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目的:探讨使用髌骨爪加空心钉治疗膝关节髌骨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调查对象为骨科医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68例膝关节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髌骨爪治疗膝关节髌骨粉碎性骨折,观察组采用可调节式的钛合金髌骨爪加空心钉治疗膝关节髌骨粉碎性骨折,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对48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随访,髌骨爪结合空心钉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髌骨爪治疗膝关节髌骨粉碎性骨折进行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采用胥少汀式疗效评定,观察组优18例,良3例,差3例,优良率87.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效果佳(χ2=4.0000, P〈0.05)。结论使用髌骨爪加空心钉治疗膝关节髌骨粉碎性骨折安全可靠临床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髌骨针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46例髌骨粉碎性骨折采用髌骨针内固定治疗,观察预后效果。结果46例患者进行33个月的随访,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可靠,按Lysholm&Gillquist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30例,良13例,可3例,优良率93.4%。结论髌骨针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可靠,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3.
在全身骨骼损伤中髌骨骨折约占1.6%左右,常由外伤所致。由于髌骨位置较表浅,易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损伤,导致髌骨粉碎或移位性骨折,从而影响膝关节功能,因此常需要手术治疗。我科自2009年3月~2012年4月采用髌骨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32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许安平 《安徽医药》2011,15(10):1281-1282
目的 探讨可分离式髌骨爪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 采用可分离式髌骨爪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45例,前正中切口、复位用可分离式髌骨爪固定及膝关节加压包扎3 d后行膝关节被动屈伸锻练.结果 随访10~37月平均20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临床疗效优40例,良4例,中1例,功能恢复优良率97.8%疗...  相似文献   

5.
常规膝关节正位片,由于骨骼的重叠,对观察髌骨的形态及骨质的改变不甚理想。为了使髌骨正位象能显示清晰对髌骨骨质破坏及有骨折错位的情况影像清晰。近年来我院采取近距离摄髌骨正位象的方法,其效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1方法 胶片:5×7胶片。用中速增感屏暗盒。滤线设备:滤线器,一、遮线筒+(缩小号)。位置摆法:患者俯卧于摄景台上,下肢伸直,被检测踝部用沙袋垫高,使髌骨紧靠暗盒髌骨下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髌骨环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0年11月间经髌骨环内固定治疗的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21例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6~8周X线片显示骨痂包绕髌骨环,关节面平整;7~12周达临床愈合,无髌骨环断裂或脱落及固定钩拉直、断裂现象,无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随访4~8个月,疗效优16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0.5%。结论髌骨环内固定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操作简单、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复位良好,固定可靠,且生物相容性好,术后不需外固定,可早期功能锻练,膝关节功恢复较好,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正>髌骨脱位一般是滑车发育不良,儿童和青少年肌肉骨骼发布与健全形成的髌骨脱位,常常自动复位~([1])。习惯性髌骨脱位是膝关节股骨发育不良,膝内侧软组织不牢,外侧韧带紧张挛缩而形成的的髌骨移位滑脱和自动复位的关节退变性症状~([2])。膝关节外侧韧带松懈术、内侧支持带紧缩、内侧髌骨韧带重建等是目前髌骨脱位治疗较多的手术方式,临床报告对各种治疗效果评价不一~([3])。本研究旨在通过对50例习惯性髌骨脱位患者进行内侧髌骨韧带重建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解剖结构及功能指标,评价临床疗效。现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髌骨环内固定在治疗髌骨粉碎骨折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09年4月我院经髌骨环内固定治疗19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患者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均解剖复位,关节面平滑,无术后并发症及固定钩拉直、断裂现象发生。出院随访3个月至1年,膝关节伸屈功能恢复较好,疗效评价优14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4.7%。结论髌骨环内固定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操作简单、固定可靠、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符合生物力学要求,与传统内固定方法相比较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9.
李明凯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545-546
目的探讨髌骨环内固定治疗老年人髌骨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8月间经髌骨环内固定治疗的23例老年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6~12个月,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皮肤坏死及感染,术后9~12周复查X线片骨折线模糊,关节面平整,骨折临床愈合,无固定钩拉直、断裂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关节活动良好,疗效优良率91.3%。结论髌骨环内固定治疗老年髌骨粉碎性骨折操作简便、复位良好,固定可靠,术后不需外固定,可早期功能锻练,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髌骨环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发 《北方药学》2011,8(1):71-72
目的:探讨髌骨环内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髌骨环内固定,术后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采用髌骨环内固定,不使用中药治疗。结果:经4个月-2年的随访,骨折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周。治疗组在骨痴出现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骨折治愈后肢体功能恢复程度方面各项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髌骨环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是一种可靠、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内侧髌骨股骨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技术和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共完成MPFL重建手术21例。所有患者均为复发性髌骨脱位,首先进行临床检查,X线片,并进行Lysholm和Tegner评分。通过关节镜检查髌骨滑动轨迹,了解髌骨软骨是否损伤,同时松解髌外侧支持带。通过髌骨内侧缘和股骨内上髁切口,确定MPFL髌骨和股骨止点,用半腱肌作为移植物,调整张力后,髌骨侧开长1.5cm,宽0.5cm骨槽,用Twin-fix螺钉将肌腱固定于骨槽内。股骨侧使用可吸收挤压钉固定。结果术后平均20.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髌骨再次脱位。Lysholm评分由术前平均为(72.7±14.7)改善为(95.4±6.2)(86~100)。术后较术前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00)。Tegner运动等级评分由术前(5.3±1.8)降为术后(4.3±1.0),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13)。结论 MPFL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可以明显改善髌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苏学涛  赵栋  王景贵 《中国医药》2012,7(8):1016-1018
目的 调查髌骨运动轨迹的异常改变与髌骨软化症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临床诊断为髌骨软化症的患者60例,共计79侧膝关节,摄屈膝30°轴位片及侧位片,进行髌骨高度、髌骨指数、髌骨厚度、适应角、髌股关节指数、外侧髌骨角、髌骨倾斜角、股沟角、髌骨外侧偏移率测量,并与对照组(60例膝关节无症状的志愿者)相应数据进行比较.同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相关性方程.结果 髌骨软化组股沟角、髌股关节指数、外侧髌骨角、髌骨倾斜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37°±6°)比(132°±4°),P <0.05;(1.05±0.23)比(1.49±0.22),P<0.01;(7.6°±2.4°)比(5.3°±2.3°),P<0.05;(10.8°±2.7°)比(14.6°±3.3°),P<0.01],主成分分析显示反映髌骨轨迹异常改变的9个指标中第一主成分有5个指标,它们反映髌骨软化症患病程度的系数依次为髌股关节指数、外侧髌骨角、髌骨指数、股沟角和髌骨高度.结论 髌股关节对合关系及髌骨运动轨迹的异常改变与髌骨软化症存在密切相关性,髌骨在屈膝30°位时更易向外侧脱位,对临床上怀疑髌骨软化症的患者应行屈膝30°位轴位片及侧位片拍摄,以便早期作出诊断,及时给予治疗.  相似文献   

13.
习惯性髌骨脱位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1998年3月~2006年6月对26例习惯性髌骨脱位者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韦善平 《现代医药卫生》2009,(21):3303-3304
髌骨粉碎性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骨折。其治疗,原则上应达到保留髌骨并尽可能恢复其正常的解剖关系.以维持髌骨关节的生理功能。髌骨粉碎性骨折复位及固定都有一定困难.以前髌骨粉碎性骨折主要有髌骨部分切除、全切除,张力带钢丝、改良张力带、钢丝环扎法、记忆合金髌骨爪法、克氏针固定等。2004年1月~2009年5月我们采用了分体式髌骨爪加环形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2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忠江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590-591
目的对比研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髌骨成形术和髌骨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6例(39膝),按髌骨的处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髌骨成形组10例(18膝),髌骨置换组16例(21膝),术后随访15~64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髌骨功能评分、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膝评分及功能评分改善值均无明显差异,髌骨成形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髌骨置换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3%,两组对比物显著性差异。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中才有髌骨成形术尽可能地保留髌骨骨量,从近期临床疗效分析,并发症较低,疗效可靠,与髌骨置换术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对25例髌骨软化的患者进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根据病变的类型选用4种术式。18例进行了冲洗及削切病变软骨,4例进行了冲洗、削切及侧方松解,3例采用钻孔术。术后随访平均11个月,21例取得满意的效果。本文在复习有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髌骨软化的发病机制及其分级方法作了较详细的阐述,根据病因分为髌骨外侧压力过强综合征、髌骨不稳、创伤后髌骨软化、特发性髌骨软化4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克氏针联合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自2002年~2004年12月,采用克氏针联合髌骨爪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12例,克氏针用于串连骨折块,使其成为2~3块大的骨折块,然后用髌骨爪抓合固定。术后第3天进行被动膝关节屈曲练习。结果术后X线片证实骨折尤其是关节面,解剖复位。14d左右膝关节屈曲至100°以上出院。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结论克氏针联合髌骨爪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可以完成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并能获得稳定的固定,患者能够早期膝关节功能练习,骨折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18.
肖涛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5):2333-2334
目的:探讨髌骨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采用髌骨环固定髌骨粉碎性骨折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诊8~22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骨折均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并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4周,本组优17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95%.结论:在基层医院用髌骨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可以完整髌骨,髌股关节面容易得到整复固定,固定可靠,操作简单,膝关节功能良好,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交通业及建筑业的发展,高能量的损伤致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比例越来越多。髌骨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膝关节的伸屈活动及持维膝关节的稳定性非常重要,如何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保留其完整性,尽快恢复关节功能,临床报道很多。笔者自2006年4月至2009年4月,对32例有移位的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均采用髌骨环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部队战士髌骨软骨软化症发生与髌骨异常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05-2008年正常参加部队训练且确诊为髌骨软骨软化症战士50名(观察组)和正常战士50名(对照组),均X线摄髌骨轴位片,测量6个参数并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患者外侧髌股角、髌骨倾斜角、髌股关节指数及适应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队战士中髌骨异常改变易致髌骨软骨软化症,也是髌骨软骨软化症的发展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