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疾病谱的改变,一些儿童期发病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越来越得到临床重视,发育性运动协调障碍(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DCD)就是其中一种。参考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定义,DCD主要指由于运动能力不足导致学习成就受到影响和日常生活能力受限的一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特别指出的是这种运动障碍性问题不是由于脑性瘫痪、肌肉萎缩、视觉损伤和智力障碍等神经学意义上损伤而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导致。如果存在智力障碍儿童,临床诊断DCD时,其运动障碍的严重程度要高于智力所对应的运动功能水平(即智龄大于运动协调龄)~([1])。DCD作为一种常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背景功能性构音障碍是在学龄前儿童和学龄期儿童中最常见的语言障碍,影响了患者日常的交流能力、心理发育、学习,成年患者甚至影响工作及社会交往.因此对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进行语言评价及语言训练具有重大意义.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特点及康复治疗方法.设计病例分析.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对象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25例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其中15例为4~11岁学龄前期、学龄期儿童,10例为17~25岁成年人.方法对15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及10例功能性构音障碍成人进行语言评价及语言训练.主要观察指标①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特点.②儿童与成年患者语言治疗的治愈率.③观察语言训练的次数.结果构音检查方面,儿童与成人主要错误方式为歪曲、置换,主要错误音为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根音、舌面音和舌尖音.平均错误音儿童与成人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O.910 0).训练时,引出每个目标音正确发音平均需时儿童较成人长(P=O.003),而每个目标音较熟练应用所需时间儿童较成人短(P=O.008).经训练15例儿童患者12例完全纠正,3例部分纠正;10例成人患者9例完全纠正,1例部分纠正后失访.结论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特点儿童与成人差别不大,均以歪曲、置换的错误方式为主;语言训练效果好,但开始训练的时机应该适当,并非越早训练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表现及语言训练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功能性构音障碍是在学龄前儿童和学龄期儿童中最常见的语言障碍.影响了患日常的交流能力、心理发育、学习,成年患甚至影响工作及社会交往。因此对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进行语言评价及语言训练具有重大意义。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特点及康复治疗方法。设计:病例分析。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对象: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25例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其中15例为4~11岁学龄前期、学龄期儿童,10例为17~25岁成年人。方法:对15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及10例功能性构音障碍成人进行语言评价及语言训练。主要观察指标:①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特点。②儿童与成年患语言治疗的治愈率。③观察语言训练的次数。结果:构音检查方面,儿童与成人主要错误方式为歪曲、置换,主要错误音为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根音、舌面音和舌尖音。平均错误音儿童与成人差别无显性意义(P=0.9100)。训练时,引出每个目标音正确发音平均需时儿童较成人长(P=0.003),而每个目标音较熟练应用所需时间儿童较成人短(P=0.008)。经训练15例儿童患12例完全纠正,3例部分纠正;10例成人患9例完全纠正,1例部分纠正后失访。结论:功能性构音障碍临床特点儿童与成人差别不大,均以歪曲、置换的错误方式为主;语言训练效果好,但开始训练的时机应该适当,并非越早训练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错误构音的特点与语音训练方案。方法对65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儿童主要的构音错误方式为置换,其次为省略和歪曲音。经过2~6个月口腔功能训练、构音运动训练以及靶音位训练,58例全部纠正,7例部分纠正。结论置换音是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最主要的构音错误方式;语音训练是治疗功能性构音障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改善脑瘫患儿进食功能的早期干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儿童主要致残性疾病,由于肌张力异常导致肌肉协调运动障碍,除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外.26%-100%的患儿合并口运动功能障碍,并因此造成进食困难、言语构音障碍,影响儿童的营养、体格发育以及语言发展。本文对脑瘫患儿进行口咽运动及进食能力早期干预训练的经验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听觉辨别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听觉辨别能力以探讨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选择符合功能性构音障碍诊断标准的儿童42例作为病例组,同年龄段正常儿童47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听觉辨别能力及智力测定。病例组同时进行语言发育水平测定。结果:依据独立危险因素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1∶1配对,共34对。病例组儿童对交通工具及动物声音的辨别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听觉辨别能力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这可能是病例组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的病因之一。学龄前儿童的听觉辨别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并与总智商存在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脑瘫儿童语言障碍包括语言发育迟缓和构音障碍,是小儿脑瘫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80.4%,由于语言沟通困难,不仅影响患儿的语言及社会交往能力,也影响患儿的智力水平及社会心理发育[1].其中构音障碍足脑瘫儿童语言障碍最常见的类型,国外学者Suteliffe AG等研究发现脑瘫患儿的构音障碍是由于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言语肌肉的麻痹或运动不协调所致[2],WangYT等将构音障碍分为6种类型:痉挛型、迟缓型、失调型、运动过强型、运动过弱型和混合型[3].  相似文献   

8.
正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组以社会交流和交往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和狭隘的兴趣为特征表现的神经发育性疾病~([1]),其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学者们一直致力于提高ASD儿童各项能力的康复治疗研究~([3—4]),但仍未能达到很满意的疗效。近年来国外学者提出ASD儿童在早期就存在共同注意力的缺陷~([5—6]),共同注意力缺陷可能是引起ASD儿童社会交流障碍、重复行为等问题的潜在环节,对儿童的发育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7])。本研究团队已经针对国内ASD儿童的共同注意力做了相关的研究,发现与正常儿童及发育迟缓儿童相比,ASD儿童都存在共同注意能力的缺陷~([8—9])。鉴于此,提高ASD儿童的共同  相似文献   

9.
张洁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3110-3111
目的 分析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早对儿童采取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自拟的家庭社会环境因素调查表对56例功能性构音障碍患儿及56例正常儿童进行对照研究分析.结果 儿童FAD致病的危险因素依次为:不良饮食习惯、家庭中语言环境混杂多种方言并存、开始说话语言延迟.结论 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形成可能受多种家庭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应尽量避免影响言语发育的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10.
脑瘫患儿进食障碍的早期康复训练和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儿童主要致残性疾病,由于肌张力异常导致肌肉协调运动障碍,除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外,26%~100%的患儿合并口运动功能障碍,并因此造成进食困难、言语构音障碍,影响儿童的营养、体格发育以及语言发展。本文对脑瘫患儿进行口咽运动及进食能力早期康复训练和护理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功能性构音障碍和构音障碍伴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辅音错误模式的分布特点、错误模式及形成特征,为设计语言、构音的康复方案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31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和构音障碍伴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构音障碍诊治仪中受试者的错误辅音进行分析,分别计算患儿6个发音部位(唇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根音、舌面音)和5个发音方法(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的辅音错误率。结果:发音部位上,16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辅音错误率分别是21.87%、64.58%、46.03%、87.50%、31.25%、50.00%,15例构音障碍伴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辅音错误率分别是25.01%、80.00%、48.89%、90.57%、33.33%、53.33%;功能性构音障碍错误率最高的辅音均集中在舌尖后音(87.50%),构音障碍伴语言发育迟缓儿童错误率最高的辅音均集中在舌尖前音(80.00%),2组儿童错误率最低的辅音均集中在唇音,分别是21.87%和25.01%;4种辅音错误类型(替代、省略、歪曲、未习得)中,错误率最高者为替代性错误,2组儿童未习得率均低;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替代性错误较高的是舌尖前音(39.58%)和舌尖后音(39.06%),省略性错误最高的是舌尖后音(7.81%),歪曲性错误较高的是舌尖后音(35.94%);构音障碍伴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上述6个发音部位的替代性错误较高的是舌尖前音(55.56%)、舌尖后音(33.96%)、舌面音(33.33%),省略性错误较高的是舌面音(8.89%)、舌尖后音(7.55%),歪曲性错误较高的是舌尖后音(35.85%)。发音方法上,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辅音错误率分别是35.42%、40.63%、54.17%、9.38%、81.25%,构音障碍伴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辅音错误率分别是35.56%、73.33%、57.78%、33.34%、60.00%;4种辅音错误类型中,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替代性错误较高的是边音(56.25%),省略性错误较高的是边音(6.25%),歪曲性错误最高的是塞擦音(26.04%);构音障碍伴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替代性错误最高的是塞擦音(45.56%),其次是边音(33.33%),省略性错误较高的是擦音(7.78%),歪曲性错误较高的是边音(26.67%)、擦音(21.11%)。结论:发音部位方面,无论是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还是构音障碍伴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发舌尖前音、舌尖后音和舌面音时的辅音错误率较高,发唇音时的辅音错误率最低;辅音错误方式以替代性错误和歪曲性错误为主。发音方法方面,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发边音的替代性错误和歪曲性错误较高,其次是塞擦音及擦音;构音障碍伴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发塞擦音的替代性错误和歪曲性错误较高,其次是边音的替代性错误较高。功能性构音障碍和构音障碍伴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习得语音与正常儿童相似,错误类型与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相关,制订康复计划时要兼顾辅音的错误特征。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基底核损伤的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类型.言语障碍为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指言语发音困难,嗓音产生困难,气流中断或者言语韵律出现异常.构音障碍为言语障碍的重要组成[1],发生率达30%-40%[2],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交流能力,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构音障碍是发音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引起发音器官的肌肉无力、肌张力异常及运动不协调等,出现发音、发声、共鸣、韵律等言语控制障碍,从大脑到肌肉本身的病变都可引起有关肌肉的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从而导致言语症状异常[1].基底核的功能与运动的起始和调控有关,通常认为其损伤或病变主要表现为运动方面的症状.随着人们对基底核与感觉功能、心理行为功能和学习记忆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3],发现基底核的皮质下神经环路,认为基底核参与言语的产生、加工过程.本文综合近20年关于脑卒中后基底核损伤出现的言语障碍的相关文献,从基底核的解剖结构、神经通路、联系网络等方面系统阐述脑卒中后基底核构音障碍的脑机制.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构音障碍的语言治疗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本文描述了10例构音障碍儿童的语言治疗,提出了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定义、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10例病人中9例治愈,说明了功能性构音障碍的显著疗效。文章同时探讨了功能性构音障碍的发生原因,从而使语言治疗的领域更加宽广,也拓宽了康复领域的对象。  相似文献   

14.
正腭裂患儿手术治疗后虽腭部解剖结构恢复正常,但其腭咽闭合功能及错误的代偿性发音习惯仍使其表现为以共鸣异常、鼻漏气、构音异常及发声障碍为主要特点的语音障碍,称为腭裂术后语音障碍~([1])。我国腭裂患者数量巨大,对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儿的康复治疗有着迫切的需求,然而,现有的腭裂术后语音治疗方法尚不统一,临床疗效报道各异。因此,探讨出更加行之有效治疗方法将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对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儿应用口腔内局部穴位点刺及针刺经脉循行上远端调理脏腑的腧穴将有可能改善舌部-软腭-咽后壁的运动协调能力,再结合常规语音训练将能更有效改善腭裂术后语音障碍患儿的语音清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构音特点分析及言语矫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错误构音的特点及言语矫治方案。方法:对52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进行构音评价,分析错误构音的特点,针对性制定矫治方案并进行言语矫治。结果;52例儿童主要的构音错误方式为置换音,其次为省略音和/或扭曲音,其中声母的构音错误占绝大多数,主要为舌尖音、舌尖后音、舌尖前音及舌根音。经2周-7个月的言语矫治,45例全部纠正,7例部分纠正,治愈率86.5%。结论:置换音是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最主要的构音错误方式;言语矫治是治疗功能性构音障碍的有效措施,矫治效果与构音障碍严重程度及依从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正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指常发病于婴幼儿时期,以刻板重复的行为、兴趣和活动内容狭窄以及社会交往障碍为基本特征的一种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1]),以下简称孤独症。目前,我国存在约500万的孤独症患儿~([2])。儿童孤独症的干预措施以教育训练及适应行为训练为主,运动疗法的论证正在逐步进行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4—5岁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声母构音的特征。方法:招募4—5岁的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15例,应用《构音语音能力评估词表》进行评估,通过声母构音清晰度、单个声母的正确率以及不同发音部位和不同发音方式的声母发音得分,检测儿童的声母构音情况。结果: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中21个声母的正确率最低的为/g/、/k/,其次为/zh/、/ch/、/sh/、/r/,再次为/z/、/c/、/s/、/l/。不同发音部位声母的发音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舌尖后音→舌尖前音→舌根音→舌尖中音→舌面音→唇齿音→双唇音。不同发音部位的声母发音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边音→送气塞擦音→不送气塞擦音→送气塞音→擦音→不送气塞音→鼻音。结论: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的/g/和/k/的正确率最低,舌尖后音的得分最低,边音的得分最低。这与儿童口部运动的发展规律密切相关。在考虑认知和依从性等情况的基础上,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构音障碍语言评价及训练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康复治疗。方法 对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 12例及功能性构音障碍成人 5例进行语言评价及语言训练 ,比较并分析儿童及成人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的特点及疗效。结果 构音检查方面 ,儿童与成人的主要错误方式为歪曲、置换 ,主要的错误音为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根音、舌面音和舌尖音。儿童与成人平均错误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训练时 ,引出每个目标音正确发音平均需时儿童较成人长 (P <0 .0 0 1) ,而每个目标音较熟练应用所需时间儿童较成人短 (P <0 .0 0 1)。经训练后 ,12例儿童患者中有 10例完全纠正 ,2例部分纠正 ,治愈率为 83.33 % ,有效率为 10 0 .0 0 % ;5例成人患者全部纠正 ,治愈率为 10 0 .0 0 % ;总治愈率为 88.2 4% ,总有效率为 10 0 .0 0 %。结论 儿童与成人功能性构音障碍的临床特点差别不大 ,均以歪曲、置换的错误方式为主 ;语言训练效果好 ,但开始训练的时机应该适当 ,并非越早训练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56例构音特点及语音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错误构音的特点及言语矫治方案。方法对56例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进行构音评价,分析错误构音的特点,针对性制定矫治方案并进行言语矫治。结果 56例儿童主要的构音错误方式为替代和省略,主要为舌尖前音、舌前后音、舌根音。经1-8个月的语音治疗,46例全部纠正,8例部分纠正,治愈率82%。结论替代和省略是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最主要的构音错误方式;语音治疗是治疗功能性构音障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外伤频繁发生,脊髓损伤的发生率也逐年增高。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创伤性疾病,可导致患者损伤平面以下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等不同程度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1])。国外研究资料表明,脊髓损伤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为20%~([2]),严重的躯体障碍,瘫痪的突然发生,易使患者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预后。音乐治疗是运用聆听、演奏、律动等音乐活动的各类形式作为治疗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功能,目前已在精神分裂症、儿童脑瘫、帕金森患者的步态及相关运动、神经康复及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