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干化学分析、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定量分析及尿沉渣活体细胞染色显微镜镜检三者组合为尿液管型整体化分析在肾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德国Miditron JuniorⅡ型尿液分析仪进行尿液化学分析;UF-100型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活体细胞染色技术,在相差显微镜成像系统下对尿液中各种管型的细微结构进行观察识别。结果尿干化学分析、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定量分析及尿沉渣活体细胞染色显微镜镜检三者有机地组合为尿液整体化分析,应用本组建立的“尿液整体化分析管型流程图”,提高了尿液分析的检验质量、工作效率和实验室诊断水平,弥补了上述各实验方法学的不足,有效地降低了漏检率和误检率。结论为肾性疾病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客观指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尿液红细胞多种检测方法在肾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尿干化学分析、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定量分析及尿沉渣活体细胞染色显微镜镜检三者组合为尿液红细胞多种检测方法综合分析在肾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德国Miditron Junior Ⅱ型尿液分析仪进行尿液化学分析;采用UF-100型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简称:UF-100)对尿中红细胞定量分析;采用活体细胞染色技术,在相差显微镜成像系统下对尿液中各种红细胞形态进行观察识别。结果尿干化学分析、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定量分析及尿沉渣活体细胞染色显微镜镜检三者有机地组合为尿液多种检测方法综合分析,提高了尿液分析的检验质量、工作效率和实验室诊断水平,弥补了上述各实验方法学的不足。结果为肾性疾病诊断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客观指标,是值得在临床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干化学尿蛋白半定量测定、尿上皮细胞定量分析及尿沉渣上皮细胞活体染色的观察,为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依据本实验室制定的“上皮细胞实验室鉴别诊断流程图”,应用UF-100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对上皮细胞和小圆上皮细胞(SRC)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尿蛋白干化学分析结果,快速筛选出有病理意义的标本,再进行尿沉渣活体细胞染色,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种上皮细胞形态。结果不同尿蛋白检测水平的变化与上皮细胞中女性组、男性组和小圆上皮细胞的阳性检出数和检出率(%)的改变是一致的,并且与相差显微镜观察到的中-深层鳞状上皮细胞、底层移行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计数值的变化有明显的关系。联合应用3种实验方法,提高了尿上皮细胞分析的实验室诊断水平。结论尿液中各种有病理意义的上皮细胞的检出,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观察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客观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尿液干化学、有形成分检查和显微镜镜检结果的综合分析,探讨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小圆上皮细胞及管型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异,制订合理的显微镜复检规则。方法随机选取1 380例患者新鲜中段尿液标本,分别用Sysmex UF-500i尿沉渣分析仪、不离心显微镜镜检进行有形成分分析、用US-200尿干化学分析仪进行尿液干化学分析,并对红细胞,白细胞、小圆上皮细胞及管型的检测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1 380份标本复检率为42.7%,以管型复检为主,小圆上皮细胞次之,红细胞复检率最低。结论 UF-500i尿沉渣分析仪复检率较高,只能作为一种筛查工具。实验室有必要建立适当的显微镜复检规则,以保证尿液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中假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综合应用了先进的流式细胞仪原理、电阻抗法及荧光染色技术,能够全自动定量检测非离心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还能给出红细胞、白细胞散射光分布直方图,并给出红细胞提示信息,更准确的鉴别血尿来源,是目前国内较先进的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但我们发现结晶、酵母样菌、上皮细胞、黏液丝等均可导致UF-100出现测定错误。这时必须用显微镜镜检确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自动分析与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尿液细胞成分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尿液标本500例,分别进行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尿干化学分析并结合显微镜镜检。结果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尿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镜检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分析仪、显微镜镜检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检测精确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不同方法检测该院就诊患者尿液管型及蛋白,探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与沉渣镜检法的异同及互补性。方法对1136份患者尿液标本,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尿沉渣镜检法和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液管型及蛋白。结果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出的结果假阳性率高,说明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法是不可替代的。结论先用尿沉渣分析仪与尿干化学法结合进行初检,再用尿沉渣镜检法复检,则是一种最佳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尿样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光学显微镜检测的符合情况。方法尿样随机取自我院2009年6月~8月门诊和住院送验晨尿为检查标本1800份,采样后2h内完成进行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及光学显微镜检测并比较。结论UF-100尿沉渣分析仪优点:可对红细胞、白细胞等尿液进行计数,作出定量报告,有助于血尿、尿路感染患者等的疗效监控;对尿内红细胞形态的鉴别,有助于临床了解泌尿系统出血部位;尿内有形成分如红、白细胞、管型等仅能在4h内保持稳定如时间长会影响尿液检验质量,UF-100保证大批量尿液标本检验结果可靠性改善尿液检验质量,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9.
尿沉渣镜检是肾脏病及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常规检查 ,在疾病的诊断、病情进展和预后的判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尿液中的各种细胞和管型是患者尿沉渣的主要成分之一 ,对这些成分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是进一步研究其临床意义的关键。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尿液检测方法主要有干化学分析、尿沉渣显微镜检查以及流式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 ,关于这三种方法对尿液细胞成分和管型定量检测的准确率是否完全一致、各自优缺点等尚无一致的结论。本文随机检测我院住院患儿 32 0例 ,同时用干化学分析、显微镜检及流式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 ,自在对这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又称尿沉渣检查(examination of urinary sediments),是将新鲜尿液离心后,利用显微镜或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沉淀物进行的检查。在尿中可存在多种有形成分如细胞类、管型类、微生物类、结晶类等物质,这些有形成分的识别、鉴定及计数,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观察病情、  相似文献   

11.
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尿中有形成份的检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应用临床的尿沉渣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4种:UF-10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UF-100)、DiasysR/S2003尿沉渣工作站(R/S2003)、尿干化学分析和尿沉渣镜检。其中UF-10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法和DiasysR/S2003尿沉渣工作站法是近几年应用起来的新的尿液沉渣检测方法,干化学分析法现已普及到基层医院,而尿沉渣镜检是一种传统的方法。由于4种方法的测定原理各不相同,常常导致实验结果的差异而影响临床诊断,为了使临床医生能更好地利用各实验室的检查结果,本文2003年11~12月随机收集我院住院病人尿样,用4种方法同时对321例尿标本进行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UF-100流式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UF-100流式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的临床应用价值。随机选择307份尿样标本,同时用UF-100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及显微镜检测,分析多个参数指标。大多数标本三种检测方法结果较一致,在检测结果不相符合的标本中,UF-100对RBC、WBC有较高的检出率,并能检测已溶解的RBC(影红细胞)。UF-100与尿干化学分析法联合应用,能提高WBC的检出率,以及与显微镜镜检的一致性。在判断尿路感染疾病时,UF-100检测细菌含量将比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亚硝酸盐更准确,并能定量研究,有利于疗效观察。而UF-100对管型、真菌的假阳性太多,必须以显微镜镜检为准。UF-100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准确性,与尿试纸法联合应用,将大大降低显微镜复查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UF-100尿沉渣分析仪在临床应用中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UF-100全自动尿沉渣细胞分析仪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202份尿液标本同时进行UF-100尿沉渣分析、尿干化学分析和显微镜检测,分析多个参数指标。结果大多数标本三种检测方法结果较一致,在尿液有形成分的检测方面,UF-100对RBC、WBC、EC、CAST有较高的检出率,并能检测到溶解的红细胞(影红细胞),而对管型、真菌的假阳性太多,必须以显微镜镜检为准。结论UF-100在一定范围内能对尿标本中的有形成分进行准确计数,定量报告,并能提示红细胞相关信息,与尿试纸法联合应用,将大大降低显微镜复检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正>尿沉渣检测是对泌尿系统疾病及某些与泌尿系统相关的疾病进行诊断、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的常规检查项目。尿沉渣分析是指对尿沉淀物中的各种有形成分进行检查,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现采用IQ200尿沉渣仪、UF-1000I流式尿分析仪与手工显微镜计数这3种方法,对尿液中的RBC、WBC及管型进行检测及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两种方法检测尿中管型结果差异的原因.方法 采用Sysmex 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对200份新鲜晨尿标本进行尿沉渣分析,并同时对每一标本进行显微镜镜检,采用t、χ2检验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份标本中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检出阳性93例,显微镜镜检检出阳性62例,假阳性率为28.26%,二者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联合可将检测灵敏度提高至96.77%(P<0.05).结论 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尿液管型时干扰因素较多,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结果.临床工作中应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以提高检出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尿液分析是临床使用最广泛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之一。由于尿液成分复杂,检查方法繁多,检测不规范,致使准确性受到限制,影响临床应用的价值。在世界许多先进国家开始采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尿沉渣定量分析。尿沉渣镜检(Ex-amination of urinary sediments),是将新鲜尿离心后,经显微镜检查尿沉渣物中各种有形成分的检查方法。尿沉渣镜检结果与尿理学、化学检查结果相互参照,并应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疗效判断、预后估计等有较高的参考价值。1尿液标本留取要求1.1清晨第一次尿标本为最佳。急诊病人可用随机尿。按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SM尿沉渣染色镜检在泌尿系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第一组1834例样本用UF-100尿沉渣分析仪、干化学分析仪、SM染色镜检三种方法对尿中白细胞进行分析,第二组2730例样本镜检用传统的非染色法。结果第一组UF-100尿沉渣仪法、干化学法、SM染色镜检法检测WBC阳性率分别为32.6%、19.1%、23.6%。第二组UF-100尿沉渣仪法、干化学法、传统的非染色镜检法检测WBC阳性率分别为31.5%、18.2%、15.5%。结论UF-100尿沉渣分析的WBC检出率较高,但易受结晶、小圆上皮细胞因素等影响;干化学分析WBC检出率较低,干扰因素较多,且WBC数较高范围时,干化学分析法不能区分其变化;非染色法镜检检出率低;SM染色后镜检能更好地反映WBC总数和活WBC数的变化。UF-100尿沉渣仪与干化学法检测尿WBC结果不一致时,一定要进行尿沉渣染色镜检,才能提高尿沉渣检验质量,为临床诊断急、慢性泌尿系感染和疗效判断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M尿沉渣染色镜检在泌尿系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第一组1834例样本用UF-100尿沉渣分析仪、干化学分析仪、SM染色镜检三种方法对尿中白细胞进行分析,第二组2730例样本镜检用传统的非染色法。结果第一组UF-100尿沉渣仪法、干化学法、SM染色镜检法检测WBC阳性率分别为32.6%、19.1%、23.6%。第二组UF-100尿沉渣仪法、干化学法、传统的非染色镜检法检测WBC阳性率分别为31.5%、18.2%、15.5%。结论UF-100尿沉渣分析的WBC检出率较高,但易受结晶、小圆上皮细胞因素等影响;干化学分析WBC检出率较低,干扰因素较多,且WBC数较高范围时,干化学分析法不能区分其变化;非染色法镜检检出率低;SM染色后镜检能更好地反映WBC总数和活WBC数的变化。UF-100尿沉渣仪与干化学法检测尿WBC结果不一致时,一定要进行尿沉渣染色镜检,才能提高尿沉渣检验质量,为临床诊断急、慢性泌尿系感染和疗效判断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的干扰因素,分析误判的因素和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方法用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和尿沉渣镜检对300例患者尿液标本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引起结果误判的原因,建立镜检标准。结果 UF-1000i全自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假阳性率为:红细胞25.8%,白细胞16.4%,管型37.5%,病理管型34.6%,小圆上皮20.0%,结晶4.3%,上皮细胞11.9%。仪器容易把细菌、酵母菌、结晶误认为红细胞,细菌和结晶、小圆细胞是引起白细胞误判的原因,引起管型误判的主要原因是黏液丝。结论影响尿沉渣分析仪检验的因素很多,所以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只是种初筛方法,当尿液成分结果异常时,会增加检测的干扰因素,尿镜检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20.
尿沉渣检查是利用显微镜或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沉淀物进行检查。在尿液沉渣中,能观察到多种有形成分,如各种细胞、管型、结晶及霉菌等。对这些有形成分的识别、鉴定及计数,对泌尿系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病情观察、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