作用,在再灌液中加入CoQ10对供心缺血再灌注损伤也有良好保护作用,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dobutamine(DB)预处理是否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保护作用,20只大白鼠随机分为两组:I线全心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Ⅲ线在30min缺血前用10^-6M.LDB灌注5min随后且正常K-H液冲洗10min,结果显示:DB预处理组再灌注期间心率及冠脉回流量增加,再灌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降低,心肌匀浆MDA降低SOD活性升高,心肌质膜Na^+-K^+ATPase活性增高。表明  相似文献   

3.
将21例择期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非缺血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以观察肢体缺血再灌注时红细胞内丙二醛(MDA),血浆中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肢体缺血再灌注10min后,红细胞内MDA显著升高,血浆中TXB2及TXB2/6-keto-PGF1α的比值无明显变化,再灌注20min后,红细胞内MDA,血浆中TXB2以及TXB2/6-K  相似文献   

4.
观察卡托普利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离体大鼠Langendorff心脏,于全心缺血再灌注前10min至缺血再灌注后10min内分别恒速灌注Ca或K-H液,测定心功能,冠脉流量及冠脉液中6-keto-PGF1α含量。结果:Cap可明显改善再港湾注受损的心功能,增加冠脉流量及PGF1α含量。  相似文献   

5.
API0134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氧自由基和钙超负荷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犬生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上,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90min后,行再灌注120min,发现缺血区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增加;Na、Ca^2+含量明显增加,K含量及K/Na幽会显著降低。再灌注前45min静脉给予API0134,则见相应在的缺血区SOD、GSH-Px活怀,K含量及K/Na比值高于对照,而MDA和Na、  相似文献   

6.
羟丁酸钠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20只SD大鼠离体Langendorff心脏,行全心缺血30min再灌注30min的方法,研究羟丁酸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和机制。与对照组(n=10)相比,缺血前期用含有羟丁酸钠300mg/L的K-H液灌注心脏,于再灌注期的冠脉流量(CF)显著增加,而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明显下降,同时冠脉流出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蛋白含量都显著降低;再灌末,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羟丁酸钠对离体心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相对提高了心肌组织内的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中,观察移植沉默TSG-6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影响。【方法】全骨髓培养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学鉴定,慢病毒载体(LV3-shTSG-6)感染下调TSG-6基因的表达;60只SD雌性大鼠70%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随机分4组,PBS组、BMSC组,shRNA-NC-BMSC组、TSG-6-shRNA-BMSC组;各组大鼠分别于恢复灌注后3、6、24h取血检测血清中ALT、AST、TNF-α、IL-6含量,恢复灌注后6h取中叶肝脏组织,WesternBlot检测TSG-6蛋白表达,切片HE染色后光镜观察肝组织显微结构。【结果】体外分离培养的BMSC状态稳定,增殖能力强,表达CD29及CD44,不表达CD34及CD45,慢病毒感染下调BMSC的TSG-6基因表达效率达73.99%;大鼠肝脏70%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稳定,各时间点TSG-6-shRNA-BMSC组的ALT、AST、TNF-α、IL-6含量均高于BMSC组和shRNA-NC-BMSC组(P<0.05);BMSC组和shRNA-NC-BMSC组的ALT、AST、TNF-α、IL-6含量均低于PBS组(P<0.05);TSG-6-shRNA-BMSC组的肝脏TSG-6蛋白表达低于BMSC组和shRNA-NC-BMSC组(P<0.05),PBS组未见TSG-6蛋白表达;TSG-6-shRNA-BMSC组的肝组织损伤较BMSC组和shRNA-NC-BMSC组重,与PBS组无明显区别,BMSC组和shRNA-NC-BMSC组的肝组织损伤较PBS组明显减轻。【结论】移植BMSC能改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移植沉默TSG-6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削弱了其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大鼠一侧肾切除,对侧肾缺血60分钟动物模型,观察再灌注前、再灌注后24小时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Na+,K+-ATPase活力的改变以及使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川芎嗪治疗对它们的影响。结果:60分钟肾缺血和再灌注导致肾皮质MDA含量显著增高,而Na+,K+-ATPase活力明显降低,用SOD和川芎嗪治疗后,肾皮质MDA含量明显低于缺血组(P值分别<0.01和0.05),Na+,K+-ATPase活力则高于缺血组(P值均<0.05)。结论:川芎嗪通过抗氧化作用干扰氧自由基对肾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药物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所致心肌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离体大鼠心脏在30min全心缺血和30min再灌注前有和0^-7M/L去甲肾上腺素和1mg/L苯肾上腺素灌注5min,随后用正常K-H液冲洗10min,结果发现,去甲肾腺素和苯肾上腺素预处理可以1)显著降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率;2)增加再灌注期间的心率和冠脉回流量;3)减少心肌细胞内CK和LDH的漏出以及抑制心肌MDA含量的升高。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0.
家兔80只,分成4组,每组10只供心兔,10只供血兔,采用在体循环灌注离体心脏模型,对心肌缺血后不同控制性再灌注(控灌)时间对再灌注损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5、15和30min的控灌对心肌肌酸磷酸激酶的同工酶(CPK-MB)、含水量(MWC)、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明显优于未经控灌的实验组(P<0.05),5min和30min控灌组差异不显著(P>0.05),15min控灌组其各项指标又明显优于5min和30min控灌组。结果提示:控灌有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且以15min控灌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肉苁蓉总苷(Glycosides of Cistanche,GCs)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灌流模型。在心脏低灌流期(55min),给药组在灌流液中分别加入GCs125、250mg/L,以普萘洛尔(0.2μmol/L)为阳性对照组,以比色法测定心肌Se-GSH-Px、So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电镜检查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GCs125、250mg/L组明显保护心肌SOD、Se-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再灌后冠脉流量,降低冠脉阻力,促进心肌收缩力的恢复,并明显减轻心肌超微结构损伤,结论:GCs可能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耐保护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分成两组应用Iangendorff灌注装置用Krehs-Ring(K-R)液和K-R液加FDP5mmol·L~(1)对大鼠心脏进行缺血前预处理10分钟,缺血20分钟和再灌注20分钟实验,观察每期左室舒张未期压(LVEDP)、心肌组织内二醛(MDA)含量、超氧歧化物酶(SOD)的活性。Wistar大鼠心脏48个,每8个一组进行对照组和FDP组对比观察。结果:在缺血前期FDP组LVEDP和MDA无明显差异,缺血期FDP组MDA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再灌注期FDP组LVEDP和MDA明显下降(P<0.05),在FDP组SOD活性明显增高(P<0.01)。结论:FDP预处理具有提高大鼠心肌耐缺氧力,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选用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Epo治疗组,检测血浆丙二醛(MDA)、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和心脏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介素-6(IL-6)变化。结果 Epo治疗组血浆MDA、CK、CK-MB、cTnT水平较缺血组显著下降(P<0.05);心脏组织匀浆SOD显著升高、IL-6显著降低(P<0.05)。结论 Epo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提高心脏组织中SOD水平,降低心脏组织中IL-6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血红素加氧酶1(AAV-rHO-1)基因在大鼠心肌的表达情况,及其对大鼠心肌离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C组,n=6),缺血再灌注组(I/R组,n=12),AAV-rHO-1基因组(A-r组,n=12)。基因转染3个月后,半定量RT-PCR检测转染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建立大鼠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模型,C组持续灌注100 min,其他各组均平衡15 min,停灌40 min与再灌注45 min,记录各组心功能变化,测定冠脉流出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测定再灌注后45 min时的心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取每组大鼠心肌检测梗死面积。结果:经半定量RT-PCR分析显示,血红素加氧酶在A-r组心肌中有效表达。离体心肌Langendorff灌注时,与I/R组比较,A-r组在复灌后各时间点心功能明显增强(P<0.01),复灌后冠脉流出液LDH活性降低(P<0.01),复灌后45 min后心肌MDA含量降低(P<0.01),SOD活性增高(P<0.01),梗死面积较小(P<0.01)。结论:腺相关病毒携带的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能有效地转染心肌组织,并在体内稳定表达,AAV-rHO-1转染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酒石酸布托啡诺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应用Langendorff离体灌流装置,采用完全停灌复灌的方法制作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20~250g,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Sham组,n=8)、缺血再灌注组(I/R组,n=8)、缺血预处理组(pre组,n=8)和酒石酸布托啡诺后处理组(butor组,n=8)。制备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于再灌注结束后,收集冠脉流出液测定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Sham组比较,其他各组冠脉流出液CK和LDH活性及心肌组织MDA含量升高,心肌组织SOD活性降低(P〈0.01);与I/R组比较,pre组及butor组冠脉流出液CK和LDH活性及心肌组织MDA含量降低,心肌组织SOD活性升高(P〈0.01),而pre组与butor组比较,CK和LDH活性及心肌组织MDA含量和SOD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石酸布托啡诺后处理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沣榻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芹菜水提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索中草药芹菜(Q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兔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Thomas液中加入芹菜水提物100mg/kg.检测冠脉流量、冠脉流出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及心肌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QC能有效地增加冠脉流量(P<0.05);能使MDA含量明显减少(P<0.05);使SOD、LIm的活性降低(P<0.05).结论 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减少MDA含量和降低SOD和LDH的活性可能是QC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7.
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在体外循环手术中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0例行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参附注射液组(SF组)。参附组于转机前给予参附注射液2ml/kg。分别于气管插管后(T1)、动脉插管后(T2)、开放主动脉0.5h(T3)、开放主动脉2h(T4)、开放主动脉24h(T5)共5个时间点进行抽血,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内皮素(ET)和前列环素(PGI2)含量。结果参附组SOD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在T4时间点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血浆MDA浓度比较,在T4、T5时间点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附组比对照组MDA的上升幅度小。两组病人围术期血浆CK-MB和ET浓度在T2时间点之前基本处于正常水平,在T3、T4时间点差异有显著性(P〈0.05),参附组CK-MB值于T3、T4时间点较对照组相应时间点低(P〈0.05),ET含量在T3、T4时间点参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参附组与对照组血浆PGI2浓度都于T2时间点达峰值,组间比较在T2时间点参附组PGI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临床剂量的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冠脉内皮变化及核黄素 (riboflavin ,RBF)对其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 30只SD大鼠 ,2 5 0~ 30 0g ,随机分成 3组 ,即正常对照组 (NC组 ,n =10 )、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n=10 )、核黄素预处理组 (RBF预处理组 ,n =10 ) ,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装置 ,通过降低灌流量后复灌造成心脏I/R模型 ,测定缺血前、缺血后和再灌各个时段冠脉流出液中vWF、NO水平及CPF ,实验结束后取心肌组织测定NOS、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 RBF预处理组与I/R组比较 ,冠脉流出液中NO含量显著增加 (P <0 .0 1) ,vWF含量降低 (P <0 .0 1) ,CPF明显升高 (P <0 .0 1) ,同时 ,心肌中TNOS、eNOS、SOD活性升高 (P <0 .0 1) ,MDA含量下降 (P <0 .0 1)。结论 RBF可以减轻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其机制可能与其保护冠脉内皮免于受损及NO介导的冠脉扩张效应 ,改善低灌注状态 ,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在缺血再灌注5min后应用镁剂是否能对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肌起到保护作用。方法: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20min,复灌60min,高镁组在复灌5min时应用浓度为2.4mmol/L、4.8mmol/L、8.4mmol/L的高镁K—H液灌注10min。观察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实验结束时测心肌匀浆MDA含量,免疫组化检测SOD的含量。结果:①复灌15min时三个高镁组LVSP、LVDP×HR、LV±dp/dtmax明显低于缺血再灌组。②复灌60min时三个高镁组各指标与缺血再灌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③三个高镁组MDA含量明显低于缺血再灌组,SOD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缺血再灌组。结论:缺血再灌注5min应用高镁K—H液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即时作用表现为抑制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复灌结束测得的MDA含量说明镁对心肌有保护作用,体现为抗脂质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川芎嗪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川芎嗪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组、川芎嗪预处理组(ligus-trazine injection preconditioning group,LI)。建立大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血清肌酐(Scr)与尿素氮(BUN)含量、肾组织匀浆中SOD(黄嘌呤氧化酶法)、GSH_Px(二硫代二硝基甲苯法)的活性及MDA(硫代巴比妥酸盐法)含量。结果:与缺血再灌注损伤(IR)组比较,川芎嗪预处理(PFI)组Scr(P<0.01)、BUN(P<0.05)、MDA(P<0.05)含量显著下降。而SOD(P<0.01)、GSH_Px(P<0.05)活力显著升高。结论:SOD、GSH_Px是重要的内源性保护物质,川芎嗪可增加SOD、GSH_Px的活性、增加机体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从而发挥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