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闫燕 《中国卫生产业》2014,(23):119-121
目的对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进行深入的分析,从中探寻合理有效地用药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2013年5月用药医嘱记录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这三年共有医嘱记录800条。从中挑选出不合理的用药医嘱500条,对这500条不合理医嘱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对医师针对不合理医嘱所进行的措施进行探究。结果通过对不合理的医嘱采取必要的措施,使得不合理医嘱被更正或者终止的有480条。干预有效率高达96.0%,采取用药干预后大大的提高了医嘱的准确度。结论对临床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从中发现不合理医嘱发生的原因,并以此提出有效地用药干预措施。可以及时有效地更正或者终止不合理医嘱,能够更大程度上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公众用药安全,抽查2015年1月1日~3月31日的门、急诊处方7400份及医嘱414份,进行点评分析.结果处方及医嘱质量较上季度之前总体提高,不合理处方为111张,合格率为98.5%;不合理病例69份,合格率为83.3%.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全胃肠外营养液(TPN)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总结我院TPN使用主要存在问题,为临床合理应用TPN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0年5月~2012年4月TPN处方进行统计,并对其中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我院TPN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主要有无适应证用药、处方组成不合理、电解质浓度超过TPN稳定性要求、用法用量等不合理现象。结论我院部分TPN的开具存在有不合理应用的现象,需进一步采取相应措施,提高TPN合理应用水平,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保证患者用药安全,了解我院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7-12月份的门诊西药处方8190张,对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类统计。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抽查处方3.0%。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给药方案不合理、剂量不合理、溶媒选择不当、配伍禁忌、重复用药等。结论减少不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门诊处方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上半年门诊处方11276张,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处方分析.结果 其中不合理处方总计402张(占3.56%).结论 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药物配伍不合理,药物选择不合理,合并用药品种太多.我院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不合理处方用药问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现代医院》2016,(7):1006-1009
目的分析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用药及干预成效,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12月PIVAS审方中记录的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统计归纳分析及干预成效分析。结果我院主要存在浓度检测、溶媒限制、用法用量、相互作用四类不合理用药情况,但我院干预方式成效明显。结论我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存在部分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审方药师可有效地干预不合理用药医嘱,预防及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不合理医嘱处方及改善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14年1~12月PIVAS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有溶媒用量、给药次数及间隔时间、用药剂量、药物配伍禁忌、溶媒选择、给药途径等。结论药师通过对临床医嘱审核及干预,静脉用药医嘱得到了有效规范,PIVAS的建立为药师参与临床用药提供了技术平台,对药品调配质量和静脉用药安全、促进临床药学发展、增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降低医疗成本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分析与干预效果。方法挑选2018年1月-2019年5月阳江市人民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500份医嘱处方纳入对照组,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把相关干预举措用在2019年6月-2020年5月间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500份医嘱处方中,视为观察组,分析两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用药途径错误、超剂量用药、溶剂量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当四个方面;观察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情况较多,只有加强干预措施,才可有效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是保证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武金会  韩爱武  徐娜 《工企医刊》2014,27(6):1119-1120
目的探讨和研究处方点评对医院门诊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和价值。方法根据《处方管理办法》以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我院门诊用药处方进行点评,对处方点评工作前后的临床合理用药及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处方点评工作后,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显著提升,其中平均每份处方用药品种数、注射剂使用百分率、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以及每张处方药品金额显著下降(P〈0.05);基本药物使用率显著提高(P〈0.05);不合理用药显著下降(P〈0.05)。结论处方点评工作对医院门诊合理用药以及医生业务水准提高均具有一定意义,具有在临床应用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合理用药既是患者安全有效治疗康复的前提,也是临床药学的核心问题。处方分析是了解临床用药情况的重要手段。为了解我院门诊用药情况,笔者筛选出我院2010年门诊不合理的用药处方进行统计、分类,挑选出有代表性的处方进行分析探讨,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我院对门、急诊处方、抗菌药物、辅助用药点评分析,逐渐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2015版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要求为依据,随机抽取2018年第二季度门、急诊处方1800张,抗菌药物医嘱1048份,I类切口487例,Ⅱ、Ⅲ类切口150份病例,辅助用药病例1500份,进行专项点评,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具体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手术抗菌药物品种使用不合理、预防用时机不合理;治疗用抗菌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辅助用药主要问题是无适应症,重复用药等。结论:我院应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合理用药工作。  相似文献   

12.
马美珍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324-3324
目的 进一步了解我院门诊输液药物不合理的应用情况.方法 对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门诊的输液情况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并结合相关文献及临床药理学知识对不合理输液处方进行详细的统计及分析.结果 对7561张处方进行审核后,发现存在给药方案不合理、溶媒不当、重复用药以及药物联用不当等问题.结论应采取相应措施对我院门诊输液处方的不合理情况进行纠正.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加强对医生合理用药的指导,规范药品使用,提高疗效,保障安全.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门诊处方4000张,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其逐一审查并填写处方评价表,统计并分析存在的问题.结果 在抽查的400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380张,占9.5%.不合理处方中,书写不规范处方占22.3%(85/380),药物滥用占10.3%(39/380),药物选择不合理占4.2%(16/380),药物配伍不合理占37.9%(144/380),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占25.3% (96/380).结论 应进一步重视处方规范化书写,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登记并通报,对不合理用药及时进行干预,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处西药处方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以提高门诊合理用药.方法 从2009年6月-2010年1月期间随即选取7634张门诊西药处方,并统计学分析门诊西药处方运用的合理性.结果 通过进行分析可以得知,7634张门诊西药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362张,占随机抽查的处方总数5.03%,不合理用药的原因主要有药物联用增大毒性,药物联用而降低疗效,选药不合理,溶媒不合理等.结论 我院门诊处西药处方合理性有待提升,临床医师应增强合理用药水平,将药品毒副作用降低,以减少门诊不合理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15.
刘素琴 《工企医刊》2009,22(1):8-10
目的:了解我院不合理用药处方的情况,提高药师分析处方的能力,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1~12月份门诊处方21489张,进行用药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845张,不合格率为3.9%。不合理用药表现在药物配伍不合理,药物用法不合理、重复用药、选用溶媒不恰当等。结论:我院存在不舍理用药情况,主要是由临床医生的专业缺陷引起的,药师应具备药学综合性知识,加强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以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为平台,对用药医嘱进行分析和干预,提高用药医嘱的合理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服务的6个病区用药医嘱中的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医嘱明显减少,用药医嘱合理性大幅度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通过对用药医嘱干预,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7.
邬军燕 《药物与人》2014,(1S):43-43
目的:探讨在我院的门诊处,处方不合理的用药情况,为了能够有效将医院门诊的合理用药进行提高。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09月—2012年09月时间段随机选择的门诊西药处方7600张,对其不合理以及合理的用药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通过相关性分析能够得出,在7600张门诊西药处方中,不合理的处方有360张,所占的百分比为4.74%。分析导致出现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主要有,药物联用后出现了毒性、将治疗的效果降低、没有合理的选药以及没有进行正常溶媒等。结论:在我院,为了能够促进门诊西药处方用药合理,要求临床医师应该将用药的水平进行增强,将药物具有的毒副作用进行有效降低,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基于临床用药监管工作中平台开展宣传教育与管理对不合理用药干预效果。方法对基层临床用药的监管工作进行筛查,找出不合理用药的主要问题,通过医务处以及药剂科的质量监控管理部分进行确认之后,实施宣传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干预方法。结果通过实施不合理用药干预,抗菌药物指标、处方点评以及医嘱不合理用药次数等全部得到显著改善,处方合格率从原来的90.12%升到97.82%,不规范处方从原来的7.0%降低到1.70%,抗菌药物正确使用率由原来的77.28%升到84.39%,无指征预防用药在原来的20.03%降低到10.29%,实施干预前以及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宣传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干预模式显著优于不实施干预以及单纯宣传教育干预模式,通过基层临床用药监管工作平台与干预模式相结合,能够显著的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情况。  相似文献   

19.
邓颖芳 《现代医院》2013,13(9):75-76
目的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住院医嘱的用药情况和合理性进行分析。方法对本院2012年第4季度静脉输液药物配置中心输液处方315028张的配伍、合理性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315028组医嘱中425组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占总组数的0.13%。包括配伍不舍理、溶媒不合理、溶媒量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合理、给药剂量不合理、录入错误。结论通过药师审核医嘱,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协同医师制定合理化用药方案,提高用药合理性、安全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0.
骆泽宇 《药物与人》2014,(9):160-160
目的:分析当前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对不合理用药提出解决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病房及门诊处方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总结。结果:当前临床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抗生素滥用、药物联用不合理、选药不合理、药物使用时间不当、未及时停药等。其中,以抗生素滥用、药物联用不合理表现最为突出。结论:随着药物使用的日益广泛,衍生出了抗生素滥用等一系列临床不合理用药问题,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建立健全药物应用制度,全面加强用药安全管理,降低用药风险事件发生率,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