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清甲治疗疗效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残余甲状腺组织^131I清除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对80例DTC术后首次接受^131I清除甲状腺残余组织(简称清甲)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小剂量^131I全身显像的方法作为^131I清甲疗效的判断依据,显像中甲状腺床位置未见放射性浓聚视为清甲成功。分别采用,检验和Binary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患者性别、年龄(〈45岁和≥45岁)、病理类型(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甲状腺外有无转移、残余甲状腺质量(少、中、多)、24h甲状腺吸碘率(〈10%、10%~20%、〉20%)、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阴性和阳性)和促甲状腺激素(TSH,〈30、30~60、〉60mU/L)水平及^131I剂量(〈1850MBq、1850—3700MBq、〉3700MBq)对^131I清甲疗效的影响。结果80例DTC术后患者,一次^131I治疗成功清甲为58例,有效率为72.5%。经,检验,24h甲状腺吸碘率、残余甲状腺质量及^131I剂量3项变量对^131I清甲治疗的疗效产生影响,各组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92,9.528,15.085,P=0.012,0.009,0.001);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甲状腺外有无转移、血清Tg和TSH水平对^131I清甲治疗的疗效影响不显著,各组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86,0.051,0.322,0.010,0.006,2.575,P均〉0.05)。经Binary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残余甲状腺质量(X1)和^131I剂量(X2)2项变量入选最终方程P=e^(-0.865-0.868X1+1.677X2)/[1-e^(-0.865-0.868X1+1.677X2)],Wald值分别为3.752和9.130,P值分别为0.049和0.003。结论DTC术后^131I清甲治疗的疗效主要取决于^131I治疗剂量和残余甲状腺的质量,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甲状腺外有无转移、血清Tg和TSH水平、甲状腺吸碘率无关。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分化癌病人术后常有组织残留,1/3病人在诊断时已有淋巴结转移。为此,以往常用固定剂量为3700MBq(100mCi)治疗,且研究表明,按甲状腺组织辐射剂量300Gy,可达到98%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的效果,对有淋巴结转移者需80Gy,本实验报告采用不同的~(131)Ⅰ剂量治疗85例甲状腺分化癌的前瞻性治疗结果。乳头状癌75例和滤泡状癌lO例经手术,并停用甲状腺激案6周(T_4)或2~3周(T_3)后,先口服~(131)Ⅰ 74MBq,在24,48,72小时作诊断显像,并用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或全切术并经病理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或滤泡状癌患者498例,于131I治疗前1个月禁食含碘食物、药物、优甲乐,使血清中TSH≥30 mU/L。采用131I一次口服,"清甲"、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剂量分别为3.7、5.55、7.4 GBq。131I治疗后7 d,行全身ECT扫描,若患者体内有核素浓集,4个月后再次服131I。结果 31~50岁发病人数占63.5%。行次全切、次全切+单侧颈廓清、全切、全切+单侧颈廓清、全切+双颈廓清术分别为85、62、251、72、28例。行1、2、3次手术者分别为451、39、8例。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分别为419、79例。甲状腺内有一个癌结节者130例,一叶内有2个癌结节者59例,左右叶内各有1个及以上癌结节者309例。癌结节有、无局部侵犯者分别为139、359例。乳头状、滤泡状、乳头+滤泡状癌分别为464、25、9例。Ⅰ、Ⅱ、Ⅲ、Ⅳ期患者分别为61、155、268、14例。有远处转移患者共14例。274例患者2次服131I后、130例患者3次服131I后、58例患者4次服131I后、20例患者5次服131I后、5例患者6次服131I后ECT扫描证实全身无核素浓集,其中3例肺转移患者6次服131I后ECT扫描证实全身无核素浓集,11例骨转移或肺转移患者服131I后ECT扫描证实仍有核素浓集。结论131I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治疗的有效方法。甲状腺残留多、有局部侵犯的患者,会增加服131I的次数。有远处转移的甲状腺癌患者仍有治愈可能,但是有肺、骨等远处转移的患者仍是治疗的难点。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43岁,1个多月前因甲状腺癌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双侧Ⅵ区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右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型,大小2.2 cm×1.1 cm×0.8 cm),侵及甲状腺被膜;淋巴结转移性癌(9/18:喉前0/1,气管前2/6,右侧气管旁4/5,右侧喉返神经后方0/1,左侧气管旁3/5),分期T1bN1aM0(Ⅰ期),复发风险度中危。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40岁,2009年底感冒后咳嗽.外院胸部X线检查示双肺结节,胸部CT示双肺多发结节(图la),18F-FDGPET/CT显像未见明显FDG摄取.2010年1月行胸腔镜肺活组织检查示:肺转移性甲状腺滤泡上皮来源的癌.甲状腺B超检查未见明显甲状腺结节.患者17年前因"左卵巢肿物"行左卵巢切除术,病理:左卵巢甲状腺肿.2010年3月会诊患者当年外院病理切片:卵巢甲状腺肿,部分可见甲状腺滤泡癌,确诊为卵巢恶性甲状腺肿(malignant struma ovarii,MSO)合并肺转移.建议切除甲状腺后行131I治疗.  相似文献   

6.
^131Ⅰ放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过程中,甲状腺实际接受放射线剂量受多项因素影响,仍有一定复发率。1990-2003年,我科采用常规的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治疗经^131Ⅰ放疗后的复发性甲亢29例,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合分析Graves病^131I治疗后发生早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310例Graves病行^131I治疗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观察资料、实验室检查及甲状腺功能检查等资料,采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判别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多因素分析方法进行回顾性统计学分析。结果①聚类和因子分析显示,在病程、疗程、发病情况及病情4项临床观察指标中,前3项相关程度高;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与刺激甲状腺免疫球蛋白(TSI)、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与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4项实验室测定指标中,前2项间及后2项间相关程度高,影响作用相似。②Fisher判别分析显示,在甲状腺质量、有效半衰期、最高吸^131I率、患者服^131I剂量和每克甲状腺组织给予平均^131I剂量5项计量指标中,平均^131I剂量因素对早发甲低的发生具有判别能力。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各项^131I治疗Graves病后早发甲低的相关因素中,治疗前甲状腺质量、每克甲状腺组织给予^131I的平均剂量、甲状腺最高吸^131I率及TSI水平是治疗后出现早发甲低的影响因素。结论^131I治疗Graves病后早发甲低的发生可能受多种相关因素影响,在治疗前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并对理论剂量适当调整,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早发甲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甲状腺分化癌(DTC)、尤其是颈外转移的131Ⅰ治疗被认为是目前最为有效和较安全的方法[1],其副作用主要为放射性损伤。随着日益广泛的深入研究,性腺功能的变化亦较为受人关注。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些工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随访近29个月内48名男性住院患者,年龄为28~68岁,平均年龄45岁,均经外科手术切除全部或大部分甲状腺,病理检查为甲状腺乳头状、滤泡状或乳头状滤泡状混合性腺癌。术后给予患者131Ⅰ治疗,首次剂量为111~2.96Bq,视病情轻重,以后疗程间隔为3~12月。首次治疗一般可消除大部分甲状腺,后续疗程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刺激状态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预测^131I清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治疗后Tg水平的价值。方法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38例,其中男28例,女110例,年龄6~70岁,平均39.4岁。所有患者均已行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其中102例同时进行了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于术后3~4周行^131I清甲治疗。^131I清甲治疗前后定期复查血清FT3、FT4、促甲状腺激素(佟H)、Tg抗体(TgAb)和Tg水平。采用SPSS13.0软件行相关分析和两样本均数差异的t检验。结果甲状腺切除术后和清甲治疗后刺激状态血清T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960,P〈0.01),清甲治疗后Tg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术后Tg水平分别为(199.8±327.7)μg/L、(3.5±5.6)μg/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7,P〈0.01)。76%(78例)患者有颈部淋巴结转移,41%(446枚)切除的淋巴结为阳性。颈部淋巴结转移数与术后及清甲治疗后刺激状态T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97,0.633,P均〈0.01)。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刺激状态Tg可有效预测^131I清甲治疗后Tg水平,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结合颈部淋巴结清扫术能有效降低清甲治疗后Tg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20岁,已婚并有2个孩子.甲状腺左叶混合型乳头滤泡性腺癌术后5个月.于1984年3月首次就诊,体检:颈部未触及肿块.实验室检查:T_48.4μg%,TSH5.2μIU/ml.24小时甲状腺~(131)I摄取率为22%,口服~(131)I18.5MBq(0.5mCi)后48小时全身扫描显示右叶正常及残留左叶下极,发现骨盆左后方有2×3cm的亲碘性浓聚区.检查后患者回家,未接受任何治疗.3年后患者再次作随访检查,体检颈部无异常,完全无症状;血液实验室检查仍无改变.给予~(131)I 18.5MBq后2~7天做全身扫描,甲状腺和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特征及评价^131I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共38例儿童及青少年DTC患者,平均年龄16.4岁,男10例,女28例,男女比例为1:2.8;其中37例为乳头状癌,1例为滤泡状癌。所有患者均伴有淋巴结转移,其中单纯淋巴结转移21例,合并肺转移15例,同时合并脑转移和骨转移2例。23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7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5例行单叶甲状腺切除,2例行部分甲状腺切除,1例行单纯肿瘤切除。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131I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131I治疗后随访1—17年,无瘤生存14例,病情明显缓解16例,病情稳定8例。所有患者未出现新的转移及继发肿瘤。结论儿童及青少年DTC易转移及复发,术后行^131I治疗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术后复发患者再次手术情况及其病理改变情况。方法选取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自2013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行再次手术的41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再次手术的原因、再次手术方式、首次与再次手术的病理诊断结果及再次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416例患者中,再次手术的原因为首次术式不当125例,甲状腺癌复发53例,甲状腺瘤复发17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复发10例,癌残留16例,淋巴结转移8例及其他27例。再次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全切156例,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143例,患侧腺叶、峡部加对侧次全切除71例,甲状腺癌根治加全喉切除39例,单纯颈淋巴结清扫7例。再次病理诊断结果中桥本式甲状腺炎、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未分化癌发生率均高于首次病理诊断。再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11%(67/416)。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甲状腺肿瘤再次手术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96.39%,5年生存率为87.02%。结论甲状腺肿瘤再次手术患者的生存率较高,但风险较大,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及并发症。临床上应规范首次手术治疗,降低再次手术概率。  相似文献   

13.
大剂量131I治疗31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灶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目的:评价甲状腺癌(简称甲癌)转移灶患者多次大剂量^131I治疗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①治疗方法:肺、骨转移乾每次口服^131I7.4GBq,淋巴结转移者每次口服^131I5.55GBq,2次治疗间隔4个月。②疗效判断:分治愈:为^131I显像阴性,血甲状腺球蛋白(Tg)降至正常水平;有效:血Tg转阴,^1321I显像仅见病灶缩小或减少或病灶吸^131I率下降;无效:血Tg高水平,^131I显像有新病灶出现或患者死亡。③副作用观察为对甲状旁腺功能及染色体畸变的影响。结果:①疗效:312例甲癌转移灶患者治愈35.9%(112例),有效60.2%(188例),无效3.8%(12例)。②副作用:8.6%的患者有甲状旁腺素(PTH)一过性下降,但无1例甲状旁腺减退症发生。治疗后外周淋巴细胞染色体出现多种畸变,部分患者的辐射耐受增强。结论:采用^131I多次大剂量治疗甲癌转移灶疗效佳,副作用小,不会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等并发症。^131I治疗的适应证应扩大至手术病理检查发现淋巴结转移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刺激状态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预测131Ⅰ清除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简称清甲)治疗后Tg水平的价值.方法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38例,其中男28例,女110例,年龄6~70岁,平均39.4岁.所有患者均已行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其中102例同时进行了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于术后3~4周行131Ⅰ清甲治疗.131Ⅰ清甲治疗前后定期复查血清FT3、FT4、促甲状腺激素(TSH)、Tg抗体(TgAh)和Tg水平.采用SPSS 13.0软件行相关分析和两样本均数差异的t检验.结果 甲状腺切除术后和清甲治疗后刺激状态血清T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960,P<0.01),清甲治疗后Tg阳性组和阴性组患者术后Tg水平分别为(199.8±327.7)μg/L、(3.5±5.6)μg/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7,P<0.01).76%(78例)患者有颈部淋巴结转移,41%(446枚)切除的淋巴结为阳性.颈部淋巴结转移数与术后及清甲治疗后刺激状态Tg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97,0.633,P均<0.01).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刺激状态Tg可有效预测131Ⅰ清甲治疗后Tg水平,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结合颈部淋巴结清扫术能有效降低清甲治疗后Tg阳性率.  相似文献   

15.
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其中包括乳头状甲状腺癌、滤泡状甲状腺癌和混合型甲状腺癌。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131I治疗和内分泌治疗。其中^131I治疗是甲状腺癌重要的治疗环节或步骤。随着对DTC术后^131I治疗方案的不断研究与探索,在重组人促甲状腺激素辅助,^131I清甲的应用、^131I清除大量残留的甲状腺叶组织、^131I清甲治疗碘剂量的选择等方面的认识与实践也不断更新。该文就以上几个清甲治疗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报道乳汁中131I含量的文献资料甚少。研究报告一名甲状腺滤泡癌手术后用4000MBq131I治疗患者连续32天的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临床上已将甲状腺癌术后患者行131I治疗作为规范执行[1].131I治疗包括"清甲"和"治疗","清甲"是指用131I摧毁术后残留的正常甲状腺组织,因为甲状腺癌是多发的,术后残留的甲状腺内可能有残存的甲状腺癌细胞."治疗"是指用131I治疗甲状腺床的残留甲状腺癌、甲状腺床复发灶和转移灶.我们用131I治疗甲状腺癌术后患者85例,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女性患者,63岁,因双颈部触及肿块伴胸部疼痛、阵发性咳嗽于2011年3月28日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B超示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伴钙化,胸部CT示两肺近胸膜下多发粟粒状小结节影,胸骨局限性膨大,骨质破坏明显,诊断为甲状腺癌肺转移、胸骨转移。该患者于就诊当天行了双侧甲状腺近全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左甲状腺滤泡癌,右甲状腺肿囊性变,伴灶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特征及评价131Ⅰ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共38例儿童及青少年DTC患者,平均年龄16.4岁,男10例,女28例,男女比例为1:2.8;其中37例为乳头状癌,1例为滤泡状癌.所有患者均伴有淋巴结转移,其中单纯淋巴结转移21例,合并肺转移15例,同时合并脑转移和骨转移2例.23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7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5例行单叶甲状腺切除,2例行部分甲状腺切除,1例行单纯肿瘤切除.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131Ⅰ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 131Ⅰ治疗后随访1~17年,无瘤生存14例,病情明显缓解16例,病情稳定8例.所有患者未出现新的转移及继发肿瘤.结论 儿童及青少年DTC易转移及复发,术后行131Ⅰ治疗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特征及131Ⅰ治疗分析   总被引:20,自引:20,他引:0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特征及评价131Ⅰ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共38例儿童及青少年DTC患者,平均年龄16.4岁,男10例,女28例,男女比例为1:2.8;其中37例为乳头状癌,1例为滤泡状癌.所有患者均伴有淋巴结转移,其中单纯淋巴结转移21例,合并肺转移15例,同时合并脑转移和骨转移2例.23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7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5例行单叶甲状腺切除,2例行部分甲状腺切除,1例行单纯肿瘤切除.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131Ⅰ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 131Ⅰ治疗后随访1~17年,无瘤生存14例,病情明显缓解16例,病情稳定8例.所有患者未出现新的转移及继发肿瘤.结论 儿童及青少年DTC易转移及复发,术后行131Ⅰ治疗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