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我院骨外科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32例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为A组和B组,各16例。A组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B组采用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 A组总有效率100%,B组总有效率87.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改良胸腰椎椎体穿刺点及穿刺角度,探讨改良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优势.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因骨质疏松所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32例,共38椎体,应用改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采用VAS评分评价患者术前、术后24 h及术后1年疼痛缓解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使用新型椎体后凸成形系统-骨扩张器系统(SKY)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经X线片、MRI确诊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35例,俯卧位下行SKY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患者术前、后经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及术前、后X线侧位片上伤椎前缘及中线高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采用SKY骨扩张器系统椎体后凸成形椎体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术后椎体前缘及中线高度明显增高,出现2例骨水泥渗漏,无脊髓、神经根受压现象.结论 采用SKY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是安全、有效地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何卫斌  冉学军 《重庆医学》2012,41(15):1499-1500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人民医院和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1例的临床疗效。结果疼痛完全缓解39例,基本缓解18例,缓解不明显者4例(均为陈旧性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基本正常41例,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较差者20例。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一种有效、安全、简单的方法,其创伤小、并发症少、对缓解腰痛明显且起效快,尤其适用于新鲜骨折患者,老年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5.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手术,能有效缓解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引起的疼痛,维持椎体的稳定性,具有操作简单、创伤性小、见效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14例,患者均为老年人,治疗效果非常满意,随访6-12个月,均未诉特殊不适,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抗骨质疏松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50例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经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后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4 h、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并观察疼痛缓解优良率。结果患者治疗前与术后24 h、术后1周、1个月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中优29例(58.00%),良19例(38.00%),差2例(4.00%),优良率为96.00%。结论经椎体成形术联合抗骨质疏松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够更好的缓解患者的疼痛,预防相邻椎体再骨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2月~2011年1月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84例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球囊椎体成形术组)42例和B组(椎弓根钉椎体成形术组)42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疼痛缓解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A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疼痛缓解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好,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配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了10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按是否使用唑来膦酸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配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49例)行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并记录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的伤椎椎体高度比,Cobb's角,VAS评分,JOA评分,腰椎骨密度值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椎体后凸成形术配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结果:术后6个月,12个月,两组伤椎椎体高度比均明显升高,Cobb's角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伤椎椎体高度比高于对照组,Cobb's角值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12个月,两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12个月,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12个月,两组腰椎骨密度值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腰椎骨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期间,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综上所述,PKP配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能减轻老年患者疼痛,改善骨质疏松症状的同时有效预防患者发生二次骨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艽活四物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骨代谢指标和动脉氧合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86例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抗骨质疏松三联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经皮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单侧穿刺PKP手术来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30例,评定术前术后疼痛视觉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评分,正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高度和Cobb角.结果 所有患者VAS评分和Oswestry评分术后和术前相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椎体高度和Cobb角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单侧穿刺PKP手术可有效恢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椎体高度,缓解疼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使用椎体成形术和椎弓根螺丝钉治疗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9月至2012年3月间我科共收治椎体压缩性骨折136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36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各项身体指标之间无差异(P〉0.05)。两组各68例,其中治疗组胸椎骨折20例,腰椎骨折48例,手术方式采用椎体成形术;对照组患者中胸椎骨折18例,腰椎骨折50例,手术方式采用脊柱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观察并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VAS(视觉疼痛评估)。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分别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术前情况(疼痛、椎体高度和Cobb角)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良好、Cobb角明显改善(P〈0.05),并且发现治疗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恢复得更好(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满意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效果及其并发症骨水泥渗漏的原因及对策。方法施行67例82个椎体经皮椎体成形术,男13例,女54例。年龄36~80岁,平均67.3岁。其中胸椎52个,腰椎30个。全组发生骨水泥渗漏5例,对此并发症的防治进行了分析。结果全部穿刺成功。术后随访平均26个月,效果优者58例占86.6%,良者7例占10.4%,差者2例占3%,1例疼痛加重,5例疼痛未完全消失,优良率97%。术中发生静脉渗漏致呼吸困难1例,发生注药时局部短时疼痛加重34例,骨水泥渗漏5例,渗漏率7.5%,但未发生不良后果。结论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对术中骨水泥渗漏只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多不影响疗效。防范的关键是一定要在X线机监视下操作,发现渗漏立即停止注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SKY膨胀式与KYPHON后凸式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21例共27个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中,15例17个椎体行SKY膨胀式椎体成形术治疗,6例10个椎体行KYPHON后凸式椎体成形术治疗, 通过对病人临床疗效评定及X线复查的恢复情况,了解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并与同期采用非手术治疗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经1-11个月的复查随访,所有经过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腰背痛消除无复发,椎体高度恢复无丢失,未出现骨水泥泄漏等并发症,未出现对照组出现的长期卧床并发症。【结论】SKY膨胀式或 KYPHON球囊后凸式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肯定、安全,能够早期解除病人腰背痛,重建椎体高度, 有利于病情康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比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更好。相比较而言,SKY膨胀式椎体成形术较为经济,适用于单个椎体骨折或陈旧性骨折,KYPHON球囊成形术更适用于压缩程度重、终板破裂或两个以上椎体骨折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改良闭合复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患者俯卧于手术床,腹部悬空,升高手术床头、尾,于C型臂透视下先行手法闭合复位,再进行PVP治疗。在术前、术后3d、术后6个月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计算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Beck值)和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结果38例44个椎体操作成功,骨水泥向椎体前方、侧方渗漏各1例,无椎体后方(椎管内)渗漏。VAS评分由术前8.5±1.2降低至2.5±1.4,Beck值由术前31.7±5.6升高至72.6±4.6,Cobb角由术前25.4°±7.3°改善至13.4°±5.2°。结论手术床俯卧位闭合复位联合PV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P KP 术后伤椎后凸角纠正与脊柱整体力线改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采取P KP 治疗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70例,比较术前、术后骨折椎体的后凸角和C7矢状位比值的变化,分析两者有无相关性。结果:PKP 前后伤椎后凸角纠正6.72±1.92度,其中单一椎体骨折伤椎后凸角纠正5.66±1.26度,单一胸椎骨折伤椎后凸角纠正5.97±1.12度,单一腰椎骨折伤椎后凸角纠正5.36±1.32度;PKP 前后C7/SFD变化0.03±0.02,其中单一椎体骨折患者C7/SFD变化0.02±0.01,单一胸椎骨折患者C7/SFD变化0.02±0.01,单一腰椎骨折患者C7/SFD变化0.02±0.01。除单一腰椎骨折外,C7/SFD变化与伤椎后凸角纠正呈明显相关。 PKP 前后双椎骨折患者C7/SFD变化0.04±0.02,三椎骨折患者C7/SFD变化0.06±0.03,C7/SFD变化与骨折数目呈明显相关。单一胸椎与单一腰椎骨折比较,PKP 前后伤椎后凸角纠正及C7矢状位比值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 KP 术后骨折节段局部后凸畸形纠正越明显,脊柱整体力线改善越明显;随着P KP 节段的增加,后凸畸形和脊柱整体力线改善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路AF内固定系统与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40例,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AF内固定系统治疗,研究组采用后路AF内固定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在1~2年的随访后,分析畸形的纠正状况、并发症情况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压缩椎体高度恢复较为良好,椎管的内占位、神经功能分级显著降低,CoBB角显著减小,伤椎前缘压缩比升高。结论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AF内固定系统同时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有利于椎体的复位及保持椎体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应用PVP治疗52例67个(胸椎36,腰椎31)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在C臂X线导向下,经椎弓根向椎体内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为1.6~7.5 mL,平均4.9 mL。结果 术后49例患者疼痛明显缓解,腰背部疼痛在术后4~48 h消失或明显减轻,VAS评分从术前平均(7.93±1.48)分降至术后平均(2.49±1.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没有椎体进一步压缩或变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疼痛无反复。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椎压缩性骨折的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黄宗贵  戴海  毋强华  李志强  袁海涛 《广西医学》2006,28(10):1509-151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冶疗疼痛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67例共72个椎体,术前VAS评分平均7.5分。其中54例共59个椎体直接在“C”型臂光机引导下,经皮经椎弓根穿刺,向椎体注射低粘度显影的骨水泥;13例术前先行闭舍复位,再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术后症状改善、椎体高度及并发症。结果65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2例椎体穿刺不成功。62例术后72h内腰背疼痛缓解或显著缓解,VAS评分平均1.8分,与术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3例无效。59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随访,VAS评分平均为2.1分、2.25分,与术后72h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椎体高度:13例恢复或基本恢复,2例椎体高度丢失。骨水泥渗漏9例,胸腰段后凸畸形疼痛4例。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迅速缓解疼痛,部分适合病例术前采用闭合复位,可恢复椎体高度,改善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致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低场MRI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08年1月间本院所发现的91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致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病例,病例全部经X线及临床资料证实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其中男21例,女60例,年龄56~82岁,平均68.38岁,MR检查采用西门子迈迪特N0VUS0.35永磁型低场MRI系统。结果91例病例,有336个椎体见压缩性骨折。一、形态改变(1)椎体呈楔型45个,(2)椎体呈凹陷型93个,(3)椎体呈扁平型6个。二、T1信号改变,(1)椎体终板下低信号42个,(2)椎体中部不规则或线状低信号14个,(3)椎体大部分呈低信号,只残留后上角或下角正常信号105个,(4)椎体信号正常175个。三、压缩椎体分布,以下胸上腰椎多见。结论MRI有利于原发性骨折疏松症致压缩骨折与外伤性骨折及肿瘤骨质破坏性骨折的鉴别;可明确骨折不同时期,是诊断原发性骨折疏松症致压缩骨折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杨海云 《基层医学论坛》2012,(32):4282-4284
目的分析脊柱爆裂性骨折螺旋CT和X线的影像表现,评价其在诊断爆裂性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脊柱爆裂性骨折患者的螺旋CT扫描和X线平片征象及临床资料,其中颈椎15例,胸椎55例,腰椎60例。结果 X线、CT均显示椎体自然形态不同程度消失,骨质密度低,并见碎骨片向椎体周围膨出。结论脊柱X线平片是脊柱骨折的影像学诊断基础,但有其明显局限性,对单纯压缩性骨折或未见骨折而只有神经症状者需行CT检查。螺旋CT可以明确骨折的类型,还可以观察椎管形态及其狭窄程度,但CT检查对脊柱序列的整体观察不如X线检查,对椎体水平走行移位的骨折线可能出现遗漏。两者结合才能提高对椎体损伤的正确诊断率,对于手术入路的选择及预后评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